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收複山海關
弩箭營早已準備準備妥當。聽到劉玄一聲令下。當即一起動手。用鐵錘在機關上一敲。五百支弩箭夾著風聲呼嘯而出。
高句麗人根本就沒想到臨瑜已經有了三弓床弩。弩箭手全是對準了高句麗人的弩箭手。這些高句麗的弩箭手正在調整角度。弩箭呼嘯而來。將五百個高句麗弩箭手一下釘在地上。
高句麗人一下懵了。主帥急忙下令候補的弩箭手補上。可是。已經晚了。臨瑜城上第二批弩箭射到。這一次。卻是對準了高句麗的三弓床弩。
劉玄設計的三弓床弩射程達到2500步。臨瑜城到高句麗人距離不過六七百步。弩箭到了這裏威力大的驚人。將高句麗的五百三弓床弩一下全部報廢。
這時。隻見臨瑜城門大開。趙雨生率領人馬殺了過來。臨瑜城上。弩箭一批批的射了過來。由於威力太大。不少弩箭都是貫穿了兩三個高句麗兵士。
高句麗主帥眼見三弓床弩盡數被毀。曹兵的三弓床弩似乎威力更大。趙雨生又率兵殺了過來。當即下令道“撤。快撤。”
兵上一萬。扯地連天。高句麗三萬精兵。早已習慣了弩箭攻城。曹兵撤退。然後攻占敵城的策略。後軍根本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何事。前麵又急著後退。頓時亂做了一團。
這時。趙雨生韓起郝昭率兵殺到。高句麗將士急著逃走。無人指揮。兵士們更是如同無頭蒼蠅一般。曹兵和遼東兵早已受夠了高句麗人窩囊氣。此時便將怒氣一下發泄了出來。殺入高句麗軍中。見人就殺。猶如虎入羊群一般。
這次交戰。劉玄打了高句麗人一個措手不及。更有司馬懿帶來的五萬精兵。人數上也比高句麗人多了近一倍。高句麗人如何能抵擋。隻有拚命的逃走。
劉玄在戰前便已經布置好了一切。趙雨生的任務就是要全殲高句麗三萬精兵。眼見高句麗人兵敗如山倒。不顧一切的逃命。趙雨生率兵在後麵兜著屁股追殺。
趙雨生專門追殺高句麗的將軍。但見與兵士穿著不同的。上去就是一鐵錘。高句麗將士無一人能在趙雨生手下抵擋一個回合。
這一戰。趙雨生一直追殺出二十裏。高句麗三萬精兵幾乎全軍覆沒。殺死高句麗大將偏將二十多人。隻有主帥化裝成一名普通的兵士。跟著幾百人逃回了山海關。這一戰殺的高句麗人聞說趙雨生的名字就害怕。
趙雨生追出去二十多裏。眼見隻有幾百個高句麗兵士逃了回去。郝昭過來對趙雨生說道:“趙大人。高句麗幾乎全軍覆沒。有三千高句麗兵投降。繳獲兵器戰馬無數。繳獲糧草一百車。我們下一步怎麽辦。”
趙雨生道:“就地休息。等候管公子到來。管公子說過。要一路東進。等管公子帶了三弓床弩過來。我們就去攻打山海關。”
說到這裏趙雨生停頓了一下。對郝昭說道:“將那三千高句麗降兵全部斬了。”
郝昭聽了一愣。驚道:“殺降。我們用不用向管公子稟報。”
趙雨生緩緩說道:“知道管公子為何要下令讓我們全殲這三萬高句麗兵嗎。因為高句麗國家小。人口少。上次高句麗侵犯我們。被我們殺了五六萬人。這次又被我們殺了三萬人。高句麗國家已經沒有多少兵源。高句麗屢次侵犯我們。管公子就是要讓高句麗記住侵犯我們的代價。讓他以後就是想侵犯我們也已經無人可用。”
郝昭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來人。將那三千高句麗降兵全部殺了。”
劉玄在城牆上看著高句麗人被自己一頓弩箭射的驚慌失措。趙雨生猶如猛虎一般殺入敵軍。劉玄知道。這一仗。已經贏了。當即命令原來臨瑜的兵士守城。命令弩箭營將三弓床弩裝上車輛。(.好看的小說)去收複山海關。
劉玄帶著弩箭營一路走來。走了二十多裏。隻見趙雨生正率兵等候。趙雨生見劉玄到來。過來稟告道:“高句麗三萬精兵跑了三百多人。其他人全部被殺。屍體中沒有見到他們的主帥。估計是化妝成兵士逃走了。三千高句麗兵投降。都被我斬了。”
