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自然不會像黃氏那麽咋咋呼呼的恨不得招呼所有人都來圍觀這個孩子,她隻是端詳了一會,就笑著點頭,“是有些像。隻是我跟大哥打照麵的機會不多,依稀也記不太清楚了。二嫂說是,想來也差不到哪裏去。”說完,似笑非笑地瞟了黃氏一眼。
黃氏臉上表情一僵,心頭頓時蹭蹭蹭的冒起一股邪火!
這個徐氏,這是在嘲諷自己不守婦道,太過注意自己男人以外的男人呢!畢竟,哪有隔房的弟媳總是將他大伯的容貌名諱掛在心上的?
她心中雖惱恨,卻不敢露在臉上,隻得拉了人出來遮掩。
“弟妹這話說的,我也是聽玉姐兒這麽說了才跟著說了一嘴。”說著,她轉過臉對宋曉玉溫和的笑了笑,道,“對吧?玉姐兒?剛才可是你先指出來的,說宋小公子長得像你爹吧?”
宋曉玉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輕輕點頭:“書房裏就掛著爹爹的畫像,我如何會認錯。隻不知宋小公子家住何方,父母何人?家中可還有什麽親眷?”
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將視線投到了宋如玉身上。
宋如玉憋紅了小臉,並不是因為為難,實在是……為那一聲“玉姐兒”憋笑憋的。她想到了以前跟同事聊天的時候提到的那些熟女禦姐,就有人說禦姐都喜歡年紀小的男生,俗稱弟控。看著眼前這個小女生,再想想那些胸鼓臀翹的禦姐,落差實在是太大了!
宋如玉輕輕籲出一口氣,正想著要將謊話編到什麽程度,就聽身旁老太太握著她的手輕輕拍了拍,道:“小玉父母俱不在了,他跟林家少爺是拜把子兄弟,過命的交情,林家將他當成自家子侄看待,現在既然到了宋家,咱們受了林老爺所托,自然也要將這兩個孩子當成一家人看待。”說著她微微側轉臉,招來桂嬤嬤,“末離院可安排好了?你看看還有什麽缺的,從我這裏先撥過去,千萬不能慢待了。”
桂嬤嬤趕緊上前,笑嗬嗬的回話:“回老太太,都安排好了,一應物品都是齊全的……”說著抬眸看向五夫人。
王氏笑著接話:“那院子就在珍瓏閣邊上,東西是我著人安排布置的,跟七哥兒(王氏長子)一樣的份例,使喚的丫頭下人也安排下去了,隻是林公子帶了不少仆從來,我在這裏討老太太一個主意,是不是由著林公子自行安排?”到時候用不了那麽多人退了一些回來,她也好另外給他們安排去處,總不能剛提了上來又給扔回自個家去,那些可都是家生子,家裏父母兄姐也都在府裏各個房頭做事的,招了人言就不美了。
老太太擺擺手,“你看著辦。若是人手多出來,再開一個院子,讓兩位哥兒一人獨住一處豈不是更好。”
聽了這話,眾人暗暗吃驚!要知道,家裏的小輩們現在也基本上是與父母一塊住的,就是到了年紀的小姐,也是按房頭安排院落,三房的二小姐宋靜紋和五小姐宋靜如可是兩個人擠一個園子呢!老太太讓客人獨自占了一個院子不算,居然還要安排一人一處院落?夫人奶奶們娘家人來了也不過住在客院,甚至有表親來族學附讀的也不過是住在書院前街的屋舍中,憑什麽這兩位就如此金貴了?於是便有人不甘地瞥了宋如玉一眼。
王氏看眾人眼神不對,趕緊上前打圓場。
“原本媳婦也是這個意思,隻是小玉說他初來乍到的,自個單住未免太孤單了些,兩個住一塊也好有個伴。”總不能說帶來的仆從都是侍候林少爺的,小玉就隻帶了一個丫鬟吧?而且看林少爺的意思,也是不願與小玉分開住的。據她那口子私下裏透露,林少爺身體有些虛,小玉一直在為他調理身體,怕是現在還吃著藥,入口的東西都要經過小玉檢查,以免跟藥效衝突了。這是林家的隱私,她肯定不能明目張膽的說。
“如此,便依了兩個孩子吧!”老太太不再堅持。
恰在這時,前邊傳話來說太老爺與二老太爺三老太爺以及幾位爺們哥們都齊了,請老太太和夫人們過去,眾人紛紛起身,簇擁著老太太去了。
一頓遲來的團年飯吃得頗熱鬧,宋如玉總算是體驗了一把貴族式的家庭宴席。
三間打通的敞亮的屋子裏分了男女席,男兩席女兩席,中間並未用屏風隔開,隻留寬了距離,方便丫頭媳婦子們端菜上菜。
菜色很多,一桌子上了二十幾盤,涼菜八道,熱菜十二道,一羹一湯,五色點心四盤,最後還有一道甜品。菜肴跟京城的口味大相徑庭,多是綿軟多汁味道清淡的菜式,興許是為了照顧老人家的牙口,總之大部分菜式入口都是嚼兩嚼就綿爛了的,讓宋如玉很是提不起興趣。更不習慣的是:她幾乎不用自己動手夾菜,隻要往哪道菜上多看兩眼,身後就會有丫鬟殷勤的上前替她舀了放到碗裏,她可算是明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怎麽回事了。這一整個就是腐、敗啊!
