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二向箔收納成功
我在三體帶領人類走向神級文明 作者:黑白拚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曾經那本書,朱路放在了自己原來的房子裏。
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都過去了,也不知道他的房子還在不在,不過就算不在了,房子裏的東西應該也會有人處理的。
專業理論書籍那種東西,多半會被編譯成學習資料上架到為了圖書館裏的。
嚐試在網絡圖書館裏搜索了一下那本書的名字,沒有搜到,但有很多同類型書籍推薦,大致看了看內容,講的都有些晦澀難懂,這些顯然是要理論研究深入一些後才適合看的,不像當初維因太太送她那本由淺至深。
聯絡了一下聯合國政府戶籍管理部門的人,詢問後確認自己的房子還在,隻不過已經被太空移民局的人給“搬”到三十年前剛建造好的亞洲一號太空城裏去了。
朱路駕駛著聯合國配給自己的個人飛船飛往了亞洲一號太空城。
雖說掩體太空城對防範二向箔這種東西毫無用處。
不過原著裏歌者打擊彈星者的時候差點就看走眼使用光粒了。
為了避免真會有哪個不開眼的文明使用光粒來打擊太陽,當初朱路並沒有阻止掩體計劃的實施,隻是將掩體計劃的優先級排到了最末。
也因為掩體計劃優先級排到了最末,所以建造速度較為緩慢,目前才剛建造出三座,與原著的數十座相差甚遠。
亞洲一號在木星背麵,內部建築都是統一規格整齊排布的。
看起來缺少了一絲生氣。
目前移居到太空城內的人還不多,每座太空城僅有幾十萬人,主要是因為相比這死板缺乏生氣的地方,人類肯定還是喜歡地球上的環境。
在全人類眼中、尤其是在取火行動成功帶回二向箔後,大多數人都已經覺得人類的科技力量可以應付黑暗森林打擊了,所以對搬遷到掩體太空城的事並沒有那麽迫切。
太空移民局的人在這方麵也是費了不少心思。
未經朱路同意就把朱路的房子搬到這裏,本也是為了吸引其他人移民。
雖說是搬房子,但其實就隻是在太空城裏新建出一座設計與朱路房子一樣的建築,然後將朱路家裏的東西都搬到了裏麵,維持著相同的擺設。
按照太空移民局給的地址,朱路來到了自己在亞洲一號太空城裏的新家前。
抬眼便看到房子前方豎立著一個和他一比一的雕像,雕像後又有塊兩米多高、五米多長的石牌,上邊用公元紀元時的楷書漢字鐫刻著四個大字:
——朱路舊居。
在房子周圍,還有許多參觀拍照的人。
朱路嘴角一扯。
他這新房子還被開發成參觀景點了???
現在算是明白太空移民局為什麽不經他同意就把他房子搬到這裏來了。
太空移民局想吸引人搬遷到掩體太空城裏,因此將很多地球人能吸引人得建築都搬到了太空城裏。
剛才沿路走來,他還看到了其他熟悉的建築。
李白墓、辛棄疾墓之類的都有。
不過人工建築好搬,天然景觀可就沒辦法了,隻能按比例縮小建造,所以用這種方式吸引人口,收益並不大。
幾個圍觀拍照的人看到朱路,立刻呼喊起來:
“是朱路!”
霎時間人群便朝他湧了過來,個個都拖著他拍照。
追星活動這種事,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朝代都是盛行的,幸虧現在人也不多,朱路笑著跟他們合完照後,朱路走到自己的新房子門前,外觀熟悉的智能管家薇薇從門上顯示出來,機械化的說道:
“這裏是古人舊居,閑人請止步。”
智能管家的記憶數據是需要消耗雲端數據庫容量的,為了節省成本,每隔數十年就會清空一次記憶數據,所以現在並不認識朱路。
他也沒跟人工智能多扯皮,立刻打電話給太空移民局的人,對方很快就還原了薇薇關於他的記憶數據。
原本冷著張臉的智能管家立刻換上熱情麵孔:
“朱路你終於回來啦,快請進快請進!”
房子的門自動打開。
進入其中,朱路看到還有一些人在房子裏走動,那些人看樣子類似一些“文物”修繕員似的,專門給他修繕家裏的一些擺設。
他的房子,現在也變成文物了。
幾個修繕員轉頭看到朱路,驚喜的笑了起來:
“朱路先生,是你!想不到你還會回到自己老房子來!”
