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六二七年二月十六日,農曆丁卯年正月初一,大明帝國第十六位皇帝、年僅十七歲的朱由檢正式下詔,定年號為“崇禎”,當年為崇禎元年。[]這一天不僅是中國曆史上的重要一天,就連整個世界曆史,也從此進入了嶄新一頁。


    改元大典和郊天大禮舉行得隆重而又簡樸,朱由檢很滿意。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是,這麽重要的典禮,卻隻有葡萄牙一國使節前來觀禮。而曾經多達數十個的藩屬國,有的是遠隔重洋,航路被荷蘭人或是西班牙人切斷而無法成行;有的是看到大明國力衰弱,起了擺脫藩屬束縛之心,裝作不知道;有的則幹脆反目成仇,成了大明的敵國。


    尤其是朝鮮,自從國王李倧向阿敏投降之後,去除大明年號,將明朝賜予的誥命敕印繳納給滿清,奉滿清正朔,徹底站到了大明的對立麵。朱由檢登基之後,多有廷臣建議發兵征討朝鮮,問李倧背明之罪;但朱由檢一是看在李貞妍的麵上,二是也不想樹敵過多,並未討伐,還派人給李倧送去國書,要他迷途知返,重遣貢使,聯明抗清。可惜李倧一概置之不理,今天的改元大禮也未派一人來賀。


    然而就在改元大禮正在進行之時,一隊身穿極厚皮衣的騎兵正踏著冰淩,由北向南跨過早已封凍的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東北地區天亮得比京師更早,此時太陽已經升起老高。難得的暖陽照耀下,這隊四百多人的騎兵從將領到普通士卒,心情都好了起來,不時有人嘻嘻哈哈地隔空對罵,或是說些極端下流的笑話。


    走在隊伍最前方的是兩名盔甲鮮明的將領,其中一人已是半頭白發,臉上的皺紋如同刀刻一般,眼神卻顯得極其狡黠,像一頭吃得很飽的老狼;另一人則是二十歲左右,身材俊偉,英氣勃發。他全神貫注地盯著對岸望了一會兒才道:“將軍大人,你說朝鮮人會不會偷襲我們?”


    被稱作“將軍大人”的老者,正是曾經叱吒風雲、九死一生,又被朱由檢重新起用的梟將毛文龍。他聞言仰天大笑道:“石兄弟,你就放心吧。韃子的地盤咱們都平安闖過來了,還怕高麗棒子麽?”


    原來“朝鮮”這個國名起源於明太祖朱元璋的冊封,而明朝普通百姓還是習慣按舊國名,稱其為“高麗”。而朝鮮使團來大明朝貢時,除了正式的使臣外,還有大量隨行人員,其中有不少是身份卑賤的“棒子”。所謂“棒子”,類似於中國的“賤籍”,一般是技女所生。


    這些人素質低下,在中國境內經常幹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官府又礙於他們是使團成員,隻要不鬧出大事,一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助長了這些人的氣焰。因此為百姓所痛恨,最終“恨屋及烏”,隻要見到朝鮮人,一概蔑稱為“高麗棒子”。


    那位年輕將領則是錦衣衛千戶石春虎,他是朱由檢專門派來監督毛文龍的。此刻他皺皺眉頭道:“朝鮮軍隊固然戰鬥力低下,然而我們兵力過少,朝鮮又已向韃子投降,我們還是小心為上。”


    毛文龍則是毫不在意地笑道:“石兄弟,你是不了解這些高麗棒子。他們就是牆頭草,順風倒,韃子來了,他們打不過當然要投降;但是咱們來了,他們照樣不敢輕舉妄動。想當年老哥哥我出鎮東江,說是出鎮,其實是讓韃子趕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在沒轍了才跑到鐵山。可是朝鮮人見了我,照樣嚇得屁滾尿流,乖乖地借出皮島和鐵山讓我屯駐,這才有了後來皮島之規模。這次咱們為什麽要來朝鮮?就是因為鐵山離皮島近。隻要能順利抵達皮島,咱們就算是勝利班師了,人人都立下大功。皮島上還有老哥哥的好多舊部,到時候咱們好好樂嗬樂嗬,哈哈哈…”


    “末將想請教將軍大人,”石春虎還是有些擔憂地道,“覺華島亦是海島,可是寧遠之戰時,韃子踏海冰而過,島上軍民盡遭屠戮。皮島距離陸地比覺華島還近得多,為什麽韃子就不能趁冬天進攻皮島呢?”


    “問得好。”毛文龍笑道,“皮島是韃子的眼中釘、肉中刺,韃子當然想拔掉。不過皮島距離陸地雖近,近的那邊卻是朝鮮,要直接從遼東過來則將近百裏,韃子當然不敢在海冰上走一百裏那麽遠。要從鐵山過來,就得先進入朝鮮境內數十裏,韃子雖然不把朝鮮放在眼裏,如此長途跋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皮島的海冰不如覺華島那邊凍得實,我在皮島時,每到冬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巡海,隻要發現島邊有海水上凍就立即敲碎,這樣韃子就過不來了。”


    說話間人馬已經踏上鴨綠江南岸,毛文龍輕車熟路,率領幾百兵痞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到夕陽西下之時,已經抵達鐵山。對毛文龍來說,自然算是重返此地了。


    鐵山其實是一個向南伸進黃海的半島,與皮島、身彌島等島嶼隔海相望。因為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又有一些小塊平原,適宜種植水稻,所以當年毛文龍出鎮東江後,招募了大量流民在此處屯墾,當然大部分都是漢人,還形成了不少小村落。朝鮮人稱村為“裏”,這裏便有“二十八裏”之稱。


    可是當毛文龍率軍接近半島最北端一個名為“梨花裏”的小村落時,卻發現這裏氣氛明顯不對。由北向南通向村子的小路上,出現了散亂的馬蹄痕跡;遠遠望去,村子裏雞飛狗跳,隱隱有哭聲傳出。


    “朝鮮多山,當地人是很少有馬的。”毛文龍沉吟道,“莫非有韃子過來了?”


    “將軍大人,怎麽辦?”石春虎緊張地道。


    “嘿嘿,咱們這一路上盡躲著韃子走,現在也該痛快一回了。”毛文龍嘴角浮現出一絲殘忍的笑意,“看到沒有,馬蹄數量並不很多,最多也就有二三十騎。不管是誰,先幹他一票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征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飽吹餓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飽吹餓唱並收藏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