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乾隆元年很快到來。


    二月份,琅嬅遇喜,闔宮上下都非常高興。


    因為皇上登基之後,所生的第一子,跟長子、嫡子位份相同,都是貴子。


    琅嬅若是再生下一位阿哥,那真是嫡子、長子、貴子占全了,當真了不得,所以闔宮上下都羨慕之極。


    琅嬅自己都很慎重,從確認喜脈之後,便讓太醫院細心照料著,確保萬安。


    項南都很重視,特地吩咐奴婢素練、及太醫院的齊汝,“皇後的飲食、湯藥務必慎重,每一樣都要詳細檢查才行。而且沾手的人,越少越好。”


    他擔心某些人賊心不死,趁著琅嬅懷孕之際暗下殺手。


    “是,皇上。”素練、齊汝都應聲道。


    “皇後,你安心保胎。宮裏的事,我看暫時交由如懿、諸瑛協理,你看如何?”項南又看向琅嬅道。


    琅嬅一愣,隨後點了點頭。


    她雖然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權力,可是現在保胎是第一位的。生下皇帝登基後的第一位皇子,才是頭等大事。


    到時候,她既有嫡長子、嫡次子,還有嫡貴子,三子在手,貴不可言,還怕誰搶走皇後之位?


    ……


    隨後,項南下旨,由如懿、諸瑛協理六宮。


    “還是要盡可能的裁減宮中的開支。”項南囑咐二人道,“上了歲數的宮女,該放出宮的就放出宮。


    內務府是貪汙腐敗的重災區,你們好好查查賬,看看那些奴才是否用心做事,有沒有鼠竊狗偷,中飽私囊。”


    曆代朝廷都會定時放出宮女婚配,清朝康熙年間規定,年滿三十歲的宮女就要被放出去。雍正年間,這一歲數又被定在了二十五歲。


    而跟電視劇中,嬪妃動輒打罵宮女,甚至瞅著不順眼,就要賜死不同,其實清朝的宮女沒那麽慘。


    因為能進宮做宮女的,也都是八旗子弟,也都是有一定身份的,因此不允許隨意責罰或賜死。


    乾隆的寵妃淳妃因為打死宮女,而被降為嬪位;道光的琳常在因為責打宮女,扭送出宮,就被降為了答應;


    而內務府是皇上的小金庫,專管宮廷事務,諸如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采捕等,還把持鹽政、分收榷關、收受貢品。


    內務府負責管理上百萬畝田莊、十數個關口的賦稅、關外的皮毛、人參、玉石,各省各藩國的進貢,十三行的外貿生意,以及鹽稅等等等等。


    可以說,內務府就是一個大型的壟斷國企,它能賺得錢當真是海了去了。


    但是內務府一年歲入卻隻有區區二百萬兩,其中自然有很大的貓膩。養活宮中數千人還不夠,居然還要從戶部撥款才行。


    項南熟讀詩書,知道內務府這幫人有多貪心。


    比如幾文錢一個的雞蛋,他們楞敢跟皇上開口十兩銀子一枚。


    光緒皇帝聽說老師翁同龢早餐吃四個雞蛋,都驚訝得不得了。說沒想到老師的早餐就如此豪奢,嚇得翁同龢連忙改口,說自己吃得雞蛋是壞的,所以才便宜。


    道光皇帝的龍袍壞了個破洞,想著補補還能穿。但內務府依然開出了三千兩銀子的天價修補費。


    可憐這些皇帝因為長期養在深宮,對外界的經濟狀況一無所知,所以被這些奴才玩弄於鼓掌之中。


    而熟知經濟的項南,自然不會被他們所蒙蔽,所以整治內務府是是必須要做的事。


    不然將來,他的工廠產出的一係列鋼材、玻璃、水泥、鍾表、香皂、香水等產品,怕是沒等銷售,就被內務府貪汙一空了。


    到時賺不到錢不說,甚至都有可能賠本。


    而項南讓如懿、諸瑛查內務府,不過是個幌子,佯攻而已。她們兩個嬪妃,沒多大見識,又沒學過會計、經營,根本查不出內務府的毛病。


    到時候,他們就會大意,剛好給項南可趁之機。


    “是,皇上。”如懿、諸瑛都點頭道。


    她們倆也剛好聽說了內務府的一些事情。


    比如內務府總管太監秦立拜高踩低,對得寵的妃子就比較奉承,像皇後琅嬅、如懿、諸瑛、海蘭、婉茵等。


    而像金玉妍、蘇綠筠既沒有子嗣,平時也不大受寵的妃子,就比較冷淡。甚至還有克扣月例的事情發生。


    這樣的總管太監,是該好好敲打敲打了。


    ……


    如懿、諸瑛隨後開始查內務府的賬簿,不過注定是查不到什麽。


    那幫當差的都是世世代代當差,早有一大套的做賬手法和言辭話術,不是她們這些小女子,隨隨便便查幾下,就能夠查得出來的。


    項南也不奢望她們真查出什麽來。


    不過秦立受了敲打之後,還是老實了一段時間,拜高踩低的也不敢那麽明顯了,宮女、太監的月例銀子也能足額、按時發放了。


    這讓如懿、諸瑛都受到了宮人們的一致擁護。


    ……


    五月份,項南又頒布政令,禁止“當官貼費”。


    原來江浙一帶,為了疏浚河道,每年都會召集百工匠役奉官役使,名為當官。吏胥從中舞弊,少發或不發工食。


    如匠役不能親自當差,則暗中斂錢相助,名為貼費。致使官吏徇私中飽,種種弊規,苦累小民。


    項南熟讀史書,知道這一弊端,因此下令禁止。今後所有河工費用由公帑支付,報工部實銷,不得增加百姓負擔。


    此旨頒下之後,深受“當官貼費”之苦的江浙百姓無不口呼萬歲,感激涕零,也讓項南收獲了很大一份人氣。


    六月份,項南再次下旨,裁革粵東、滇南等多地雜稅。


    原來粵東、滇南雜稅頗多,像糞、牛骨、農具、棉條、日用雜貿、魚、蝦、果、蔬等皆要收稅,而且還加征鹽稅等等。


    這類雜稅名目繁多,很多都是苛捐濫稅,令百姓們苦不堪言,因此全部予以裁革。


    旨意頒布之後,百姓們也是山呼萬歲,感激不已。


    ……


    同月,天工坊的玻璃作坊正式投產。


    玻璃自古有之,不過中土產的玻璃,大多是鉛鋇玻璃,質地脆且色彩渾濁,因此又被稱為琉璃、藥玉等。


    西方產玻璃大多是鈉鈣玻璃,不僅耐高溫而且透明度高,實用性更強。天工坊產得玻璃,就是項南提供的鈉鈣玻璃配方,所以產出的玻璃晶瑩剔透,十分漂亮。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諸天單身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墨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墨白並收藏拯救諸天單身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