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南以改換風水為由,在宅子裏麵大興土木,最終在地下挖出了深達五米,麵積足有兩百米的地下室。


    看到這個地下室,小豆子、菊仙都不解為什麽。


    項南卻沒有過多的解釋,隻是螞蟻搬家似的,一點點往裏麵運耐儲存的貨物。


    比如煤油、蠟燭、木炭、肥皂、食鹽、蜂蜜、火腿、罐頭、臘肉、菜幹、普洱、幹菌、綢緞、棉布等等等等。


    經過他的不懈搬運之後,偌大的地下室都快被盛滿了,預估計就算大饑荒來臨之時,他們三人憑借這些存貨,也能安安穩穩活過好幾年。


    ……


    而在項南大興土木的同時,小豆子也在澳門上了學。


    他上得是一座教會學校,名字叫做聖若瑟中學。


    原本校址建在粵州,後來因為戰亂,學校遷移到了澳門,它是一所老牌的中學,教學質量、群眾口碑都很不錯。


    至於菊仙,這半年多來,也跟著項南學讀書。不過可惜她年紀太大,去學校讀書已經不方便。


    不然的話,項南也願意送她去上學,讓她也可以多交一些朋友。


    ……


    項南一邊忙家裏的事,一邊忙外麵的事情。


    他準備在澳門開設一家中醫診所,坐堂治病。


    一來,坐堂治病可以揚名,而名氣對他來說,未嚐不是一件護身符;


    二來,坐堂治病,也是一件積功德的事情。不然,沒有正經事幹,天天不務正業,東遊西逛,也實在不是項南的性格。


    很快他便在澳門俾利喇街開了一家名叫正德堂的藥鋪。


    “正德”二字出自《尚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項南親自坐堂診病,菊仙則為他打下手,順便跟他學習醫術。


    “師兄,中醫您也會,您行麽?別再治死人。”小豆子笑道。


    “胡說。師兄有半仙之能,本事多得很,你見過的,連一成都不到。”項南撇撇嘴道。


    而所謂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很快正德堂便迎來了第一位病人。


    可他一進門,見到坐診的項南就是一愣,隨即下意識的就要往外走。


    因為項南實在是太年輕了,就是一個小毛孩子而已。這麽年輕,怕是還沒出徒呢。他再膽大,也不敢讓他瞧病啊。


    “這位先生請留步。”項南見狀,開口說道,“如在下看得不錯,您應該是肚痛、腹瀉吧?”


    病人一聽,頓時停下腳步。


    項南所言,正對其症。


    他就是肚子痛、鬧肚子,腹瀉的厲害,從早起到中午已經跑了六趟廁所,拉得都快要虛脫了,所以才跑來看醫生的。


    沒想到,他都還沒說自己的病情,項南居然就已經看出來了。


    如此看來,這位小大夫倒還有點道行。


    因此病人轉過身來,走進病房,“大夫,您說得對,我就是肚痛、腹瀉,快拉死我了。哎喲、哎喲,不行、不行,我又要來了。”


    “不要緊。”項南說著,取出銀針,連紮他身上幾處穴道。


    病人洶湧澎湃的屎意頓時全無,而且翻江倒海一般的肚痛,也一下子就被止住了。


    病人頓時一愣,沒想到項南的醫術這般高明,就紮了那麽幾針,居然就止住了他的肚痛、腹瀉,簡直太神了。


    項南隨後按了一下他的脈搏,就知道是他吃得東西不幹淨,細菌感染了腸胃道,以至於引發了肚痛、腹瀉。


    而在古代腹瀉是可以死人的。因為腹瀉會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血糖低、心律失常、腦心梗等等疾病,所以當時留下一句老話,“好漢架不住三泡稀。”


    項南診過脈後,立刻吩咐菊仙抓藥、煎藥。


    很快菊仙便將藥熬好,項南讓病人趁熱喝下。


    不到一刻鍾,病人便覺得小腹湧起一股暖流,非常舒服。


    項南這才取下銀針,病人就覺自己肚痛漸消,而且也不再想跑茅廁了。


    這不禁讓他大喜過望,連連拱手,“大夫,您是真人不露相,真沒想到,您的醫術真是高明。”


    他原本以為項南年輕,醫術應該不高。沒想到,項南是真人不露相。這麽一副藥,就把他的肚痛、腹瀉治好了,實在是太神了。


    項南笑了笑,以他的醫術,治個腹瀉還是輕而易舉的事。


    “以後記住,少喝生水,少吃生冷的食物。”他囑咐道。


    “行,我記下了。這是診金,謝謝您、謝謝您。”病人欽佩的道。


    ……


    隨後的一段時間,項南又治好了多位病人,口碑也逐漸傳播開來。


    很快人們就都知道了,正德堂的段大夫雖然年輕,卻是醫術精湛,因此來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


    而項南的醫術也的確是高明,不說感冒、發燒、肚子痛這類的小毛病,就算是被視為絕症的肺癆、腸癰、麻風、背疽等,他都有辦法治療。


    因此治好的病人越來越多,口碑也是越來越響,沒兩年時間,省港澳都知道正德堂段神醫的名號了。


    而隨著名氣的提振,項南在澳門的地位,自然也是節節攀升。


    當地的官員、富商、地主等頭麵人物,都樂意與項南交往。


    畢竟人吃五穀雜糧,就沒有不得病的時候,難免有個感冒發燒、頭疼腦熱。而且越是有錢人就越怕死。


    項南醫術如此高超,他們自然樂得交往。到時候,能出手救他們一命,可比什麽都重要。


    而且見項南年紀輕輕,又一表人才,身家不菲,卻還沒有結婚生子,不少人都開始打他主意。好幾家當地的士紳,都願意跟項南聯姻。


    對此項南卻是敬謝不敏,忙說自己雖然沒結婚,但是已經定了親了。如今年歲還小,等再過兩年就會完婚。


    見他這麽說,大家也隻得罷了。


    在當時,澳門雖然施行的是《大清律》,還允許納妾,但是士紳家的女兒,隻可能做正房,絕不可能給人做妾的。


    而項南之所以不娶他們家的女兒,倒也不是說要對菊仙守身如玉。


    隻是澳門當時的人口不過十幾萬,那些士紳聽上去似乎地位很高,其實就是小鎮上的富戶而已,論身家、論權勢、論地位,都不怎麽樣。


    項南就算聯姻,也不會找他們。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諸天單身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墨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墨白並收藏拯救諸天單身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