這話乍一聽,朱路莫名覺得有歧義,可是細想,好像又沒什麽不對。
雖然這是搬到太空城裏的新家,但從意義上來說,確實也算是他的老房子啊。
朱路點點頭回以笑容:
“我回來找一些東西。”
這處新房子所有設計擺放都和他曾經的家一模一樣,按照熟悉的記憶,他來到書房,很熟練的便找到那本封麵標題全用古英文寫成量子場論講義。
書房裏同樣有一些負責修繕工作的人,拿在手裏的這本書就是被修繕過的。
一百多年的歲月,紙質書籍早該風化侵蝕的一拿起就變成齏粉了,可現在手裏這本書仍然嶄新如初。
旁邊正有個修繕員對一本舊書進行著修繕工作。
朱路走到旁邊看了看,透過對方架在舊書上方的放大鏡,見對方從書業破損邊緣內部將卷曲的細小纖維一絲一絲仔細挑出。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又用鑷子夾起旁邊的細小碎紙片壓到那些纖維上,然後細致塗抹粘合劑、質感塗料之類的東西,確保還原上的新紙片能和書的原材質保持一致。
這種工作無比精細,還原一個文字都需要耗費不少功夫。
並且還原一個破口,並不是隻黏著一層紙片就夠了,需要連續疊加多層紙片、每層紙片都必須精細塗抹黏著劑和質感塗料,一層層由內到外疊加,才能確保還原後的材質能完全與書業材質難以看出差別。
由內到外……
朱路看著修繕員工作隱約想到了什麽。
站在原地思索片刻,轉身快步離開了自己的家。
走到門外,他連忙拿出電話撥打給二向箔研究工作的負責人,問道:
“現在還是沒辦法用新研發的引力波發生模塊停止二向箔封裝逸散嗎?”
對麵負責人語氣有種明顯的無望感:
“無法停止,引力波發射模塊產生的引力波,不知道為什麽根本無法作用到二向箔上。”
朱路說道:
“我知道是什麽原因,我應該有徹底封存二向箔的辦法了。”
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都過去了,也不知道他的房子還在不在,不過就算不在了,房子裏的東西應該也會有人處理的。
專業理論書籍那種東西,多半會被編譯成學習資料上架到為了圖書館裏的。
嚐試在網絡圖書館裏搜索了一下那本書的名字,沒有搜到,但有很多同類型書籍推薦,大致看了看內容,講的都有些晦澀難懂,這些顯然是要理論研究深入一些後才適合看的,不像當初維因太太送她那本由淺至深。
聯絡了一下聯合國政府戶籍管理部門的人,詢問後確認自己的房子還在,隻不過已經被太空移民局的人給“搬”到三十年前剛建造好的亞洲一號太空城裏去了。
朱路駕駛著聯合國配給自己的個人飛船飛往了亞洲一號太空城。
雖說掩體太空城對防範二向箔這種東西毫無用處。
不過原著裏歌者打擊彈星者的時候差點就看走眼使用光粒了。
為了避免真會有哪個不開眼的文明使用光粒來打擊太陽,當初朱路並沒有阻止掩體計劃的實施,隻是將掩體計劃的優先級排到了最末。
也因為掩體計劃優先級排到了最末,所以建造速度較為緩慢,目前才剛建造出三座,與原著的數十座相差甚遠。
亞洲一號在木星背麵,內部建築都是統一規格整齊排布的。
看起來缺少了一絲生氣。
目前移居到太空城內的人還不多,每座太空城僅有幾十萬人,主要是因為相比這死板缺乏生氣的地方,人類肯定還是喜歡地球上的環境。
在全人類眼中、尤其是在取火行動成功帶回二向箔後,大多數人都已經覺得人類的科技力量可以應付黑暗森林打擊了,所以對搬遷到掩體太空城的事並沒有那麽迫切。
太空移民局的人在這方麵也是費了不少心思。
未經朱路同意就把朱路的房子搬到這裏,本也是為了吸引其他人移民。
雖說是搬房子,但其實就隻是在太空城裏新建出一座設計與朱路房子一樣的建築,然後將朱路家裏的東西都搬到了裏麵,維持著相同的擺設。
按照太空移民局給的地址,朱路來到了自己在亞洲一號太空城裏的新家前。
抬眼便看到房子前方豎立著一個和他一比一的雕像,雕像後又有塊兩米多高、五米多長的石牌,上邊用公元紀元時的楷書漢字鐫刻著四個大字:
——朱路舊居。
在房子周圍,還有許多參觀拍照的人。
朱路嘴角一扯。
他這新房子還被開發成參觀景點了???
