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李逸動身趕往榕城,來到金源科技的實驗大樓。


    實驗室。


    劉程教授,陳國棟教授他們帶著一群科研人員,圍著一台設備進行實驗。


    設備像一台四方型的櫃子模樣,正正方方,一米五六的高度,正麵是一塊透明的玻璃,能看到內部複雜的結構。


    設備內部內置著許多微小的金屬孔,頂部,底部都布有複雜的環形導管,布置各種功能係統,高溫係統,製冷係統,風力係統,電磁力場係統,……,等等。


    看到這一幕,李逸知道他們在測試采用新技術的3D打印器。


    這台設備與主流的3D打印設備有著巨大的差別。


    主流的3D打印機,有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硬件由電機、支架、同步輪、傳送帶等組成XYZ空間軸,軟件部分生成的打印坐標,操控硬件進行打印。


    這款打印機隻有一個封閉的材料艙,內部設置眾多納米材料的噴管,僅此而已。


    李逸走進實驗室的時候,他們正進行實驗,新型3D打印正在運轉,一大堆黑霧狀的納米金屬顆粒材料,從數十個納米噴管中噴吐而出。


    成百上千根納米噴管,在內部飛快的交織一起,你長我短,你上我下,各司其職,速度飛快,它們既是分開,又是緊密結合一起的,噴出來納米金屬顆粒材料,飛速交織起來。


    “打開磁力閥,進行凝網塑形。”陳國棟教授看向身旁的操作員。


    那名操作員連忙按下工作台的綠色按鈕,隨即,‘嗡’的一聲,新型3D打印機的底座驟然產生巨大功率運轉的聲音,就好似核磁共振那種機器開動的聲音,嗡嗡作響,動力澎湃。


    隨著磁力場的釋放,艙內的納米金屬顆粒,好似受了強力約束,它們之間結構變得更結實了,好似有了指揮一般,紛紛舞動起來,緊緊聚合一起。


    眨眼間,黑色納米粉末材料,聚集成一條條黑色的絲線,密密麻麻,遍布整個內艙,組成了一張立體的網,就好像樹葉的脈絡,勾畫出某樣設備的輪廓。


    “你們在打印什麽?”李逸盯著打印艙裏的東西,好奇地問。


    “李總,設備研製成功了,我們正在進行第二十一次實驗測試,準備造一個發動機。”陳國棟教授看到李逸,連忙走過來,興奮地介紹。


    “嗯!測試結果出來了嗎?情況怎麽樣!”李逸點了點頭,關心地問。


    “有點小問題,我們調試了幾次,那堆是之前製造的零件,材料質量是達標了,不過,零件結構精度仍有不足,總是出現誤差。”陳國棟教授指向一張擺放著一堆零件設備的工作台,無奈地解釋。


    李逸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工作台上擺放著十幾個金屬製品,有金屬汽車模型,金屬發動機,軸承,……,,大大小小,十幾樣,都是結構非常複雜的金屬製品。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李逸剛想問一問這些金屬製品質量情況,一個研究員大聲地匯報:“陳教授,線網凝聚塑形成功,誤差值低於:0.1%,艙內材料濃度:0.037%,環境已經達標。”


    “好!我看看。”陳國棟沒工夫理李逸了,他徑直走到那名研究員身旁,檢查結果。


    液晶屏幕上,顯示著打印器內部各項數據,納米材料凝聚的線網已經凝聚成型,綠網的結構與設計圖一致。


    “好,開始下一步動作,開啟熱風機預熱,溫度300,準備填充混合材料。”陳國棟確認了結果,興奮地吩咐。


    “是!”操作員躬聲應是,隨即按下操作開關。


    下一刻,3D打印器再次嗡鳴,艙內頂部,底部風口同時釋放熱風,大量白色金屬粉末顆粒,從圓孔噴湧,


    隨著艙內溫度的提升,納米粉末材料開始發生融合聚集效應,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之下,艙內變得通紅,混合的納米金屬顆粒開始凝結,依著艙內的網狀結構,附網而結。


    莫約十五分鍾過去,艙內的納米粉末材料已然凝聚成一件金屬設備,渾然一體。


    “行了,冷卻出艙,開始測試各項參數。”陳國棟興奮地命令道。


    聽從陳國棟教授的指揮,操作員釋放冷卻劑,儀器正門玻璃門被打開了。


    “噗”的一聲,打印器的艙門開啟,湧出出一股炙熱的氣浪。


    四個帶著穿著隔熱服的工作人員走上前去,借用工具,合力將艙內的製成品抬出來,放在一張工作台上。


    一群準備就緒的工程師圍過去,使用各種檢測工具,對發動機進行氣缸壓力,曲軸箱子漏氣量,氣缸漏氣量,氣管真空度,……,等等,各個方麵的參數測試。


    “李總,我們造是一台V6發動機,結構精密,基於離散-堆積原理,由三維軟件驅動,直接達成一次性打印製造完成,非常高效。”陳國棟教授一邊看著下屬們幹活,一邊興奮地跟李逸介紹。


    李逸點了點頭,好奇地看著他們行動,等待測試結果。


    這款打印機是圖書館中技術含量較低的黑科技,屬於機械智造的初代產品,應用的納米金屬材料種類有限,僅適用十來種納米金屬顆粒材料,使用條件需要在強磁力,高溫,高壓,等特殊條件環境配合。


    很快,檢測數據出來了。


    陳國棟教授以及一眾科研人員,臉色突然變得些難看。


    看著眾人沮喪的表情,結果不不言而喻,發動機測試參數不及格,或多或少,出現不少的小問題,達不到成品標準。


    “李總,對不起,我們的工作沒做好!任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一是:鍛造成品出現裂縫,二是:精密度不足,三是,設備穩定性不足。”陳國棟教授一臉難過地看著李逸,道歉道。


    “嗯!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嗎?”李逸了然地點了點頭,關心地問。


    “之前幾次測試出現裂縫的原因,是使用的是鋁合金納米材料,它的熔點低、密度低、可強化,這種納米材料的化學活性高,它的分子結構會使它的構成元素鋁、鋅、鎂和銅流動不均勻,從而導致產品存在裂縫。”


    “接下來,我們會想辦法清除熱裂紋,調控它的微觀結構,利用納米金屬粒子的各項特性,尋找合適納米粒子填充這些裂痕空隙,……。”


    “精度不足,我懷疑是軟件與3D打印器的兼容問題,這個問題我會在多複查幾次,早日找出確切原因。”


    “先改善這兩種情況,應該能一定程度提升設備穩定性。”


    陳國棟教授思考了片刻,看著李逸,介紹道。


    “確實如此,這款打印器的功能性太強,精度要求也高,現在使用的驅動軟件,無法精準得支持它的運行。”劉程教授讚同地點頭,而後看著李逸,話鋒一轉,央求道:“李總,你在IT軟件開發領域有極強的技術水準,是否能為這款打印器開發一套專用的驅動打印軟件。”


    劉程教授的話音一落,現場眾科研人員紛紛看著李逸,萬迫切希望李逸能夠出手。


    望著眾人期待的目光,李逸啞然失笑,笑著問:“那套仿真實驗係統還不夠你們用嗎?”


    “李總,我們需要特定的工業軟件,仿真實驗係統在設計產品時,便於模擬實驗,產品設計方麵,專業程度有些不足。”陳國棟教授不客氣地回應。


    “行吧!等我有空了,試一下。”李逸笑著地答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黑科技圖書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兒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兒粥並收藏我的黑科技圖書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