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師父
三國:開局被曹操三顧茅廬請出山 作者:陳喵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方下雪的時候,嶺南地區還是陽光明媚,天氣炎熱。
番禺城內,此刻滿是肅殺,氣氛很壓抑,偶爾還傳來一聲慘叫。
在一個時辰之前,交州刺史想要殺劉備,但是計劃失敗,卻被劉備反殺,隨後劉備部下所有將領士卒,馬上把士燮的軍隊控製起來,進而控製了整個南海郡。
這很顯然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一場行動,諸葛亮製造士燮殺劉備的事件,以此為理由奪取交州,名正言順,理直氣壯,誰也挑不出麻煩來。
又過了一個時辰,這場風波平息得差不多。
劉備麾下的人,已經把士燮的部將壓下去,進展得十分順利,沒有人可以反抗。
“你們做得很好!”
終於又有一個安身之地,劉備心裏大喜,但要考慮一下自己的仁義不能丟,又表現得很可惜,痛心疾首道:“我也想不到,士燮是這種人,為了活著,我隻能先把他殺了,為了交州的穩定,我唯有壓下士燮部下的所有人,唉!”
他還長歎一聲,仿佛自己才是受害者。
廖化首先說道:“主公仁義無雙!”
“刺史之位,我受之有愧,也沒有能力,我想請子卿來擔任吧。”
劉備又說道。
“不,我不行的!”
吳巨到了現在,終於明白自己這樣做,也算是引狼入室,原來劉備想要的不是交州的支持,而是吞並整個交州,所以幹掉了士燮,用武力奪權。
整個過程隻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諸葛亮的安排之下,交州兵馬大部分已經被劉備控製起來。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吳巨哪敢要這個刺史的職位,他敢接過來,劉備就敢幹掉他,都不帶猶豫,這麽多年來,自己一直看錯了劉備。
但是沒辦法,他隻能看著劉備做完這一切,沒能力反對,甚至還要笑麵相對。
想到這些,吳巨說道:“劉皇叔仁義滿天下,又是天子皇叔,天潢貴胄,交州也是大漢土地,應該擔任刺史一職,以後帶領我們,殺到許都,恢複漢室。”
“既然你們都是這樣想,那我就不客氣了。”
劉備心裏美滋滋的,決定不裝了,直接走進刺史府。
士燮的家眷,早就被他捉起來,然後把諸葛亮叫過來,想要知道接下來還能怎麽辦。
“我們首先要保證糧食安全!”
“我看交州地區,耕作的方式,相對中原地區,荊州等地都要落後,而交州的氣候,適合一年多種,不能浪費,主公可以把中原地區的耕種方式傳授給交州百姓,盡快積聚糧食,以後才有底氣打回去,奪回大漢。”
“其次,主公從北方來,要盡可能地融入嶺南百姓,實行仁政,讓交州的百姓覺得,主公是難得的明主,沒有主公不行,才能大規模地招兵買馬,練兵作戰,現在還要加固城牆,防止曹軍突然跨過南嶺打下來。”
“最後,教化交州百姓,聯係當地的豪族,傳授他們詩書禮儀,便於以後為主公所用,治國理政。”
諸葛亮把自己目前能想到的三點先說出來。
劉備點頭道:“那就按照軍師說的去做,希望我的霸業,能從交州做成!”
——
郭泰回到許都,已經是十天之後的事情,天氣越來越寒冷,雪花紛飛。
得知他們都是帶傷回來,黃月英她們十分緊張,最後確定沒事了,才得以鬆一口氣。
“月英姐姐,對不起!是我沒有保護好夫君。”
關銀屏低下頭,愧疚地說道。
“這不是銀屏的錯,我還覺得,是夫君沒有保護好你。”
黃月英不在意那麽多,平安回來就足夠了。
關銀屏心裏一鬆,輕快地點了點頭,覺得這個家真好真溫馨。
隨著郭泰回來,府上又恢複了熱鬧的氣氛,充滿了歡聲笑語,盡管天氣很冷,但家裏溫暖如春。
從解縣帶回來的士兵,郭泰讓秦翊暫時安置幾天,給足軍餉和糧食,再讓他們回去。
但那幾個刺客的事情,依然困擾著郭泰,傍晚的時候,把張桐和孫尚香叫過來。
“你又遇到刺殺!”
