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和誰作對手,宋錚沒怎麽在意,這種事本來就是靠運氣,沒有絕對的公平。他的目光放在台上的一眾高官上,試圖從他們的麵相上解讀他們的性格、愛好。自己要在江寧立身,以後說不定就能與哪一位打上交道。宋錚從來沒奢望,能憑一己之力去硬撼黃嵩之流,他也需要同盟軍。


    宋錚腦子還不錯,能將楊動說的話全部記在心上,每個將官的名字、職位、相貌,都對上號,作為資料儲備。


    再高明的計策都是因人而施的。隻有掌握大量的資料後,才能找出合理的途徑。


    宋錚又向四周看了看,逄葳一如既往地坐在半山腰的左側,另一側是黃娉、黃婷,卻不見黃嵩。而在校場周圍,宋錚也看到了徐明軒,隻見他和三兩個衣著光鮮的公子一起,談笑風生。而在他不遠處,一個麵目陰沉的寬臉公子,不時地瞄向徐明軒。難道是逄霆?宋錚心裏暗自嘀咕。


    此時,台上的裨將向著眾將官抱了一下拳,“所有武舉木籌均準備妥當,請董大人為大比抽取木籌。”


    眾高官以兵部右侍郎董蘭成位最高,其次是城衛軍統製、兵部左侍郎藍世光,城衛軍左製使江偉基,城衛軍監軍何寬,城衛軍將軍顏無失、顧天德,及城衛軍郎將馮占寶等,還有兵部兩個佐官。


    與黑壯粗矮的藍世光不同,董蘭成雖然年高,須發花白,但劍眉英挺,臉上棱角分明,賣相不俗。仔細觀察,董明岩還真與自己的爺爺有相似之處。


    董蘭成向著藍世光謙讓了兩句,便邁步上前,隨意地從木箱中抽出兩根木籌,高聲道,“八十九號,河南路武舉蔡振東,對三百一十二號,廣西東路武舉,梁勤。”


    兩名軍士過來,躬身接過董蘭成手中的木籌,飛速地跑下台來,交給武舉隊伍前的一名百戶手上。


    那名百戶立即道,“八十九號,三百一十二號,出列。”立即見一個腰寬背厚的青年,和一個麵色發黃的漢子,從武舉隊伍中走出,分別接過刻著自己號碼的木籌。


    接著,兩人麵無表情地互一抱拳,走到另外一邊的空地上。


    此時,台上眾將官開始輪流抽取出一對木籌,交由軍士帶到台下,交到百戶手上。


    董蘭成和藍世光各抽取出一對木籌後,便不再參與,而是走到一邊,低聲說著話。兩人言笑晏晏,看上去關係不錯。能走到這種位置的人,即便有所不合,但在眾武舉麵前,肯定不會著相。隻是,宋錚覺得,兩人麵相差距頗大,站在一起,顯得有些滑稽。


    餘下的將軍、郎將和兵部佐官,不停輪轉,一對對木籌也從台上傳下來。隨著抽出的木籌越來越多,台下的百戶也加快了速度。一對一對的武舉,拿著刻有自己號碼和名字的木籌,在另外一邊重新列隊,站定。


    正在這裏,隻聽百戶高喝,“二百四十四號,山東路武舉,宋錚,對八十八號,河南路武舉,穀正傑!”


    百戶一報號,陸弘、楊動等人都不禁色變。穀正傑可是河南路有名的高手,與另外一名河南路武舉田金昌並稱。穀正傑之父,是河南路邊關最知名的猛將穀破虜,有“勇冠三軍”三軍之稱。


    虎父無犬子,穀正傑也是勇武非凡之人。宋錚對上他,可不是什麽好事。


    另一邊,剛剛抽到木籌的慕伯約,臉上不禁露出了笑意。看來,不用自己使什麽絆子,這宋錚也在劫難逃了。董明岩自然也是也幸災樂禍,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


    “小郎,小心此人!”尚未抽到號的楊動低聲囑咐了一句。宋錚微微點了點頭,嘴角上翹著走出隊伍。而在他左前方,一個高壯的大漢,排眾而出。


    大漢比宋錚高出近半頭,身子也粗了一圈。方臉黝黑,一看就是常在野外打拚訓練。


    兩人來到百戶身前,穀正傑上下打量了宋錚一眼,先是嘿嘿一笑,接著撇了一下嘴,微微搖了搖頭,像是對自己的這個對手頗不滿意。[]宋錚麵色不變,衝著穀正傑點了點頭,接過百戶手中的木籌,轉身向另一側走去。


    穀正傑也匆忙把自己的木籌抓過來,緊走兩步超過宋錚,來到了一個隊列後麵。


    宋錚啞然失笑,不緊不慢,來到穀正傑身側站定。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起,“宋公子,你抽了個好簽啊。心裏不好受吧?”正是那董明岩,站在宋錚一側的另一列裏,咧著嘴,一副得意的樣子。


    “是不錯,”宋錚笑道,“不過董兄也別得意,你旁邊的那位兄弟英武不凡,我功夫看猶在你之上,恐怕你那一關也不好過。”


