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要進行更加瘋狂的攻城,陰館守軍嚴守以待。


    援兵的到達,大大提振了士氣。


    隻要再堅持幾個時辰,蘇定方部就會到達!


    城牆上守軍,早已習慣了匈奴密集的箭雨。女牆邊上,是箭雨的死角,陰館守軍躲在死角裏,撿起敵人送來的羽箭,回擊匈奴!


    狂怒解決不了問題。


    匈奴並沒因暴怒而獲得更多攻城的辦法,兩個時辰過去了,陰館城仍然屹立不倒,城牆下,隻是增添了更多匈奴的屍體!


    “援兵!援兵到了!”


    東麵守軍率先發現了遠處飄揚的軍旗!


    蘇定方的隊伍,比預計提前兩個時辰抵達陰館!


    “援兵!西麵也有援兵了!”


    西麵,匈奴大營後方又一次出現騷動,那支略顯雜亂的小股隊伍再次襲擾匈奴。


    雖然西部小股部隊情況不明,但攪亂匈奴的隊伍一定是友軍。


    東西兩個方向的漢軍大大分散了匈奴的精力,攻城之勢頓減。


    戰機難得!


    楊延昭當然不會錯過。


    將滿桂的三百輕騎分成三個百人隊,楊延昭滿桂各帶一隊,出北門,向東和蘇定方部內外夾擊匈奴!七郎楊延嗣帶一隊,出西門,接應西麵友軍!


    城門大開,漢軍輕騎氣勢如虹,殺向匈奴大營。


    陰館城久攻不下,匈奴攻城連遭重挫,須卜氏千戶、骨都侯先後斃命,平城被漢軍偷襲。


    一係列挫敗,令匈奴軍心早已不穩。


    而大漢援兵又源源不斷。先是漢軍輕騎馳援,又有東西兩路援軍殺至,漢軍到底還有多少援兵,猶未可知。


    匈奴終於絕望了!


    匈奴大都尉、大當戶,保護著匈奴王,狼狽地渡過氵累水,向北部的定襄郡中陵方向撤退……


    ……


    匈奴雖敗,但在兵力上仍占據絕對優勢。


    漢軍追至累水河邊,不敢涉水窮追,各路軍馬撤回陰館。


    楊延嗣也引兵退回城裏,可是,卻沒帶回那小股友軍。


    楊延昭連忙詢問七郎,七郎頭搖得撥浪鼓似的,友軍是哪的隊伍、從哪來的、去哪了,一概不知。


    當著蘇定方滿桂等人的麵,六郎急了。“你啥都不知,你幹什麽了?”


    七郎無辜地眨眨眼睛,爭辯道:“那麽多匈奴,我忙著殺呢,哪有空管他們。”


    “你……”楊延昭沒轍了。


    蘇定方趕緊勸慰,既然人家沒主動進城,就一定有原因。


    找來跟隨七郎拚殺的兵士,得知那股隊伍見匈奴撤退,追到累水河邊,就撿了些戰利品,沿河岸向西退了。


    兵士還說,那股隊伍裝備不整,不像是正規的隊伍,而且裏麵好像還有女人!


    女人?


    漢以前,很少有女人上陣拚殺。這支隊伍,到底是什麽來路?


    不過,可以肯定一點。既然來救援陰館,襲擾匈奴,就是友而非敵。


    ……


    楊延昭蘇定方重新部署陰館防衛,並向多個方向派出斥候。


    蘇定方還特地向北邊派出小股隊伍,接應從平城方向趕來的少主劉芒。


    第二天傍晚,有斥候來報。


    代郡尉劉芒的隊伍已經和接應小隊匯合,現在已經駐紮在馬邑。


    從官職上論,劉芒是郡都尉,級別遠高於楊延昭。


    而從情理上論,劉芒趕來救援陰館,有功於雁門,有恩於楊延昭。


    楊延昭立刻表示,要立刻趕去馬邑,拜見劉芒。


    囑咐滿桂和楊延嗣駐守陰館,楊延昭和蘇定方帶上小隊隨從,趕往馬邑。


    馬邑,位於陰館西北三十裏處。


    剛渡過累水河,就見對麵來了一小隊人馬,正是劉芒高寵和宿衛親隨。


    楊延昭雖然聽蘇定方等人介紹過劉芒,但劉芒瘦弱少年的形象,還是大出楊延昭意外。


    但楊延昭是聰明人,蘇定方滿桂都是英雄氣概,卻甘願聽命於這個瘦弱少年,說明這個被稱為“少主”的劉芒,一定大有過人之處。


    楊延昭趕緊跪倒行禮,感謝劉芒援手之恩。


    劉芒連忙將楊延昭扶起。


    劉芒已經聽說楊延昭堅守陰館的事跡。雖然知道他是通過係統召喚出來的人才,但劉芒心中還是不禁生出無比敬意。


    “延昭將軍和陰館勇士才最值得敬重,請受劉芒一拜。”說罷,一揖到地。


    楊延昭大為感動。


    原本就聽喬中、七郎等人說,代郡尉劉芒履大節,明大義,如今親眼見到,劉芒雖是羸弱少年,但身上的那種獨特氣度,卻非世人可比。


    楊延昭,誌在戍邊保境,而陰館一戰,他已對並州各地軍閥徹底失去了信心。


    這幾日,一直聽聞劉芒大名,今日又親眼得見,再加上係統在劉芒與被召喚人才之間植入的奇妙聯係,當劉芒開口相邀,楊延昭沒有猶豫,再次跪倒,口稱“少主”,表示願意歸附。


    劉芒大喜。


    也根本不理會震個不停的係統。


    楊延昭楊六郎,還用看係統介紹嗎?


    趕回陰館,劉芒立刻去見喬中。


    喬中,富商大賈,獻錢捐物不足為奇。但是,能在危急時刻,以民族大義為重,甘冒生命危險,義助楊延昭堅守陰館。


    就憑這一點,劉芒就必須親自登門,以示敬意。


    陰館是雁門治所,也就是俗稱的郡城。喬家買賣做得大,在並州很多大城都有宅子。


    匈奴兵已退,喬中終於可以回家看看了。


    城裏數一數二的寬敞大宅,坐在屋中,甚感冷清。


    陰館被圍近二十天,喬家的家兵和家奴全部衝上城頭,協助官兵守城。


    二百多人啊!幾乎死傷殆盡!


    至於財物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不過,喬中沒有後悔。正如他對楊延昭說的那樣,喬家的人可以死,但喬家從商的“信”和“義”,絕不能亡!


    隻是,家兵和家奴中,有很多在喬家世代為仆,也是喬中的兒時玩伴,他們為國為民捐軀,喬中怎能不感傷。


    年邁老仆走了進來。“少當家……”


    喬中抹了抹眼角,緩緩抬起頭。


    “劉郡尉來了。”


    “呃?”喬中趕緊站了起來。“快請,我去更衣。”


    “喬兄,何必那麽囉嗦,劉芒特地來向喬兄鞠上一躬!”話音未落,劉芒已經走了進來,一躬到地。


    劉芒不僅是來表達敬意,從楊延昭那裏,劉芒已經了解了,這個喬中,竟然是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