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你們若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被刀劍吞滅。這是耶和華親口所言!阿門!”


    湯若望自來中國,還沒有見過像朱由檢這樣身份尊貴的人物。因此他抓住機會,開口便朗誦了《聖經》中的一段。若朱由檢能感興趣,他就有機會為這位親王布道了。即便朱由檢不聽,若能打動同桌的其他官員,也是大功一件。


    孰料朗誦完畢,同桌的人卻竊竊私語道:“這個洋和尚在胡說些什麽?耶和華是何許人也,竟如此大言不慚?”


    徐光啟見湯若望引起同桌人的反感,忙輕拉了他一下,打圓場道:“這位湯若望先生來自西洋,是耶穌會的傳教士,眼下在欽天監見習。他精通天文,曾成功預測一個多月之前的月食。”


    許顯純輕搖著肥碩的腦袋,不以為然地道:“日月交食,主朝綱不振,奸臣當道,故此天象示警。今萬歲和九千歲大發神威,將楊漣、左光鬥、魏大中等奸佞小人革職拿問,重振朝綱,撥雲見日,警兆已除矣。欽天監責在觀察天象,推算節氣,製定曆法,如此關乎社稷之重地,竟讓一個洋和尚混了進去,禮部也真能胡鬧,哈哈哈!”


    湯若望也知道許顯純的身份,不便與他爭論,隻是微笑著搖了搖頭。


    朱由檢倒對此人很感興趣,開口問道:“先生這個名字,是來我大明後才取的吧?西洋離此不下萬裏,先生又是如何而來的呢?”


    湯若望忙恭謹地答道:“草民本名約翰?亞當,生於科隆,曾在羅馬學院修習。格裏高利曆1618年,也就是大明萬曆四十六年,草民奉西班牙王國與葡萄牙王國的共同君主、費利佩國王閣下的諭旨,從裏斯本啟航,曆時一年,在萬曆四十七年夏於澳門登陸。<strong>熱門小說網</strong>先是在澳門學習了幾年中文,今年年初才從澳門北上,抵達京師。”


    徐光啟早已被湯若望發展為基督教的信徒。此刻見朱由檢聽得認真,也幫腔道:“湯先生來我大明不光是傳教,他學識淵博,超出光啟百倍。光啟師從利瑪竇,但恩師已離開西洋多年。湯先生卻是剛過來,帶來很多最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槍械和大炮,若朝廷可加以利用,對遼東戰事不裨益。”


    湯若望來中國數年,知道中國人自幼浸*傳統文化,掌控社會的士大夫這一級,絕大多數人都隻尊奉孔孟之道。而市井小民,或信佛教,或信道教,也都非常虔誠。至於基督教這種舶來品,則十分抵觸,傳教進行得異常困難。


    因此自利瑪竇始,耶穌會改變了策略,不再直接強行宣講教義,而是先熟悉當地人的禮儀,搞好與百姓的關係。再給地方官員獻上從西洋帶來的鮮玩意兒,甚至重金賄賂。


    這種策略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潛移默化之下,倒是培養出了中國的第一批基督教信徒,徐光啟即是其中之一。但是以徐光啟為代表的官員,其實為看重西方傳教士帶來的先進科技,可以說雙方是在互相利用。


    此時湯若望自然不肯放棄親近朱由檢的大好機會,從懷中掏出一物,雙手呈給朱由檢道:“草民能見到信王殿下,實在是太榮幸了。這裏有一件小小的禮物,聊表草民對殿下的敬意,還請殿下一定要收下。”


    朱由檢接過來一看,竟是一把做工精致的手槍。這貨在前世也是cs的狂熱愛好者,自詡一把沙鷹出神入化,倒對世界上知名的槍械也略知一二。他見這把手槍並沒有前世常見的倉,口徑倒是不小,足有15mm;槍管也比後來的手槍長得多,一看就是古董級的手槍。


    湯若望笑道:“這把手槍是法蘭西國王亨利閣下的衛隊長佩戴過的,應用了最的技術,希望殿下能夠喜歡。”


    在座的許顯純等人都是錦衣衛的武官,雖然官階顯赫,平常根本用不著親自動手,但對兵器好歹還都懂一些。崔應元看了看湯若望的式手槍,冷笑一聲道:“此槍因何不配火繩?沒有火繩引燃,又如何擊發?隻怕是個擺設吧!”


