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太平島(二更)
在風暴大至的緊急關頭,鄭森和安娜公主號上的水手處亂不驚,顯示出了高超的駕駛技巧。[.超多好看小說]借著一波大浪來襲,鄭森一個右滿舵,船借浪勢,瞬間將船頭對準三海裏外的小島。
與此同時,水手們冒著掉進大海裏的風險,全力扯起前桅和中桅上的橫帆。此時的東南風風力恐怕已達十級以上,船帆剛升起來,安娜公主號頓如離弦之箭般筆直地向小島衝去。
此時船上已經沒有多少壓艙石,在狂風驟雨中高速前進,隨時有傾覆的危險。鄭森不停地發出“左!右!左”的指令,全體水手按照指令不停地在兩側船舷之間移動,堪堪維持住船身平衡。二海裏、一海裏、一裏、半裏...前方的小島越來越大,雖然黢黑一片,此刻在眾人眼中,卻不啻是一座燃著希望之火的燈塔!
此時安娜公主號已經駛進了承載小島的礁盤,再往前走,就有可能觸礁或是擱淺了。鄭森當機立斷,大喝一聲“下帆拋錨”,重達數百斤的主副兩支鐵錨立刻被拋入海水中,牢牢地抓住了海底礁盤。終於安全了!
風暴持續了整整一夜,直到清晨才消散得無影無蹤。當太陽從海平麵上冉冉升起,平靜的海麵上灑滿金色的陽光,眾人這才長出一口氣,徹底癱軟在甲板上。蛋民方位辨得準、安娜公主號性能優異、鄭森和全體水手駕駛技術高超,這三條如果有一條做不到,全船人恐怕已經葬身大海了!
星遠地不鬼太太察崗情結克帆與螺島的荒涼景象相比,黃山馬峙因為自然環境優越得多,島上漁民活動的痕跡也很多。(.無彈窗廣告)瓷器碎片、破損的船帆、木板、繩子等物品隨處可見,最讓人驚喜的是,島上還有幾間用磚石壘成的小屋,雖然破舊不堪,但稍加修葺便可使用。而所有痕跡都明白無誤地顯示,這些東西全都是中國漁民留下的。
不過劫後餘生的興奮之情很快就驅散了疲勞,麵色蒼白的張煌言也從船艙中走出來,親自乘著小舟,第一批登上小島。經過仔細辨認,這座小島果然就是他們的目的地:黃山馬峙。
凡是來南海打過漁的漁民,對黃山馬峙都不陌生,她雖然不算大,但在南沙群島星羅棋布的島礁之中,已經是最大的了。島形東西狹長,地勢低平,東西長四百丈,南北寬一百丈。與螺島那樣的沙島不同的是,黃山馬峙地表覆蓋著一層由珊瑚礁風化而形成的細砂土,並且不會被海水淹沒,因而植物可以生長。此時島上鬱鬱蔥蔥,一派典型的南國風光;而岸邊的海灘上的沙粒紅白相間,美麗異常,第一次來這裏的官兵們見了不禁嘖嘖稱奇。
更有意思的是,在島的東側,赫然出現大量海龜和玳瑁,正從海水中緩慢而笨拙地爬上沙灘。來自北方的戰士不明其故,做過蛋民的戰士則解釋:這些海龜是來島上產卵的,沒想到被撞個正著
。
海龜甲、海龜肉都是名貴的藥材,玳瑁背甲更是價值連城的寶石,眾人大喜,有人便上前去抓。沒想到海龜又重力氣又大,遇到危險往殼裏一縮,想下刀卻無處下手,搬又搬不起來,按住一個,其他的就要逃跑,不禁急得團團亂轉。
還是做過蛋民的戰士有經驗,他們不慌不忙,隻用力把海龜翻一個個。海龜雖然力氣大,四肢卻很短小,翻過來以後不管怎麽劃拉,就是夠不著地,所以也就無法再逃。大批海龜四足亂刨,場麵頗為滑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早把旅途的艱辛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崗仇科遠獨羽太學克科鬧遠顯其實他哪裏知道,“太平島”這個名字是前世二戰後國民政府派軍艦接收時才取的,如今也被朱由檢搬了過來。
與螺島的荒涼景象相比,黃山馬峙因為自然環境優越得多,島上漁民活動的痕跡也很多。瓷器碎片、破損的船帆、木板、繩子等物品隨處可見,最讓人驚喜的是,島上還有幾間用磚石壘成的小屋,雖然破舊不堪,但稍加修葺便可使用。而所有痕跡都明白無誤地顯示,這些東西全都是中國漁民留下的。
接下來的工作與螺島一樣,也是要立碑和駐兵。但不同的是,臨行之前,朱由檢給了張煌言一張自己親手繪製的世界地圖。這張絕密級的地圖應該是這個時空曆史上的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地圖,除了亞歐非美四大洲以外,迄今為止“舊世界”尚未發現的澳洲和南極洲也都畫了上去。當然,由於朱由檢是純靠記憶去畫,難免有經緯度上的偏差、比例上的失調,甚至錯誤之處,但大致輪廓是不會有錯的。
其中涉及到“南洋”,也就是東南亞這一部分,特意標注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用九段虛線把整個南海劃進了大明海疆。並在地圖附頁中注明:南沙群島之主島,可命名為太平島。
古往今來,皇帝為某地取名屢見不鮮,所以張煌言也未多想,隻道“太平”二字寓意很好。但凡遠航的水手,誰不企盼一路太平,順利地完成任務返回家鄉?