孫尚香驚訝地說道。
郭泰把過程全部告訴她們,又道:“我感覺要殺我的,有兩批人,前一批的人,殺我之前會拜月,然後不知道如何死了,後一批的,對我十分疼恨,我能感受到清晰的恨意。”
張桐說道:“雖然是兩批人,但我認為背後的勢力是一樣的,不過你說那個無緣無故死了的人,好像我們師父動手殺的。”
“應該就是師父!”
孫尚香也是這麽想:“隻有師父,才有這個實力,用劍的速度才會那麽快。”
郭泰驚訝地問:“是你們的師父救了我?他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你是他要找的人,絕對不能死。”
張桐說道。
“你們還不能告訴我所有真相?我不想無緣無故被追殺,還無法報仇。”
“不能,因為師父不讓說。”
“隨便透露一下也不行?”
“不行!”
張桐堅決地回應道:“等到你何時領悟了卷軸,就有能力知道背後的秘密。”
卷軸!
又是卷軸。
郭泰知道還是追問不出什麽,考慮了好久,暫時作罷。
“以後無論你要去哪裏,必須把我們帶上。”
孫尚香很擔心,突然叮囑道。
張桐說道:“沒錯!若是你覺得我的身份不合適,可以先成親,反正都是假的,我沒所謂。”
郭泰沉吟道:“以後再說吧。”
——
又過去了數天。
曹操總算從南方回來,荊州和揚州的事務太多了,他帶著眾人處理到現在,才把政局穩定下來。
回來的第二天,曹操馬上把郭泰叫過去。
“文政你以前說過,書籍的用處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鹽也尚未實行專賣,世家強占的農田,我們也沒有收回來,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得不到大量推廣,都要如何解決?”
曹操一直記掛著這些事情。
接下來,他就要展開自己的統治,政治舉措,得不斷完善,還要適當地推翻以前的政令,打斷世家的壟斷,該走的路很長。
“具體需要怎麽做?”
他又問。
“我們先從書籍開始!”
郭泰想了一會問道:“目前的選官製度如何?”
“察舉製。”
“大漢以孝治國,察舉之中,又以孝廉為主。”
“但依舊脫離不了世家的局限。”
曹操無奈地說道。
按照後世的記錄,魏蜀吳三國都想打破世家限製,還擴展了其他選官方式,但現在的三國還未形成,察舉製依然是主流。
九品中正製,是陳群提出的,最後被曹丕采用,同樣沒有形成主流,就算形成了,也是無法擺脫世家。
番禺城內,此刻滿是肅殺,氣氛很壓抑,偶爾還傳來一聲慘叫。
在一個時辰之前,交州刺史想要殺劉備,但是計劃失敗,卻被劉備反殺,隨後劉備部下所有將領士卒,馬上把士燮的軍隊控製起來,進而控製了整個南海郡。
這很顯然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一場行動,諸葛亮製造士燮殺劉備的事件,以此為理由奪取交州,名正言順,理直氣壯,誰也挑不出麻煩來。
又過了一個時辰,這場風波平息得差不多。
劉備麾下的人,已經把士燮的部將壓下去,進展得十分順利,沒有人可以反抗。
“你們做得很好!”
終於又有一個安身之地,劉備心裏大喜,但要考慮一下自己的仁義不能丟,又表現得很可惜,痛心疾首道:“我也想不到,士燮是這種人,為了活著,我隻能先把他殺了,為了交州的穩定,我唯有壓下士燮部下的所有人,唉!”
他還長歎一聲,仿佛自己才是受害者。
廖化首先說道:“主公仁義無雙!”
“刺史之位,我受之有愧,也沒有能力,我想請子卿來擔任吧。”
劉備又說道。
“不,我不行的!”
吳巨到了現在,終於明白自己這樣做,也算是引狼入室,原來劉備想要的不是交州的支持,而是吞並整個交州,所以幹掉了士燮,用武力奪權。
整個過程隻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諸葛亮的安排之下,交州兵馬大部分已經被劉備控製起來。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吳巨哪敢要這個刺史的職位,他敢接過來,劉備就敢幹掉他,都不帶猶豫,這麽多年來,自己一直看錯了劉備。
但是沒辦法,他隻能看著劉備做完這一切,沒能力反對,甚至還要笑麵相對。
想到這些,吳巨說道:“劉皇叔仁義滿天下,又是天子皇叔,天潢貴胄,交州也是大漢土地,應該擔任刺史一職,以後帶領我們,殺到許都,恢複漢室。”
“既然你們都是這樣想,那我就不客氣了。”
劉備心裏美滋滋的,決定不裝了,直接走進刺史府。
士燮的家眷,早就被他捉起來,然後把諸葛亮叫過來,想要知道接下來還能怎麽辦。
“我們首先要保證糧食安全!”
