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的書房。


    李逸從圖書館空間退出來,看著全息屏幕,靜靜地沉思著,他在想‘靈’的事。


    高階文明對宇宙的認知,不是,低階文明可以理解的,之前,和高階墨炎文明達成交易,李逸從它哪裏獲知了‘靈’存在,那種創造生物意識的能量,是許多高級文明渴望收集的東西。


    然而,這些深奧的知識,李逸看了之後無法理解,即便,擁有大黑協助亦是如此,它們涉及到了高緯度的知識,蘊含了宇宙微觀致極的不可見粒子,不可觀測,不可探究。


    比如人的意識,用人類科學家們的看法來說,這個世界是由基本的粒子組成的,人體也是由原子組成,那麽意識和思維應該也是由粒子組成。


    可是,人類卻無法看到意識和思維的粒子,意識和思維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可是卻找不到其背後的根源,它們誕生的原因,它們運行的方式。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當然不是,這個世界萬物是由粒子組成是不爭的事實,不管是沒有生命的物體還是生命體,它們從量子微觀的角度來分析,都是由粒子構成的。


    即使是不可琢磨的意識和思維也是由粒子組成的,那怎麽‘看’到組成意識的基本粒子呢?


    人類文明的科學還非常落後,即便,在星耀科技的引領下,人類文明已經邁進了星際時代,但是呢,許多許多基礎學科,對宇宙的認知,仍舊停留在很表麵。


    宇宙沒有盡頭,科學也沒有盡頭,人類文明300年前的科學跟現在的科學有巨大的差別,同樣的道理再過300年,人類的科學體係和認知會更上一層樓,隻是,不知道那個時候,人類文明是否哼安然度過其它外星文明的威脅?


    到時,自己怕是看不到了吧!


    李逸歎了口氣,從走神的狀態清醒過來,開始處理今天的工作,首先是通過大黑的智能程序,查看星耀科技的後台數據,查看公司正在進行的大項目,與各個總裁負責的工作情況。


    星耀科技的規模很龐大,是全人類最大的企業,即便這段時間,公司調整了經營大戰略,主但‘光子智腦’研究項目,布局行星要塞,星耀科技為此剝離了大量沒有前景的項目,比如:納米醫療,智腦醫院,機械代工,飛行器產業,……。等等,一些低端的產業。


    然而,現在星耀科技的體量仍就很大,其中以星耀航天的發展最為迅速,不僅承當著聯盟第一艦隊的建設任務,還有太空港二期建設,三期宇宙船塢的建設,還與其它財團,企業合作,一起開發各種小型飛船,……,星耀航天已然成了星際科技旗下最重大的資產,占據了人類文明發現星際飛船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場規模。


    接下來,是星耀城建,隨著人類人口數量的激增,人類文明向星際時代發展,空中城市的建設需求越來越大,人類正逐步放棄地麵的鄉村,小城市,絕大數人都渴望向天空城市發展。


    接著,星耀虛擬網絡產業,星海紀元仍在虛擬網絡產業一家獨大,已然變成了全人類的第二個世界,全人類的經濟,交流,逐步從移動網絡轉移至成了虛擬網絡,尤其是,虛擬會議技術,6g網絡通訊技術,,引力波通訊技術,……。等等通訊科技的日益成熟,虛擬網絡已經完全嵌入了人類文明,成為了一項影響人類文明,大幅提高人類社會發展效率的超級網絡技術。


    ……


    一家家分公司,一個個產業,龐大的數據,各種工作任務安排,不斷出現了李逸的眼中。


    李逸一目十行,沒發現太大問題的,直接一掠而過。


    星耀科技的事物太多了,若要他一一管理到位,李逸就是有一千個分身也不夠用。


    粗略看了星耀科技的工作後台,李逸將注意力放在星耀實驗中心的管理後台上,與星耀科技一大堆企業數據相比,星耀實驗中心的工作後台,出現的則是一個個科研大項目的進度內容,比如:新型材料,新型宇宙飛船,新技術專利的誕生,……,等等,大大小小,數十萬個項目數據。


