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在軍政大學的日子,過得是非常快的。
幾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七七年九月,國家決定恢複高考。
小萍在項南的建議之下,向總政歌舞團申請轉業,準備參加高考。
其實,小萍現在在總政的日子很好過
憑借《駝鈴》、《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等歌曲,她現在是有名的小才女。
再加上項南那本筆記本,保證她可以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
不過項南還是覺得,她應該去上大學的。
一來,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小萍靠著他的支持,固然能瀟灑過一生,但如果是她自己有才華,自己創作,感覺會更好,心裏也會更踏實。
二來,增廣見聞和知識儲備,這樣跟他也能有更多共同話題。不然的話,天天都是聊雞毛蒜皮,家長裏短這樣的話題,而無法進行心靈深處的溝通,那感情很快就會退化的。
小萍對項南的話,自然是言聽計從。
何況,沈博文也支持小萍去大學深造。
她現在的工作固然好,但是靠一時的才華,支持不了多久。時間一長,靈感耗盡,她就可能失去創作的能力。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就像方仲永一樣,本來很有才華的。但是他父親卻不注重培養,隻是讓他四處去展示才藝。結果他的才華很快用光,迅速的泯然眾人矣。
而上大學就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厚積而薄發,以後的創作之路可以走得更順暢。
因此,她從善如流,便向總政歌舞團提出轉業申請。
……
隻不過,總政的領導卻不願意批準。
何小萍雖然年輕,但卻才華橫溢。參與創作的多首歌曲,都成為傳唱不休的經典之作。像這樣的人才,他們怎麽願意放過。
“何小萍同誌,你再認真考慮一下。你去讀大學,也是為了個好前程。而我們總政,已經是全國最好的演出團體之一。
你大學畢業之後,都未必能進到這裏的。你又何必一定要去讀大學呢,就留在團裏不好麽?”鄧文武親自勸道。
“鄧團長,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我的創作,不過是靠一點小聰明而已,撐不了多久的。我需要學習,需要積累,這樣才能延長我的創作生命。”小萍解釋道,“您就算勉強留下我,等過兩年,我寫不出東西的時候,不還是要轉業的嘛。”
“嗯。”鄧文武點了點頭,承認小萍說得有道理。
她雖然有才華,但畢竟學曆在那擺著。初中畢業,又能積累多少才華。一旦耗盡,的確就沒用了。
就像王安石寫得《傷仲永》一樣,因為失去才華,泯然眾人。如此一來,他可就作孽了。
可是讓小萍轉業,他也實在舍不得。
“小萍,你先別急著轉業。我告訴你一個消息吧,據我所知,上級首長計劃重開解放軍藝術學院。
你先耐心等一段時間,等軍藝一開,我保證團裏優先推薦你入學。你覺得意下如何?”鄧文武勸道。
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前身,是一九三四年,於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創辦的高爾基戲劇學校。一九三八年,在延安又創立了魯迅藝術學院。
兩所學校,為部隊培養了大量的藝術人才。既豐富了部隊的文娛生活,也強化了我黨的輿論宣傳。
一九六零年,解放軍藝術學院正式成立。但一九六九年,學校停辦,實在可惜,害得部隊失去一條培養藝術人才的渠道。
因此最近,上級又在考慮重開解放軍藝術學院。
小萍一聽,難以決斷,因此回去與項南商量。
項南聽後,自然是建議她讀軍藝。
一來,她就讀軍藝,是由團裏推薦保送,入學的把握會更大。相比起來,她自己去考試,萬一發揮失常,就得不償失了。
