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來,項南跟著老爸陳金土正式學習做生意。
所謂敲糖幫,就是用乂塢本地種植的青皮甘蔗為原料,榨出蔗汁,上鍋熬煮,隨著水分蒸發,糖分沉澱,最終冷卻變成整個的糖塊。
乂塢本地的小商販就挑著這塊糖四處販賣,用錢買也可以,以物易物也可以。比如雞毛、鴨毛、鵝毛、廢鐵、廢銅、廢紙、碎玻璃、舊衣服……什麽都可以。
然後商販把換來的這些東西,分門別類出售。比如雞毛、鴨毛、鵝毛可以做撣子;廢鐵、廢銅、廢紙、碎玻璃可以賣給廢品站……
總而言之,就是小本經營,變廢為寶。因為要把整塊糖敲碎了賣,所以才得名“敲糖幫”。
雖然敲糖這個買賣利潤微薄,但隻要肯努力,總能混口飯吃。不然乂塢自古七山二水一分田,想靠種地填飽肚子都難。
坐坊就是顧名思義,就是當地的坐商。他們又細分為“糖坊”、“站頭”、“行家”、“老土地”四種職務。
離了陳家村之後,敲糖幫第一站來到金華郊外的千戶莊。
敲糖幫的規矩雖然質樸,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商業至理,甚至可以說是直指人心。
這也是為何明明大家都知道,敲糖不被允許,但還是冒險去做的原因。
“所謂‘開四門’,就是我們每到一處地方,尤其是新地方,都要把四麵八方的關係捋順了。”陳金土又道,“這樣我們才知道誰家缺什麽,誰家有什麽,誰家東西貴,誰家東西便宜……這樣我們用便宜東西換了人家貴的,這樣我們才能夠賺到錢。”
擔頭就是所有挑擔做生意的統稱,頭次跟著上路的項南都算是擔頭。
而以項南的聰明才智,要學這些規矩自然不難。因此他隻學了三天,就能跟著陳金土、陳金水、陳金柱等人一起上路了。
在此期間,他還連夜去了趟東陽公社,幫大隊長和倆民兵解去了迷心術。
雖然項南繼承了丁元英、方展博、楚天闊、葉謹言、石小猛等人的經營、管理、投資經驗,論做生意稱得上一把好手。
臨上路前,大家都跪在地上,給祖師爺叩頭道。
“老路頭”下又有“攏擔”,是各村糖擔的首領,由村推舉並負責帶領本村糖擔,其能力略遜於“擔頭”。
……
總的來說,分為兩大類,一是坐坊,二是擔頭。
活到老,學到老,總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之後敲糖幫眾人分散開來,各自挑著擔子去做生意,晚上再回來千戶莊聚齊。
“祖師爺保佑,一路平安。”
開四門,也就是兵法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客戶的需求,了解市場的動態,這一理論,在現代商戰中也很重要。
項南點了點頭。
敲糖幫雖然隻是個由小商販組成的小幫派,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不僅幫中有各種規矩,而且還有不同的職務和分工。
……
進四出六,看似吃虧,其實目的是利潤均沾。把自己的朋友變得多多的,把自己的敵人變得少少的。
投其所好、入鄉隨俗,現代商戰中也常用到。
不然的話,他們會因為腦神經受損,不僅會喪失記憶,而且會逐漸泯滅人性,變得徹底瘋狂。
千戶莊就算是敲糖幫的臨時據點。
因為這些質樸的規矩裏,濃縮的是敲糖幫幾百年來,成千上萬先輩積累的經驗與智慧。他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跟這麽多人比,所以該聽還是要聽的。
“生意要想做得好,就要學會聚攏人氣。怎麽才能聚攏人氣呢,那就要投其所好,入鄉隨俗。”陳金土又傳授經驗道,“遇到人家有事,能幫的就幫一把。要會說拜年話,要會說人家喜歡的故事……所謂藝多不壓身。”
項南又點點頭。
“求祖師爺保佑,這一趟順順利利~”
“敲糖這生意要想做得好,就要做到‘進四出六’。什麽意思呢,就是每賺十塊錢,我們自己隻留四塊,其他六塊給到別人。”陳金土給兒子介紹規矩道,“給誰呢,給朋友,給那些能幫我們的人。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生意做得長久,人家也才樂意跟我們做生意。”
不過擔頭也分級別的,領導人物稱為“老路頭”。
“求祖師爺保佑,買賣興隆,平安歸來!”