現在算是明白太空移民局為什麽不經他同意就把他房子搬到這裏來了。
太空移民局想吸引人搬遷到掩體太空城裏,因此將很多地球人能吸引人得建築都搬到了太空城裏。
剛才沿路走來,他還看到了其他熟悉的建築。
李白墓、辛棄疾墓之類的都有。
不過人工建築好搬,天然景觀可就沒辦法了,隻能按比例縮小建造,所以用這種方式吸引人口,收益並不大。
幾個圍觀拍照的人看到朱路,立刻呼喊起來:
“是朱路!”
霎時間人群便朝他湧了過來,個個都拖著他拍照。
追星活動這種事,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朝代都是盛行的,幸虧現在人也不多,朱路笑著跟他們合完照後,朱路走到自己的新房子門前,外觀熟悉的智能管家薇薇從門上顯示出來,機械化的說道:
“這裏是古人舊居,閑人請止步。”
智能管家的記憶數據是需要消耗雲端數據庫容量的,為了節省成本,每隔數十年就會清空一次記憶數據,所以現在並不認識朱路。
他也沒跟人工智能多扯皮,立刻打電話給太空移民局的人,對方很快就還原了薇薇關於他的記憶數據。
原本冷著張臉的智能管家立刻換上熱情麵孔:
“朱路你終於回來啦,快請進快請進!”
房子的門自動打開。
進入其中,朱路看到還有一些人在房子裏走動,那些人看樣子類似一些“文物”修繕員似的,專門給他修繕家裏的一些擺設。
他的房子,現在也變成文物了。
幾個修繕員轉頭看到朱路,驚喜的笑了起來:
“朱路先生,是你!想不到你還會回到自己老房子來!”
這話乍一聽,朱路莫名覺得有歧義,可是細想,好像又沒什麽不對。
雖然這是搬到太空城裏的新家,但從意義上來說,確實也算是他的老房子啊。
朱路點點頭回以笑容:
“我回來找一些東西。”
這處新房子所有設計擺放都和他曾經的家一模一樣,按照熟悉的記憶,他來到書房,很熟練的便找到那本封麵標題全用古英文寫成量子場論講義。
書房裏同樣有一些負責修繕工作的人,拿在手裏的這本書就是被修繕過的。
一百多年的歲月,紙質書籍早該風化侵蝕的一拿起就變成齏粉了,可現在手裏這本書仍然嶄新如初。
旁邊正有個修繕員對一本舊書進行著修繕工作。
朱路走到旁邊看了看,透過對方架在舊書上方的放大鏡,見對方從書業破損邊緣內部將卷曲的細小纖維一絲一絲仔細挑出。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又用鑷子夾起旁邊的細小碎紙片壓到那些纖維上,然後細致塗抹粘合劑、質感塗料之類的東西,確保還原上的新紙片能和書的原材質保持一致。
這種工作無比精細,還原一個文字都需要耗費不少功夫。
並且還原一個破口,並不是隻黏著一層紙片就夠了,需要連續疊加多層紙片、每層紙片都必須精細塗抹黏著劑和質感塗料,一層層由內到外疊加,才能確保還原後的材質能完全與書業材質難以看出差別。
由內到外……
朱路看著修繕員工作隱約想到了什麽。
站在原地思索片刻,轉身快步離開了自己的家。
走到門外,他連忙拿出電話撥打給二向箔研究工作的負責人,問道:
“現在還是沒辦法用新研發的引力波發生模塊停止二向箔封裝逸散嗎?”
對麵負責人語氣有種明顯的無望感:
“無法停止,引力波發射模塊產生的引力波,不知道為什麽根本無法作用到二向箔上。”
朱路說道:
“我知道是什麽原因,我應該有徹底封存二向箔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