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玉猜得沒錯,林大老爺的傷口確實是被女人拿簪子刺的。
林思賢忿忿的說:“爹爹乃朝廷命官,誰如此大膽,居然敢犯下此等大罪!”刺殺朝廷命官等同於謀反。三品以上官員是皇帝任命的,對他們不敬就是對皇帝不敬。讓官員受傷流血跟辱罵官員一樣嚴重,都是要下大獄的,也不需要審問,先關個十天半月的折騰掉你半條小命再說。所以,老百姓見了當官的都會自動行禮避讓,見了大官更是要叩拜,象這種直接動手的,就算是親王王爺級別的,到了皇帝麵前也說不出理去。
宋如玉對那位為情所困的勇敢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心中暗想:不會是哪個嬌蠻的公主吧……腦海中突然浮現文慧公主那張圓潤的臉龐和神采奕奕的雙眸,心裏竟有一絲地方被觸動到了,隱隱有些不舒服。
她收拾好繃帶和藥膏,放到藥箱裏擺好,又給林大老爺將裏衣披上。
“好了,切記不可沾水,每天更換一次膏藥敷上以防傷口感染,還有,這邊手不能提重物,不能做太激烈的動作,我建議還是用繃帶綁起來固定住的好,以免不小心撕扯傷口裂開再次流血。”反複撕裂的傷口很容易發炎,而且這傷看著不怎麽樣,卻也深入肌肉了,就怕感染破傷風。
林大老爺不耐煩的擺擺右手,“好了,沒什麽大不了的,將養兩天就好。你們都出去吧。”
林思賢有些不滿,卻也不敢忤逆,說了兩句孝順的話,乖乖離開了。
宋如玉背上藥箱也跟著走了。臨出門前,她回轉身,猶豫了一會,小小聲問道:“事情可是解決了?大少爺還會有危險不?”若是事情沒解決,這傷可就白受了。
林大老爺一怔,想了想,回答:“還是得拜托你多盯著些。”外麵的問題解決了,家裏麵的……他也不太肯定會不會還藏著小人,小心些總是沒錯的。
待人都出去了,林棟小心翼翼地侍候老爺穿好衣服,輕聲說道:“老爺何必讓那瘋婦得手……”別看林大老爺一派儒雅斯文,其實拳腳功夫還是會兩招的,那樣一個弱質女流,若是老爺狠心些,將那女子推開就是了,管她是摔到花壇裏扭了腳還是磕到假山上撞破頭。
林書豪斜睨他一眼,輕嗤一聲,道:“老爺我不過是使出苦肉計想逼問清楚緣由,以及之前那些事是不是她指使人做的,沒想到……”還真是張雅蘭買通了旁人做下的!
這個狠毒的婦人!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也很烏龍。那還是二十年前的破事了。不就是林大老爺中了探花郎騎馬遊行的時候教一群大小媳婦們看上眼了麽,當時張家小姐也在其中,後來不知怎麽的,他們兩人居然有了接觸(林大老爺表示:他是一點都不記得了!隻怪當時太花心……)。同樣的話說了一百次有心機點的女人一聽就知道是托辭和謊言,沒想到愣是有人會信以為真,居然將他當成了良人,將甜言蜜語當成了海誓山盟。
當時,張家老爺子還不是大學士,隻是翰林院的一名官員,林家也不過是書香門第,林老爺子中舉了卻並未授官,兩家相比林家還算高攀了,無奈妾有意郎無情,兩人磨嘰了一段時間,甚至還交換了信物私定了終身,不想小小探花郎隻在翰林院待了半年就求了外放,這一去經年杳無音信,讓張家小姐等得心肝都長毛了。
結果,“負心郎”林大老爺第一次外放回京述職的時候,居然已經成親了!
