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雄信竟然要“麵基”!
劉芒覺得好笑,但前世的經曆,讓他特別理解單雄信這類的人。
單雄信不是慫包,故意把見麵地點選在更靠近自己老窩的地方,不是害怕,而是想看看劉芒的膽識。
好!我就讓你見識見識,小爺有沒有種!小爺上得了廟堂,進得了江湖!
關於見麵,劉芒沒提任何要求,全部按單雄信的意思辦!
雖然婉兒撅著小嘴,斛律光謹慎提醒,七郎延嗣強烈要求隨行護衛,但劉芒還是打定主意。
婉兒,留在界休,沒得商量。
斛律光坐鎮界休,七郎帶一支精兵,在太原和河東交界的界山處待命,準備接應。
怕七郎衝動,劉芒警告道:“七郎,你要是膽敢違令,私自帶兵進入河東,從今往後,一仗也別想打!”
七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上不了陣、打不了架。
劉芒隻帶了燕青和幾個貼身宿衛,另外命高寵,帶十名精幹輕騎宿衛,跟隨其後。
劉芒此舉,雖稍有少年意氣,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河東形勢,太複雜了,直接關係到上黨攻略,必須盡快擺平。而其中關鍵,就在單雄信和晁蓋兩寨人馬。
晁蓋委婉拒絕,暫時強求不得。
單雄信既然沒拒絕,那就有招募的希望。如果能順利招募到單雄信,就能起到示範效應,為爭取招募晁蓋一夥打下基礎。
而其中的危險,劉芒無暇顧及太多。他確信一點,單雄信雖然顧慮頗多,但絕不是卑鄙小人。
至於河東可能存在的其它風險,劉芒覺得,隻要不大張旗鼓,未必會引起其它勢力,尤其是威脅最大的王屋山一夥的注意。
更何況。有高寵、秦瓊這樣級別的猛將護衛身邊,劉芒若是害怕,就太丟人了……
……
去稷王山,可以選擇兩條路。
西側小路。更近些,更容易隱藏行蹤。
中部大路稍遠,但正好經過平陽。劉芒選擇走平陽,希望借此機會,打聽下吳用所說大材之人的下落。
平陽(既今臨汾市)位於汾水之濱。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稱霸北方。這一帶是晉國的中心。
後,晉國衰落,趙魏韓三家分晉,其中的韓國定都於平陽。
如今,雖不複往日輝煌,但因處於北上畢竟要路,仍繁華熱鬧。
劉芒決定在平陽住上一晚。
這裏,是秦瓊和史進交接鹽石的地點。秦瓊趕去通知單雄信,花榮在鹽池林衝那裏聯絡馱運鹽石諸事,隻有時遷收服的賊偷劉壁。一直留在平陽驛館。
劉芒等還未到驛館,遠遠便看見劉壁正和一個販賣籮筐的小販爭辯。
時遷是賊偷,劉壁也是賊偷,兩人長得還極為相像,但劉芒對劉壁可沒啥好印象。
見他和那小販爭辯不休,怕他惹事,劉芒吩咐燕青,過去把他喊過來。
劉壁追隨劉芒後,一直跟著時遷,軍中人物。他並不認識幾個。
燕青也不認識劉壁,但少主有吩咐,燕青毫不猶豫。走到近前,一把叼住劉壁的手腕。
“走。我家主人要你過去!”燕青低聲說了一句。
“呀呀呀……”劉壁叫起來,也和時遷一樣吱吱哇哇地。
劉壁歸附了劉芒,但偷東摸西的小毛病並未收斂。被陌生的美男燕青抓住,以為碰到了事主。想要跑,但燕青的擒拿手勁,豈是他能掙脫的?
劉壁魂飛魄散的樣子。也和時遷一個德行,隻是,比時遷更慫了幾分。
待得看到是少主劉芒,劉壁終於放心了。
“不好好守在驛館,出來招搖什麽?”劉芒一臉冷峻。
“少主,小的沒招搖,我買籮筐呢。”劉壁嘴皮子也和時遷一樣碎,吧吧吧地就說了一通,說是秦瓊讓他買些裝鹽石的籮筐,待鹽石交付後,裝筐馱運。
“買筐和人家爭強啥?”
“少主哎,不賴我啊。他的籮筐編得好,大小又正合適。可是,他隻編了幾個。我讓他再多編幾個,他卻不肯。”
“你是不是給的價低了,不要計較這點小錢。”
“不是欸,”劉壁哭喪著臉道,“我已經出了兩倍的高價,那家夥就是不肯!”劉壁說的卻是實情。為了出色完成任務,讓少主劉芒看重自己,劉壁幹活真的很認真,的確出了高價。反正,和時遷一樣,劉壁買東西,又不用花自己的錢。
買家出高價,賣家竟然還不敢,這樣做生意,活該他一輩子賣籮筐。
不過,劉芒沒空搭理這種奇葩。
“他不賣就不要和他糾纏,免得生事。我們趕了一天的路,餓了,走吧,去驛館吃點東西。”
路過那個賣籮筐的小販,劉芒不禁側頭,瞥了一眼那個奇葩小販。
咦?
