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級戰列艦的首次航行,及其武器實驗係統,在眾人期待下開始了。
“天宇”級戰列艦駛出太空港之後,不斷加速30公裏,500公裏,1000公裏,……,距離太空港越遠,它的飛行速度越快,不到一小時,反物質動力引擎全部啟動,它的速度已然提升到了每秒3000公裏,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一,與此同時,還在不斷加速。
“天宇”級戰列艦已經在眾人的視野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了去,不過,仍能通過引力波通訊器,以及光學監視器,通過全息屏幕看到它的創新狀態。
“天宇”級戰列艦正朝著天王星的方向疾飛而去。
“指揮官,“天宇”戰列艦距離我們900萬公裏,當前速度1萬公裏每秒,反物動力引擎工作正常,船體運行正常,……。”
“‘指揮官,天宇’戰列艦遭遇27.1萬次微型隕石撞擊,能量罩工作正常,……。”
“指揮官,天宇’戰列艦摧毀1745顆低威脅性隕石,23顆威脅性小隕星,自動抵禦武器係統工作正常,……。”
……
太空港指揮室,遠程監控天宇’戰列艦飛行狀況的船員,接連不斷地向指揮官-徐迪匯報數據,現場的氣氛激動,振奮。
‘天宇’戰列艦首次航行測試,到目前無比順利。
“主艦炮群開始儲能,準備測試主艦炮!”徐迪看了一眼李逸的虛擬投影,發覺他隻充當一個看客,沒有插手的意思,果斷下令道。
“明白!天宇’戰列艦主艦群儲能開啟!”操控台的軍官執行命令,回應道。
“指揮官,請下達攻擊目標!”另一名測試軍官向徐迪請事道。
“降低航速,鎖定,ty2345小行星!”徐迪下令,說出這次火力測試的預備標靶。
ty2345小行星屬於一顆大號小行星,直徑300公裏,位於太陽係的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是太陽係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處被發現,已經被編號小行星有12w顆。由於小行星帶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這個區域因此也被稱為小行星的主帶,小行星帶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內,聚集了大約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
小行星帶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形成。但是,因為木星的重力影響,阻礙了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許多星子相互碰撞,並形成許多殘骸和碎片。
小行星帶內最大的三顆小行星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徑都超過400公裏;在主帶中僅有一顆矮行星——穀神星,直徑約為950公裏;其餘的小行星都較小,有些甚至隻有塵埃大小。
在眾多小行星中,這次實驗目標選中了物質區最為稀薄,質量較大的ty2345小行星,300公裏直徑,足以測試出艦炮群的攻擊強度。
五千萬公裏的距離,瞄準一顆勻速飛行的目標,這需要極高極高的精度。
“主艦炮儲能完畢!“
”目標軌道已鎖定。”
“能量反應器已啟動,主艦炮攻擊狀態已開啟。”
……
操控台的軍官們接連不斷地匯報,現場一片火熱,眾人目光聚集’天宇’戰列艦前方二十六根粗壯的主艦炮。
“艦炮,發射!”徐迪深溪了口氣,死死盯著全息屏幕下令道。
徐迪話音一落,全息屏幕中的船艦智腦當即啟動主艦炮群,下一刻,‘天宇’戰列艦的艦炮集射出一道’宏芒‘,刹那間消失在了天際。
時隔一百多秒,宏大的光束橫掃而過,ty2345小行星直接氣化不見,粗壯的宏光束猶如一道宇宙射線,朝太陽係飛馳而去,轉眼消失不見了蹤跡。
“完美!”
“太漂亮了,這個攻擊強度能打沒半顆月球!”
“好強!不過,打的是有跡可循的目標,一旦發生星際戰爭,這種武器恐怕要近距離才能打到敵人!”
“是啊!五千萬公裏的距離,強粒子束166秒才攻擊到目標,足以做出許多規避動作!”
