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撐著身體從棺材裏跳了出來,關心的問眾人:“怎麽樣?沒人傷著吧?剛才那個速度確實有點快,力量應該不小。”


    大家都搖頭,還是一個勁的衝我笑,欣賞著我渾身髒兮兮的樣子。


    我並沒理他們,自己繞過棺槨,去看那飛出去的蓋子,上麵還有那個銅鏡呢,希望不會損壞。


    說不定石頭做的棺槨蓋摔碎了,還能更容易的取下那麵銅鏡,我心裏如此盤算著。此時那麵銅鏡在我心中的地位,遠超棺材裏麵滿載的珠寶。


    可是當我認真去看棺槨後麵時,居然看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畫麵。


    棺槨蓋子消失了,而且連後麵的牆也消失了,本來擋住我們的牆,此時變成了一個方方正正的過道,過道的另一頭是向下的台階,不知道有多長,但是可以看見,裏麵泛著冷白的微光。


    我此時的心情用驚訝已經不能形容了,簡直就是驚恐。


    我指著過道問眾人:“這是怎麽回事?那棺槨蓋子哪去了?”


    燕秋解釋道:“剛才你掉到棺材裏,沒有看見。那個棺槨的蓋子,一下子彈向了牆壁,剛好插入了牆上的那個槽裏。本來這個過道是被堵住的,結果一下子沉了下去,好像是門一樣,不過這個門有點厚,跟過道的長度一樣。”


    燕秋說得不太明白,不過我已經聽懂了,她的意思是,那個棺槨的蓋子,其實就是個鑰匙,牆上留的那個槽,本來是個鑰匙孔。


    當薑柔把酒倒在銅鏡上,又從旁邊的縫隙滲透進去之後,棺槨裏隱藏的機關被啟動,把蓋子直直的向後彈了出去,正好像插鑰匙一樣,插入了牆裏。


    我眼前的這個過道,本來是被一個長方形的青石垛子堵住的,由於棺槨蓋插入了垛子中心,又觸發了磚垛子裏的機關,青石垛子整體沉入了地下,才露出了後麵的過道和接下來的路。


    薑漓問我:“咱們是繼續往裏走呢?還是出去繼續走甬道?”


    我衝薑漓擺了擺手,示意她先等等,然後靠著棺槨坐在棺槨旁的台階上,說道:“這裏麵信息量也太大了,我們必須好好整理整理,看看裏麵有沒有什麽提示?冒然選擇太危險了,這裏的機關雖然不害人,但是很有可能出意外。”


    胖哥坐到我旁邊,讚同我的說法:“咱們還是好好捋捋吧,這發生的也太突然了,還沒搞清楚墓室是怎麽回事,又出現了新路,門鎖都設計得這麽奇葩,我覺得裏麵肯定不尋常。”


    我轉頭問薑柔:“你剛才幹什麽了?我看你就倒酒了,怎麽會讓棺槨蓋子彈起來?”


    薑柔對我說:“肯定是蓋子裏麵設計了簧片類的機關,我覺得起作用的不見得是酒,或許是裏麵的水銀,具體內部結構,還得看設計圖紙才能知道,我也猜不出來。”


    我想了一下,薑柔的解釋還是比較靠譜的,畢竟事實就擺在眼前,墓室裏其他地方都空空如也,除了棺槨蓋子內部的機關被觸發,還真的沒有多餘的選項。


    我定了定,又問薑柔:“那你的意思是,銅鏡上顯示的女人臉紅,其實是內部機關觸發的信號?這個能解釋了麽?”


