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後還是頒給了《詭刺》,作為007係列首部獲此殊榮的作品,影片成功衛冕奧斯卡最高榮譽也多少讓詹姆斯-卡梅隆找到了一些平衡。盡管在最佳導演的爭奪上他輸給了斯皮爾伯格,但在總的獲獎數量上,《消失的地平線》和《詭刺》以4:4戰成了平手。


    一開始並不被人們所看好的《臥虎藏龍》爆出本屆奧斯卡最大的冷門,影片以出人意料的優勢壓倒自己的對手,一舉拿下了4項優勢,和《消失的地平線》、《詭刺》一起成為了本屆奧斯卡獲獎最多的影片。


    頒獎典禮結束之後的名人酒會,每年都是由時尚雜誌《名利場》承辦。在宴會上,蕭逸臣依舊是最忙碌的那一小部分人。盡管他已經很低調的躲到了宴會的一個角落上,但上前和他攀談的人依舊是絡繹不絕。


    認識這位派拉蒙主席的人,大多是都是好萊塢電影圈裏有頭有臉的人物,時隔五年之後蕭逸臣再次獲獎,他們當然要來表示一番祝賀。而那些之前不認識蕭逸臣的人,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在他麵前混個臉熟,難說哪一天蕭逸臣就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拿出一個劇本或是角色,這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好不容易應付完這些人,蕭逸臣還沒來得及鬆一口氣,他就看到《名利場》的主編卡特從一旁的侍應生那裏要了兩杯酒,笑嗬嗬的朝自己走了過來。在卡特的身後,一位個頭比他更高一些的中年男子也朝這邊走了過來,相比卡特臉上輕鬆的表情,他的顯得要拘謹一些。


    “親愛的xylon,我們又見麵了,每次都能夠在這個酒會上看到你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卡特熱情的和蕭逸臣打了一個招呼,然後把自己右手端著的那杯酒遞給了蕭逸臣。“20年的‘羅曼尼-康帝’,這是我精心為這次宴會挑選的。我認為這樣頂級的聚會,必須要有頂級的紅酒來陪襯!”


    “能夠品嚐《名利場》每年都不重複的名品紅酒,是我參加奧斯卡頒獎最大的動力!”蕭逸臣這話雖然是調侃,但卻道出了《名利場》這部雜誌成功的秘訣。1913年,已經成功經營了包括《時尚》在內的多種出版物的著名出版商康德-納斯特又購進了兩種新雜誌憑著一個精明商人的直覺,康德將兩個雜誌合二為一,並將新雜誌定名為《名利場》。


    《名利場》創刊之時,美國剛剛完成工業革命,經濟發展迅速,整個社會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然而,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由於曆史短暫,美國的獨特文化傳統尚在形成之中。富裕起來的美國人渴望了解世界,渴望成為優雅的,有教養的人。他們向往歐洲的文化傳統,以能到歐洲遊曆為榮。但親自遠涉重洋去開眼界、見世麵的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隻有通過閱讀書籍、報紙和雜誌來了解世界。


    康德-納斯特正是把握了美國大眾的這一心理,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名利場》雜誌。當時納斯特力求打造的是“一份以報道上流社會生活方式、品味、宴會話題、藝術、體育、幽默等為內容的雜誌。”在整個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名利場》都是引領時尚的先鋒。它向讀者們介紹藝術、文學等領域的鮮為人知的進步運動,記錄並推動了前衛藝術的發展,贏得了廣泛的關注。


    1929年,美國股市狂崩,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一無所有,曾經一度繁華奢靡的生活突然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當成千上萬的人步入失業者的行列時,《名利場》也進入了舉步維艱的歲月。1936年,《名利場》宣布停刊。這個一度風光無限的雜誌在經營了22年之後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80年代中期,美國傳媒巨頭士毅-紐豪斯收購康德-納斯特集團。雄心勃勃的紐豪斯決定將《名利場》複刊。雖然《名利場》曾經站在時代的浪尖,但今非昔日,要想使《名利場》重現昔日風采,除了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外,還要有能扭轉乾坤的雜誌核心人物——主編。


    1991年,《紐約觀察家》雜誌力邀卡特出任主編。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卡特就將這份死氣沉沉雜誌變為反映曼哈頓職場白領百態人生的趣味刊物。也許正是卡特的這種敏銳的洞察力和出色的編輯本領打動了紐豪斯,他的目標就是要讓《名利場》不但有忠實的讀者群,更要有廣泛的影響力,成為“當前文化的主流雜誌”。接手《名利場》後,卡特保持了雜誌原有的風格,並努力將其完善,盡量做到圖片、文字到設計都是最好的。