    董明岩的對手是荊湖南路的一名武舉,身材不高,相貌平平,再加上手腳寬大些,和“英武”二字根本沾不上邊。既然董明岩又來挑釁自己,宋錚也不介意給他加一把火。


    果然,那名武舉向著宋錚點了點頭,麵帶微笑,算是打個招呼。宋錚也點頭示意。


    這一下,把董明岩氣的夠嗆,不大的眼瞪得溜圓,臉也紅了,氣也粗了。宋錚卻轉過頭來,理也不理他,閉著眼睛,靜靜地等待著大比開始。


    身旁的穀正傑低聲道,“小兄弟,說得好啊,嘿嘿,早就看把那小子不順眼了。你對俺老穀的脾氣,如果一會挺不住,幹脆說一聲,省得我一時失手,打壞了你。”盡管他盡力壓低了聲音,但粗聲粗腔,董明岩如何聽不到,喘氣更粗了。


    看起來,這穀正傑心腸還是不錯的,倒值得一交。可惜,今天注定是對手,隻能有一個人晉級。


    “穀兄盡管放手施為,你放心,兄弟我三五十招,還打不壞。”


    穀正傑愣了一下,接著輕輕一哼,一副“你不知好歹”的神態。


    二百名武舉,也不算多,不到兩刻鍾,就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對手。楊動、陸弘等人運氣比宋錚好得多,他們的對手最起碼宋錚沒有聽說過。不過,誰又能保證這裏麵沒有隱藏的真正高手在內?比如宋錚這樣的。


    抽好簽的對手分為三列,分別分散到三個訓練場上。一對一對得比鬥太浪費時間,所以三個場地要同時進行。除了董蘭成和藍世光二人,台上的其他將官都下來了,作為監督,跟隨主持比賽的百戶來到訓練場。


    宋錚與穀正傑在高台西南方向的丙字訓練場場比試,按照順序,屬於第十五對。陸弘也分到了這塊場地上,是第二十六對比試的。


    來到丙字訓練場,六十八名武舉按照順序一字排開。主持大比的百戶與城衛軍郎將馮占寶等,及服務的軍士一齊來到。


    場邊,兩名背著藥箱的老者坐在椅子上,身側放著數張窄木床,比賽受傷者能得到及時的醫治。


    與之相鄰的,則是各種兵器,以刀、槍、棍居多。帶尖的槍、戟等,都是禿尖,帶刃的刀、勾鐮等,均未開刃。而棍、棒等均是硬木質的。


    在乙字訓練場周圍,數十名城衛軍已經把訓練場圍起來,各自相隔五丈。那些觀看比鬥的公子小姐們,都軍士側後的空隙處,向著場中指指點點。


    徐明軒也和兩個貴公子來到這裏,“李兄、朱兄,左邊第十五對,那個俊美的少年,便是在下的好友宋錚宋小郎。西山先生的獨子。”


    被喚作朱兄的白麵公子仔細打量了一眼,“徐兄,這宋小郎活脫脫的一個書生嘛,文縐縐的,哪像名武舉!”


    “哈哈,朱兄說得沒錯,小郎的確是個書生。還是去歲山東路文舉的頭名。不過,小郎文武雙全,還曾是密州武院的客座教習,率領密州武院參加過山東路武院的大比。成績優異,被邊關總督喬大人,親授武舉。”


    “哦?原來他就是你說的宋小郎。”另一名李姓公子道,“看上去還真是個人物,有時間,徐兄可要為我們介紹一二。”


    “沒問題。小郎風流倜儻,頗有古風,最願意結交少年英傑。有機會定介紹你們認識。”徐明軒大包大攬道。


    宋錚曾有言,到江寧後,讓徐明軒介紹朋友認識。為的是盡早打入上層交際圈,徐明軒也不遺餘力,這些天在朋友圈裏,早已把宋錚的名頭散播出去。這些天,他費盡心力才買到一張紅帖,當即約了兩位好友,前來為宋錚助威。


    這時,主持比賽的百戶宣讀了一些比賽規矩。比如,隻要對方喊出“認輸”二字,另一方則不能進攻;一方倒地,另一方不能擊其要害;兩人摟抱廝打時,要聽百戶吩咐,及時分開等等。這些規矩是防止武舉不至於重傷不治,或者被對方置於死地。


    武舉是大齊低級武將的根本,朝廷也不願意讓武舉在大比中有什麽閃失。


    郎將馮占寶和兵部的一名佐官坐站坐在場邊的椅子上,中間是一個小桌子。早有軍士送上茶茗,為兩人斟上。兩人低聲閑聊著什麽,似乎對場上不太在意。


    百戶將規矩宣讀完,大聲喝問,“都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


    “好,第一對出列,各自挑選兵器。半盞茶後,比鬥開始。”


    兩名武舉匆匆走出隊列,跑到場邊,挑選出了自己的兵器。一人拿著哨棒,一人拿著一杆槍,迅速回到場內,相距五丈站定。這兩名武舉,一個是來自淮南西路,個子略高,一人來自江南路,身子胖一些。


    見兩人準備好,百戶退到武舉隊列旁,高聲喝道,“比鬥開始。”


    高個子武舉大喝一聲,呔!飛速向前,直刺胖武舉的胸前。胖武舉夷然不懼,哨棒掄圓,迎了上去,衝著對方的槍砸下。


    槍棒相交,發出沉悶的砰聲。兩人均身軀一振,先進攻的高個子後退了一小步。顯然,他的力氣比對方略遜一籌。


    “好!”場外,歡聲雷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品盜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貝並收藏絕品盜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