    湯若望胸有成竹地道:“此槍確實沒有火繩。您注意到了沒有,擊錘的鉗口上夾了一塊小小的燧石。當扣動扳機時,擊錘上的燧石在簧的作用下,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火星引燃擊發藥,擊發藥再引燃發射藥,就可以將丸發射出去。”


    朱由檢這才知道,自己是見到了手槍裏麵的老祖宗,撞擊式燧發手槍了。他興致勃勃地道:“湯先生可否演示一下。”


    湯若望欣然領命,從口袋中取出一些圓形丸,又打開一個小盒子,用小匙挖出一匙黑色的火藥粉末,小心翼翼地從槍管前頭倒入槍管中。然後,將丸置於槍口,用一個特製的小木錘,將丸一點點地砸入槍管之中。之後,再從手槍的後部打開擊發藥倉,倒入一小點火藥。全部過程下來,足足用去了二分多鍾。


    湯若望隨即將手槍遞給朱由檢道:“殿下,藥已經裝填完畢,您可以試槍了。”


    朱由檢舉槍在手,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院中,衝著一堵厚實的院牆扣動了扳機。


    隻聽“砰”的一聲巨響,硝煙頓起,眾人皆被嚇了一跳。待硝煙散盡,才發現朱由檢被巨大的後坐力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臉上也被熏得黢黑,簡直狼狽不堪。由於他根本沒想到後坐力如此巨大,這一槍也失去了準頭,並未命中瞄準的地方,卻打到了高高的牆頭,將上麵的瓦片擊得粉碎。


    眾人啼笑皆非,忙七手八腳地將朱由檢攙扶起來。許顯純等人剛想斥責湯若望,朱由檢卻尷尬地笑道:“好槍!隻是威力大了些,本王沒有精神準備。”


    回到大廳重落座後,朱由檢仍對這把手槍讚不絕口。崔應元卻道:“槍的威力確實不小,隻是填裝太過麻煩,時間太長。有這功夫,弓箭都射出去四五支了。若是近距離,還未等填裝完畢,持槍之人早被刀劍砍死,連擊發的機會都沒有。可見此槍華而不實,不堪大用。”


    湯若望被這一番詰責說得啞口言,隻得道:“崔大人說的是。法蘭西國王亨利閣下是這種槍的愛好者,但他幾年之前在出遊的途中被刺客殺死。刺客確實隻使用了刀劍,而國王的衛隊根本來不及裝填藥。亨利閣下去世後,法蘭西的將領們也拒絕使用這種槍,因為燧石擊發的火星很小,常常不能引燃黑火藥。”


    朱由檢卻讚許道:“湯先生,這種燧發槍雖然還有種種缺點,但他比起火繩槍來,還是有重大的改進。火繩槍要擊發,必須先引燃火繩。如果遇到刮風下雨,火繩法引燃,那槍就成了燒火棍了。而這種燧發槍,隻要注意不讓擊發藥倉進水,雨天也可使用。”


    崔應元還辯解道:“可是殿下,這種槍與火繩槍一樣,擊發速度太慢是其致命的缺點。弓箭卻不受天氣影響,隨時可以發射,且射速數倍於火槍,射程也毫不遜色。邊軍大量裝備火繩槍,可與建虜交鋒,往往不敵對方的強弓硬弩,即是此理。”


    他這一說,眾人紛紛附和。朱由檢卻心中暗歎這幫人鼠目寸光,看不到火器的巨大潛力。若是此時自己能端一挺半自動機槍,對著這些家夥狂突突一頓,相信他們就再也不敢大放厥詞了。可惜的是,這坑爹的穿越隻把自己光光溜溜送了過來,卻沒帶來任何有現代科技含量的東東!


    此時宴會正式開始,眾人齊舉杯向朱由檢祝酒。朱由檢也隻得應付一番,好在這個時代的酒度數不高,他還能應付得來。


    酒過三巡,眾人皆不像剛才那般拘謹,開始互相猜拳勸酒,一時熱鬧非凡。朱由檢趁其他人不注意,對有些沮喪的湯若望笑道:“湯先生不必介懷,失敗是成功之母!我相信火槍的技術會越來越成熟,最後肯定能取代冷兵器的。”


    湯若望驚喜地道:“殿下,您的話實在是太精辟了!失敗是成功之母,太形象、太生動了!”


    朱由檢隻能在心中鄙視自己,一不小心,又把美國著名演說家溫德爾?菲利普斯的名言給侵權了。


    但湯若望又苦惱地道:“可是火槍裝填速度慢這個缺點,實在是難以克服!”


    朱由檢靈機一動,安慰他道:“我看湯先生剛才是將發射藥和丸先後裝入槍管。如果把發射藥和丸一起裝在紙筒裏,不就可以一起裝進槍管,節省一點時間麽?”


    湯若望沉思片刻,大喜過望道:“殿下,您真是天才!草民敢說,您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家!”


    這貨卻淡然一笑,心想哥不過是站在了數前人的肩膀上,撿了個現成而已。雖然如此,當個便宜發明家,倒也不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征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飽吹餓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飽吹餓唱並收藏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