因著林宋兩人是遠道來客,太老爺特意將他們安排在自己這一桌,大約是提前得了消息,二老太爺三老太爺以及二爺三爺四爺七爺看到小玉的時候並沒有露出太多的驚訝表情,隻是多看了幾眼,噓寒問暖一番,又問了學業功課,結果都是林思賢作答,宋如玉作壁上觀。
幾位長輩對林思賢的應答很是滿意,得知他放棄了下個月的科考,二老太爺大為讚賞,口中直說年輕人就是要多磨練幾年學問紮實了再去應考更有勝算,甚至問他想不想進湖綠書院念書。
宋太爺輕咳一聲,道:“老二,吃你碗裏的,別惦記著鍋裏的。”
二老太爺有些驚訝,道:“莫非父親打算……”
“怎麽多菜都堵不住你這張嘴!”宋太爺不客氣地夾了個紅燒獅子頭塞他嘴裏,將這個閑不下嘴巴的兒子堵了個嚴實。
一桌人都笑了,宋太爺罕見地多吃了半碗飯。
老太太也很高興,居然破天荒的吩咐媳婦子給幾個姑娘和哥兒上了一杯葡萄汁,幾個小一點的孩子很是高興,巴不得五叔天天都在家。他們也隻是單純的認為這頓飯就是為五叔接風洗塵的,兩個客人隻是順帶。
宋曉玉坐在王氏身邊,十分淑女的用餐,實則味同嚼蠟,食不下咽。
回到伏波坪,她就開始背著丫鬟撒氣。
黃氏臉上表情一僵,心頭頓時蹭蹭蹭的冒起一股邪火!
這個徐氏,這是在嘲諷自己不守婦道,太過注意自己男人以外的男人呢!畢竟,哪有隔房的弟媳總是將他大伯的容貌名諱掛在心上的?
她心中雖惱恨,卻不敢露在臉上,隻得拉了人出來遮掩。
“弟妹這話說的,我也是聽玉姐兒這麽說了才跟著說了一嘴。”說著,她轉過臉對宋曉玉溫和的笑了笑,道,“對吧?玉姐兒?剛才可是你先指出來的,說宋小公子長得像你爹吧?”
宋曉玉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輕輕點頭:“書房裏就掛著爹爹的畫像,我如何會認錯。隻不知宋小公子家住何方,父母何人?家中可還有什麽親眷?”
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將視線投到了宋如玉身上。
宋如玉憋紅了小臉,並不是因為為難,實在是……為那一聲“玉姐兒”憋笑憋的。她想到了以前跟同事聊天的時候提到的那些熟女禦姐,就有人說禦姐都喜歡年紀小的男生,俗稱弟控。看著眼前這個小女生,再想想那些胸鼓臀翹的禦姐,落差實在是太大了!