之後,錯過花期的某小姐就一直活在怨念中……
回想起跟張雅蘭交談中的一些細節,林大老爺微微皺眉,問林棟:“你家老爺我中了探花郎的時候,真的有跟張家小姐見過麵?”怎麽其中一些事情不太象是他會做的?比如買胭脂水粉贈送,折了花枝遣小廝送到小姐的丫鬟手中再由丫鬟轉交給小姐,在後花園圍牆外作詩念詞傳遞情意……他都是直接折了花枝插戴在小姐頭上的,哪裏會叫小廝丫鬟傳遞!不過,在花園圍牆外作詩確實有過,甚至還爬過牆……
林大老爺想出了一身冷汗,沒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居然這麽孟浪。
林棟低眉順眼的說:“老爺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小女子們見了自然是過目不忘的。”意思是您自個辦下的事您就認了吧!當年作為貼身小廝的他也沒少撞破老爺的風流事。
“不對不對,”林大老爺搖頭表示不讚同,“老爺我極少在外頭留下自己的墨寶!”隻有為數不多的幾次書會上賞花宴上,在大家起哄下不得不做的一些詩句和對子,至於情詩什麽的,自己是絕對不會私下裏交給那些女子的!這種落人把柄的事情,他嫌當官當到頭了才做!便是在哪個花魁房裏,也是他有感而發的吟詩,自有小娘們替他寫下來傳誦!
林大老爺闔上眼簾細細思索一番,突然一拍桌子:“當年我赴京趕考的時候,二弟不是跟著一塊進京了?”
林棟被他突然的動作嚇了一跳,趕緊上前安撫順便執起他受傷的左手擱好,道:“二老爺自然是在的。”老夫人不放心老爺一個人上京,就叫二老爺跟著一塊來了,也算給二老爺開開眼界,督促二老爺上進一些。後來二老爺也認真讀書參加科考了,考了兩次才考中舉人,現下在老家附近捐了個八品小官。
林大老爺臉色沉了沉,問他:“二老爺跟你老爺我,麵容是否有幾分相似?”年輕的時候身形也有幾分仿佛,這話就不要說得太明白了,畢竟現在林二心寬體胖的,發福不少,跟自己的清瘦俊逸相去甚遠。
林棟一愣,剛想回答“自然是的”,又突然想到老爺話語中暗藏的機鋒,不由暗自心驚。
難道,老爺是替二老爺背了黑鍋?
這……這都是什麽糊塗事啊!
京城,張府。
張雅蘭坐在梳妝桌前,盯著一支鳳嘴銜珠尾羽鑲鑽的累絲金鳳簪,發呆中。
那人……跟印象中……好像有些不一樣?記憶中的那人,笑起來,左邊臉頰有一個小小的梨渦……
林思賢忿忿的說:“爹爹乃朝廷命官,誰如此大膽,居然敢犯下此等大罪!”刺殺朝廷命官等同於謀反。三品以上官員是皇帝任命的,對他們不敬就是對皇帝不敬。讓官員受傷流血跟辱罵官員一樣嚴重,都是要下大獄的,也不需要審問,先關個十天半月的折騰掉你半條小命再說。所以,老百姓見了當官的都會自動行禮避讓,見了大官更是要叩拜,象這種直接動手的,就算是親王王爺級別的,到了皇帝麵前也說不出理去。
宋如玉對那位為情所困的勇敢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心中暗想:不會是哪個嬌蠻的公主吧……腦海中突然浮現文慧公主那張圓潤的臉龐和神采奕奕的雙眸,心裏竟有一絲地方被觸動到了,隱隱有些不舒服。
她收拾好繃帶和藥膏,放到藥箱裏擺好,又給林大老爺將裏衣披上。
“好了,切記不可沾水,每天更換一次膏藥敷上以防傷口感染,還有,這邊手不能提重物,不能做太激烈的動作,我建議還是用繃帶綁起來固定住的好,以免不小心撕扯傷口裂開再次流血。”反複撕裂的傷口很容易發炎,而且這傷看著不怎麽樣,卻也深入肌肉了,就怕感染破傷風。
林大老爺不耐煩的擺擺右手,“好了,沒什麽大不了的,將養兩天就好。你們都出去吧。”
林思賢有些不滿,卻也不敢忤逆,說了兩句孝順的話,乖乖離開了。
宋如玉背上藥箱也跟著走了。臨出門前,她回轉身,猶豫了一會,小小聲問道:“事情可是解決了?大少爺還會有危險不?”若是事情沒解決,這傷可就白受了。
林大老爺一怔,想了想,回答:“還是得拜托你多盯著些。”外麵的問題解決了,家裏麵的……他也不太肯定會不會還藏著小人,小心些總是沒錯的。
待人都出去了,林棟小心翼翼地侍候老爺穿好衣服,輕聲說道:“老爺何必讓那瘋婦得手……”別看林大老爺一派儒雅斯文,其實拳腳功夫還是會兩招的,那樣一個弱質女流,若是老爺狠心些,將那女子推開就是了,管她是摔到花壇裏扭了腳還是磕到假山上撞破頭。
林書豪斜睨他一眼,輕嗤一聲,道:“老爺我不過是使出苦肉計想逼問清楚緣由,以及之前那些事是不是她指使人做的,沒想到……”還真是張雅蘭買通了旁人做下的!