項南再次點點頭。
由於上次敲糖幫是在東陽公社被抓的,因此這次他們選擇往西走,走金崋、龍遊、瞿州、淳安、浦江,正好是轉了一個大彎。到時候,也剛好能趕上過年。
而來回一百公裏,對輕功絕頂的項南來說,兩個小時就夠了。
其中“糖坊”的任務是把煎好的糖粒、糖餅、生薑糖用現金或貨物的形式貸給敲糖人,同時還收購代銷敲糖人收來的貨物;“站頭”就是敲糖幫居住的小客棧,並經營糖擔托運業務;“行家”專事采購各類小百貨以供敲糖幫經營;“老土地”專收敲糖幫換回的貨物。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得意洋洋,自高自大,而是耐心的跟著陳金土學著。
這類人由精於敲糖業務的人擔當,且是從敲糖幫中公議推舉的“精英人物”,其任務是由其獨當一麵,統帥一路糖擔。
比如大名鼎鼎的麥當勞、肯德基,進入內地之後同樣也做了相當程度的變革,增加了適合內地人口味的特色菜品,如雞肉卷、嫩牛五方、麥辣雞翅等等。甚至油條、豆漿、皮蛋瘦肉粥都有了。
……
而鄉親們也一路將他們送出村,直到他們走遠了,身影消失在山路中,才舍得轉頭。
“攏擔”下又有“年伯”,“年伯”的職位是由“攏擔”任命,其任務是協助“攏擔”的工作,同時,“年伯”要照管五至七副的“擔頭”。
最後是糖擔,又稱“擔頭”。這些“擔頭”,就是“新手”,即初次出門的敲糖人,如同工匠所收的學徒,屬“年伯”帶領指導。
由此可見,敲糖幫雖然做得是小本買賣,但組織架構、運行規律還是很嚴謹的,並不是散兵遊勇,亂哄哄的一窩蜂。
所謂敲糖幫,就是用乂塢本地種植的青皮甘蔗為原料,榨出蔗汁,上鍋熬煮,隨著水分蒸發,糖分沉澱,最終冷卻變成整個的糖塊。
乂塢本地的小商販就挑著這塊糖四處販賣,用錢買也可以,以物易物也可以。比如雞毛、鴨毛、鵝毛、廢鐵、廢銅、廢紙、碎玻璃、舊衣服……什麽都可以。
然後商販把換來的這些東西,分門別類出售。比如雞毛、鴨毛、鵝毛可以做撣子;廢鐵、廢銅、廢紙、碎玻璃可以賣給廢品站……
總而言之,就是小本經營,變廢為寶。因為要把整塊糖敲碎了賣,所以才得名“敲糖幫”。
雖然敲糖這個買賣利潤微薄,但隻要肯努力,總能混口飯吃。不然乂塢自古七山二水一分田,想靠種地填飽肚子都難。
坐坊就是顧名思義,就是當地的坐商。他們又細分為“糖坊”、“站頭”、“行家”、“老土地”四種職務。
離了陳家村之後,敲糖幫第一站來到金華郊外的千戶莊。
敲糖幫的規矩雖然質樸,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商業至理,甚至可以說是直指人心。
這也是為何明明大家都知道,敲糖不被允許,但還是冒險去做的原因。
“所謂‘開四門’,就是我們每到一處地方,尤其是新地方,都要把四麵八方的關係捋順了。”陳金土又道,“這樣我們才知道誰家缺什麽,誰家有什麽,誰家東西貴,誰家東西便宜……這樣我們用便宜東西換了人家貴的,這樣我們才能夠賺到錢。”
擔頭就是所有挑擔做生意的統稱,頭次跟著上路的項南都算是擔頭。
而以項南的聰明才智,要學這些規矩自然不難。因此他隻學了三天,就能跟著陳金土、陳金水、陳金柱等人一起上路了。
在此期間,他還連夜去了趟東陽公社,幫大隊長和倆民兵解去了迷心術。
雖然項南繼承了丁元英、方展博、楚天闊、葉謹言、石小猛等人的經營、管理、投資經驗,論做生意稱得上一把好手。
臨上路前,大家都跪在地上,給祖師爺叩頭道。
“老路頭”下又有“攏擔”,是各村糖擔的首領,由村推舉並負責帶領本村糖擔,其能力略遜於“擔頭”。
……
總的來說,分為兩大類,一是坐坊,二是擔頭。