二來,項南來前查過資料,知道軍藝是七八年重開,也即是明年就能入學。到時候,如果團裏食言而肥,那小萍再轉業也不遲。
反正她今年也才十九歲,還很年輕。而第一批上大學的人中,很多都已經是三四十歲了。所以小萍等一年,歲數也不算大。
聽了項南的建議,小萍也就同意了。
……
之後幾個月,小萍還按照項南的建議,先後又拿出了《我愛你,中國》、《絨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歌聲與微笑》、《蝸牛和黃鸝鳥》等多首歌曲,來幫自己累積功勞,爭取入學的機會。
因為在項南看來,一旦軍藝重開,想要就讀的人勢必把門檻都擠破了。
小萍雖然有名氣,有才華,但未必爭得過那些有人脈,有背景的人。所以她必須多出作品,多積功勳,多攢名望。
這樣一來,軍藝想要將她拒之門外,可就不容易了。畢竟那麽多雙眼睛看著,也不好把事情做得太過分。
果然,隨著這些歌曲流傳開來,何小萍的才女之名越叫越響。
轉過年來,七八年五月,上級決定重開軍藝。
何小萍作為全國知名的詞曲創作人,順利被總政保送,進入軍藝音樂係進行深造。
……
而到七八年末,項南則以優異的成績,從軍政大學畢業。
當天的畢業酒會,他和同學們互訴離情,喝得酩酊大醉。
兩年同窗,他們真的是積累了深厚的友誼。此次離去,誰都有幾分不舍。
《駝鈴》這首歌,都不知被唱響了多少回。
畢業之後,項南將再度回天府軍區。
小萍實在有些不舍。
這兩年,她和項南在燕京待得好好地,一起吃吃飯,逛逛街,旅旅遊。故宮、後海、香山、頤和園、圓明園、八達嶺長城……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他們的關係也是越處越親密,密得如膠似漆,不可分割。
“你走了,我怎麽辦呢?”小萍拽著項南的胳膊道。
“傻瓜,我又不是不回來了。”項南笑道,“放心吧,最多再有一年時間,我就回來了。”
文工團解散,也就是八零年的事。到時候,他想回來並不難。
“那一言為定。到時候,你要不回來,我就去找你。”小萍認真的道,“死也要留在你的身邊。”
“乖了。”項南寵溺的摸了摸她的頭。
在軍政大學的日子,過得是非常快的。
幾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七七年九月,國家決定恢複高考。
小萍在項南的建議之下,向總政歌舞團申請轉業,準備參加高考。
其實,小萍現在在總政的日子很好過
憑借《駝鈴》、《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等歌曲,她現在是有名的小才女。
再加上項南那本筆記本,保證她可以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
不過項南還是覺得,她應該去上大學的。
一來,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小萍靠著他的支持,固然能瀟灑過一生,但如果是她自己有才華,自己創作,感覺會更好,心裏也會更踏實。
二來,增廣見聞和知識儲備,這樣跟他也能有更多共同話題。不然的話,天天都是聊雞毛蒜皮,家長裏短這樣的話題,而無法進行心靈深處的溝通,那感情很快就會退化的。
小萍對項南的話,自然是言聽計從。
何況,沈博文也支持小萍去大學深造。
她現在的工作固然好,但是靠一時的才華,支持不了多久。時間一長,靈感耗盡,她就可能失去創作的能力。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就像方仲永一樣,本來很有才華的。但是他父親卻不注重培養,隻是讓他四處去展示才藝。結果他的才華很快用光,迅速的泯然眾人矣。
而上大學就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厚積而薄發,以後的創作之路可以走得更順暢。
因此,她從善如流,便向總政歌舞團提出轉業申請。
……
隻不過,總政的領導卻不願意批準。
何小萍雖然年輕,但卻才華橫溢。參與創作的多首歌曲,都成為傳唱不休的經典之作。像這樣的人才,他們怎麽願意放過。
