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次是你的目的,成為當代人皇,真是好大的野心啊!”
半晌後,大祭酒方才道:“所以,為了你所謂的野心,你就要犧牲南疆十數萬無辜百姓?為了成就你所謂的萬世功業,你就要使萬萬生靈遭受無妄之災?”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縱觀千古,哪一個人傑身後不是血流成河,哪一個霸者腳下不是屍骨如山?”
景潤帝慷慨激昂道:“以區區十數萬人的性命,換我楚國千秋霸業,這如何不值得?以區區萬萬生靈之生死,開我楚國萬世輝煌,這又如何不可以?”
“更何況,這些人並不是我楚國臣民,而是南疆那些叛民罪民,是敵國的亂民蠻夷,以他們之名,換我楚國盛世,是他的榮幸?”
“你們說呢?”
“看來,你們也是這麽想的。”
見無人言語,景潤帝哈哈大笑著,複又轉身看向大祭酒:“先生,你也是楚人,你也是這麽想的,對吧?”
“學生知道先生你胸懷天下、心係蒼生,而現下大劫將至,天下亦將亂,不僅是我楚國,燕國、齊國、魏國亦將如此,屆時秩序不存,國將不國,所有人都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過若是學生可以成為天下共主,具備人皇之力,定能護佑萬民安康無憂,四海升平,故而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萬民福祉。”
“先生你是有大智慧之人,定能明白學生的苦心和願望,對不對?”
景潤帝滿臉希冀地望著大祭酒,不等大祭酒說話,便又深深拜下:“學生懇請先生助學生一臂之力,有先生的幫助,此事定當萬無一失。屆時,學生當與先生一起,共享那大同盛世,太平人間。”
“不知,先生可願?”
“唉,看來你真是無藥可救了。”
大祭酒看著滿臉狂熱與期盼的景潤帝,搖了搖頭,悲傷與失望溢於言表。
景潤帝雙眼圓睜,難以置信道:“為什麽?先生,為何不答應?”
大祭酒語氣沉重:“因為你錯了。”
景潤帝不解:“學生怎麽錯了?”
大祭酒淡淡說道:“人皇之所以成為人皇,不是因為他斬了災漸,得天道垂青,方成為人皇;而是因為他的仁愛與大義,方讓他得天道庇佑,成就人皇。”
“災漸,隻是無關緊要之物罷了,便是沒有災漸,人皇依舊能成為人皇,萬世景仰。而你無仁心與大義,便是真能斬殺災漸,乃至更多的邪祟妖魔,一樣成不了人皇。”
“所以,你錯了,從始至終都錯了。”
聞言,景潤帝先是愣了一會兒,然後臉上慢慢顯露出猙獰與憤怒:“你胡說,朕沒錯,是你錯了。”
“我本以為先生是有大智慧、大魄力之人,和他們不一樣,現在看來,你們都一樣,一樣的食古不化,一樣的婦人之仁,一樣的鼠目寸光,一樣的不理解朕。”
“也對,螻蟻,安知鴻鵠之誌哉?”
“他們?”大祭酒後知後覺道:“你是說萬百年、李承中他們?原來如此,原來他們都是你故意支開的。”
此時,不僅是萬百年不在,楚國朝堂內的幾大中流砥柱,例如神策上將李承中、靖安司司尊姚天衣、靖安王楚尋仙等都不在。
神策上將李承中奉命駐守邊疆,防止外敵入侵。
靖安司司尊姚天衣則忙著處理各地的詭怪、詭異。
靖安王楚尋仙,則奉命前往海外,尋找鎮壓國運之寶。
可以說,此刻朝堂上,文臣無主骨,武將無肝膽,可謂是一盤散沙,景潤帝說什麽、做什麽,都不會有人察覺,就更別說反對了。
“是啊,當初朕隻是將這個想法稍微提了一下,他們便連連反對,說什麽有傷天和,說什麽無稽之談,就連朕那個哥哥,也不理解朕的苦心,徒之奈何啊!”
景潤帝承認道:“既然如此,那把他們留在朕的身邊不是添堵嗎,所以都打發出去算了。”
“朕本想著先生你與眾不同,沒想到,還是凡夫俗子一個,可惜啊!”
