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下到底部,我們就聽見外麵有轟鳴聲,那聲音就如同在我們遠處,有一個正在運作的工廠,有很大的機器聲,不過我們離得遠,聲音較小。


    好奇心已經完全占據每個人的胸腔,怎奈這電梯般的石室並不著急,還是勻速的緩慢下降。我們站在這裏,也是提心吊膽,生怕這機關年久失修,走一半停住了,或者掉下去,那就是不可抗力了,估計保險公司都不賠。好在石室周圍都是磚牆,看樣子很牢固,看不到外麵的高度,恐懼感自然就淡很多。


    不一會我們腳下開始出現門洞,隨著石室緩慢的下降,我們進入石室的方向,背麵那扇牆逐漸變成空的了。看來這石製的電梯,還是前後開門的,入口是一個方向,出口是反方向。


    沒等石室穩穩落地,我們就逐個跳出去,落到地麵上。抬眼一看,我們麵前的景觀,把所有人都震住了,甚至有種暈眩感,快要摔倒。


    這是一個圓柱形的地坑,坑壁上全是青石磚,明顯是人為開鑿的。地坑直徑有百米,從下到上筆直,上下兩層圍成圈的火把,把整個地坑,照得燈火通明。


    重點是在這地坑裏,居然立著一個巨大的摩天輪。這個摩天輪是橫向旋轉的,所有鐵製的座艙,都在同一水平高度,離地三十多米。那些座艙,正隨著立在坑中的一根直徑大概二十米的大銅柱,緩慢的逆時針橫向旋轉。


    途中會經過很多平台,上層的火把正是在這些平台處,憑借火把的光可見,每個懸空的平台後麵,都有一條黑暗的甬道,甬道口的側麵是u字形的鐵梯,順著牆壁,延伸到我們所站的地麵。


    別的先不論,就這根銅柱就夠奇特的了,仔細想想,在沒有現代技術支持的漢朝,怎麽能有澆鑄這麽大一根銅柱的辦法?而且還要保證其不會中途斷裂。


    我疑惑的問燕秋:“這個曆史有記載麽?這麽大的銅柱是怎麽鑄成的?”


    燕秋搖頭。


    趙鐵鎖卻給了我答案,他說:“這個簡單,隻需要找一顆那麽大的樹,然後從外麵包上銅皮就行了。”


    聽他這麽一說,還是很有可能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又一次折服了我,這在課本裏可是學不到的。


    即使像趙鐵鎖所說,是大樹包了銅皮,那把這顆大樹插入地下,又和裏麵帶動大樹旋轉的機關相連,也不是輕鬆就能達成的。再上到三十多米高的地方,在柱子上麵固定好傘狀的支架,又掛上那些座艙,簡直難上加難。


    我抬頭去數那些平台。


    花姐說:“別數了七十二個。”


    我馬上問花姐:“你怎麽現在數數的能力這麽強?我看著都眼花,你居然數完了?”


    花姐說:“我們剛才爬過的井口,算上我們那個一共是七十二個,我感覺這兩邊有關聯,就抬頭估算了一下那些座艙,怎麽也有七十個,所以我就覺得是七十二個。”


    傳說有七十二疑塚,七十二個井口通向七十二個石室,這裏又有七十二個座艙,通向七十二個平台,後麵有七十二個甬道。再想一會,就成了快板書裏的繞口令了。


    我整理了一下思緒,去問花姐:“七十二這個數字有什麽特殊麽?怎麽全都是這?”


    這回輪到燕秋幫花姐回答了,她說:“九九歸一知道吧?”


    聽到這個數我就鬧心,上回提到九九歸一的時候,胖哥差點變了殘廢,不過我還是點點頭確認。


    燕秋又說:“七十二是八個九,七加二就是第九個九,所以七十二這個數字,就有九九歸一的意思,九又是形容多的意思,所以古時候把很多的事物,用七十二來形容多。例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


    原來老祖宗早就把數學研究得這麽透徹,連乘法帶加法的,真是領教了。


    我又問花姐:“你說兩邊有關聯,到底有什麽關聯呀?”