劉玄點頭道:“殺得好。對於敢侵犯我們國家的人。我們不接受投降。命令大軍。向山海關出發。”
大軍得到命令。於是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軍。走到離山海關不遠。郝昭前來問劉玄道:“前麵已經快到山海關。管公子要在離山海關多遠開始用三弓床弩攻城。”
司馬懿道:“高句麗人狡猾的很。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預備的三弓床弩。我們最好離山海關2100步用三弓床弩攻城。這樣他們即便有三弓床弩。他們的射程也達不到2100步。但我們的弩箭卻可以達到。”
劉玄笑道:“不必了。這次高句麗攻打我們就是用的備用三弓床弩。高句麗的三弓床弩盡毀。他們見我們來攻城。定會棄城而走。傳令下去。直接進城。”
管輅的神算大家都已經見識過多次。這次見劉玄放心的命令大軍直接進城。雖然覺得冒險。但卻無人敢勸。大軍浩浩蕩蕩來到山海關城下。隻見山海關城門大開。
劉玄率兵直接進了山海關。果然。高句麗人見劉玄帶兵攻城。早已棄城而逃。眾人想起以前高句麗仗著三弓床弩攻城。隻有棄城逃走。如今情況居然逆轉。變成高句麗人聞風而逃。
劉玄進了山海關。一邊安榜撫民。一邊召集眾將商議。眾將眼見現在情勢逆轉。攻城如此容易。都建議馬不停蹄攻打襄平縣。收複遼東郡。
劉玄道:“從臨瑜到山海關。兵士們打了一仗。走了這麽遠的路。讓他們休息一下。我們明天攻打襄平。高句麗人雖然撤走。但山海關城內隻怕會有他們的細作。我們也要嚴加防範。”
眾將見劉玄如此說。也都點頭同意。此時的劉玄。說什麽將士都不會有意見。眾將士已經對劉玄心服口服了。
劉玄見眾將沒有異議。說道:“下一步我們會一步步收回遼東地區。高句麗人在統治遼東時。為了安撫當地百姓。給當地百姓減免了一些賦稅。也贈加了很多律法。大家說說。如果我們收複遼東。我們該恢複我們以前的賦稅律法嗎。或者我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文懿。你是遼東太守。你說說。”
公孫淵是遼東太守。遼東的一切都跟公孫淵有切身的關係。公孫淵聽了劉玄的話。說道:“遼東兩次遭到高句麗人的入侵。飽受戰火。百姓的賦稅有些重。這次高句麗人減免了一些賦稅。深得遼東人擁護。如果要改變。隻怕百姓倒會想念高句麗人的好處。把我們當作了敵人。”
劉玄點頭道:“嗯。你接著說。”
公孫淵接著說道:“可我們現在正跟高句麗人交戰。對糧草武器和兵源需求很大。如果減免百姓的賦稅。我們的需求會無法滿足。這是一個頭疼的事情。我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還請恩公賜教。”
劉玄道:“其實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正如你所說的。如果恢複以前的賦稅。百姓會有怨言。甚至歡迎高句麗人來統治。如果施行高句麗人的政策。現在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我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下令明天攻打襄平。今天我們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公孫淵說道:“我認為。既然高句麗人已經減免了賦稅。遼東又正在戰爭。賦稅還是不動為好。保持高句麗人的賦稅政策。不然。隻怕會有大量百姓流入高句麗。但我們的需求又很大。不如我們向魏王請求一些支援。”
