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寇者,膽大亡命之徒也。
秋收,是賊寇儲存過冬所需的黃金時節,雖然官軍進駐,黑山賊絲毫沒有收斂。他們幹的,本就是刀頭舔血的買賣,官軍清剿,反倒令他們更興奮、氣焰更囂張。
賊寇囂張,毫不收斂,這給了官軍追蹤賊寇行跡的機會。
命史進、裴元紹各帶小隊,追蹤尾隨,查探賊寇巢穴。
……
代理上黨政務的上黨郡丞王邑,聞訊趕來泫氏,拜見劉芒。
王邑,不過二十出頭年紀,文質彬彬,沉默寡言。
一見劉芒,趕緊拜倒謝罪:“下官無能,致使上黨百姓屢遭賊寇襲擾。”
“文都署理上黨軍務,黑山賊寇,非雞鳴狗盜之徒。責不在汝,文都請起。”
“多謝主公。”
“這一路上,濁漳水以西,田野豐碩,百姓安居。上黨郡,文都治理得不錯。”
“唯盡本分爾。”
王邑應答得體,不驕不躁,劉芒很滿意。“我記得,文都是單雄信舉薦給寇平仲的吧?”
王邑又拜道:“屬下家業敗落,無出仕之路,得蒙單將軍舉薦,主公和寇太守賞識,又得敬太守教誨,方有今日。倍感榮幸,甚感慚愧。”
劉芒笑道:“不必謙虛。我大漢王朝選拔人才,本就是以察舉為主要渠道。文都有賢才,應得到重用。寇準、敬翔和單通舉薦提拔了賢才,他們也有功。”
“王邑唯竭心盡力,不負主公勉勵。”
做官久了,官也越做越大,劉芒也漸漸形成了掌控屬下、深入了解屬下的一套辦法。
其中一個辦法,隻要有機會,劉芒就會主動找屬下聊聊家常。
從屬下的身世及舉止言行中,了解觀察,分析每個屬下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因才而用。
劉芒屬下當中,重要的人才,多是從係統召喚而來。這些人才,都是各個時代、各個領域的大才之人。雖然不是很了解。但根據人才簡介,劉芒也能放心使用。
而東漢本土人才,沒有人才簡介,不清楚他們的特長、特點,就需要花更多功夫進行了解。
像王邑這樣。代管一郡之地,屬於地方大員。若是配給其兵馬,便相當於一鎮諸侯。
如此重要的人,劉芒當然要更多地了解。
“文都祖籍北地泥陽?”
“是,主公明鑒。”
“我隻是有些好奇。你是北地人,老單是兗州人。你王氏雖沒落,卻也曾是名門大戶,老單出身草莽。你二人是如何結識的呢?”
“機緣巧合,有幸結識單將軍,並得其舉薦。”
王邑並沒有正麵回答。或者說,言之未盡。
這讓劉芒感覺疑惑。
主公主動和屬下聊家常,屬下應該言無不盡才對。除非,王邑和單雄信結識的過程有不便明言的隱情。可是,即便如此,長官詢問,也屬督察範疇,不該有所隱瞞啊。
劉芒心有疑慮,卻沒表現出來。
隻是,若按正常發展。以王邑的資曆和才幹,做到一州之長也有可能。這樣重要的屬下,其身世背景,必須了解清楚。
劉芒暗暗記下。等以後見到單雄信,還要側麵詢問一下。
……
劉芒又問了些上黨政務之事,王邑對答如流。劉芒很滿意,命其跟隨自己和杜如晦以及眾將親隨,過濁漳水,查看賊寇掠奪造成的損失。
濁漳水以東。是大片起伏的丘陵。
雖屬山陰一側,日照時間短,但因為地處盆地,氣候相對溫潤。
獨特的氣候,也吸引了大批百姓定居於此。這裏的百姓,生活雖不算富裕,但溫飽無憂。
但是,這一次黑山賊寇突然下山掠奪,百姓損失慘重。
剛剛收獲的糧食,幾乎被洗劫一空,還包括很多農資農具。
幾十名不肯屈服的百姓,慘遭殺害。幾乎所有來不及躲避的女性,都遭賊寇蹂躪,更有十餘名豆蔻少女,被劫掠上山,其遭遇,可想而知。
奪取上黨後,為穩定民心,紅娘子和喬吉的文工團,在上黨大力宣傳。濁漳河東,雖然地處偏僻,百姓也知劉芒之名。
聽說劉芒來視察,遭難的百姓,紛紛跋涉而來,跪倒一片,請求劉芒主持公道。
“毋極侯終於來了啊!”
“我們的糧食都被搶光了,我們可怎麽過冬啊!”
“毋極侯,我家兒子才十二歲,就被賊寇活活……”訴苦者已不能言,幾欲昏死過去。
不遠處,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嫗,手裏抱著早已死去的孫女,坐在地上,嘴裏不停念叨著:“回來啊,回來啊……”
“毋極侯快看看,那家的孫女,還不滿十歲啊!就被賊寇、被賊寇當著奶奶的麵,給糟蹋了,被十幾個賊寇糟蹋了……”訴說者,與老嫗非親非故,卻已言不成句。
“那些山賊該千刀萬剮啊!”