活到老,學到老,總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之後敲糖幫眾人分散開來,各自挑著擔子去做生意,晚上再回來千戶莊聚齊。
“祖師爺保佑,一路平安。”
開四門,也就是兵法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客戶的需求,了解市場的動態,這一理論,在現代商戰中也很重要。
項南點了點頭。
敲糖幫雖然隻是個由小商販組成的小幫派,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不僅幫中有各種規矩,而且還有不同的職務和分工。
……
進四出六,看似吃虧,其實目的是利潤均沾。把自己的朋友變得多多的,把自己的敵人變得少少的。
投其所好、入鄉隨俗,現代商戰中也常用到。
不然的話,他們會因為腦神經受損,不僅會喪失記憶,而且會逐漸泯滅人性,變得徹底瘋狂。
千戶莊就算是敲糖幫的臨時據點。
因為這些質樸的規矩裏,濃縮的是敲糖幫幾百年來,成千上萬先輩積累的經驗與智慧。他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跟這麽多人比,所以該聽還是要聽的。
“生意要想做得好,就要學會聚攏人氣。怎麽才能聚攏人氣呢,那就要投其所好,入鄉隨俗。”陳金土又傳授經驗道,“遇到人家有事,能幫的就幫一把。要會說拜年話,要會說人家喜歡的故事……所謂藝多不壓身。”
項南又點點頭。
“求祖師爺保佑,這一趟順順利利~”
“敲糖這生意要想做得好,就要做到‘進四出六’。什麽意思呢,就是每賺十塊錢,我們自己隻留四塊,其他六塊給到別人。”陳金土給兒子介紹規矩道,“給誰呢,給朋友,給那些能幫我們的人。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生意做得長久,人家也才樂意跟我們做生意。”
不過擔頭也分級別的,領導人物稱為“老路頭”。
“求祖師爺保佑,買賣興隆,平安歸來!”
項南再次點點頭。
由於上次敲糖幫是在東陽公社被抓的,因此這次他們選擇往西走,走金崋、龍遊、瞿州、淳安、浦江,正好是轉了一個大彎。到時候,也剛好能趕上過年。
而來回一百公裏,對輕功絕頂的項南來說,兩個小時就夠了。
其中“糖坊”的任務是把煎好的糖粒、糖餅、生薑糖用現金或貨物的形式貸給敲糖人,同時還收購代銷敲糖人收來的貨物;“站頭”就是敲糖幫居住的小客棧,並經營糖擔托運業務;“行家”專事采購各類小百貨以供敲糖幫經營;“老土地”專收敲糖幫換回的貨物。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得意洋洋,自高自大,而是耐心的跟著陳金土學著。
這類人由精於敲糖業務的人擔當,且是從敲糖幫中公議推舉的“精英人物”,其任務是由其獨當一麵,統帥一路糖擔。
比如大名鼎鼎的麥當勞、肯德基,進入內地之後同樣也做了相當程度的變革,增加了適合內地人口味的特色菜品,如雞肉卷、嫩牛五方、麥辣雞翅等等。甚至油條、豆漿、皮蛋瘦肉粥都有了。
……
而鄉親們也一路將他們送出村,直到他們走遠了,身影消失在山路中,才舍得轉頭。
“攏擔”下又有“年伯”,“年伯”的職位是由“攏擔”任命,其任務是協助“攏擔”的工作,同時,“年伯”要照管五至七副的“擔頭”。
最後是糖擔,又稱“擔頭”。這些“擔頭”,就是“新手”,即初次出門的敲糖人,如同工匠所收的學徒,屬“年伯”帶領指導。
由此可見,敲糖幫雖然做得是小本買賣,但組織架構、運行規律還是很嚴謹的,並不是散兵遊勇,亂哄哄的一窩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