“我看交州地區,耕作的方式,相對中原地區,荊州等地都要落後,而交州的氣候,適合一年多種,不能浪費,主公可以把中原地區的耕種方式傳授給交州百姓,盡快積聚糧食,以後才有底氣打回去,奪回大漢。”
“其次,主公從北方來,要盡可能地融入嶺南百姓,實行仁政,讓交州的百姓覺得,主公是難得的明主,沒有主公不行,才能大規模地招兵買馬,練兵作戰,現在還要加固城牆,防止曹軍突然跨過南嶺打下來。”
“最後,教化交州百姓,聯係當地的豪族,傳授他們詩書禮儀,便於以後為主公所用,治國理政。”
諸葛亮把自己目前能想到的三點先說出來。
劉備點頭道:“那就按照軍師說的去做,希望我的霸業,能從交州做成!”
——
郭泰回到許都,已經是十天之後的事情,天氣越來越寒冷,雪花紛飛。
得知他們都是帶傷回來,黃月英她們十分緊張,最後確定沒事了,才得以鬆一口氣。
“月英姐姐,對不起!是我沒有保護好夫君。”
關銀屏低下頭,愧疚地說道。
“這不是銀屏的錯,我還覺得,是夫君沒有保護好你。”
黃月英不在意那麽多,平安回來就足夠了。
關銀屏心裏一鬆,輕快地點了點頭,覺得這個家真好真溫馨。
隨著郭泰回來,府上又恢複了熱鬧的氣氛,充滿了歡聲笑語,盡管天氣很冷,但家裏溫暖如春。
從解縣帶回來的士兵,郭泰讓秦翊暫時安置幾天,給足軍餉和糧食,再讓他們回去。
但那幾個刺客的事情,依然困擾著郭泰,傍晚的時候,把張桐和孫尚香叫過來。
“你又遇到刺殺!”
孫尚香驚訝地說道。
郭泰把過程全部告訴她們,又道:“我感覺要殺我的,有兩批人,前一批的人,殺我之前會拜月,然後不知道如何死了,後一批的,對我十分疼恨,我能感受到清晰的恨意。”
張桐說道:“雖然是兩批人,但我認為背後的勢力是一樣的,不過你說那個無緣無故死了的人,好像我們師父動手殺的。”
“應該就是師父!”
孫尚香也是這麽想:“隻有師父,才有這個實力,用劍的速度才會那麽快。”
郭泰驚訝地問:“是你們的師父救了我?他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你是他要找的人,絕對不能死。”
張桐說道。
“你們還不能告訴我所有真相?我不想無緣無故被追殺,還無法報仇。”
“不能,因為師父不讓說。”
“隨便透露一下也不行?”
“不行!”
張桐堅決地回應道:“等到你何時領悟了卷軸,就有能力知道背後的秘密。”
卷軸!
又是卷軸。
郭泰知道還是追問不出什麽,考慮了好久,暫時作罷。
“以後無論你要去哪裏,必須把我們帶上。”
孫尚香很擔心,突然叮囑道。
張桐說道:“沒錯!若是你覺得我的身份不合適,可以先成親,反正都是假的,我沒所謂。”
郭泰沉吟道:“以後再說吧。”
——
又過去了數天。
曹操總算從南方回來,荊州和揚州的事務太多了,他帶著眾人處理到現在,才把政局穩定下來。
回來的第二天,曹操馬上把郭泰叫過去。
“文政你以前說過,書籍的用處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鹽也尚未實行專賣,世家強占的農田,我們也沒有收回來,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得不到大量推廣,都要如何解決?”
曹操一直記掛著這些事情。
接下來,他就要展開自己的統治,政治舉措,得不斷完善,還要適當地推翻以前的政令,打斷世家的壟斷,該走的路很長。
“具體需要怎麽做?”
他又問。
“我們先從書籍開始!”
郭泰想了一會問道:“目前的選官製度如何?”
“察舉製。”
“大漢以孝治國,察舉之中,又以孝廉為主。”
“但依舊脫離不了世家的局限。”
曹操無奈地說道。
按照後世的記錄,魏蜀吳三國都想打破世家限製,還擴展了其他選官方式,但現在的三國還未形成,察舉製依然是主流。
九品中正製,是陳群提出的,最後被曹丕采用,同樣沒有形成主流,就算形成了,也是無法擺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