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聽曹變蛟介紹完呂元聲之前的表現,嘉許地道:“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這話一點沒錯。<strong>txt全集下載</strong>←,朕手下兩員大將李定國和李來亨,年齡都沒到二十歲,就是朕今年也剛剛十七歲嘛!你年齡更小,借用一位偉人的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眾人覺得朱由檢的說法十分新穎和形象,不過還是詫異地問道:“聖上,這話是哪位偉人說過?**點鍾又是什麽時辰?”


    朱由檢這才意識到自己又說溜了嘴,趕緊咳嗽兩聲岔開話題道:“那什麽,**點鍾是西洋人的計時方法,相當於咱們說的辰時。對了呂元聲,你是黃粱夢鎮人?‘黃粱夢’的故事,是不是就發生在那裏?”


    呂元聲忙恭謹地答道:“正是。當年大才子湯顯祖遊曆到鎮上,夜宿於呂公祠內,才思泉湧,以唐人的《枕中記》為藍本,改編為昆曲《邯鄲記》,又名《黃粱夢》,從此風靡全國,與他的另外三部大作《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


    因為並不急於行軍,朱由檢便對眾人笑道:“想不想聽戲?讓呂百戶給我們唱一段《黃粱夢》如何?”


    這個時代因為娛樂方式並不豐富,戲劇便是其中的一種。尤其是對文化水平不高的百姓和軍戶而言,戲劇人人都能聽懂,因而為百姓所喜聞樂見。[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經過元明兩代三百多年的發展,在民間流行的劇種多如牛毛,其中發源自蘇州昆山的昆曲,以其曲詞優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而深受觀眾喜愛,遂成為風靡全國的最大劇種。


    這些將領們都愛看戲,尤其是李來亨、曹變蛟、孟拱這幾位都是年輕人,最喜熱鬧,當然拍手叫好。


    呂元聲拗不過眾人的盛情,隻得靦腆地笑道:“聖上、各位將軍,末將唱是不會的,隻能講講劇情,裏麵的一些精彩唱詞倒也記得。”


    眾人倒不挑剔,紛紛說講戲也行。呂元聲便道:“這《黃粱夢》講的是唐朝年間,八仙之中的純陽子呂洞賓下凡欲度脫有緣之人,走到邯鄲附近的一個小村子,也就是現在的黃粱夢鎮,宿於一間小客棧中。


    “他在客棧內遇到一名姓盧的儒生,這時店小二正為客人煮黃粱米飯,二人閑談之際,盧生慨歎自己懷才不遇,年屆而立卻一事無成。呂洞賓問他有何誌向,盧生說:大丈夫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宗族茂盛,方可言得意。


    “呂洞賓覺得盧生可度,便送他一方磁枕。盧生困倦上來,枕著磁枕入睡,卻夢見自己先是偶遇佳人,入贅為婿,然後科舉高中,入朝為官。其後曆經官場沉浮,又屢遭奸臣陷害,險些被皇帝誤斬,卻也做得幾件大事,還率軍大敗吐蕃,在天山勒石記功。最後官拜丞相,加封趙國公,賞賜食邑五千戶,良田萬頃,美女二十四名。


    “盧生又做宰相二十多年,兒孫滿堂,榮顯至極,直到八十來歲因縱欲過度終於歸天。妻子的哭聲將他驚醒,卻原來隻是一場夢而已。夢中曆經人生數十載,實際卻隻是短短一瞬,連那鍋黃粱米飯還沒煮熟呢。盧生因此頓悟,便跟著呂洞賓修仙去了。”


    眾人聽罷,皆為這離奇的劇情而嘖嘖稱奇,朱由檢卻頗有感悟,陷入沉默之中。回想自己誤打誤撞穿越到這個時空,曆經坎坷終於登基為帝這段經曆,真是恍如夢中。有時候朱由檢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隻是躺在大學宿舍的上鋪上,做了一個荒誕的夢,而這個夢隨時會醒來?


    可是周圍的一切都在明白無誤地告訴他,這不可能是夢,而是完全真實的存在。因為在夢裏,不可能感受到一個如此真實、如此宏大、如此細致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裏,他已經做了多少匪夷所思的大事、影響了多少芸芸眾生,又曆經了多少刻骨銘心的悲歡離合!如果這真是夢,他也已經屬於這個夢,永遠也不可能醒來!


    因此朱由檢回過神來淡淡一笑道:“戲是好戲,但結尾未免頹唐了些。夢裏能做到的事,醒來以後未必不能同樣做到。隻是盧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建功立業、享受榮華富貴,換句話說,他忙碌一場全是為了自己,一死當然是一切成空。


    “但是我們每個人生於世上,不能隻為自己,而是要為家人、為民族、為社稷奉獻力量。這樣你即使老了、死了,你的功績仍然會被後人銘記、傳頌,你的事業仍然會被後代傳承下去。這樣一來,你就不會像一場夢一樣幻化成空,而是永存於世。有個詞怎麽說來著,‘永垂不朽’,就是這個意思。”


    眾人皆頓首受教,朱由檢趕緊笑道:“哈哈,不過是一場戲而已,權當一樂,不必認真,我們也該繼續趕路了。”


    於是路途上又恢複了歡聲笑語,朱由檢尤其喜歡呂元聲,故意問他:“如果此次平叛你是總指揮,你打算怎麽打?”


    類似問題朱由檢也經常問其他武將,目的是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戰略眼光。呂元聲想了想便答道:“末將以為叛軍尤是小可,流賊實在可慮。若是末將指揮,就要把全國官軍,包括九邊之兵全部調來,把流賊一舉撲滅。”


    眾人聽了都笑起來,朱由檢也笑道:“雖然有些不切實際,但你的眼光還是很獨到。不錯,如果國家是一個人,流賊就像癌細胞一樣,不及時把他們徹底消滅,他們就會把更多的健康細胞變成癌細胞,到最後五髒六腑全成了癌細胞,人就死了。但人死了癌細胞也無法生存,對一個國家來說,那就不光是改朝換代了,而是亡國亡種。”


    呂元聲也不敢問皇帝什麽是“癌細胞”,隻聽朱由檢接著無奈地道:“朕何嚐不想舉全國之力,把流賊一舉撲滅。無奈國家太大,邊患更甚於流賊。建虜和蒙古人無時無刻不對關內虎視眈眈,朕實在不敢抽調更多的邊軍啊!”


    說到此處,朱由檢的思緒已經不在當下,而是瞬間穿越燕山、長城,飛到了寒風呼號的塞北雪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征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飽吹餓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飽吹餓唱並收藏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