    花姐瞪著胖哥說:“我們剛才走那個,明顯就不是出口和正門,這個豬頭把我們帶進了後路,可把姐的美腿給折磨慘了。我估計上麵那些,才是石室的出口。”


    我搖搖頭說:“不會的,上麵那些出口是圍成圓圈的,我們那一排房間是並排的,而且都在同一側。”


    花姐轉頭又瞪了我一眼說:“他傻你也傻?甬道不會拐彎的麽?不信咱上去看看?”


    我們一行人就走到對麵,選擇了一個離我們下來的地方較遠的點。我和花姐順著鐵梯往上爬,其他人留下來等我們。


    本來從我們下來的地方,是可以爬上去,然後再坐著摩天輪轉過去的,不過這千年前的摩天輪,可不是一般膽量敢坐的。所以我們還是選擇,步行過去再爬。


    我和花姐快速上了平台,摘下牆邊架子上的火把,就往甬道裏麵走去。


    甬道大概有一米多寬,呈蛇形的彎曲,沒有直角沒有規律,本來還記著方向的,走著走著就亂了,而且也不是十分平坦,一會上坡一會下坡的,好在沒有岔路,我倆也不顧其他,就順著往前走。


    大概走了有二十分鍾,我們麵前是被堵死的牆壁,牆上也有一小塊藍色的石頭,花姐眼尖,上去就按了一下。我們麵前的石牆和之前有雕像的石室裏,那個龍頭旁邊的門一樣,直直的向下陷入了地麵。


    等我走出這個門洞,差點沒給花姐跪下,果然如她所說,門一出去,居然就站在一條失重的隧道裏,這門正好在隧道側壁上。從石室進出隧道的門是關著的,看來我們之前沒有來過,但這足以證明,每個石室都有一條失重的隧道。而且隧道一進門的側壁上,就藏著出口,胖哥果然是把我們帶歪了路。


    不過從單向開關的角度去想,或許建造墓穴的人,壓根就沒準備讓我們出來,也許是有反向的開關,我們沒有發現。不管怎麽樣,都證實了花姐是對的。


    她橫橫的衝我說了句:“耽誤時間。”


    我就傻笑著,低頭跟著花姐往回走。


    再下到坑底的時候,其他四人已經不見了,我這心裏就開始打鼓,不會是走散了吧?說好的在這等,人呢?


    我和花姐正四處張望著找人,就聽見陸姍的聲音傳來:“展梟、花姐姐,我們在這呢。”


    我循著聲音,才發現不遠處有一條甬道,甬道旁邊的牆上,還開有一個小方孔。


    陸姍的頭正從小方孔裏麵探出來,看著我們,好像摩天輪的售票員,嘴裏還喊著:“過來,在這呢。”


    我和花姐就快速走進了那個甬道,甬道也是石磚砌的,三米高,五、六米寬,長長的不知伸向哪裏。


    甬道入口的右側,有一個單開門大小的門洞,裏麵是一個小石屋,屋裏有油燈,有床,還有被褥。地上有拖鞋,床下有水盆,床頭還放了一個大塑料桶,盛著供人使用的清水。


    一個小方桌擺在地中間,旁邊放著一個小馬紮。桌上是半瓶子二鍋頭,倒扣著一個小酒盅,上麵擔著一雙筷子。一盤子吃剩的肉類熟食,一碟子隻剩皮和鹽粒的炸花生。


    牆上有個簡易的衣架,掛著一個老舊的綠色軍大衣。牆邊地上一個盒子裏,放了許多拇指大小的彩色子彈。


    這裏居然還有一個傳達室,陸姍喊我們的小方孔,正是傳達室的小窗。而且看得出,有人在這裏下夜。也不知道隧道裏麵有什麽,需要有人在這裏看著?不過最重要的是,隻要有人能進來,就一定會帶我們出去。z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窺靈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幽目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幽目童並收藏窺靈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