司馬懿道:“中原也是曆經戰火。物資困乏。隻怕魏王也拿不出糧草武器支援我們。”
劉玄想了一下說道:“文懿和仲達說的都有道理。我看不如這樣。維持高句麗人的賦稅不變。讓百姓安心。我們剛剛繳獲了高句麗人的一批糧草武器。暫時不會有困難。
但我們也要為以後著想。遼東也可以向中原學習。實行屯田。這次戰爭。一定會有大量難民遷移。我們把難民阻止起來。提供給他們土地種子等物。實行屯田。另外。我們兵士也不閑著。與高句麗這場戰爭。已經不會太久。等到戰爭結束。兵士們可以自給自足。開墾荒地。種植糧食。戰時是兵。閑時是民。這樣一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司馬懿驚喜道:“好一個戰時是兵。閑時是民。這個辦法可以在全國推廣。公明此法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啊。”
眾將聽了。雖然覺得讓兵士種糧有些奇怪。但這樣確實是個好辦法。都紛紛表示讚同。
劉玄見眾將都無異議。說道:“這事就這麽定了。從山海關開始施行。明天我們進攻襄平。大家都下去休息一下吧。郝昭留下。我有話說。”
眾將聽了劉玄的話。俱都下去休息去了。隻有郝昭一人留下。郝昭見眾人都出去了。說道:“公明放心。你們走後。我會聽從公明的建議。從山海關開始施行。保持高句麗人的賦稅政策。讓兵士閑時種糧。”
郝昭本來就是駐守山海關的守將。此時收回了山海關。當然要駐守山海關。郝昭見劉玄把自己留下。以為是這件事。因此如此說道。
劉玄卻搖了搖頭。看著郝昭說道:“跟高句麗人交戰。我見你雖然不如趙雨生勇猛。卻也勇冠三軍。身先士卒。你可願意跟著我收複遼東。趕走高句麗。”一更。
弩箭營早已準備準備妥當。聽到劉玄一聲令下。當即一起動手。用鐵錘在機關上一敲。五百支弩箭夾著風聲呼嘯而出。
高句麗人根本就沒想到臨瑜已經有了三弓床弩。弩箭手全是對準了高句麗人的弩箭手。這些高句麗的弩箭手正在調整角度。弩箭呼嘯而來。將五百個高句麗弩箭手一下釘在地上。
高句麗人一下懵了。主帥急忙下令候補的弩箭手補上。可是。已經晚了。臨瑜城上第二批弩箭射到。這一次。卻是對準了高句麗的三弓床弩。
劉玄設計的三弓床弩射程達到2500步。臨瑜城到高句麗人距離不過六七百步。弩箭到了這裏威力大的驚人。將高句麗的五百三弓床弩一下全部報廢。
這時。隻見臨瑜城門大開。趙雨生率領人馬殺了過來。臨瑜城上。弩箭一批批的射了過來。由於威力太大。不少弩箭都是貫穿了兩三個高句麗兵士。
高句麗主帥眼見三弓床弩盡數被毀。曹兵的三弓床弩似乎威力更大。趙雨生又率兵殺了過來。當即下令道“撤。快撤。”
兵上一萬。扯地連天。高句麗三萬精兵。早已習慣了弩箭攻城。曹兵撤退。然後攻占敵城的策略。後軍根本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何事。前麵又急著後退。頓時亂做了一團。
這時。趙雨生韓起郝昭率兵殺到。高句麗將士急著逃走。無人指揮。兵士們更是如同無頭蒼蠅一般。曹兵和遼東兵早已受夠了高句麗人窩囊氣。此時便將怒氣一下發泄了出來。殺入高句麗軍中。見人就殺。猶如虎入羊群一般。
這次交戰。劉玄打了高句麗人一個措手不及。更有司馬懿帶來的五萬精兵。人數上也比高句麗人多了近一倍。高句麗人如何能抵擋。隻有拚命的逃走。
劉玄在戰前便已經布置好了一切。趙雨生的任務就是要全殲高句麗三萬精兵。眼見高句麗人兵敗如山倒。不顧一切的逃命。趙雨生率兵在後麵兜著屁股追殺。