其實他哪裏知道,“太平島”這個名字是前世二戰後國民政府派軍艦接收時才取的,如今也被朱由檢搬了過來。
最地科地情考羽學封陽指遠結在風暴大至的緊急關頭,鄭森和安娜公主號上的水手處亂不驚,顯示出了高超的駕駛技巧。借著一波大浪來襲,鄭森一個右滿舵,船借浪勢,瞬間將船頭對準三海裏外的小島。
既然皇帝為此島取了名字,樹立的主權石碑上,自然也就刻上了“大明太平島”這五個大字。從這一天開始,這座島就不再叫“黃山馬峙”,而改叫太平島了。
至於駐兵,考慮到南沙群島海域廣闊,以後肯定要從太平島再向其他島嶼派兵,太平島本身也有一定麵積;而且漁船來此活動頻繁,也不排除海盜登島的可能性,所以張煌言和鄭森決定暫時駐兵二十人,儲備物資也遠遠超過螺島。為了加強守備,還特意從安娜公主號上拆下了艦尾主炮和兩門側舷炮,改裝成岸炮部署在島上,這樣普通海盜的船隻就很難接近了。守島官兵仍是半年一輪換。
按說這些工作布置完了,也就該重新上路了。但是安娜公主號在風暴中多處受損,尤其是砍斷了後桅,船速損失不小,必須停船修複。此外,還要從礁盤上敲下些石頭下來,補充損失的壓艙石。因此張煌言和鄭森決定在太平島停留三天,然後啟程。
可他們沒料到的是,剛剛經曆過的風暴隻是序曲而已。此後一連七天,狂風暴雨始終籠罩著太平島附近海域,實在無法出航!
在風暴大至的緊急關頭,鄭森和安娜公主號上的水手處亂不驚,顯示出了高超的駕駛技巧。[.超多好看小說]借著一波大浪來襲,鄭森一個右滿舵,船借浪勢,瞬間將船頭對準三海裏外的小島。
與此同時,水手們冒著掉進大海裏的風險,全力扯起前桅和中桅上的橫帆。此時的東南風風力恐怕已達十級以上,船帆剛升起來,安娜公主號頓如離弦之箭般筆直地向小島衝去。
此時船上已經沒有多少壓艙石,在狂風驟雨中高速前進,隨時有傾覆的危險。鄭森不停地發出“左!右!左”的指令,全體水手按照指令不停地在兩側船舷之間移動,堪堪維持住船身平衡。二海裏、一海裏、一裏、半裏...前方的小島越來越大,雖然黢黑一片,此刻在眾人眼中,卻不啻是一座燃著希望之火的燈塔!
此時安娜公主號已經駛進了承載小島的礁盤,再往前走,就有可能觸礁或是擱淺了。鄭森當機立斷,大喝一聲“下帆拋錨”,重達數百斤的主副兩支鐵錨立刻被拋入海水中,牢牢地抓住了海底礁盤。終於安全了!
風暴持續了整整一夜,直到清晨才消散得無影無蹤。當太陽從海平麵上冉冉升起,平靜的海麵上灑滿金色的陽光,眾人這才長出一口氣,徹底癱軟在甲板上。蛋民方位辨得準、安娜公主號性能優異、鄭森和全體水手駕駛技術高超,這三條如果有一條做不到,全船人恐怕已經葬身大海了!
