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


    朱由檢對老人家是無限崇拜的,因為老人家不但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還是偉大的思想家,留給後人很多通俗易懂卻又充滿哲理的名言。[]


    而其中朱由檢最佩服的一句就是: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是啊,你說你正義,你說你文明,你說你皿煮自由平等,有用麽?在這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上,如果不能用武力捍衛自己,如果不能建立一個強大的、讓外族不敢小視的軍事強國,你就會成為一隻草原上落單的小鹿,永遠隻能是食肉動物追逐和撕咬的對象!


    而反過來,如果你有了強大到足以讓人畏懼的武力,那麽不用你去侵略別人,別人也不敢招惹你。就像非洲草原的大象、犀牛、長頸鹿,它們都是食草動物,可是體形龐大,極其強壯,就連號稱百獸之王的獅子也不敢輕易打它們的主意,否則吃虧的多半是獅子。


    既然朱由檢已經下定決心對內要鏟除閹黨集團、剿滅流賊,對外要徹底消滅女真、蒙古、倭寇以及西方列強對中華民族的威脅,那麽他就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無彈窗廣告)朱由檢創立秦兵,正是為此。


    而一支軍隊的強大,一方麵體現在武器裝備的先進、戰術素養的成熟上,另一方麵就是要有足夠的規模。朱由檢之所以在以前刻意控製秦兵的規模,一是養兵消耗巨大,而秦王莊百廢待興,錢糧確實不夠用;二是怕引起朝廷的懷疑,萬一天啟誤判自己要造反,舉全國之兵來征伐,剛剛成軍的秦兵戰鬥力有限,肯定無法與數十萬乃至百萬官軍抗衡。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第一,秦王莊的產業已經逐漸走上正軌,通過紡織、建築和商業,朱由檢可以賺到大筆的銀子,而充足的軍費對擴軍是最強有力的保證。雖然現在隻是收支平衡,可朱由檢還有很多來錢的道子,他有信心讓秦兵的規模擴大兩倍。


    第二,秦兵自成軍以來,一直在不斷的戰鬥中成長。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實戰,比訓練的效果不知道強多少倍。因此秦兵的戰鬥力提升極快,通過固原之戰和子午穀之戰即可看出,麵對戰鬥力不強的流賊,秦兵幾乎可以以一當十。


    而反觀官軍,可以說是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最有戰鬥力的應該是關寧鐵騎和遼東邊軍,可是他們被後金牢牢地牽製住,朝廷絕不敢輕易調動。像陝西流賊折騰成這樣,朝廷才調來一千關寧鐵騎。就算關寧鐵騎再有戰鬥力,可麵對動輒數十萬人的流賊,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再說朱由檢覺得祖大壽已經漸漸有了擁兵自重的想法,隻怕今後也不會那麽聽朝廷的話了。


    而其他官軍,就更沒有什麽可慮的了。以朱由檢所見,比較有戰鬥力的也就是洪承疇的“洪兵”、盧象升的“天雄軍”和戚顯宗的“戚家軍”。這裏麵天雄軍和戚家軍絕對不會與自己為敵,而洪兵裏的左光先也對朱由檢頗有好感。


    至於左良玉那樣的官軍,與英勇強悍、軍紀嚴明的秦兵相比,戰鬥力基本上就是渣渣。朱由檢此次走了大半個中國,沿途所見官軍皆是武備不整、軍紀渙散,恐怕還趕不上左良玉,這樣的官軍就是再多也沒有用。


    再加上以孫傳庭為首的秦兵諸將對自己絕對忠誠,所以朱由檢經過權衡利弊,終於下定了擴軍的決心。而且局勢也迫得他不得不這麽做,因為魏忠賢對他的暗殺已經近乎肆無忌憚,說明閹黨有可能會孤注一擲,隨便找個理由矯詔來殺他。朱由檢當然不會束手待斃,有了三萬秦兵,就算魏忠賢調全國之兵來攻,他也有信心與之周旋。


    當他說出擴軍的想法後,諸將無不興奮。誰不想讓自己手下的兵馬更多些?尤其是心直口快的李來亨,更是拍手大笑道:“好啊!現在我在鄜州有三千秦兵,如果能擴到一萬、騎兵能擴到三千就好了!過去碰到流賊主力,我還得繞著走。有了三千鐵騎,我就敢跟他們硬碰硬!”


    “別老盯著流賊,他們才有多少斤兩?”朱由檢笑道,“我要真給你三千鐵騎,你敢不敢北上去打蒙古人?”


    “有什麽不敢的?”李來亨一拔胸脯道,“別說是蒙古人,隻要殿下有令,就是韃子我也敢跟他們血戰一場!在席上我看著祖寬那小子就不順眼,簡直狂得沒邊了!哦,就他關寧鐵騎厲害,我們都是飯桶?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不錯,有點大將的樣子了!”朱由檢微笑道,“為將者,就是要有點敢戰、好戰、不服輸的勁頭。不過光是敢打還不行,你還必須給本王打贏,而且要盡量減少傷亡,拚人頭本王可舍不得。夜深了,你們幾個先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就返回駐地,擴軍練兵的具體做法,等我有了章程,自會通知你們。”


    幾位青年將領這才戀戀不舍地告辭,在燕淩的帶領下去安歇不提。孫傳庭卻留了下來,不無憂慮地對朱由檢道:“殿下,擴軍當然是好事。但現在臣一個月就要從王府支取三十萬兩銀子,如果再擴軍兩倍,殿下怎麽吃得消?臣倒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先生說說看!”朱由檢對孫傳庭還是非常尊重的,隻要沒有旁人,他總要叫孫傳庭“先生”。


    “西北流賊肆虐經年,百姓或死或逃,各地出現了大量的荒地。”孫傳庭道,“反正這些土地已經無主,是否可以讓秦兵屯田?一來糧草可以自給自足,二來軍士也有了一份產業,可以安心效力。”


    朱由檢沉默半晌,方緩緩地道:“先生的想法很好,但於眼下卻行不通。”


    “卻是為何?”孫傳庭非常了解朱由檢,知道他別看年紀不大,見識卻往往遠高於常人,因此也問得非常誠懇,一點也沒有因為朱由檢不讚同他的方案而生氣。


    “我還沒有說完,雖然行不通,但可以變通!”朱由檢目光炯炯地道,“先生這一句話,可給我幫了大忙了!”


    --章節內容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征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飽吹餓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飽吹餓唱並收藏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