這小販,生得也算魁偉,頗有氣度,怎麽不努力做點別的事,卻幹這種沒前途的營生,而且有錢還不賺,的確奇葩。
劉芒想著打聽下大材之人的消息,沒回後麵的客房吃飯,而是坐在驛館前麵的食肆間。這裏人來人往,更容易探聽消息。
劉芒和燕青等坐定,剛剛要好了飯菜,那個賣籮筐的,竟然也走進食肆,就在劉芒等人旁邊的地方坐了下來。
“夥計,上酒菜來。”小販有模有樣地叫著。
這間驛館,在平陽城裏規模最大,檔次也是最高,消費自然也高。
一個販賣籮筐的小販,竟然進大館子吃飯,劉芒不禁鄙夷地瞥了他一眼。
“嘚瑟!”劉芒心裏暗罵一句。
前世的劉芒,也是這個德行。手裏有點錢,就愛顯擺、愛擺譜、愛嘚瑟。可是,來到這個時代,尤其是起兵當家後,一直為錢發愁,也終於漸漸學會了勤儉過日子。現在,看到這個小販,劉芒有些看到前世自己的感覺。
劉芒看不慣小販,店家可不管。所謂來的都是客,有錢就是爺。尤其是河東地界,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店家誰也不敢得罪。
“客爺想吃點什麽?”河東這裏的商家,最怕不經意得罪了強賊,稱呼客人,也是極盡謙卑。
“酒嘛,就來當地的汾酒好了。”
汾酒可是當地名酒,可是在小販嘴裏說出來,竟好像很不值一提的樣子。
“菜嘛,有蟹鼇沒有?”
“有!”店小二應得很爽快。
這裏是內地,不產蟹。河東豪客多,很多人喜歡吃蟹,精明的行商在冬季,用冰塊保鮮,將蟹從東部運來這裏,存放於冰窖中。
由於冰鎮保鮮,蟹鼇的價格自然不菲。
店小二也頗機靈,見小販穿著打扮實在不像有錢人,卻點了好酒好菜,怕他付不起帳,便有意提醒,說了酒菜的價格。
“咦?”小販掏出錢來,數來數去,搖搖頭,道:“不夠嘛……”
言語中,隻有遺憾,卻無半點尷尬。
劉芒看不慣,忍不住鄙夷地“呲”了一聲……(未完待續。)
劉芒覺得好笑,但前世的經曆,讓他特別理解單雄信這類的人。
單雄信不是慫包,故意把見麵地點選在更靠近自己老窩的地方,不是害怕,而是想看看劉芒的膽識。
好!我就讓你見識見識,小爺有沒有種!小爺上得了廟堂,進得了江湖!
關於見麵,劉芒沒提任何要求,全部按單雄信的意思辦!
雖然婉兒撅著小嘴,斛律光謹慎提醒,七郎延嗣強烈要求隨行護衛,但劉芒還是打定主意。
婉兒,留在界休,沒得商量。
斛律光坐鎮界休,七郎帶一支精兵,在太原和河東交界的界山處待命,準備接應。
怕七郎衝動,劉芒警告道:“七郎,你要是膽敢違令,私自帶兵進入河東,從今往後,一仗也別想打!”
七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上不了陣、打不了架。
劉芒隻帶了燕青和幾個貼身宿衛,另外命高寵,帶十名精幹輕騎宿衛,跟隨其後。
劉芒此舉,雖稍有少年意氣,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河東形勢,太複雜了,直接關係到上黨攻略,必須盡快擺平。而其中關鍵,就在單雄信和晁蓋兩寨人馬。
晁蓋委婉拒絕,暫時強求不得。
單雄信既然沒拒絕,那就有招募的希望。如果能順利招募到單雄信,就能起到示範效應,為爭取招募晁蓋一夥打下基礎。
而其中的危險,劉芒無暇顧及太多。他確信一點,單雄信雖然顧慮頗多,但絕不是卑鄙小人。
至於河東可能存在的其它風險,劉芒覺得,隻要不大張旗鼓,未必會引起其它勢力,尤其是威脅最大的王屋山一夥的注意。
更何況。有高寵、秦瓊這樣級別的猛將護衛身邊,劉芒若是害怕,就太丟人了……
……
去稷王山,可以選擇兩條路。
西側小路。更近些,更容易隱藏行蹤。
中部大路稍遠,但正好經過平陽。劉芒選擇走平陽,希望借此機會,打聽下吳用所說大材之人的下落。
平陽(既今臨汾市)位於汾水之濱。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稱霸北方。這一帶是晉國的中心。
後,晉國衰落,趙魏韓三家分晉,其中的韓國定都於平陽。
如今,雖不複往日輝煌,但因處於北上畢竟要路,仍繁華熱鬧。
劉芒決定在平陽住上一晚。
這裏,是秦瓊和史進交接鹽石的地點。秦瓊趕去通知單雄信,花榮在鹽池林衝那裏聯絡馱運鹽石諸事,隻有時遷收服的賊偷劉壁。一直留在平陽驛館。
劉芒等還未到驛館,遠遠便看見劉壁正和一個販賣籮筐的小販爭辯。
時遷是賊偷,劉壁也是賊偷,兩人長得還極為相像,但劉芒對劉壁可沒啥好印象。
見他和那小販爭辯不休,怕他惹事,劉芒吩咐燕青,過去把他喊過來。
劉壁追隨劉芒後,一直跟著時遷,軍中人物。他並不認識幾個。
燕青也不認識劉壁,但少主有吩咐,燕青毫不猶豫。走到近前,一把叼住劉壁的手腕。
“走。我家主人要你過去!”燕青低聲說了一句。
“呀呀呀……”劉壁叫起來,也和時遷一樣吱吱哇哇地。
劉壁歸附了劉芒,但偷東摸西的小毛病並未收斂。被陌生的美男燕青抓住,以為碰到了事主。想要跑,但燕青的擒拿手勁,豈是他能掙脫的?