……
看著主艦炮的攻擊效果,現場眾教授,軍官你一言,我一語,激動地討論了起來。
現在,人類文明還未發現外星文明的存在,也不知道,外星文明的戰艦應用的什麽科技,運用的什麽武器,不過,強子艦炮已經是人類現今最先進的星際武器,幾艘’天宇’戰列艦一起集舍,摧毀一顆地球一樣的行星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強粒子艦炮有一個缺點,那就攻擊速度,在無法超越光速的情況下,攻擊超遠距離的目標,命中率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星際戰爭一旦開始,敵方的飛船是不斷運動的,運動軌跡不像小行星那樣是既定的,因此,推算目標飛船的運行軌跡,來調試離子炮的目標,是一件難度飛船大的事。
艦炮一旦發射,軌跡是不會變的。
但是,宇宙太空曠了,可以說是真正的‘“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炮口往上或者往下移動那麽一微米甚至一納米,稍稍偏離了一點點的角度,這種誤差就會會放大幾千億、幾萬億倍,解釋,打偏幾千,幾萬,上百萬公裏都是有可能的。
聽著教授,軍官們的議論,李逸無奈地笑了笑,這個情況太正常了。
一旦發生了星際戰爭,戰爭的情況依然和人類在地球的戰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還未與其他外星文明發生過戰爭,因此,對未來的星際戰爭模式,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和正確的概念。
星際戰爭一旦發生,那將以文明的科技水平,文明的規模體量,戰爭潛力作為勝負關鍵。
科技水平的差距,意味著星際武器層次的差距,一旦超過兩個等級的差距,那直接投降,被奴役算了,低階科技的文明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
若是,同等科技水平的文明,雙方發生戰爭,則以文明的規模體量,戰爭潛力決勝負。
像人類這種隻有一顆母星-地球,兩個殖民星球-月球,火星,規模體量處於一個極其脆弱,就像嬰幼兒的行星文明相差無幾,在行星文明發展個幾千年,幾萬年多若恒沙,它們的規模有的占據數十個太陽係一樣的規模,人口數量萬億級別,戰列艦規模是數十萬艘的存在,戰爭一旦爆發,集結起來的戰鬥力,戰爭持續時間,那將是一個可怕的量數。
一個星域全麵覆蓋,根本不用考慮射擊打偏的事。
總歸一句話,人類文明仍處於星際文明發展中很初級的階段。
不過,還好,人類文明的母星仍沒有其它外星文明發現,人類還有大量的發展時間,發生星際戰爭的概率不是很高。
時間飛逝,轉眼一個下午過去了。
見實驗成功,李逸退出了虛擬連接,不再關注‘天宇戰艦艦’,星耀科技正在進行的許多項目,重要程度不比天宇戰列艦差的很多,比如:火種方舟艦,月球移民計劃,亞光速探索飛船開發,木星前哨站基地建設,外星係監測,……,等等。
隨著適應性基因強化項目的成功在即,星耀科技開發了更多的星際項目,引領人類文明以更快的速度向太陽係其他行星展開探索。
下線之後,李逸開始和家人們享用豐盛的晚餐,接著,和李陽視頻聊天,和周文惠,李妍,李榮在花園戲耍,享受著幸福而平凡的日子。
頭頂明亮的月球,月球基地的‘萬裏號’隧道天文望遠鏡,正默默的工作則。
自從‘萬裏號’發現幾千光年之外的一場星際戰爭後,便停止了對超遠星域的星係展開監測,而是,轉而向太陽係附近的星係展開更細微的監測。
一來,避免被高級外星文明發現己方,二來,以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在未能實現借助蟲洞遠航的階段,不適合關注超遠星係,更適合關注周邊星係,預防潛在的威脅,三來,為人類文明殖民附近星係提前收集情報資料。