宋如玉輕輕籲出一口氣,正想著要將謊話編到什麽程度,就聽身旁老太太握著她的手輕輕拍了拍,道:“小玉父母俱不在了,他跟林家少爺是拜把子兄弟,過命的交情,林家將他當成自家子侄看待,現在既然到了宋家,咱們受了林老爺所托,自然也要將這兩個孩子當成一家人看待。”說著她微微側轉臉,招來桂嬤嬤,“末離院可安排好了?你看看還有什麽缺的,從我這裏先撥過去,千萬不能慢待了。”
桂嬤嬤趕緊上前,笑嗬嗬的回話:“回老太太,都安排好了,一應物品都是齊全的……”說著抬眸看向五夫人。
王氏笑著接話:“那院子就在珍瓏閣邊上,東西是我著人安排布置的,跟七哥兒(王氏長子)一樣的份例,使喚的丫頭下人也安排下去了,隻是林公子帶了不少仆從來,我在這裏討老太太一個主意,是不是由著林公子自行安排?”到時候用不了那麽多人退了一些回來,她也好另外給他們安排去處,總不能剛提了上來又給扔回自個家去,那些可都是家生子,家裏父母兄姐也都在府裏各個房頭做事的,招了人言就不美了。
老太太擺擺手,“你看著辦。若是人手多出來,再開一個院子,讓兩位哥兒一人獨住一處豈不是更好。”
聽了這話,眾人暗暗吃驚!要知道,家裏的小輩們現在也基本上是與父母一塊住的,就是到了年紀的小姐,也是按房頭安排院落,三房的二小姐宋靜紋和五小姐宋靜如可是兩個人擠一個園子呢!老太太讓客人獨自占了一個院子不算,居然還要安排一人一處院落?夫人奶奶們娘家人來了也不過住在客院,甚至有表親來族學附讀的也不過是住在書院前街的屋舍中,憑什麽這兩位就如此金貴了?於是便有人不甘地瞥了宋如玉一眼。
王氏看眾人眼神不對,趕緊上前打圓場。
“原本媳婦也是這個意思,隻是小玉說他初來乍到的,自個單住未免太孤單了些,兩個住一塊也好有個伴。”總不能說帶來的仆從都是侍候林少爺的,小玉就隻帶了一個丫鬟吧?而且看林少爺的意思,也是不願與小玉分開住的。據她那口子私下裏透露,林少爺身體有些虛,小玉一直在為他調理身體,怕是現在還吃著藥,入口的東西都要經過小玉檢查,以免跟藥效衝突了。這是林家的隱私,她肯定不能明目張膽的說。
“如此,便依了兩個孩子吧!”老太太不再堅持。
恰在這時,前邊傳話來說太老爺與二老太爺三老太爺以及幾位爺們哥們都齊了,請老太太和夫人們過去,眾人紛紛起身,簇擁著老太太去了。
一頓遲來的團年飯吃得頗熱鬧,宋如玉總算是體驗了一把貴族式的家庭宴席。
三間打通的敞亮的屋子裏分了男女席,男兩席女兩席,中間並未用屏風隔開,隻留寬了距離,方便丫頭媳婦子們端菜上菜。
菜色很多,一桌子上了二十幾盤,涼菜八道,熱菜十二道,一羹一湯,五色點心四盤,最後還有一道甜品。菜肴跟京城的口味大相徑庭,多是綿軟多汁味道清淡的菜式,興許是為了照顧老人家的牙口,總之大部分菜式入口都是嚼兩嚼就綿爛了的,讓宋如玉很是提不起興趣。更不習慣的是:她幾乎不用自己動手夾菜,隻要往哪道菜上多看兩眼,身後就會有丫鬟殷勤的上前替她舀了放到碗裏,她可算是明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怎麽回事了。這一整個就是腐、敗啊!
因著林宋兩人是遠道來客,太老爺特意將他們安排在自己這一桌,大約是提前得了消息,二老太爺三老太爺以及二爺三爺四爺七爺看到小玉的時候並沒有露出太多的驚訝表情,隻是多看了幾眼,噓寒問暖一番,又問了學業功課,結果都是林思賢作答,宋如玉作壁上觀。
幾位長輩對林思賢的應答很是滿意,得知他放棄了下個月的科考,二老太爺大為讚賞,口中直說年輕人就是要多磨練幾年學問紮實了再去應考更有勝算,甚至問他想不想進湖綠書院念書。
宋太爺輕咳一聲,道:“老二,吃你碗裏的,別惦記著鍋裏的。”
二老太爺有些驚訝,道:“莫非父親打算……”
“怎麽多菜都堵不住你這張嘴!”宋太爺不客氣地夾了個紅燒獅子頭塞他嘴裏,將這個閑不下嘴巴的兒子堵了個嚴實。
一桌人都笑了,宋太爺罕見地多吃了半碗飯。
老太太也很高興,居然破天荒的吩咐媳婦子給幾個姑娘和哥兒上了一杯葡萄汁,幾個小一點的孩子很是高興,巴不得五叔天天都在家。他們也隻是單純的認為這頓飯就是為五叔接風洗塵的,兩個客人隻是順帶。
宋曉玉坐在王氏身邊,十分淑女的用餐,實則味同嚼蠟,食不下咽。
回到伏波坪,她就開始背著丫鬟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