星遠地不鬼太太察崗情結克帆與螺島的荒涼景象相比,黃山馬峙因為自然環境優越得多,島上漁民活動的痕跡也很多。(.無彈窗廣告)瓷器碎片、破損的船帆、木板、繩子等物品隨處可見,最讓人驚喜的是,島上還有幾間用磚石壘成的小屋,雖然破舊不堪,但稍加修葺便可使用。而所有痕跡都明白無誤地顯示,這些東西全都是中國漁民留下的。
不過劫後餘生的興奮之情很快就驅散了疲勞,麵色蒼白的張煌言也從船艙中走出來,親自乘著小舟,第一批登上小島。經過仔細辨認,這座小島果然就是他們的目的地:黃山馬峙。
凡是來南海打過漁的漁民,對黃山馬峙都不陌生,她雖然不算大,但在南沙群島星羅棋布的島礁之中,已經是最大的了。島形東西狹長,地勢低平,東西長四百丈,南北寬一百丈。與螺島那樣的沙島不同的是,黃山馬峙地表覆蓋著一層由珊瑚礁風化而形成的細砂土,並且不會被海水淹沒,因而植物可以生長。此時島上鬱鬱蔥蔥,一派典型的南國風光;而岸邊的海灘上的沙粒紅白相間,美麗異常,第一次來這裏的官兵們見了不禁嘖嘖稱奇。
更有意思的是,在島的東側,赫然出現大量海龜和玳瑁,正從海水中緩慢而笨拙地爬上沙灘。來自北方的戰士不明其故,做過蛋民的戰士則解釋:這些海龜是來島上產卵的,沒想到被撞個正著
。
海龜甲、海龜肉都是名貴的藥材,玳瑁背甲更是價值連城的寶石,眾人大喜,有人便上前去抓。沒想到海龜又重力氣又大,遇到危險往殼裏一縮,想下刀卻無處下手,搬又搬不起來,按住一個,其他的就要逃跑,不禁急得團團亂轉。
還是做過蛋民的戰士有經驗,他們不慌不忙,隻用力把海龜翻一個個。海龜雖然力氣大,四肢卻很短小,翻過來以後不管怎麽劃拉,就是夠不著地,所以也就無法再逃。大批海龜四足亂刨,場麵頗為滑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早把旅途的艱辛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崗仇科遠獨羽太學克科鬧遠顯其實他哪裏知道,“太平島”這個名字是前世二戰後國民政府派軍艦接收時才取的,如今也被朱由檢搬了過來。
與螺島的荒涼景象相比,黃山馬峙因為自然環境優越得多,島上漁民活動的痕跡也很多。瓷器碎片、破損的船帆、木板、繩子等物品隨處可見,最讓人驚喜的是,島上還有幾間用磚石壘成的小屋,雖然破舊不堪,但稍加修葺便可使用。而所有痕跡都明白無誤地顯示,這些東西全都是中國漁民留下的。
接下來的工作與螺島一樣,也是要立碑和駐兵。但不同的是,臨行之前,朱由檢給了張煌言一張自己親手繪製的世界地圖。這張絕密級的地圖應該是這個時空曆史上的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地圖,除了亞歐非美四大洲以外,迄今為止“舊世界”尚未發現的澳洲和南極洲也都畫了上去。當然,由於朱由檢是純靠記憶去畫,難免有經緯度上的偏差、比例上的失調,甚至錯誤之處,但大致輪廓是不會有錯的。
其中涉及到“南洋”,也就是東南亞這一部分,特意標注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用九段虛線把整個南海劃進了大明海疆。並在地圖附頁中注明:南沙群島之主島,可命名為太平島。
古往今來,皇帝為某地取名屢見不鮮,所以張煌言也未多想,隻道“太平”二字寓意很好。但凡遠航的水手,誰不企盼一路太平,順利地完成任務返回家鄉?
其實他哪裏知道,“太平島”這個名字是前世二戰後國民政府派軍艦接收時才取的,如今也被朱由檢搬了過來。
最地科地情考羽學封陽指遠結在風暴大至的緊急關頭,鄭森和安娜公主號上的水手處亂不驚,顯示出了高超的駕駛技巧。借著一波大浪來襲,鄭森一個右滿舵,船借浪勢,瞬間將船頭對準三海裏外的小島。
既然皇帝為此島取了名字,樹立的主權石碑上,自然也就刻上了“大明太平島”這五個大字。從這一天開始,這座島就不再叫“黃山馬峙”,而改叫太平島了。
至於駐兵,考慮到南沙群島海域廣闊,以後肯定要從太平島再向其他島嶼派兵,太平島本身也有一定麵積;而且漁船來此活動頻繁,也不排除海盜登島的可能性,所以張煌言和鄭森決定暫時駐兵二十人,儲備物資也遠遠超過螺島。為了加強守備,還特意從安娜公主號上拆下了艦尾主炮和兩門側舷炮,改裝成岸炮部署在島上,這樣普通海盜的船隻就很難接近了。守島官兵仍是半年一輪換。
按說這些工作布置完了,也就該重新上路了。但是安娜公主號在風暴中多處受損,尤其是砍斷了後桅,船速損失不小,必須停船修複。此外,還要從礁盤上敲下些石頭下來,補充損失的壓艙石。因此張煌言和鄭森決定在太平島停留三天,然後啟程。
可他們沒料到的是,剛剛經曆過的風暴隻是序曲而已。此後一連七天,狂風暴雨始終籠罩著太平島附近海域,實在無法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