    星耀城,太空港,月球基地,火星基地,四個大型實驗中心,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研究。


    在大黑的管理,大量外星科技的支持下,數十萬科研工作者,每天都能有研究項目上的突破。


    李逸麵帶笑容,閱覽著一項項科技項目的突破,忽然,兩樣新型材料的突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stanene——一種導電率100%的材料,和石墨烯一樣,stanene是一種由單原子層所製作的材料,但是,由於使用了錫原子而非碳原子,這使其具備了石墨烯所無法實現的特性:100%的導電率。


    stanene是一種拓撲絕緣體,也就是說,它的邊緣是導體,而內部是絕緣體,這樣一來,stanene就能在室溫下以零阻力導電。


    製作單層錫原子並不是件易事,然而,沒想到這項材料終於被攻克了。


    還有一項超光材料-光操縱器,一種凝聚態材料,這種材料是組成‘光子智腦’的核心材料之一,它是通過多種物理結構上的設計來突破某些表觀自然規律的限製,從而獲得超常的材料功能。


    李逸來了興致,當即吩咐大黑道:“大黑,幫我鏈接光子晶體實驗室,我要過看看。”


    “好的,主人!”全息屏幕中的大黑應命,下一刻,書房的光線一變,漸漸投影照射出光子晶體實驗室的場景。


    光子晶體實驗室位於月球基地,專門承當‘光子智腦’的項目相關材料的研究。


    實驗室一片忙碌,鉻原子材料,氯原子材料,……,一個個實驗室裏,凝聚態實驗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現場眾多科研工作者都專心的忙碌著,絲毫沒有看到李逸的虛擬投影,在實驗室的指揮台附近出現。


    實驗工作相繼完成,肖國兵看著陳智文,詢問道:“陳教授,大量粒子即將形成凝聚態,接下來要怎麽做?”


    塞曼減速儀內的溫度已經達到大量粒子形成凝聚態的臨界點,通過原子光譜解析儀可以觀察到原子活動幾乎已經停止。


    “啟用微型激光刀挪動原子,試驗排列一個球形原子團。”陳智文提示道。


    肖國兵看著陳智文,點了點頭:“凝聚態鉻原子團並不活躍,沒問題!”


    ……


    此時,光子晶體實驗室負責人-肖國兵,陳智文教授,一起進行著超材料的實驗,忽然,實驗室的氣氛突然靜止了。


    “小趙,幹嘛停下來,快給我光子帶隙波導的數據。”肖國兵怒斥停下工作的助手道。


    “好的,肖所,不過,您看下您的身後,好像李總來了!”趙啟明點頭應了下,開始操作儀器,不忘提醒。


    聞言,肖國兵,陳智文教授紛紛向身後看去。


    “李總,您怎麽有空過來!”肖國兵看到李逸,驚訝地問。


    “來看看你們的研究,光子晶體材料有突破了?”李逸笑了笑,看著肖國兵,陳智文教授關心地問。


    “是的,李總,我們正進一步測試光縱材料的可縱精度。”肖國兵笑著回答。


    “嗯!實驗進展怎麽樣?”李逸笑著問。


    “還是讓陳教授給您介紹吧!他更清楚。”肖國兵看向陳智文教授,引薦道。


    李逸點了點頭,看向陳智文教授。


    陳智文教授激動地介紹道:“李總,我們根據技術方向,完成了首批光子晶體的研製,實現重要特性三維的光子晶體結構,這是實驗數據,……,它的色散關係、光子帶隙以及光子頻率自準直等,都打到標準要求,……。”


    陳智文教授調出全息屏幕向李逸介紹,詳細講解道。


    李逸眼睛晶亮,格外感興趣。


    “李總,這項光子縱性材料研製成了,接下來是實驗數據存儲,您來的正好,接下來該怎麽操作呢?如果用於儲存數據的話,三維結構的原子團好像不合適吧!您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這方麵需要跟您請教。”陳智文想起了什麽,看著李逸關心地問。