劉壁魂飛魄散的樣子。也和時遷一個德行,隻是,比時遷更慫了幾分。
待得看到是少主劉芒,劉壁終於放心了。
“不好好守在驛館,出來招搖什麽?”劉芒一臉冷峻。
“少主,小的沒招搖,我買籮筐呢。”劉壁嘴皮子也和時遷一樣碎,吧吧吧地就說了一通,說是秦瓊讓他買些裝鹽石的籮筐,待鹽石交付後,裝筐馱運。
“買筐和人家爭強啥?”
“少主哎,不賴我啊。他的籮筐編得好,大小又正合適。可是,他隻編了幾個。我讓他再多編幾個,他卻不肯。”
“你是不是給的價低了,不要計較這點小錢。”
“不是欸,”劉壁哭喪著臉道,“我已經出了兩倍的高價,那家夥就是不肯!”劉壁說的卻是實情。為了出色完成任務,讓少主劉芒看重自己,劉壁幹活真的很認真,的確出了高價。反正,和時遷一樣,劉壁買東西,又不用花自己的錢。
買家出高價,賣家竟然還不敢,這樣做生意,活該他一輩子賣籮筐。
不過,劉芒沒空搭理這種奇葩。
“他不賣就不要和他糾纏,免得生事。我們趕了一天的路,餓了,走吧,去驛館吃點東西。”
路過那個賣籮筐的小販,劉芒不禁側頭,瞥了一眼那個奇葩小販。
咦?
這小販,生得也算魁偉,頗有氣度,怎麽不努力做點別的事,卻幹這種沒前途的營生,而且有錢還不賺,的確奇葩。
劉芒想著打聽下大材之人的消息,沒回後麵的客房吃飯,而是坐在驛館前麵的食肆間。這裏人來人往,更容易探聽消息。
劉芒和燕青等坐定,剛剛要好了飯菜,那個賣籮筐的,竟然也走進食肆,就在劉芒等人旁邊的地方坐了下來。
“夥計,上酒菜來。”小販有模有樣地叫著。
這間驛館,在平陽城裏規模最大,檔次也是最高,消費自然也高。
一個販賣籮筐的小販,竟然進大館子吃飯,劉芒不禁鄙夷地瞥了他一眼。
“嘚瑟!”劉芒心裏暗罵一句。
前世的劉芒,也是這個德行。手裏有點錢,就愛顯擺、愛擺譜、愛嘚瑟。可是,來到這個時代,尤其是起兵當家後,一直為錢發愁,也終於漸漸學會了勤儉過日子。現在,看到這個小販,劉芒有些看到前世自己的感覺。
劉芒看不慣小販,店家可不管。所謂來的都是客,有錢就是爺。尤其是河東地界,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店家誰也不敢得罪。
“客爺想吃點什麽?”河東這裏的商家,最怕不經意得罪了強賊,稱呼客人,也是極盡謙卑。
“酒嘛,就來當地的汾酒好了。”
汾酒可是當地名酒,可是在小販嘴裏說出來,竟好像很不值一提的樣子。
“菜嘛,有蟹鼇沒有?”
“有!”店小二應得很爽快。
這裏是內地,不產蟹。河東豪客多,很多人喜歡吃蟹,精明的行商在冬季,用冰塊保鮮,將蟹從東部運來這裏,存放於冰窖中。
由於冰鎮保鮮,蟹鼇的價格自然不菲。
店小二也頗機靈,見小販穿著打扮實在不像有錢人,卻點了好酒好菜,怕他付不起帳,便有意提醒,說了酒菜的價格。
“咦?”小販掏出錢來,數來數去,搖搖頭,道:“不夠嘛……”
言語中,隻有遺憾,卻無半點尷尬。
劉芒看不慣,忍不住鄙夷地“呲”了一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