‘萬裏號’對著距太陽係4.2光年的近鄰星係展開全方麵觀測,它叫做:半人馬座α星。
半人馬座也叫做半人馬座三星,這個星係中有三個恒星圍繞在一起運轉,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是比鄰星隻有4.22光年,它是一個三合星係統也就是三顆恒星組成的。
半人馬座α星a是這個星係中的主星,比太陽更大更明亮一些。它和太陽一樣都是呈現黃色的。通過比較科學的計算,天文學家認為它的質量比太陽大上10-12%左右。
半人馬座α星b是這個係統中的伴星,個頭比太陽小一些,也比較黯淡一些。它的顏色是橙色的,質量為太陽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半人馬座α星c也就是比鄰星,它該星係中是一顆最小而昏暗的紅矮星,個頭比太陽小很多。
通過對半人馬座α星的詳細觀測,已然發現了它存在著32顆行星,其中有兩顆存在著液態水,五顆存在著大氣層,其中一顆圍繞半人馬座α星b運轉的行星,既然存在水,也存在大氣層,它是一顆超級地球,質量達到了地球的3倍左右,距主恒星約726萬公裏,這個位置正好位於行星宜居帶,而它的質量也跟地球差不多,極大可能存在著生命。
通過隧道天文望遠鏡的實時監測,可以看到整顆星球都被海水包裹,一直沒能發現海底生物的蹤跡,它被命名為水藍星
月球基地,實驗操控室,幾名值班人員盯著全息屏幕,專注工作著。
“都是海水,安靜的出奇,水藍星應該沒有生命的存在,張隊,我們換一個監測目標吧!”林一帆看向主管張亞明提議道。
“我也這麽覺得,已經好幾天了,這水藍星就是一顆死星,根本沒有任何生物。”
“是啊!這是一顆三恒星係統,巨大的潮汐拉力,使得它內部不斷被加熱,從而內部熱量不斷提升,液態水的溫度時高時低,這樣的星球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張哥,還是換一顆監測吧!”
……
隨著林一帆的建言,其它管理組成員紛紛出聲建議,尋找另一顆行星進行監測。
如今,月球基地正在進行大建設階段,新一代的隧道天文望遠鏡仍處於建造階段,在缺少更多的隧道天文望遠鏡的情況下,尋找一個合適的監測目標極為重要。
‘萬裏號’開啟‘隧道’的時間和次數是有限,而且,也隻能針對一個目標進行監測,然而,太陽係附近五百光年內的星係不少,有監測價值的行星目標有上千個,將時間浪費在一顆監測價值極低的死水星嚴重浪費了‘萬裏號’的價值。
“再監測一次,如果還是沒找到,那就更改目標!”張亞明歎了口氣,無奈地妥協道。
張亞明對著這顆行星投入極大的精力,它的位置和充沛的水資源,大氣層,適合的溫度足以讓它誕生生命的,然而,現實的情況卻出乎了他的判斷,這麽多年過去了,仍舊沒找到任何生命的跡象。
眾操作員無奈對視一眼,服從張亞明的決定,在一次啟動隧洞發生器,啟動‘萬裏號’‘看’向‘水藍星’的隧洞,開啟秒拍攝功能,在豪秒內,對著水藍星進行了數以百萬次的拍攝照相。
下一刻,全息屏幕出現了水藍星各個角度的照片,蔚藍無際的海水,微波粼粼的海麵,奔湧如潮的海浪,一張張清晰逼真的海水照片,然而,就是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
“等等,你們看,那是什麽?”張亞明忽然驚叫了起來,他不斷地操點全息屏幕,滑動照片,尋找出了一張角度極佳的照片。
數十米的海浪之下,海底赫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影,一個不規則形狀的黑影,就好似一隻海底巨型生物潛伏在海底下的形狀。
“是海量的影子吧?”
“不對,陽光的角度不對,海浪的影子在另一側!”
“天啊!水藍星真有生命?”
“太模糊了!看不清影子!”