這個狠毒的婦人!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也很烏龍。那還是二十年前的破事了。不就是林大老爺中了探花郎騎馬遊行的時候教一群大小媳婦們看上眼了麽,當時張家小姐也在其中,後來不知怎麽的,他們兩人居然有了接觸(林大老爺表示:他是一點都不記得了!隻怪當時太花心……)。同樣的話說了一百次有心機點的女人一聽就知道是托辭和謊言,沒想到愣是有人會信以為真,居然將他當成了良人,將甜言蜜語當成了海誓山盟。
當時,張家老爺子還不是大學士,隻是翰林院的一名官員,林家也不過是書香門第,林老爺子中舉了卻並未授官,兩家相比林家還算高攀了,無奈妾有意郎無情,兩人磨嘰了一段時間,甚至還交換了信物私定了終身,不想小小探花郎隻在翰林院待了半年就求了外放,這一去經年杳無音信,讓張家小姐等得心肝都長毛了。
結果,“負心郎”林大老爺第一次外放回京述職的時候,居然已經成親了!
之後,錯過花期的某小姐就一直活在怨念中……
回想起跟張雅蘭交談中的一些細節,林大老爺微微皺眉,問林棟:“你家老爺我中了探花郎的時候,真的有跟張家小姐見過麵?”怎麽其中一些事情不太象是他會做的?比如買胭脂水粉贈送,折了花枝遣小廝送到小姐的丫鬟手中再由丫鬟轉交給小姐,在後花園圍牆外作詩念詞傳遞情意……他都是直接折了花枝插戴在小姐頭上的,哪裏會叫小廝丫鬟傳遞!不過,在花園圍牆外作詩確實有過,甚至還爬過牆……
林大老爺想出了一身冷汗,沒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居然這麽孟浪。
林棟低眉順眼的說:“老爺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小女子們見了自然是過目不忘的。”意思是您自個辦下的事您就認了吧!當年作為貼身小廝的他也沒少撞破老爺的風流事。
“不對不對,”林大老爺搖頭表示不讚同,“老爺我極少在外頭留下自己的墨寶!”隻有為數不多的幾次書會上賞花宴上,在大家起哄下不得不做的一些詩句和對子,至於情詩什麽的,自己是絕對不會私下裏交給那些女子的!這種落人把柄的事情,他嫌當官當到頭了才做!便是在哪個花魁房裏,也是他有感而發的吟詩,自有小娘們替他寫下來傳誦!
林大老爺闔上眼簾細細思索一番,突然一拍桌子:“當年我赴京趕考的時候,二弟不是跟著一塊進京了?”
林棟被他突然的動作嚇了一跳,趕緊上前安撫順便執起他受傷的左手擱好,道:“二老爺自然是在的。”老夫人不放心老爺一個人上京,就叫二老爺跟著一塊來了,也算給二老爺開開眼界,督促二老爺上進一些。後來二老爺也認真讀書參加科考了,考了兩次才考中舉人,現下在老家附近捐了個八品小官。
林大老爺臉色沉了沉,問他:“二老爺跟你老爺我,麵容是否有幾分相似?”年輕的時候身形也有幾分仿佛,這話就不要說得太明白了,畢竟現在林二心寬體胖的,發福不少,跟自己的清瘦俊逸相去甚遠。
林棟一愣,剛想回答“自然是的”,又突然想到老爺話語中暗藏的機鋒,不由暗自心驚。
難道,老爺是替二老爺背了黑鍋?
這……這都是什麽糊塗事啊!
京城,張府。
張雅蘭坐在梳妝桌前,盯著一支鳳嘴銜珠尾羽鑲鑽的累絲金鳳簪,發呆中。
那人……跟印象中……好像有些不一樣?記憶中的那人,笑起來,左邊臉頰有一個小小的梨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