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信怎麽回事?這、這信怎麽來的?!”張揚手在顫抖,嘴唇氣得發青。
“太守,此信是從深夜潛入我宅中賊人處得來。”李助說著,將時遷的行囊呈上。
“賊人呢?”
“賊人狡猾,被他溜了。”
“唉……”張楊盯著李助,又看看信,仍是不肯相信。“公明,不會如此啊……”
“太守,時局混亂,人心叵測。太守忘記中都鬥將乎?”
李助提及此事,張楊心中疑雲再起。
再低頭看信。
信中內容很隱晦,但其中隱含著感謝收信人提供上黨布防情報。還希望收信人更進一步,爭取勸說張楊,將西部陭氏、東路潞縣重兵調離。信中還提到“涅縣相會、長子之約、必不負兄、高爵厚祿”等詞。
信中,並未提到徐晃的名字。後麵,也沒有署名,隻是畫了一個很花哨的符號。但在信的最後,有“遙賀楊縣老家添丁進口”一句。
張楊倒吸口涼氣。
徐晃老家正是河東楊縣,前些日子,還聽他美滋滋說,老家侄兒喜得貴子,他二十幾歲,作了爺爺雲雲。
“這、這……”
事實很明顯,徐晃與太原劉芒竄通!
“太守請看!”
李助又遞上兩封書信。“此乃太原細作所送反間書信,某與杜將軍均收到同樣的信件。”
兩封書信,分別寫給李助和杜壆,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勸說收信人反水,助太原謀取上黨,並許以高官厚祿。
下麵,都有劉芒的簽名。不難看出,信是刀筆吏代寫,劉芒親筆署名。
而那封密信的字跡,和李杜兩封信的字跡並不相同。卻和劉芒的親筆簽名極為相似。
“難道……果真……公明怎麽可能?”張楊還是不肯相信徐晃會背叛自己,“會不會是那無賴小兒反間之計?”
“太守,隻需一招,便可驗證。”
“如何?”
“某聞聽。不僅杜將軍和屬下收得信件,而且,連董公仁也得類似書信。某料定,我上黨主要文武,必都收到此類信件。太守隻需讓所有人上繳書信。若徐晃也有此類書信,則其可能清白。若其拿不出書信,則說明,那細作尚未來得及將劉芒的親筆信送交於他,便被某家丁發覺。如此,此親筆信,便是他通敵罪證!”
“如此,也好吧……”
張楊讓李杜二人稍候,調整下情緒,返回正堂。
見張楊反轉。徐晃亟不可待地請道:“太守,沾縣增兵,迫在眉睫啊!”
張楊努力控製著情緒,敷衍了幾句,將話題引到半夜細作送信一事上。
“公明,賢明二位將軍,你們可曾收到太原書信?”
太原送來反間信件,這是大事,若是隱瞞,便是自找嫌疑。兩人來太守府。都帶著書信準備上繳。此時,一同掏出,交予張楊。
見徐晃竟然拿出書信,張楊心下稍安。
“無賴小兒卑劣之計。豈能離間某與諸位。”張楊說了些拉攏親近的話,表示自己不會被劉芒的低劣計謀所蒙騙。隨後,又尋了借口,返回偏屋。
“李先生多慮了,公明亦收到信件。”
“啊?不會吧。”李助自忖算無遺策,聽說徐晃也收到了信件。失望之極。
討過徐晃上繳的書信,打開一看,李助狂喜!
“太守!此信有詐!”
“啊?!”
“太守請看!姓徐的上繳之書信,內容與筆跡,與吾等所收書信全然不同!”
“啊?!難道……”張楊一把抓過信件,隻掃了一眼,臉色便變得慘白,嘴唇發青,渾身顫抖不已。
“太守!”李助湊近一步,麵露陰險,連稱呼徐晃的詞也變了,“此逆賊所繳信件,筆力雖勁,但字跡粗劣,絕非刀筆吏所寫,倒像是那逆賊自己的筆跡!”
“啊?!”張楊更惱了。哆哆嗦嗦翻出往來軍政公文,找出徐晃匯報軍務的文書。仔細對照……
張楊雙手一軟,手中信件文書飄落,“噗通”一聲,張楊癱坐在地。
字跡一模一樣!
不用轉動腦筋,都能想明白。
如果徐晃拿出和別人類似的信,或者即便拿不出來,他都可能是清白的。可是,他竟然自己偽造了一封信!
答案隻有一個——徐晃沒收到信,擔心被懷疑,自己偽造一封,企圖掩人耳目、蒙混過關!