聞聽此言,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恍然大悟,難怪萬首輔已經百歲高齡了,還被派出去公幹,不是因為景潤帝重視什麽洪流災害、百姓民生,僅僅隻是因為怕萬百年,擋了他的路。
大祭酒冷笑一聲:“那還真是對不起你的期望了,既然你怕這怕那,為什麽不連我也一起支開呢?不是更萬無一失嗎?”
“朕倒是也想過。”
景潤帝竟也承認了:“隻是上次朕已經這麽做過了,先生怕是已經有了警惕,朕若是再故技重施,怕是會適得其反,故而一動不如一靜。”
大祭酒冷笑一聲:“你就把我放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也更方便監視是吧。”
“實屬迫不得已,望祈先生見諒。”
景潤帝裝模作樣地行了一禮,然後好奇道:“不過有一件事朕很好奇,朕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先生又是如何發現破綻、知道這些事兒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大祭酒也不欲在這裏和景潤帝廢話:“景潤,此事,你當如何處理?”
景潤帝看著大祭酒,臉上笑容收斂:“先生,真的欲阻止朕嗎?”
見大祭酒沒有說話,景潤帝又看向文武百官:“你們,也要阻止朕嗎?”
沉默片刻後,先前那名白發蒼蒼的大臣率先出聲:“聖上,此舉有違天道,萬望聖上三思?”
“是啊,我楚國已然危如累卵、風雨飄搖,再也經不起折騰了,聖上莫要一錯再錯?”
“聖上初衷雖好,可此事太過虛無縹緲,聖上還應腳踏實地,著眼民生,莫要好高騖遠,行將踏錯?”
“聖上三思……”
“聖上三思啊……”
一時間,群臣皆俯首叩拜,勸諫著景潤帝。
“唉……”片刻後,景潤帝歎了口氣,滿臉落寞:“看來,你們都不理解朕的苦心,罷了,罷了。”
“既然先生和群臣都不同意,那此事便作罷吧。”
“聖上英明……”
群臣頓首而拜。
半晌後,大祭酒方才道:“所以,為了你所謂的野心,你就要犧牲南疆十數萬無辜百姓?為了成就你所謂的萬世功業,你就要使萬萬生靈遭受無妄之災?”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縱觀千古,哪一個人傑身後不是血流成河,哪一個霸者腳下不是屍骨如山?”
景潤帝慷慨激昂道:“以區區十數萬人的性命,換我楚國千秋霸業,這如何不值得?以區區萬萬生靈之生死,開我楚國萬世輝煌,這又如何不可以?”
“更何況,這些人並不是我楚國臣民,而是南疆那些叛民罪民,是敵國的亂民蠻夷,以他們之名,換我楚國盛世,是他的榮幸?”
“你們說呢?”
“看來,你們也是這麽想的。”
見無人言語,景潤帝哈哈大笑著,複又轉身看向大祭酒:“先生,你也是楚人,你也是這麽想的,對吧?”
“學生知道先生你胸懷天下、心係蒼生,而現下大劫將至,天下亦將亂,不僅是我楚國,燕國、齊國、魏國亦將如此,屆時秩序不存,國將不國,所有人都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過若是學生可以成為天下共主,具備人皇之力,定能護佑萬民安康無憂,四海升平,故而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萬民福祉。”
“先生你是有大智慧之人,定能明白學生的苦心和願望,對不對?”
景潤帝滿臉希冀地望著大祭酒,不等大祭酒說話,便又深深拜下:“學生懇請先生助學生一臂之力,有先生的幫助,此事定當萬無一失。屆時,學生當與先生一起,共享那大同盛世,太平人間。”
“不知,先生可願?”
“唉,看來你真是無藥可救了。”
大祭酒看著滿臉狂熱與期盼的景潤帝,搖了搖頭,悲傷與失望溢於言表。
景潤帝雙眼圓睜,難以置信道:“為什麽?先生,為何不答應?”
大祭酒語氣沉重:“因為你錯了。”
景潤帝不解:“學生怎麽錯了?”
