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兒(公子),你沒事吧?”蔡勇和木玉連聲追問。(.好看的小說)


    宋錚搖了搖頭,“沒事,沒事,剛才在想些事情,入神了。咦,你們怎麽都在這兒?袁姐姐,你的臉怎麽了?”


    宋錚不問還好,這一問,袁蓉嗚的一聲哭出來,轉身跑了出去。


    木玉伸手拉了一把,沒有拉住,轉而尷尬地撓了撓頭。


    “到底怎麽了?”宋錚同樣感到臉上不舒服,自己摸了摸,還挺痛的。


    蔡勇見宋錚確實對剛才發現的事一無所知,連忙道,“公子,剛才你魔怔了,我們怎麽喚也喚不醒,袁統領打了你一巴掌,才把你打醒了。姓木……木統領反手打了袁統領一巴掌,然後……就這樣了。”


    宋錚恍然。剛才的時候,自己仿佛真的入了魔,回到了穿越之前的那一幕,精神脫離了軀殼,遊離在身體之外。


    轉眼看著木玉仍然在那裏杵著,宋錚忙道,“木統領,還不快去追!”


    “你真的沒事了?”木玉一副猶不放心的樣子。


    “啥事也沒有,你快把袁姐姐追回來。”宋錚急道。木玉仍然磨嘰,有些不好意思。宋錚大急,“別磨蹭了,要是她跑了,你也別在右司呆著了!”


    木玉這才拔足,急急忙忙向外奔去。


    宋錚嘴角翹了一下,這個木玉,看上去很聰明,卻在男女之事上如此遲鈍。揉了揉頭,宋錚仍然心有餘悸。要是剛才真的亡魂冒出,那可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豈不是笑話!


    “公子,現在快到戌時了,你看是不是先回府歇著?”蔡勇小心翼翼地問道。


    “不用,你帶著幾名兄弟,隨我去乜侍郎府。”


    “公子,我看你還是歇一晚吧,你這臉色可不太好看。”


    “那你去給我打盆水,我洗把臉。一會兒我換身衣服,再過去。[]今天晚上,必需把事情敲定好。晚一天,就多被動一天。”宋錚鄭重地道。


    蔡勇見宋錚態度堅決,便不好再勸,隻好應命出去。


    待宋錚梳洗完畢,神色已經恢複了正常,這讓蔡勇等人放下心來。


    當晚,宋錚在乜無忌府裏密談了兩個時辰,直到接近醜時,才回到宋府。宋府的燈依然亮著,已經先行回府的瑟兒與嬙兒、茗兒,均坐在屋裏,靜待宋錚歸來。在將眾女擁進懷裏的那一刻,宋錚感覺心裏無比充實和溫暖,再也沒有那種令人心悸的孤獨感。


    “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台一萬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前朝蘇軾的一首《過都昌》,令宋錚對這個“五水匯一湖”之地,頗為向往。


    在將鹿丙軒押至江寧城後的第三天,宋錚重新啟程,逆江而上,直達湖口。出長江,沿水南行日許,便來到了這座位於鄱陽湖北畔的名城。


    都昌雖然地理位置極佳,曆史也算悠長,但比起北邊的德化(九江)、南邊的洪州城(南昌),以及東麵的景德鎮來,似乎少了一些名氣。然而,自從大齊建國後,重新規化地方行政區屬,將前朝的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合並起來,統稱江南路,而都昌被選為了江南路的首府。


    太祖南來時,曾在德化和南昌之間哪座城作為江南路首府而撓頭。當時長江以北,還受到戰火紛擾,德化頗不安全。而南昌雖在腹地,但距離長江又過遠,不利於一路首腦組織長江防線。所以,反複衡量下,將都昌選為首府之地。正如江寧城南移一般,都昌府也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時至今日,都昌已經成為不下於九江和南昌的大城。


    一路行來,水道上的各色船隻,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江南路是大多數江南大族的根基所在,各州城自是極為繁華。前番宋錚走過的洪州、饒州、歙州,均遠勝山東路的密州。(.好看的小說)都昌城作為一路首府,更不在話下。


    “茂兄,都昌城繁華如斯,又何止‘燈火樓台一萬家’。”宋錚站在船頭,迎風笑道。


    “東坡居士所言的‘一萬家’不過是虛指,實則不足。不過,自我大齊建國後,都昌城不斷壯大,特別是李奉常李大人接任江南路安撫使後,不斷向東擴展。僅這三年內,都昌就增加了三千餘戶。”說話的是刑部郎中劉茂。


    當日,宋錚深夜拜訪乜無忌,將中旨宣告給他。乜無忌在審理逄通中毒案,與宋錚相識,對宋錚深為讚歎,兩人關係處得也不錯。在接下來的紀家大案中,乜無忌立下大功,本應提升,接替老邁的刑部尚書趙豐恩。趙豐恩年邁多病,久不視事。然而,這個提議卻被黃嬌否決了。小皇帝沒有辦法,隻好再三嘉勉。乜無忌也是傾向於靠近皇帝的大臣之一,所以,這次小皇帝下中旨,直接繞過了趙豐恩,下到了乜無忌頭上。