趙雨生專門追殺高句麗的將軍。但見與兵士穿著不同的。上去就是一鐵錘。高句麗將士無一人能在趙雨生手下抵擋一個回合。
這一戰。趙雨生一直追殺出二十裏。高句麗三萬精兵幾乎全軍覆沒。殺死高句麗大將偏將二十多人。隻有主帥化裝成一名普通的兵士。跟著幾百人逃回了山海關。這一戰殺的高句麗人聞說趙雨生的名字就害怕。
趙雨生追出去二十多裏。眼見隻有幾百個高句麗兵士逃了回去。郝昭過來對趙雨生說道:“趙大人。高句麗幾乎全軍覆沒。有三千高句麗兵投降。繳獲兵器戰馬無數。繳獲糧草一百車。我們下一步怎麽辦。”
趙雨生道:“就地休息。等候管公子到來。管公子說過。要一路東進。等管公子帶了三弓床弩過來。我們就去攻打山海關。”
說到這裏趙雨生停頓了一下。對郝昭說道:“將那三千高句麗降兵全部斬了。”
郝昭聽了一愣。驚道:“殺降。我們用不用向管公子稟報。”
趙雨生緩緩說道:“知道管公子為何要下令讓我們全殲這三萬高句麗兵嗎。因為高句麗國家小。人口少。上次高句麗侵犯我們。被我們殺了五六萬人。這次又被我們殺了三萬人。高句麗國家已經沒有多少兵源。高句麗屢次侵犯我們。管公子就是要讓高句麗記住侵犯我們的代價。讓他以後就是想侵犯我們也已經無人可用。”
郝昭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來人。將那三千高句麗降兵全部殺了。”
劉玄在城牆上看著高句麗人被自己一頓弩箭射的驚慌失措。趙雨生猶如猛虎一般殺入敵軍。劉玄知道。這一仗。已經贏了。當即命令原來臨瑜的兵士守城。命令弩箭營將三弓床弩裝上車輛。(.好看的小說)去收複山海關。
劉玄帶著弩箭營一路走來。走了二十多裏。隻見趙雨生正率兵等候。趙雨生見劉玄到來。過來稟告道:“高句麗三萬精兵跑了三百多人。其他人全部被殺。屍體中沒有見到他們的主帥。估計是化妝成兵士逃走了。三千高句麗兵投降。都被我斬了。”
劉玄點頭道:“殺得好。對於敢侵犯我們國家的人。我們不接受投降。命令大軍。向山海關出發。”
大軍得到命令。於是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軍。走到離山海關不遠。郝昭前來問劉玄道:“前麵已經快到山海關。管公子要在離山海關多遠開始用三弓床弩攻城。”
司馬懿道:“高句麗人狡猾的很。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預備的三弓床弩。我們最好離山海關2100步用三弓床弩攻城。這樣他們即便有三弓床弩。他們的射程也達不到2100步。但我們的弩箭卻可以達到。”
劉玄笑道:“不必了。這次高句麗攻打我們就是用的備用三弓床弩。高句麗的三弓床弩盡毀。他們見我們來攻城。定會棄城而走。傳令下去。直接進城。”
管輅的神算大家都已經見識過多次。這次見劉玄放心的命令大軍直接進城。雖然覺得冒險。但卻無人敢勸。大軍浩浩蕩蕩來到山海關城下。隻見山海關城門大開。
劉玄率兵直接進了山海關。果然。高句麗人見劉玄帶兵攻城。早已棄城而逃。眾人想起以前高句麗仗著三弓床弩攻城。隻有棄城逃走。如今情況居然逆轉。變成高句麗人聞風而逃。
劉玄進了山海關。一邊安榜撫民。一邊召集眾將商議。眾將眼見現在情勢逆轉。攻城如此容易。都建議馬不停蹄攻打襄平縣。收複遼東郡。
劉玄道:“從臨瑜到山海關。兵士們打了一仗。走了這麽遠的路。讓他們休息一下。我們明天攻打襄平。高句麗人雖然撤走。但山海關城內隻怕會有他們的細作。我們也要嚴加防範。”
眾將見劉玄如此說。也都點頭同意。此時的劉玄。說什麽將士都不會有意見。眾將士已經對劉玄心服口服了。
