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地主們對涇陽商幫的政策懷有抵觸情緒,就連朱由檢小集團內部的人,對土地改革也有很大的疑慮。<


    其中最為憂慮的就是王妃蕊兒,她雖對朱由檢做出的決定百依百順,可這些天來總是愁眉不展。


    朱由檢跟她解釋過很多次,包括分工勞作帶來的生產效率的提高、優選作物帶來的單產提升等等。可蕊兒怎麽也不肯相信,畝產能像朱由檢所說的那樣,獲得幾倍的提升。


    朱由檢也隻好放棄了無益的說教,心想隻能讓事實來給出答案了。要知道前世的農作物畝產大幾百斤那都是少的,一千多斤甚至噸糧田都不鮮見。有些高產作物,如土豆和紅薯,畝產甚至可達萬斤。


    相比之下,現在平均一百來斤的畝產,實在是太低太低了,增產的潛力還非常大。朱由檢之所以敢於給出二倍平均畝產的租金,正是因為他心裏有底:田地到了他手裏以後,絕不可能畝產仍是一百多斤。


    當然,前世的很多高產作物,如‘玉’米、土豆、紅薯,都是產自美洲的外來物種。現在是天啟四年,公曆則是62年。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間是92年,距今不過一百多年的時間。


    這一百多年間,歐洲人雖然發瘋一般地撲向新大陸,但主要是奔著那裏的金銀礦山去的,對當地作物的高產特‘性’還沒有太多的認識。(.好看的小說因此這些作物還遠未普及種植,反正朱由檢從遼東走到陝西,就一棵這樣的作物也沒看到。


    朱由檢當然想馬上引進和這些高產作物。別說畝產萬斤,就是能達到千斤,也等於增產了七八倍,一下子就可以解決困擾陝西的糧食問題。


    但是他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馬上種植新作物,條件還不成熟。


    首先,種子的來源就是個問題。他之前向李自誠、李貞妍打聽過,像他們這樣經商多年、甚至是做海上貿易的商人,按理說是見多識廣了,可也沒親眼見過‘玉’米、土豆和紅薯。


    隻有李貞妍曾經聽說過,在福建一帶,有人曾從呂宋島、也就是菲律賓帶回一些新作物的種子,進行小範圍的試種。至於具體是什麽作物,試種的效果又如何,那就不知道了。


    其次,就算有了種子,還有個優選育種的過程。前世作物單產之所以高,是因為播種的就是高產品種,那是經過農業科技人員一代代的培育才得到的。而如今若是直接把這些作物的種子拿來,別說高產,能否成活都是問題,因為中國的氣候畢竟和美洲有所不同。


    當然,朱由檢絕不會放棄引進高產作物。他已經籌劃著在不忙的時候,與李貞妍一起出海一次,最好能到福建、甚至是呂宋島看一看,把‘玉’米等作物的種子帶回來。哪怕是自己慢慢育種,一年兩年不行,十年八年總會有成效。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播種現有的作物。如今涇陽縣主要的作物有冬小麥和穀子兩個品種,這兩個品種都是一年一熟的作物。冬小麥是秋季播種、初夏收獲,穀子則是‘春’季播種、秋季收獲,兩種作物無法實現一年之內的輪作,種了一種就種不了另一種。再加上土地貧瘠,收獲之後很多農戶都會選擇休耕。


    但朱由檢是絕對不允許土地閑置的,那對資源是極大的‘浪’費!他為涇陽選擇的夏播作物是棉‘花’,因為棉‘花’在前世的播種時間是四月份,但如今正處在“小冰河”時期,氣溫比前世要冷,所以在夏初播種棉‘花’剛好來得及。


    而棉‘花’的收獲時期則是秋季,正好趕上冬小麥的播種時間。這兩種作物又都比較耐旱,很適合水資源稀缺的陝西地區。如果安排得當,就可以做到一年兩熟。事實上,前世很多地區就是這麽做的。


    而且棉‘花’屬於經濟作物,在前世的價格就遠高於糧食,在這個時空就更為昂貴。往年棉‘花’的市價約為每斤銀六分,可近些年各地都在鬧災,棉價也跟著飛漲,如今已經漲到了一兩二分。折成一石,就是一百四十多兩銀子,是糧價的數十倍!


    盡管都知道棉‘花’價值高,可涇陽縣卻很少有種棉的,隻有大地主才稍種一些。因為這個時代農戶種莊稼,主要還是為了自己吃,吃還不夠,哪還顧得上穿?


    再說朝廷的賦稅製度也很死板,在陝西這一塊就是收糧。雖然也有一條鞭法,可以用銀子折糧上繳,但折算的比例卻是一石糧折六兩。老百姓當然會覺得不合適,所以還是以上繳實物為主,若種棉‘花’就沒法上繳糧食了。


    但在朱由檢這裏,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因為他已與陝西地方官員達成默契,以自願放棄另外兩縣采邑為代價,取得了涇陽縣的全部田賦。這樣一來,涇陽縣官府和涇陽商幫,就等於是左兜右兜的關係,反正都是朱由檢的財產。


    所以早在一兩個月之前,朱由檢就讓李自誠幫著購進了不少棉種,又想方設法請來一些熟悉棉‘花’種植技術的外地農戶做技術人員,專‘門’輔導本地人種棉。如今冬小麥收割完畢,涇陽商幫又通過租種契約,取得了涇陽縣數萬畝田地的耕作權,朱由檢終於可以實施自己的大規模農業生產計劃了。


    除了棉‘花’之外,朱由檢還劃出了上千畝的連片土地,專‘門’種植蔬菜。過去農戶也種蔬菜,但隻是在自家的宅子裏或是‘門’前,數量既少,品種也較為單一,基本上隻夠自家吃。


    但朱由檢深知蔬菜對人的重要‘性’,這個時代的人很多都營養不良,特別容易被瘟疫傳染,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維生素,而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就是蔬菜。


    過去農民連飯都吃不飽,當然舍不得在農田裏種菜。如今朱由檢卻可以對田地進行統籌規劃,種下大量的時令菜。可惜他鼓搗不出塑料大棚來,否則還可以種植反季菜,讓老百姓的飯桌更為豐富。


    如今萬事俱備,地有了,種子有了,農場工人也有了,隻等朱由檢一聲令下,就可以馬上播種。可朱由檢接下來的行為,卻再次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征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飽吹餓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飽吹餓唱並收藏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