“何小萍同誌,你再認真考慮一下。你去讀大學,也是為了個好前程。而我們總政,已經是全國最好的演出團體之一。
你大學畢業之後,都未必能進到這裏的。你又何必一定要去讀大學呢,就留在團裏不好麽?”鄧文武親自勸道。
“鄧團長,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我的創作,不過是靠一點小聰明而已,撐不了多久的。我需要學習,需要積累,這樣才能延長我的創作生命。”小萍解釋道,“您就算勉強留下我,等過兩年,我寫不出東西的時候,不還是要轉業的嘛。”
“嗯。”鄧文武點了點頭,承認小萍說得有道理。
她雖然有才華,但畢竟學曆在那擺著。初中畢業,又能積累多少才華。一旦耗盡,的確就沒用了。
就像王安石寫得《傷仲永》一樣,因為失去才華,泯然眾人。如此一來,他可就作孽了。
可是讓小萍轉業,他也實在舍不得。
“小萍,你先別急著轉業。我告訴你一個消息吧,據我所知,上級首長計劃重開解放軍藝術學院。
你先耐心等一段時間,等軍藝一開,我保證團裏優先推薦你入學。你覺得意下如何?”鄧文武勸道。
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前身,是一九三四年,於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創辦的高爾基戲劇學校。一九三八年,在延安又創立了魯迅藝術學院。
兩所學校,為部隊培養了大量的藝術人才。既豐富了部隊的文娛生活,也強化了我黨的輿論宣傳。
一九六零年,解放軍藝術學院正式成立。但一九六九年,學校停辦,實在可惜,害得部隊失去一條培養藝術人才的渠道。
因此最近,上級又在考慮重開解放軍藝術學院。
小萍一聽,難以決斷,因此回去與項南商量。
項南聽後,自然是建議她讀軍藝。
一來,她就讀軍藝,是由團裏推薦保送,入學的把握會更大。相比起來,她自己去考試,萬一發揮失常,就得不償失了。
二來,項南來前查過資料,知道軍藝是七八年重開,也即是明年就能入學。到時候,如果團裏食言而肥,那小萍再轉業也不遲。
反正她今年也才十九歲,還很年輕。而第一批上大學的人中,很多都已經是三四十歲了。所以小萍等一年,歲數也不算大。
聽了項南的建議,小萍也就同意了。
……
之後幾個月,小萍還按照項南的建議,先後又拿出了《我愛你,中國》、《絨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歌聲與微笑》、《蝸牛和黃鸝鳥》等多首歌曲,來幫自己累積功勞,爭取入學的機會。
因為在項南看來,一旦軍藝重開,想要就讀的人勢必把門檻都擠破了。
小萍雖然有名氣,有才華,但未必爭得過那些有人脈,有背景的人。所以她必須多出作品,多積功勳,多攢名望。
這樣一來,軍藝想要將她拒之門外,可就不容易了。畢竟那麽多雙眼睛看著,也不好把事情做得太過分。
果然,隨著這些歌曲流傳開來,何小萍的才女之名越叫越響。
轉過年來,七八年五月,上級決定重開軍藝。
何小萍作為全國知名的詞曲創作人,順利被總政保送,進入軍藝音樂係進行深造。
……
而到七八年末,項南則以優異的成績,從軍政大學畢業。
當天的畢業酒會,他和同學們互訴離情,喝得酩酊大醉。
兩年同窗,他們真的是積累了深厚的友誼。此次離去,誰都有幾分不舍。
《駝鈴》這首歌,都不知被唱響了多少回。
畢業之後,項南將再度回天府軍區。
小萍實在有些不舍。
這兩年,她和項南在燕京待得好好地,一起吃吃飯,逛逛街,旅旅遊。故宮、後海、香山、頤和園、圓明園、八達嶺長城……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他們的關係也是越處越親密,密得如膠似漆,不可分割。
“你走了,我怎麽辦呢?”小萍拽著項南的胳膊道。
“傻瓜,我又不是不回來了。”項南笑道,“放心吧,最多再有一年時間,我就回來了。”
文工團解散,也就是八零年的事。到時候,他想回來並不難。
“那一言為定。到時候,你要不回來,我就去找你。”小萍認真的道,“死也要留在你的身邊。”
“乖了。”項南寵溺的摸了摸她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