    但是要製造影響,光憑雜誌本身是不夠的。於是卡特充分利用雜誌的社會資源,發展其在娛樂界和政界的影響力。通過每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後舉辦宴會,每年白宮記者宴會後舉辦派對來將《名利場》炒做成一本“明星級”刊物。


    “看到了吧,科爾,我早就和你說xylon先生是一個很幽默風趣的人,現在你該相信了吧!”卡特當然不會把蕭逸臣的話當真,他這話是說給他身後的那位穿著一絲不苟的中年男子聽的。


    “這位先生是?”蕭逸臣卡特盡管認識,但並沒有深交,而站在卡特身邊這位“科爾”,蕭逸臣更是壓根就沒有聽說過。


    “科爾先生,他是一位來自英國的遊戲商!”卡特的熱情讓蕭逸臣覺得這事情似乎不是那麽簡單。“科爾很仰慕xylon先生,一直想見見您。剛好我們是好朋友,我告訴他xylon先生您每年都會出席這個酒會,所以今天我就把他給帶來了!”


    “大衛-科爾,英國eidos遊戲公司執行副總裁,很高興認識您!”在卡特介紹完自己之後,站在他身邊的中年男子這時候終於開口說道。


    “eidos遊戲公司?”蕭逸臣感覺自己好像在哪裏聽過這家公司的名字,但一時又想不起來。


    “xylon先生可是一位知識淵博、談吐風趣的妙人,你會發現和他談話是一個很愉快的事情!”卡特借口有事抽身而退,將談話的空間留給了科爾和蕭逸臣兩人,而在他走後,科爾很直接的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聽說xylon先生是暴雪公司幕後的大股東?”


    “科爾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蕭逸臣這麽問算是默認了他的說法。


    “暴雪公司是全球遊戲行業的領跑者,但我也是最近才聽說暴雪公司的一些內幕情況,我完全沒有想到您居然是暴雪公司的投資人。”盡管已經從蕭逸臣那裏得到確認,但科爾還是有些難以相信,一個在娛樂行業如此成功的人,居然還在幕後掌控著美國最成功的遊戲公司。


    蕭逸臣很坦然的接受了科爾的恭維,“我一直堅持認為,遊戲也是娛樂產業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所以您為了配合魔獸遊戲新資料片的發行和推廣,不惜重金打造了《魔獸爭霸之龍族魅影》這部電影?”


    “電影的拍攝確實和遊戲新資料片的推出有很大的關係,但我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並不僅僅是為了推廣遊戲。我認為電影的發行和遊戲的拍攝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正是看中了遊戲先期發現獲得了很好的評價,我才最終決定要去拍攝電影。”蕭逸臣補充說道。


    “但您不能否認很多人都是在看過電影之後才接觸魔獸這款遊戲,不管您是否認同,至少我身邊的很多人都是這樣的。”科爾固執的說道:“他們有些人甚至之前從來不玩電腦遊戲,但是在那部影片上映之後,他們就迷上了魔獸,電影對遊戲的宣傳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就‘魔獸爭霸’這款遊戲而言,我認為遊戲本身的魅力是其成功的關鍵,在某種程度上,影片也僅僅是借助了它的成功,將遊戲的精髓用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出來而已。當然我也說過了,同名的遊戲和電影之間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將成功的遊戲改編成電影將會成為一種趨勢。而將成功的電影改編成遊戲同樣也潛力巨大,科爾先生是從事遊戲產業的,我說的這一點您應該也深有體會!”


    在係列影片《哈利波特》熱映之後,一家商業嗅覺敏銳的歐洲公司馬上就找到了jk-羅琳,從她手中高價購得了小說的遊戲改編權。遊戲推出以後受到了廣大“哈迷”的追捧,遊戲的銷售量也是創下新高,所以蕭逸臣這麽說並非無所依據。


    其實將電影改編成遊戲這個想法蕭逸臣之前就有過考慮,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大量電腦特效合成的大製作影片,光是在遊戲素材上,就可以為遊戲製作節省大量的工作。而且電影的故事人物都是現成的,這又可以為遊戲公司省去了一大筆成本。後世的好萊塢大片,製片商在影片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在電影成功之後推出遊戲,可以進一步的拓展影片的收益,使得投資的價值趨於多元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摩登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憂鬱的青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憂鬱的青蛙並收藏摩登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