劉玄見眾將沒有異議。說道:“下一步我們會一步步收回遼東地區。高句麗人在統治遼東時。為了安撫當地百姓。給當地百姓減免了一些賦稅。也贈加了很多律法。大家說說。如果我們收複遼東。我們該恢複我們以前的賦稅律法嗎。或者我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文懿。你是遼東太守。你說說。”
公孫淵是遼東太守。遼東的一切都跟公孫淵有切身的關係。公孫淵聽了劉玄的話。說道:“遼東兩次遭到高句麗人的入侵。飽受戰火。百姓的賦稅有些重。這次高句麗人減免了一些賦稅。深得遼東人擁護。如果要改變。隻怕百姓倒會想念高句麗人的好處。把我們當作了敵人。”
劉玄點頭道:“嗯。你接著說。”
公孫淵接著說道:“可我們現在正跟高句麗人交戰。對糧草武器和兵源需求很大。如果減免百姓的賦稅。我們的需求會無法滿足。這是一個頭疼的事情。我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還請恩公賜教。”
劉玄道:“其實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正如你所說的。如果恢複以前的賦稅。百姓會有怨言。甚至歡迎高句麗人來統治。如果施行高句麗人的政策。現在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我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下令明天攻打襄平。今天我們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公孫淵說道:“我認為。既然高句麗人已經減免了賦稅。遼東又正在戰爭。賦稅還是不動為好。保持高句麗人的賦稅政策。不然。隻怕會有大量百姓流入高句麗。但我們的需求又很大。不如我們向魏王請求一些支援。”
司馬懿道:“中原也是曆經戰火。物資困乏。隻怕魏王也拿不出糧草武器支援我們。”
劉玄想了一下說道:“文懿和仲達說的都有道理。我看不如這樣。維持高句麗人的賦稅不變。讓百姓安心。我們剛剛繳獲了高句麗人的一批糧草武器。暫時不會有困難。
但我們也要為以後著想。遼東也可以向中原學習。實行屯田。這次戰爭。一定會有大量難民遷移。我們把難民阻止起來。提供給他們土地種子等物。實行屯田。另外。我們兵士也不閑著。與高句麗這場戰爭。已經不會太久。等到戰爭結束。兵士們可以自給自足。開墾荒地。種植糧食。戰時是兵。閑時是民。這樣一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司馬懿驚喜道:“好一個戰時是兵。閑時是民。這個辦法可以在全國推廣。公明此法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啊。”
眾將聽了。雖然覺得讓兵士種糧有些奇怪。但這樣確實是個好辦法。都紛紛表示讚同。
劉玄見眾將都無異議。說道:“這事就這麽定了。從山海關開始施行。明天我們進攻襄平。大家都下去休息一下吧。郝昭留下。我有話說。”
眾將聽了劉玄的話。俱都下去休息去了。隻有郝昭一人留下。郝昭見眾人都出去了。說道:“公明放心。你們走後。我會聽從公明的建議。從山海關開始施行。保持高句麗人的賦稅政策。讓兵士閑時種糧。”
郝昭本來就是駐守山海關的守將。此時收回了山海關。當然要駐守山海關。郝昭見劉玄把自己留下。以為是這件事。因此如此說道。
劉玄卻搖了搖頭。看著郝昭說道:“跟高句麗人交戰。我見你雖然不如趙雨生勇猛。卻也勇冠三軍。身先士卒。你可願意跟著我收複遼東。趕走高句麗。”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