    計算機語言是一個0與1二進製組成的世界,如果要製造原子硬盤存取數據,應該一個平鋪的原子陣列,而不是一個球形的原子團,球形的原子團非常不利於二進製數據的存儲模式。


    李逸笑了笑,解釋道:“陳教授,材料結構不用改,要得就是三維原子團,智腦的數據存取模式不是二進製的。”


    驟然聽到這種情況,陳智文吃了一驚。


    “李總,您能給我講一講‘智腦’項目的數據運行結構嗎?我一直擔心研製的這項材料無法運用於‘智腦’項目,沒想到它的運行邏輯是另一種形式。”陳智文看著李逸,關切地問。


    李逸笑著點了點頭,介紹道:“光子智腦項目,‘智腦’將采用類似神經元運行模式建立成的神經元網絡,這是一種多維立體的運行結構,因此,光子晶體聚態材料剛好適合它的結構。”


    “神經元計算模式,跟我們的大腦相似嗎?”肖國兵微微一呆,不解地問。


    “是的,大體上是一個方向的。”李逸笑著點了點頭,‘光子智腦’的全部科技來隻墨炎文明,不管硬件的製作材料工藝,還是軟件的虛擬模式,都有別於人類文明現有的科技路線,在沒辦法找出適合的技術方向,李逸參考大黑提供的信息,給出了這個技術方向的介紹。


    李逸看著全息屏幕的文字提醒,接著向兩人介紹:“神經元計算模擬人類大腦建立一個神經網絡計算網,整體性能與神經元數有密切相關,光學互連的高度並行性在原則上提供了實現大規模神經網絡的可能性,但,隨著神經元數目的增加,互連數也將按平方律增加,神經元數必然受到空間帶寬積、衍射,畸變,……等限製,……。”


    “這種運算模式,遠遠超過了人類計算機體係現有的平麵進製,以及人工智能現在使用的生物腦主機結構。”


    “不過,神經元計算模式優缺點,也有優點,它是一種網絡計算模式,隻要在這個神經計算網絡增加神經元,就可以無上限地增加人工智腦的計算力,將一勞永逸地解決智腦計算力上限的問題。”


    肖國兵,陳智文教授彼此對視了一眼,聽李逸介紹了這麽多,而且有理有據的模樣,他們不由都相信了這個方向。


    “神經元運輸模式是模仿人的大腦判斷能力和適應能力,並具有可並行處理多種數據功能的神經網絡計算機,這是一種模擬人類大腦的運輸模式。”


    “我們人類的大腦約有1000億神經元及1000萬億多神經鍵,每個神經元都與數千個神經元交叉相聯,它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台微型電腦,人腦總體運行速度相當於每秒1000萬億次的電腦功能,用許多‘微處理器’模仿人腦的神經元結構,並行分布式構成了神經元計算網絡,把每一步運算分配給每台微處理器,讓它們‘聯網’同時運算,其信息處理速度和智能會大大提高。”


    “神經元計算本身可以判斷對象的性質與狀態,並能采取相應的行動,而且它可同時並行處理實時變化的大量數據,並引出結論,以往的信息處理係統隻能處理條理清晰,經絡分明的數據,而人的大腦卻具有能處理支離破碎,含糊不清信息的靈活性,如果智腦擁有模擬人類大腦的計算能力,那它的計算力不僅能無上限增長,它還將獲得類似人腦的智慧和靈活性,整體性能將更進一步。”李逸笑了笑,接著補充道。


    聞言,肖國兵,陳智文教授臉色齊齊一變,有些收到驚嚇的樣子。


    “李總,這樣研製出來的超級智腦,不會叛變人類嗎?”肖國兵看著李逸,擔憂地問。


    “是啊!李總,擁有人腦的智慧和靈活性,這不相當創造了一種智慧生命嗎?”陳智文教授憂心忡忡地說。


    聽了擔憂的提問,李逸不由笑了,得到‘光子智腦’技術的時候,他何嚐不是這麽想的呢!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黑科技圖書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兒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兒粥並收藏我的黑科技圖書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