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


    槍聲大震!


    在這個時空,至少是在東亞地區,今天在包克圖爆發的這場突襲戰,是曆史上第一場純以火器對抗騎兵的戰鬥,因而足以被載入史冊。[.超多好看小說]騎兵的一方是鄂爾多斯部,火器的一方自然是長途奔襲而來的秦兵了。


    盡管鳥銃,也就是火繩槍,在幾百年前就已出現,但由於存在著射程近、擊發慢、襙作不便等種種難以克服的缺點,鳥銃一直無法動搖弓箭的地位。明朝官軍就配備了不少鳥銃,可很多人都不願意用;蒙古人和女真人就更是迷信自己的騎射之術,對鳥銃不屑一顧。


    可秦兵從成軍那一天起,就極為重視火器。道理也很簡單,朱由檢是從未來穿越過來的,自然知道熱兵器以其壓倒性的優勢,遲早會取代冷兵器,隻不過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誰能先熟練運用火器,並且不斷地加以改進,誰就能在未來的戰爭中取得主動;反之,如果固步自封,像蒙古人和女真人一樣死抱著千年雷打不動的騎射不放,那隻能是坐以待斃,被曆史的浩蕩潮流所淘汰。


    因此明知道現有的鳥銃有種種缺點,朱由檢還是讓秦兵大量裝備。尤其是步兵,鳥銃更是最主要的兵器,傳統的刀劍、長矛、弓箭隻能算輔助裝備。平時的訓練也以火器為主,單兵的填彈、瞄準、射擊,整體的陣形、配合、補給,都是每天反複演練的必會科目。


    在之前與流賊的多次戰鬥中,秦兵的鳥銃已經初顯威力。但因為兵力少、槍支更少,還隻能做為一種補充,傳統的戰法還是更多一些。但解勝的第一團則不然,由於駐守秦王莊,他們的鳥銃最充足,已經做到了人手一支;彈藥補充也非常方便,因此已經初步具備了現代熱兵器軍隊的實力,這也是朱由檢把複套首戰交給第一團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時與蒙古騎兵對壘的,正是做為先頭部隊的第一團一營、二營和車兵營。團長解勝深知這第一仗極為關鍵,不但對士氣影響很大,而且直接關係到後續作戰計劃能否順利實施,故而隨先頭部隊一起行動,此時親自在第一線指揮。一聲令下,一營和二營的士兵們熟練地排成前後三排,第一排半跪射擊,第二排直立持槍準備,第三排負責填彈,正是平常反複演練過的“三段擊”標準陣型。


    當蒙古騎兵開始呐喊著衝鋒時,大地在馬蹄的踐踏下輕輕震顫,駭人的殺氣撲麵而來,一些新兵有些害怕了,端槍的雙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即使是經曆過去年秦王莊保衛戰的老兵,也是第一次在曠野上與騎兵作戰。眼見舉著雪亮馬刀的蒙古人如同旋風般地衝過來,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但秦兵軍紀最為嚴明,日常訓練時即反複強調:作戰時若不聽指揮、擅自進退,一律視作臨陣脫逃,立斬不赦!所以緊張歸緊張,沒有指揮官的命令,誰也不敢貿然開槍,全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團長解勝身上。


    解勝卻保持著他慣常的冷靜,並不急於命令部隊開火。雖然現在裝備的鳥銃製作比較精良,射程可以達到七八十步,已經比明軍手中粗製濫造、射程隻有三四十步的鳥銃強多了,但要發揮最大的威力,當然是越近越好。眼見蒙古人毫無防備,大大咧咧地往前衝鋒,解勝不禁露出了一絲冷酷的笑意。


    直到衝在最前的騎兵到達三十步左右的距離,解勝才猛地一揮手道:“放!”秦兵早等得不耐煩了,此時第一排半跪著的三百支鳥銃一齊擊發,威力豈同小可,所以陣地上才會騰起大團的硝煙。


    而對麵正在衝鋒的“大王子”卓立格圖與緊隨其後的二十多名蒙古騎兵,卻立時倒了大黴。三百支槍打二十多個目標,那還用瞄準麽?頃刻之間,這二十多騎連人帶馬都被打成了篩子。秦兵使用的彈丸都是圓形鉛彈,貫穿性差,但卻可以在擊中人體後迅速把動能釋放出來。因此包括卓立格圖在內,這些倒黴蛋登時被打得向後倒飛。待墜地之時,早已成為一團帶著恐怖的血窟窿的碎肉。


    蒙古人的騎兵衝鋒看似雜亂無章,其實頗有講究。衝在最前麵的是最悍不畏死的勇士,一般也就二十多騎。後麵又跟著若幹波,因此正麵並不很寬,縱向卻拖得很長。這個陣形的好處就是即使第一波騎兵遭到弓箭射殺,後麵的第二波騎兵還可安然無恙,並且迅速衝入敵陣,猶如一支銳利的矛,輕而易舉地鑿穿步兵的防線,來回反複,給予對方最大的殺傷。


    若換成對付一般的明軍,這個戰術相當奏效。可今天他們麵對的是使用火器非常嫻熟的秦兵,這個陣形反而吃了大虧。第一排鳥銃手射擊完畢後,第二排立即跨前一步成為第一排,並且半跪下來點燃火繩瞄準。剛剛擊發完畢的那一排則把鳥銃交給後麵專門負責填彈的第三排,接過已經填裝好的鳥銃站立準備。第三排的裝彈兵則把尺寸分毫不差的鉛彈和用紙包好、份量完全一樣的擊發藥填入槍管,用通條壓實。


    此時蒙古人的第二波騎兵恰好衝到剛才第一波挨打的地方,由於受到地麵上橫七豎八的死屍影響,陣形難免有些混亂。恰在此刻,新一排鳥銃的火繩燃入槍管,驟然擊發,於是蒙古人又新增了一批死屍。


    如果蒙古人采用寬大正麵衝鋒,一來槍彈的密集程度會有所降低,命中率自然下降;二來鳥銃最大的短板還是在裝填上,前兩次擊發尚可,從第三次開始就必須先清理一下槍膛,速度會大為降低,那樣騎兵就有機會衝到鳥銃手的陣前。


    如果是這樣,秦兵就必須立即變陣,由三排改為兩排。省出來的一排,立即用盾牌和長槍形成一道屏障,保護後麵的鳥銃手。當然這樣鳥銃的火力肯定會減弱不少,近身肉搏導致的傷亡也會大量增加。


    可惜這幾百蒙古騎兵兵力太少,又過於托大,直到前兩波全軍覆沒,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眼見勇猛的“大王子”還沒摸到敵人的衣角就已經玩完,後麵的騎兵登時心生懼意,紛紛勒住戰馬。這時雙方的距離差不多有七八十步,蒙古人不甘心失敗,紛紛摘弓搭箭,企圖仗著驚人的臂力與高超的箭法,與秦兵展開對射。


    見敵軍停止移動,解勝微微一笑,大吼一聲:“速射炮!”


    --章節內容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征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飽吹餓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飽吹餓唱並收藏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