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在觀察劉芒,劉芒也察覺到他的緊張。同時,劉芒也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召喚出來的曆史人物,很多方麵,都保持了前世的時代印記。


    那麽,在滿清那種主子、奴才界限分明的大環境裏生長的李鴻章,自然也會帶著做慣了滿清皇帝奴才的印記。


    想到這層,劉芒對李鴻章的馬屁也就不太在意了。


    “鴻章,如果你坐在我這個位置,平定太原、上黨後,準備如何繼續發展呢?。


    “啊!屬下微末小吏,亦無少主博睿之才,焉敢超越本份,胡思亂想……”李鴻章隻想著盡快消除方才言語中的不良影響,讓少主劉芒盡快忘記那過分的馬屁,卻沒意識到,又奉上了新的馬屁。


    劉芒笑笑。他明白了,李鴻章吹捧主子、拍馬屁已經成為他潛意識裏的本能,並非故意而為之,也就再在意。“不用謙虛了,我知道你有才幹,才問你的,說說吧。”


    有了方才的教訓,李鴻章更加小心了,對這個年輕少主,也重新審視、更加重視了。但潛意識裏,對政治的追求,最終左右了他。


    隻是,再次開口,他選擇了更直接的表達方式。


    “屬下以為,並州之事,首要三事,當屬養民、通商、外交。”


    “哦?”


    當下是農耕第一的時代,而李鴻章的“首要三事”並沒有提及,這樣劉芒更感興趣。


    “詳細說說。”


    李鴻章從劉芒的話中聽到了鼓勵,剛剛遭到打擊的自信重新撿拾起來,侃侃而談。


    圖強爭霸,離不開民和兵。而並州最缺乏的,就是人口。因此,提升並州人口,也就是所謂養民,被李鴻章列為第一要務。


    養民的策略,李鴻章總結兩點:減賦、寬刑。


    這兩條策略,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流民來並州定居。減賦,已在劉芒考慮之列;而寬刑不是隨意放開法度,荒廢法製,而是要區分輕重,分別對待,是需要更嚴格、更準確的執法,這就需要更專業、更公正的執法人才。


    李鴻章的確有見地。“鴻章繼續說。”


    減賦是養民之計,但也會嚴重影響當地稅收。解決辦法,就是通商。開拓思路,擯棄漢尊夷卑、農貴商賤的觀念,廣開商路,廣辟財源。


    而廣交諸侯,避免陷入戰爭泥潭,是養民和通商的保證。


    “整合並州後,冀州袁紹一定不會善罷,鴻章認為該如何應對?”


    李鴻章有些猶豫。他知道少主劉芒與袁紹不和,但他還是不主張在近期和袁紹交惡。“並州用鹽,多來自渤海。一旦和袁本初交惡,其必斷我鹽路,並州將陷入困境。”


    劉芒點點頭。


    雖然李鴻章主張交好袁紹,和劉芒的想法完全相反,但李鴻章所言,也有很多可取之處。


    鹽路,的確是袁紹遏製並州的厲害手段,必須設法解決。劉芒和劉伯溫、長孫無忌等也探討過應對之法,實在不行,隻能加大生鐵外銷數量,以換取食鹽。


    而這樣,就需要更進一步提高鐵業的效率。


    劉芒已有了打算,待並州大勢初定,就讓李鴻章這個晚清洋務運動領袖,負責並州鐵礦及軍工實業,以實業引領精兵強國之路。


    ……


    兩人說著話,時間過得很快。


    隻是,眼看就要到寅時了,時遷咋還沒回來?


    時遷的安危,讓劉芒的心再次懸起……


    “少主!”


    派去迎接時遷的兵卒終於跑了回來。


    劉芒趕緊跑出軍營,迎了上去。


    時遷,渾身散發著惡臭,被兵卒攙著,踉踉蹌蹌而來。


    “遷兒,你咋了?是不是傷了?”


    “呃……咯、咯……任務……咯、咯……完成……沒受傷……咯、咯……排水……咯、咯……管……太冷了……”


    劉芒一把扯下自己的大氅,裹住時遷,給他一個大大的熊抱。


    中秋時節,時遷通過排水管裏進出榆次城,凍得嘴唇發紫,哆嗦得整句話都說不出來。


    時遷雖然平安歸來,但遭了這麽大的罪,劉芒更覺得委屈了他。


    而時遷隻顧著打冷顫,兩個人竟然對時遷滿身惡臭渾不在意。


    李鴻章實在看不下去了。“少主,還是讓時兄弟先回去洗洗,換身衣服吧。”


    “對對,快回去,給遷兒兄弟燒碗熱湯。”


    時遷卻是盡職盡責。“別……咯、咯……匯報完……咯、咯……再說……時遷……咯、咯……不辱使命……”


    排水管雖然陰冷惡臭,卻是進出榆次城的絕妙通道。時遷鑽進榆次城,找到牽招。


    牽招見到惡臭泥猴般的時遷,差點一刀把他劈了。


    待時遷說明來意,牽招看了信,還是將信將疑。


    時遷好說歹說,牽招終於有些信了,也同意開門獻城,但前提是要看到李鴻章,確認真偽。


    牽招要求,午時,李鴻章要出現在榆次西門外,屆時,牽招會出現在城上。


    隻要確認了李鴻章的身份,今晚或明晚,戌時後,以東門城上燈籠搖擺三下為號,牽招將打開榆次東門,迎雁門大軍進城。


    牽招隻是榆次縣尉,手下隻有很少的兵卒。榆次城裏,多是世家家兵,全都奉郡丞的命令。牽招隻能尋找機會開門獻城,定下兩個晚上其中之一,實無奈之舉。


    牽招的要求一點不過分,可是,這樣的話,破城的時間便可能推遲到明天半夜,也就是八月二十三半夜。


    破城後,還要清剿殘餘、安撫百姓、整頓秩序……


    也就是說,大軍要在八月二十五才能離開榆次,支援祁縣,要比原定計劃晚兩天。


    兩天時間,在平時不算什麽,現在卻關係重大。耽擱兩天,祁縣就可能被張楊部攻克,也會影響到盂縣那邊的防禦。


    這些,還不是問題的全部。


    如果牽招根本就不打算獻城呢?


    白等兩天,就是中了人家的緩兵之計,就會影響到太原攻略全局!


    而如果不相信牽招,那隻能強攻榆次。雁門軍雖訓練有素,但還從未打過攻堅戰,兵力也不足以保證迅速攻克榆次。


    即便攻克榆次,損兵折將也在所難免,一樣會影響祁縣、盂縣方麵的戰術部署。


    榆次的意外情況,使劉芒陷入兩難抉擇,也給太原攻略的順利實施蒙上一層陰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