……
眾人愣愣地看著這張照片,集體懵了圈。
黑影的模樣好像是一隻巨型海洋生物,潛伏在海底的樣子,難道水藍星真的存在海洋生物。
7017k
“天宇”級戰列艦駛出太空港之後,不斷加速30公裏,500公裏,1000公裏,……,距離太空港越遠,它的飛行速度越快,不到一小時,反物質動力引擎全部啟動,它的速度已然提升到了每秒3000公裏,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一,與此同時,還在不斷加速。
“天宇”級戰列艦已經在眾人的視野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了去,不過,仍能通過引力波通訊器,以及光學監視器,通過全息屏幕看到它的創新狀態。
“天宇”級戰列艦正朝著天王星的方向疾飛而去。
“指揮官,“天宇”戰列艦距離我們900萬公裏,當前速度1萬公裏每秒,反物動力引擎工作正常,船體運行正常,……。”
“‘指揮官,天宇’戰列艦遭遇27.1萬次微型隕石撞擊,能量罩工作正常,……。”
“指揮官,天宇’戰列艦摧毀1745顆低威脅性隕石,23顆威脅性小隕星,自動抵禦武器係統工作正常,……。”
……
太空港指揮室,遠程監控天宇’戰列艦飛行狀況的船員,接連不斷地向指揮官-徐迪匯報數據,現場的氣氛激動,振奮。
‘天宇’戰列艦首次航行測試,到目前無比順利。
“主艦炮群開始儲能,準備測試主艦炮!”徐迪看了一眼李逸的虛擬投影,發覺他隻充當一個看客,沒有插手的意思,果斷下令道。
“明白!天宇’戰列艦主艦群儲能開啟!”操控台的軍官執行命令,回應道。
“指揮官,請下達攻擊目標!”另一名測試軍官向徐迪請事道。
“降低航速,鎖定,ty2345小行星!”徐迪下令,說出這次火力測試的預備標靶。
ty2345小行星屬於一顆大號小行星,直徑300公裏,位於太陽係的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是太陽係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處被發現,已經被編號小行星有12w顆。由於小行星帶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這個區域因此也被稱為小行星的主帶,小行星帶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內,聚集了大約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
小行星帶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形成。但是,因為木星的重力影響,阻礙了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許多星子相互碰撞,並形成許多殘骸和碎片。
小行星帶內最大的三顆小行星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徑都超過400公裏;在主帶中僅有一顆矮行星——穀神星,直徑約為950公裏;其餘的小行星都較小,有些甚至隻有塵埃大小。
在眾多小行星中,這次實驗目標選中了物質區最為稀薄,質量較大的ty2345小行星,300公裏直徑,足以測試出艦炮群的攻擊強度。
五千萬公裏的距離,瞄準一顆勻速飛行的目標,這需要極高極高的精度。
“主艦炮儲能完畢!“
”目標軌道已鎖定。”
“能量反應器已啟動,主艦炮攻擊狀態已開啟。”
……
操控台的軍官們接連不斷地匯報,現場一片火熱,眾人目光聚集’天宇’戰列艦前方二十六根粗壯的主艦炮。
“艦炮,發射!”徐迪深溪了口氣,死死盯著全息屏幕下令道。
徐迪話音一落,全息屏幕中的船艦智腦當即啟動主艦炮群,下一刻,‘天宇’戰列艦的艦炮集射出一道’宏芒‘,刹那間消失在了天際。
時隔一百多秒,宏大的光束橫掃而過,ty2345小行星直接氣化不見,粗壯的宏光束猶如一道宇宙射線,朝太陽係飛馳而去,轉眼消失不見了蹤跡。
“完美!”
“太漂亮了,這個攻擊強度能打沒半顆月球!”
“好強!不過,打的是有跡可循的目標,一旦發生星際戰爭,這種武器恐怕要近距離才能打到敵人!”
“是啊!五千萬公裏的距離,強粒子束166秒才攻擊到目標,足以做出許多規避動作!”