大祭酒淡淡說道:“人皇之所以成為人皇,不是因為他斬了災漸,得天道垂青,方成為人皇;而是因為他的仁愛與大義,方讓他得天道庇佑,成就人皇。”
“災漸,隻是無關緊要之物罷了,便是沒有災漸,人皇依舊能成為人皇,萬世景仰。而你無仁心與大義,便是真能斬殺災漸,乃至更多的邪祟妖魔,一樣成不了人皇。”
“所以,你錯了,從始至終都錯了。”
聞言,景潤帝先是愣了一會兒,然後臉上慢慢顯露出猙獰與憤怒:“你胡說,朕沒錯,是你錯了。”
“我本以為先生是有大智慧、大魄力之人,和他們不一樣,現在看來,你們都一樣,一樣的食古不化,一樣的婦人之仁,一樣的鼠目寸光,一樣的不理解朕。”
“也對,螻蟻,安知鴻鵠之誌哉?”
“他們?”大祭酒後知後覺道:“你是說萬百年、李承中他們?原來如此,原來他們都是你故意支開的。”
此時,不僅是萬百年不在,楚國朝堂內的幾大中流砥柱,例如神策上將李承中、靖安司司尊姚天衣、靖安王楚尋仙等都不在。
神策上將李承中奉命駐守邊疆,防止外敵入侵。
靖安司司尊姚天衣則忙著處理各地的詭怪、詭異。
靖安王楚尋仙,則奉命前往海外,尋找鎮壓國運之寶。
可以說,此刻朝堂上,文臣無主骨,武將無肝膽,可謂是一盤散沙,景潤帝說什麽、做什麽,都不會有人察覺,就更別說反對了。
“是啊,當初朕隻是將這個想法稍微提了一下,他們便連連反對,說什麽有傷天和,說什麽無稽之談,就連朕那個哥哥,也不理解朕的苦心,徒之奈何啊!”
景潤帝承認道:“既然如此,那把他們留在朕的身邊不是添堵嗎,所以都打發出去算了。”
“朕本想著先生你與眾不同,沒想到,還是凡夫俗子一個,可惜啊!”
聞聽此言,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恍然大悟,難怪萬首輔已經百歲高齡了,還被派出去公幹,不是因為景潤帝重視什麽洪流災害、百姓民生,僅僅隻是因為怕萬百年,擋了他的路。
大祭酒冷笑一聲:“那還真是對不起你的期望了,既然你怕這怕那,為什麽不連我也一起支開呢?不是更萬無一失嗎?”
“朕倒是也想過。”
景潤帝竟也承認了:“隻是上次朕已經這麽做過了,先生怕是已經有了警惕,朕若是再故技重施,怕是會適得其反,故而一動不如一靜。”
大祭酒冷笑一聲:“你就把我放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也更方便監視是吧。”
“實屬迫不得已,望祈先生見諒。”
景潤帝裝模作樣地行了一禮,然後好奇道:“不過有一件事朕很好奇,朕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先生又是如何發現破綻、知道這些事兒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大祭酒也不欲在這裏和景潤帝廢話:“景潤,此事,你當如何處理?”
景潤帝看著大祭酒,臉上笑容收斂:“先生,真的欲阻止朕嗎?”
見大祭酒沒有說話,景潤帝又看向文武百官:“你們,也要阻止朕嗎?”
沉默片刻後,先前那名白發蒼蒼的大臣率先出聲:“聖上,此舉有違天道,萬望聖上三思?”
“是啊,我楚國已然危如累卵、風雨飄搖,再也經不起折騰了,聖上莫要一錯再錯?”
“聖上初衷雖好,可此事太過虛無縹緲,聖上還應腳踏實地,著眼民生,莫要好高騖遠,行將踏錯?”
“聖上三思……”
“聖上三思啊……”
一時間,群臣皆俯首叩拜,勸諫著景潤帝。
“唉……”片刻後,景潤帝歎了口氣,滿臉落寞:“看來,你們都不理解朕的苦心,罷了,罷了。”
“既然先生和群臣都不同意,那此事便作罷吧。”
“聖上英明……”
群臣頓首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