徐晃,有貳心!
張楊不敢相信,卻沒法不信。
“太守,時間緊迫,速做決斷吧!”
“唉……”
打擊莫過於背叛,張楊心神已亂。
李助越俎代庖,發號施令。安排宿衛埋伏,使人去支開王彥章等人,單獨喚徐晃來偏屋。
徐晃以為秘密商議重新布防一事,毫無防備,走進偏屋。
“擒下!”
一聲喝令,埋伏的宿衛一擁而上。
徐晃一愣神的功夫,已被宿衛按倒在地。
“啊?為何抓我!”
“為何抓你?”李助冷笑一聲,“背信棄義,賣主求榮!”
“張太守救我!”
張楊哆嗦不止,抓起兩封書信,摔在徐晃麵前。“徐公明啊徐公明,張某人哪點對不起你,你竟行如此卑鄙之事。”
“徐晃所犯何事?徐晃冤枉啊!”徐晃雙手被縛,早已慌了,根本不知自己所犯何罪,也看不清書信上寫的是啥,隻能大聲喊冤。
“此事聲張,上黨必亂!”李助一揮手,眼露殺機。
突然,門外傳來一聲大喝。
“太守!”
王彥章大步衝了進來。
“賢明將軍救我!”徐晃大喊。
“塞住他的嘴巴,不得聲張!”李助吩咐。
“太守,這……”王彥章不知發生了什麽,擔心禍及自身,手下意識按住腰中劍柄。
“賢明,徐晃通敵啊!”張楊悲憤難當,淚流滿麵。
“啊?!”王彥章大驚。
“你自己看吧……”
王彥章接過幾封書信,大致掃了幾眼,又經李助解釋,已明白了大概。
雖然不相信徐晃會做出如此卑鄙之事,但鐵證如山,王彥章隻能歎氣連連。
“太守,念其往日功勞,饒其性命吧。”王彥章唯一能做的,就是替徐晃暫保性命。
李助陰險地道:“太守,其家人亦有通敵可能,不能放過。”
“唉,你看著辦吧。”張楊已沒精力再管徐晃的事,“賢明將軍,杜將軍,隨我去正堂。”
徐晃通敵,上黨防禦部署,定已泄露,必須及時作出調整……(未完待續。)
“太守,此信是從深夜潛入我宅中賊人處得來。”李助說著,將時遷的行囊呈上。
“賊人呢?”
“賊人狡猾,被他溜了。”
“唉……”張楊盯著李助,又看看信,仍是不肯相信。“公明,不會如此啊……”
“太守,時局混亂,人心叵測。太守忘記中都鬥將乎?”
李助提及此事,張楊心中疑雲再起。
再低頭看信。
信中內容很隱晦,但其中隱含著感謝收信人提供上黨布防情報。還希望收信人更進一步,爭取勸說張楊,將西部陭氏、東路潞縣重兵調離。信中還提到“涅縣相會、長子之約、必不負兄、高爵厚祿”等詞。
信中,並未提到徐晃的名字。後麵,也沒有署名,隻是畫了一個很花哨的符號。但在信的最後,有“遙賀楊縣老家添丁進口”一句。
張楊倒吸口涼氣。
徐晃老家正是河東楊縣,前些日子,還聽他美滋滋說,老家侄兒喜得貴子,他二十幾歲,作了爺爺雲雲。
“這、這……”
事實很明顯,徐晃與太原劉芒竄通!
“太守請看!”
李助又遞上兩封書信。“此乃太原細作所送反間書信,某與杜將軍均收到同樣的信件。”
兩封書信,分別寫給李助和杜壆,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勸說收信人反水,助太原謀取上黨,並許以高官厚祿。
下麵,都有劉芒的簽名。不難看出,信是刀筆吏代寫,劉芒親筆署名。
而那封密信的字跡,和李杜兩封信的字跡並不相同。卻和劉芒的親筆簽名極為相似。
“難道……果真……公明怎麽可能?”張楊還是不肯相信徐晃會背叛自己,“會不會是那無賴小兒反間之計?”
“太守,隻需一招,便可驗證。”
“如何?”
“某聞聽。不僅杜將軍和屬下收得信件,而且,連董公仁也得類似書信。某料定,我上黨主要文武,必都收到此類信件。太守隻需讓所有人上繳書信。若徐晃也有此類書信,則其可能清白。若其拿不出書信,則說明,那細作尚未來得及將劉芒的親筆信送交於他,便被某家丁發覺。如此,此親筆信,便是他通敵罪證!”