……
看著主艦炮的攻擊效果,現場眾教授,軍官你一言,我一語,激動地討論了起來。
現在,人類文明還未發現外星文明的存在,也不知道,外星文明的戰艦應用的什麽科技,運用的什麽武器,不過,強子艦炮已經是人類現今最先進的星際武器,幾艘’天宇’戰列艦一起集舍,摧毀一顆地球一樣的行星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強粒子艦炮有一個缺點,那就攻擊速度,在無法超越光速的情況下,攻擊超遠距離的目標,命中率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星際戰爭一旦開始,敵方的飛船是不斷運動的,運動軌跡不像小行星那樣是既定的,因此,推算目標飛船的運行軌跡,來調試離子炮的目標,是一件難度飛船大的事。
艦炮一旦發射,軌跡是不會變的。
但是,宇宙太空曠了,可以說是真正的‘“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炮口往上或者往下移動那麽一微米甚至一納米,稍稍偏離了一點點的角度,這種誤差就會會放大幾千億、幾萬億倍,解釋,打偏幾千,幾萬,上百萬公裏都是有可能的。
聽著教授,軍官們的議論,李逸無奈地笑了笑,這個情況太正常了。
一旦發生了星際戰爭,戰爭的情況依然和人類在地球的戰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還未與其他外星文明發生過戰爭,因此,對未來的星際戰爭模式,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和正確的概念。
星際戰爭一旦發生,那將以文明的科技水平,文明的規模體量,戰爭潛力作為勝負關鍵。
科技水平的差距,意味著星際武器層次的差距,一旦超過兩個等級的差距,那直接投降,被奴役算了,低階科技的文明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
若是,同等科技水平的文明,雙方發生戰爭,則以文明的規模體量,戰爭潛力決勝負。
像人類這種隻有一顆母星-地球,兩個殖民星球-月球,火星,規模體量處於一個極其脆弱,就像嬰幼兒的行星文明相差無幾,在行星文明發展個幾千年,幾萬年多若恒沙,它們的規模有的占據數十個太陽係一樣的規模,人口數量萬億級別,戰列艦規模是數十萬艘的存在,戰爭一旦爆發,集結起來的戰鬥力,戰爭持續時間,那將是一個可怕的量數。
一個星域全麵覆蓋,根本不用考慮射擊打偏的事。
總歸一句話,人類文明仍處於星際文明發展中很初級的階段。
不過,還好,人類文明的母星仍沒有其它外星文明發現,人類還有大量的發展時間,發生星際戰爭的概率不是很高。
時間飛逝,轉眼一個下午過去了。
見實驗成功,李逸退出了虛擬連接,不再關注‘天宇戰艦艦’,星耀科技正在進行的許多項目,重要程度不比天宇戰列艦差的很多,比如:火種方舟艦,月球移民計劃,亞光速探索飛船開發,木星前哨站基地建設,外星係監測,……,等等。
隨著適應性基因強化項目的成功在即,星耀科技開發了更多的星際項目,引領人類文明以更快的速度向太陽係其他行星展開探索。
下線之後,李逸開始和家人們享用豐盛的晚餐,接著,和李陽視頻聊天,和周文惠,李妍,李榮在花園戲耍,享受著幸福而平凡的日子。
頭頂明亮的月球,月球基地的‘萬裏號’隧道天文望遠鏡,正默默的工作則。
自從‘萬裏號’發現幾千光年之外的一場星際戰爭後,便停止了對超遠星域的星係展開監測,而是,轉而向太陽係附近的星係展開更細微的監測。
一來,避免被高級外星文明發現己方,二來,以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在未能實現借助蟲洞遠航的階段,不適合關注超遠星係,更適合關注周邊星係,預防潛在的威脅,三來,為人類文明殖民附近星係提前收集情報資料。
‘萬裏號’對著距太陽係4.2光年的近鄰星係展開全方麵觀測,它叫做:半人馬座α星。