    對於同右司合作,雖然有中旨,乜無忌也頗為猶豫。經宋錚說服後,乜無忌最終一咬牙,方將兩名心腹幹將派了出來。一名前去山東路協助水丁,另一名便是協助宋錚的劉茂。


    劉茂三十許,其貌不揚,卻頗負才略。在與宋錚一番相談後,竟對宋錚極歎服。宋錚是前世的大盜,對各種犯罪手段算得上十分精通,所謂的“反偵查”經驗也很豐富。雖然他沒學過刑名之學,但古今理一,很快就與劉茂聊到一塊兒去了。一路行來,兩人頗有相交莫逆之感。


    說到都昌城,令宋錚極為驚訝的是,劉茂對這裏竟然十分了解。一問之下才知道,劉茂之妻周氏竟是都昌旺族。劉茂考中進士時,周家特意跑到江寧城榜下捉婿,捉到了劉茂。


    談起這件事,難得開玩笑的劉茂,竟然笑稱,若是宋錚當初去看榜,定會被爭破頭顱。


    大船沿水而行,很快就到了都昌城外的碼頭。劉茂忽然叫道,“小郎,你看這碼頭上,中間為何空了出來?”


    宋錚早就見到了異狀。偌大的一個港口,中間的航道竟然被兩艘官船在兩邊隔開,官船的船頭上,均有衙役揮著小旗,指揮來來往往的貨船,到兩邊的小碼頭上裝卸貨物。


    “走吧,向中間靠過去就行。”宋錚回頭吩咐道。


    劉茂一愣,低聲道,“小郎,咱們坐的是民船,這樣似乎不妥吧?”


    宋錚等人所乘的船隻,是由匯通商貿行稍借來的。雖然江寧有不少公用的官船,但宋錚為了避嫌,便以右司的名義租借了商貿行的船隻。反正商貿行是自家的,這種私船比起官船來,更讓宋錚信任。


    “沒什麽不妥的。”宋錚笑道,“德年兄如此排場,我們若不領他的好意,他說不定會怪罪我們的。”


    “德年兄?你是指……”


    “江南路安撫使李奉常大人家的公子。”宋錚笑著解釋了一句,開始向著岸上揮手。岸頭上,一個青年公子亦頻頻招手示意,正是李德年,旁邊的人赫然是蔡勇。在來都昌之前,宋錚就已經先行令蔡勇從陸路趕到都昌,飛報李德年。


    大船緩緩靠岸,宋錚一個健步飛躍下來,與李德年交臂言歡。


    “小郎,得知你要來,我幾不能寐。一別經年,再次相見,你業已名滿天下!”


    宋錚嗬嗬一笑,“我可是勞碌命,哪像李兄,徜徉在這青山綠水之間,賽過活神仙哪!”


    兩人敘了幾句別情,宋錚連忙向李德年介紹劉茂,自是互相抱拳稱兄。李德年也將身後的都昌通判等官員介紹給宋錚等人。


    馬車早已經準備好了,宋錚與李德年同車,都昌通判則邀劉茂同行,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向前。令錚驚訝的是,馬車沒有進都昌城,而是繞到了城北。宋錚問其故,李德年笑而不答。


    幾番轉彎後,眾人來到了一處大宅院。這裏距離都昌城四五裏,建築如同黃嶽的城西莊園。


    宋錚下車後,不禁抖了一下眉頭,難道李奉常要在這裏見自己?


    這一次宋錚等人來江南路,想要捉拿的是撫州知州林翰及其下麵的崇仁、建昌二縣的縣令。為了便於行事,所以宋錚想先來都昌,拜會安撫使李奉常,取得他的支持後,才方便動手。將來即使有人彈劾,有李奉常綁在一塊兒,也會另別人少一分顧忌。


    這也是宋錚等人吸取了捉拿鹿丙軒的教訓。鹿丙軒被抓後,荊湖南路官場反響很強烈,荊湖南路安撫使更是一天內連上三封奏章,指斥右司。有鑒於此,宋錚在木玉商議後,製定了這個策略。


    不過,從今天的勢頭看,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兒。


    李德年沒看到宋錚的表情,依然熱情地道,“小郎,這裏是我剛剛買下的。裏麵單獨置了一處別院,地方幽靜,花樹滿園,你可是這所宅子裏的頭一位貴賓。”


    “那我可是榮幸之至啊!”宋錚打了一個哈哈,眾人一齊進入圍牆內。這裏赫然是一片田園風光:丈許寬的石路兩側,數塊兒稻田、池塘相依。遠處,尚有鴨鵝鳴叫,間或三兩聲狗吠。


    石路一裏餘長,頂頭則是一個六七畝大的宅子,大概就是李德年所說別院了。


    宋錚與劉茂均麵不改色,談笑風生。都是文人出身,隨口吟上幾句“故人具雞黍,約我至田家”之類的應景,倒也相談甚歡。隻是蔡勇和那些司卒們都暗自撇嘴,所謂的田園風光對他們來說,猶如牛嚼牡丹。


    進入別院,場景立即為之一變。正如李德年所言,院子裏裝飾得頗為精美。亭台軒榭頗有古韻,花草樹木茂盛,更有一道泉眼從東邊小山上流下,蜿蜒往複,盤活了整幢院子。若置酒於水上,倒極有曲水流觴的味道。


    酒是好酒,菜是佳肴,連伺候的侍女都十分俏麗養眼。席間,劉茂幾次示意宋錚,是不是談點正事,都被宋錚用眼色製止。宋錚相信,李德年這麽做,定會給他一個解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品盜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貝並收藏絕品盜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