“如此,也好吧……”
張楊讓李杜二人稍候,調整下情緒,返回正堂。
見張楊反轉。徐晃亟不可待地請道:“太守,沾縣增兵,迫在眉睫啊!”
張楊努力控製著情緒,敷衍了幾句,將話題引到半夜細作送信一事上。
“公明,賢明二位將軍,你們可曾收到太原書信?”
太原送來反間信件,這是大事,若是隱瞞,便是自找嫌疑。兩人來太守府。都帶著書信準備上繳。此時,一同掏出,交予張楊。
見徐晃竟然拿出書信,張楊心下稍安。
“無賴小兒卑劣之計。豈能離間某與諸位。”張楊說了些拉攏親近的話,表示自己不會被劉芒的低劣計謀所蒙騙。隨後,又尋了借口,返回偏屋。
“李先生多慮了,公明亦收到信件。”
“啊?不會吧。”李助自忖算無遺策,聽說徐晃也收到了信件。失望之極。
討過徐晃上繳的書信,打開一看,李助狂喜!
“太守!此信有詐!”
“啊?!”
“太守請看!姓徐的上繳之書信,內容與筆跡,與吾等所收書信全然不同!”
“啊?!難道……”張楊一把抓過信件,隻掃了一眼,臉色便變得慘白,嘴唇發青,渾身顫抖不已。
“太守!”李助湊近一步,麵露陰險,連稱呼徐晃的詞也變了,“此逆賊所繳信件,筆力雖勁,但字跡粗劣,絕非刀筆吏所寫,倒像是那逆賊自己的筆跡!”
“啊?!”張楊更惱了。哆哆嗦嗦翻出往來軍政公文,找出徐晃匯報軍務的文書。仔細對照……
張楊雙手一軟,手中信件文書飄落,“噗通”一聲,張楊癱坐在地。
字跡一模一樣!
不用轉動腦筋,都能想明白。
如果徐晃拿出和別人類似的信,或者即便拿不出來,他都可能是清白的。可是,他竟然自己偽造了一封信!
答案隻有一個——徐晃沒收到信,擔心被懷疑,自己偽造一封,企圖掩人耳目、蒙混過關!
徐晃,有貳心!
張楊不敢相信,卻沒法不信。
“太守,時間緊迫,速做決斷吧!”
“唉……”
打擊莫過於背叛,張楊心神已亂。
李助越俎代庖,發號施令。安排宿衛埋伏,使人去支開王彥章等人,單獨喚徐晃來偏屋。
徐晃以為秘密商議重新布防一事,毫無防備,走進偏屋。
“擒下!”
一聲喝令,埋伏的宿衛一擁而上。
徐晃一愣神的功夫,已被宿衛按倒在地。
“啊?為何抓我!”
“為何抓你?”李助冷笑一聲,“背信棄義,賣主求榮!”
“張太守救我!”
張楊哆嗦不止,抓起兩封書信,摔在徐晃麵前。“徐公明啊徐公明,張某人哪點對不起你,你竟行如此卑鄙之事。”
“徐晃所犯何事?徐晃冤枉啊!”徐晃雙手被縛,早已慌了,根本不知自己所犯何罪,也看不清書信上寫的是啥,隻能大聲喊冤。
“此事聲張,上黨必亂!”李助一揮手,眼露殺機。
突然,門外傳來一聲大喝。
“太守!”
王彥章大步衝了進來。
“賢明將軍救我!”徐晃大喊。
“塞住他的嘴巴,不得聲張!”李助吩咐。
“太守,這……”王彥章不知發生了什麽,擔心禍及自身,手下意識按住腰中劍柄。
“賢明,徐晃通敵啊!”張楊悲憤難當,淚流滿麵。
“啊?!”王彥章大驚。
“你自己看吧……”
王彥章接過幾封書信,大致掃了幾眼,又經李助解釋,已明白了大概。
雖然不相信徐晃會做出如此卑鄙之事,但鐵證如山,王彥章隻能歎氣連連。
“太守,念其往日功勞,饒其性命吧。”王彥章唯一能做的,就是替徐晃暫保性命。
李助陰險地道:“太守,其家人亦有通敵可能,不能放過。”
“唉,你看著辦吧。”張楊已沒精力再管徐晃的事,“賢明將軍,杜將軍,隨我去正堂。”
徐晃通敵,上黨防禦部署,定已泄露,必須及時作出調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