半人馬座也叫做半人馬座三星,這個星係中有三個恒星圍繞在一起運轉,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是比鄰星隻有4.22光年,它是一個三合星係統也就是三顆恒星組成的。
半人馬座α星a是這個星係中的主星,比太陽更大更明亮一些。它和太陽一樣都是呈現黃色的。通過比較科學的計算,天文學家認為它的質量比太陽大上10-12%左右。
半人馬座α星b是這個係統中的伴星,個頭比太陽小一些,也比較黯淡一些。它的顏色是橙色的,質量為太陽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半人馬座α星c也就是比鄰星,它該星係中是一顆最小而昏暗的紅矮星,個頭比太陽小很多。
通過對半人馬座α星的詳細觀測,已然發現了它存在著32顆行星,其中有兩顆存在著液態水,五顆存在著大氣層,其中一顆圍繞半人馬座α星b運轉的行星,既然存在水,也存在大氣層,它是一顆超級地球,質量達到了地球的3倍左右,距主恒星約726萬公裏,這個位置正好位於行星宜居帶,而它的質量也跟地球差不多,極大可能存在著生命。
通過隧道天文望遠鏡的實時監測,可以看到整顆星球都被海水包裹,一直沒能發現海底生物的蹤跡,它被命名為水藍星
月球基地,實驗操控室,幾名值班人員盯著全息屏幕,專注工作著。
“都是海水,安靜的出奇,水藍星應該沒有生命的存在,張隊,我們換一個監測目標吧!”林一帆看向主管張亞明提議道。
“我也這麽覺得,已經好幾天了,這水藍星就是一顆死星,根本沒有任何生物。”
“是啊!這是一顆三恒星係統,巨大的潮汐拉力,使得它內部不斷被加熱,從而內部熱量不斷提升,液態水的溫度時高時低,這樣的星球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張哥,還是換一顆監測吧!”
……
隨著林一帆的建言,其它管理組成員紛紛出聲建議,尋找另一顆行星進行監測。
如今,月球基地正在進行大建設階段,新一代的隧道天文望遠鏡仍處於建造階段,在缺少更多的隧道天文望遠鏡的情況下,尋找一個合適的監測目標極為重要。
‘萬裏號’開啟‘隧道’的時間和次數是有限,而且,也隻能針對一個目標進行監測,然而,太陽係附近五百光年內的星係不少,有監測價值的行星目標有上千個,將時間浪費在一顆監測價值極低的死水星嚴重浪費了‘萬裏號’的價值。
“再監測一次,如果還是沒找到,那就更改目標!”張亞明歎了口氣,無奈地妥協道。
張亞明對著這顆行星投入極大的精力,它的位置和充沛的水資源,大氣層,適合的溫度足以讓它誕生生命的,然而,現實的情況卻出乎了他的判斷,這麽多年過去了,仍舊沒找到任何生命的跡象。
眾操作員無奈對視一眼,服從張亞明的決定,在一次啟動隧洞發生器,啟動‘萬裏號’‘看’向‘水藍星’的隧洞,開啟秒拍攝功能,在豪秒內,對著水藍星進行了數以百萬次的拍攝照相。
下一刻,全息屏幕出現了水藍星各個角度的照片,蔚藍無際的海水,微波粼粼的海麵,奔湧如潮的海浪,一張張清晰逼真的海水照片,然而,就是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
“等等,你們看,那是什麽?”張亞明忽然驚叫了起來,他不斷地操點全息屏幕,滑動照片,尋找出了一張角度極佳的照片。
數十米的海浪之下,海底赫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影,一個不規則形狀的黑影,就好似一隻海底巨型生物潛伏在海底下的形狀。
“是海量的影子吧?”
“不對,陽光的角度不對,海浪的影子在另一側!”
“天啊!水藍星真有生命?”
“太模糊了!看不清影子!”
……
眾人愣愣地看著這張照片,集體懵了圈。
黑影的模樣好像是一隻巨型海洋生物,潛伏在海底的樣子,難道水藍星真的存在海洋生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