五.聯隊:日軍的一個標準的聯隊為3800人,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


    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1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92步兵炮。


    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連部,21人的彈(藥)排。3個33人的炮排,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台電台,在戰鬥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係統配備很薄弱,聯隊隻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六、師團: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配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


    野戰炮兵聯隊編製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隻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


    偵察聯隊編製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麵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


    工兵聯隊編製900-1000人,幾乎沒有機械裝備,隻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


    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為1.5t的卡車,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


    綜(盒)日軍一個師團,有54門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數師團用12門105mm炮替換了75mm炮,卡車方麵日軍最多有100-150輛卡車


    說完了叫旅團的日軍戰術單位,小其月再來說說不叫旅團,可兵力配置和旅團是同級別的日軍單位。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獨(立)守備隊,為啥說它大名鼎鼎呢?


    首先它資格老,成立於1909年,日軍在中國東北占領地編組獨(立)守備隊。是於1933年改稱第1獨(立)守備隊,當時還是清王朝呢。怎麽樣資格夠老吧?


    其次,戰鬥(欲)望相當高。9.18事變的時候,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直接進攻北大營,竟然取得了成功。要知道第2大隊當時也就600多人,而當時的北大營可是有將近一個旅近萬人啊!


    由此可見日軍的戰鬥(欲)望有多高,有多瘋〔逛〕了。雖然本人對日軍沒有啥好感,但對於他們的軍紀,當時的單兵,及軍隊整體行動攻擊(欲)望仍然還是感到佩服。


    這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就是送死無疑,但是日軍仍然(逛)妄的發動了“滿洲事件”。即9.18事件。如果當時東北軍能有這些日軍一半的戰鬥(欲)望,打死日軍都不敢用一個大隊來進攻北大營。


    好了這些說完了,再講講它的發展。前頭咱們說了1909年開始,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政〔府〕從前沙皇有裏接過清朝手裏割讓的滿洲地區經營管理權,成立的獨(立)守備隊。


    當時就是6個大隊的規模。


    守備啥呢?


    守備鐵路線唄。


    剛跟大鼻子打完,日可以在鐵路沿線駐軍了。當然要看好鐵路沿線的壇壇罐罐了。順便偵察偵察地形什麽的。


    時光如梭,轉眼到了1929年,守備隊規模壯大了。


    咋看出來的呢?


    看最高指揮官的軍銜啊。


    當時的指揮官是中級將官了。手下仍然還是6個大隊,分別駐紮在大石橋、四平街、公主嶺、連山關、安東等地。


    過了2年,到了1931年,獨(立)守備隊的駐軍更加發展壯大,當時駐軍位置如下:


    司令官森連二星將官,駐公主嶺。


    獨(立)守備第1大隊,駐公主嶺。


    獨(立)守備第2大隊,駐沈陽。


    獨(立)守備第3大隊,駐大石橋。


    獨(立)守備第4大隊,駐連山關。


    獨(立)守備第5大隊,駐鐵嶺。


    獨(立)守備第6大隊,駐鞍山。


    中隊34個,分別位於瓦房店、熊嶽城、大石橋、千山、鞍山、昌圖、四平街、郭家店、連山關、安東等地。


    分遣所37個,每個分遣所18人。


    獨(立)守備隊共計6481人。劃拉劃拉快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的人數了。


    可位置都是這片黑土地上致關要命的咽喉位置,早以把這片黑土地當肥肉,分別分割成塊塊坨坨。


    9.18事變以後,獨(立)守備隊的發展更快。沒辦法,地方多了。需要駐紮的兵就得多點。關東軍相繼有了第1至9個獨(立)守備隊。每隊轄6個獨(立)守備步兵大隊和1個作業隊,隊長少(將)軍銜。


    關東軍之外亦有此編製:如第15獨(立)守備隊屬,蘇門答臘第25軍。


    1943年改編為獨(立)混成第25旅團,。其中關東軍第3,第4獨(立)守備隊,組成了海上第一機動旅團,結果嘛。在太平洋戰場上消耗了。


    1934年以後的獨(立)守備隊,都變成了旅團級作戰單位,部隊長都成了一星將官。


    嘿!嘿!


    小其月在此要說明一點,抗聯的戰鬥大部分都是跟獨(立)守備隊打得,因為獨(立)守備隊,都是有一定防守區域的非野戰部隊。不過後來,全改成有番號的野戰部隊了,沒法子,老兵都打光了。就你們獨(立)守備隊還有老兵。幹脆也別守備了,直接跟老(毛)子打吧。


    這是獨(立)守備隊,日軍還有一種叫守備隊的編製,這些部隊要是全寫出來文文就會囉嗦了。簡單點說就是日軍的二三線部隊。二三線部隊什麽概念,各位朋友就不用小其月細說囉嗦了吧?


    嘿!嘿!


    大名鼎鼎的獨(立)守備隊講完了,再來說說獨(立)警備隊,相比較獨(立)守備隊,獨(立)警備隊就有點默默無聞了。資格淺,-成立於1945年,戰鬥力和戰鬥(欲)望也不高。


    為啥這麽說呢?


    很簡單,獨(立)守備隊後來最起碼是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的番號,日軍可以視為野戰部隊。


    【欲知下回分解,請繼續關注下章精典】


    小其月將孜孜勤更三年!決不斷更!決不棄坑!


    創作艱辛!謝您厚愛!鼓勵!打賞!猛戳!猛頂!狠砸小其月!


    抗戰幾個曆史時期為背景,她敵營14年,其神秘稱之為《女神之血色浪漫》。


    優秀現實題材往事恩怨情夢素材著《糧票布票豆腐票情夢》同更連載。謝您雅鑒!


    [bookid=3653865,bookname=《煙花流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神之血色浪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其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其月並收藏女神之血色浪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