    薑柔笑了一下說:“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按照我的猜測,那臉紅並不是信號,而是建造者自負的表現。”


    “自負?怎麽論的?”胖哥追問。


    薑柔看了胖哥一眼,繼續說道:“讓畫中人遇酒氣臉紅,其實是很簡單的事,古時候就有這種辦法,來展示繪畫者的特殊能力,其實都是戲法。”


    原來是把朱砂、焰硝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搗碎和勻了,再倒入自釀的陳年老酒,拌成一種泥巴狀,倒入器皿裏麵,埋在能照到陽光的泥土中,一個月之後挖出來,如果是潮濕狀就可以用了,但一般酒氣都會揮發掉,則需要再加些酒,用石器攪拌均勻。


    在繪畫的時候,先在紙上撲一層貝殼粉末,古時候叫做胡粉是一種白色的顏料,然後用製好的酒朱砂在上層塗,把紙晾曬幹了後,並沒有什麽痕跡,這張紙就是完全做好的畫紙了。


    繪畫者用墨在這樣的紙上作畫,大部分地方都會被墨蓋住,唯獨臉蛋處肯定是留紙的原色,當有人把酒端到畫的前麵,紙中滲透的化學成分就會和酒氣反應,畫中人被留白的臉就變成赤紅色,好象真的醉了,當酒氣消失,畫麵還原成本來的白色。


    薑柔的原話是:“聽起來挺麻煩,其實比銅鏡裏留人像的方法,簡單多了,更容易實現。”


    燕秋問道:“那你說那銅鏡倒底是用鏡中留人像的方法,還是用了這遇酒氣變紅的方法呀?”


    薑柔說:“恐怕兩種方法都用了,我說的隻是我的辦法,說不定繪製鏡中畫的人有其他配方,能兩種效果同時產生,不然我為什麽說他自負?老人都說,十分精神抖八分,留下兩分養子孫。我看這家夥是把他的本事全都抖出來了,生前一定沒人誇他,自卑的表現,缺啥在乎啥。”


    蘇日娜對這方麵的知識了解比較慢,估計上學的時候也是個學渣,不然早當白領去了,也不會幹這行。


    她皺著眉頭說:“我聽你們說的大概是化學,怎麽又扯到心理學上了?心理學我是學過的,不過從目前的證據分析,此人不一定是薑柔妹妹說的那樣,說不定這點本事隻是他的九牛一毛,後麵還有更絕的。”


    我對大家說:“隻要能解釋,那就沒什麽可討論的,這和咱們選擇哪條路沒太大關係,現在我們明白了所有都是機關的設置,並不存在神鬼學說,接下來就要靠燕秋的經驗來判斷,倒底怎麽走了。”


    我把選擇權拋給了燕秋,畢竟古墓的結構和概念,燕秋才是真正專業的人,把寶壓在她身上,犯錯的幾率還是小很多的。


    燕秋考慮了片刻說:“既然門已經打開了,我還是建議繼續往裏走,這個女屍擺明了就是個陪葬,而且這房間裏也沒有害人的機關,我覺得設計者的重點不在暴力守墓的範疇,應該是利用巧妙的機關隱藏了通往主墓室的道路,裏麵出現危險的可能性不大。我想繼續往裏走,是因為我覺得接下來就應該進入主室了,既然都開了門,不如進去看看,說不定有更新奇的東西,咱們也長長見識開開眼,要是有什麽線索能判斷墓主是何許人也,那咱們逃生的可能性或許能增加。”


    其實她這個選擇我不是很讚成,按照我的性格,肯定是先把外麵的路走完了,再往主墓室裏走,畢竟越往裏就離出口越遠。


    但是我剛把選擇權交給燕秋,現在再強行反對的話,恐怕不合適,反正也是沒頭蒼蠅,往哪走差別也不是很大,而且裏麵發出的白光,還真有點吸引我,我也好奇我們接下來倒底還能看見什麽不可思議的事?


    我站起身拍了拍屁股,對大家說:“那咱就聽燕秋的,進去拜拜墓主,看看他倒底是何方神聖?不過有句話我得提醒大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燕秋說危險的可能性不大,那不代表沒有危險,萬一這是人家的緩兵之計,等咱放鬆警惕了再來個大招,我們可接不住。”


    大家也沒有異議,聚成一堆兒集體走進了新出現的過道。


    過道也就六七米長,橫截麵是方形的。


    這裏的建築結構有點特殊,包括前麵的兩個門洞,都是平頂的,和我們以往見過的拱頂不同,說明這裏肯定是另一種文明的建築結構,和我們國家古代的文化相差很遠,不能用我們固有的思維來判斷這座古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窺靈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幽目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幽目童並收藏窺靈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