“毋極侯給我們做主啊!”百姓磕頭不止,哀嚎不止。
“黑山賊,特娘地不是人!”裴元紹也是黃巾出身,也在山上做過賊寇。但他都無法忍受黑山賊的惡行,當著劉芒的麵,爆出粗口。
劉芒的眼角濕了。
自執政一方,治下從未出現過如此慘劇。
“鄉親們,我劉芒向你們保證,一定肅清賊寇,給你們做主,還你們公道!”
……
劉芒命蔣敬帶人統計百姓的損失,盤點黑山賊罪行。登記造冊,定要徹底清算!
命王邑,調集物質,以備遭難百姓過冬。
命王伯當、王忠嗣各帶一百人隊,駐守在濁漳水東岸,以防賊寇再來洗劫。
“記住!”劉芒雙眼通紅,“但有賊寇下山,格殺無論!絕不留情!”
“諾!”
王伯當出身綠林,難免做些殃及百姓的事情,且綠林中人,多不把尋常百姓疾苦放在心上。
可是,當地百姓的遭遇,令王伯當都為之動容。
“主公給某一支將令,某提上幾壺箭,某要箭箭穿賊之心,要賊之命!”
眾將士義憤填膺,徹底剿滅黑山賊寇,正當其時。
但是,大軍在明,賊寇在暗。茫茫大山,賊寇熟之如家,而大軍進山,如入迷宮。必須謹慎謀劃,方能一舉克敵!(未完待續。)
秋收,是賊寇儲存過冬所需的黃金時節,雖然官軍進駐,黑山賊絲毫沒有收斂。他們幹的,本就是刀頭舔血的買賣,官軍清剿,反倒令他們更興奮、氣焰更囂張。
賊寇囂張,毫不收斂,這給了官軍追蹤賊寇行跡的機會。
命史進、裴元紹各帶小隊,追蹤尾隨,查探賊寇巢穴。
……
代理上黨政務的上黨郡丞王邑,聞訊趕來泫氏,拜見劉芒。
王邑,不過二十出頭年紀,文質彬彬,沉默寡言。
一見劉芒,趕緊拜倒謝罪:“下官無能,致使上黨百姓屢遭賊寇襲擾。”
“文都署理上黨軍務,黑山賊寇,非雞鳴狗盜之徒。責不在汝,文都請起。”
“多謝主公。”
“這一路上,濁漳水以西,田野豐碩,百姓安居。上黨郡,文都治理得不錯。”
“唯盡本分爾。”
王邑應答得體,不驕不躁,劉芒很滿意。“我記得,文都是單雄信舉薦給寇平仲的吧?”
王邑又拜道:“屬下家業敗落,無出仕之路,得蒙單將軍舉薦,主公和寇太守賞識,又得敬太守教誨,方有今日。倍感榮幸,甚感慚愧。”
劉芒笑道:“不必謙虛。我大漢王朝選拔人才,本就是以察舉為主要渠道。文都有賢才,應得到重用。寇準、敬翔和單通舉薦提拔了賢才,他們也有功。”
“王邑唯竭心盡力,不負主公勉勵。”
做官久了,官也越做越大,劉芒也漸漸形成了掌控屬下、深入了解屬下的一套辦法。
其中一個辦法,隻要有機會,劉芒就會主動找屬下聊聊家常。
從屬下的身世及舉止言行中,了解觀察,分析每個屬下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因才而用。
劉芒屬下當中,重要的人才,多是從係統召喚而來。這些人才,都是各個時代、各個領域的大才之人。雖然不是很了解。但根據人才簡介,劉芒也能放心使用。
而東漢本土人才,沒有人才簡介,不清楚他們的特長、特點,就需要花更多功夫進行了解。
像王邑這樣。代管一郡之地,屬於地方大員。若是配給其兵馬,便相當於一鎮諸侯。
如此重要的人,劉芒當然要更多地了解。
“文都祖籍北地泥陽?”
“是,主公明鑒。”
“我隻是有些好奇。你是北地人,老單是兗州人。你王氏雖沒落,卻也曾是名門大戶,老單出身草莽。你二人是如何結識的呢?”
“機緣巧合,有幸結識單將軍,並得其舉薦。”
王邑並沒有正麵回答。或者說,言之未盡。
這讓劉芒感覺疑惑。
主公主動和屬下聊家常,屬下應該言無不盡才對。除非,王邑和單雄信結識的過程有不便明言的隱情。可是,即便如此,長官詢問,也屬督察範疇,不該有所隱瞞啊。
劉芒心有疑慮,卻沒表現出來。
隻是,若按正常發展。以王邑的資曆和才幹,做到一州之長也有可能。這樣重要的屬下,其身世背景,必須了解清楚。
劉芒暗暗記下。等以後見到單雄信,還要側麵詢問一下。
……
劉芒又問了些上黨政務之事,王邑對答如流。劉芒很滿意,命其跟隨自己和杜如晦以及眾將親隨,過濁漳水,查看賊寇掠奪造成的損失。
濁漳水以東。是大片起伏的丘陵。
雖屬山陰一側,日照時間短,但因為地處盆地,氣候相對溫潤。
獨特的氣候,也吸引了大批百姓定居於此。這裏的百姓,生活雖不算富裕,但溫飽無憂。
但是,這一次黑山賊寇突然下山掠奪,百姓損失慘重。
剛剛收獲的糧食,幾乎被洗劫一空,還包括很多農資農具。
幾十名不肯屈服的百姓,慘遭殺害。幾乎所有來不及躲避的女性,都遭賊寇蹂躪,更有十餘名豆蔻少女,被劫掠上山,其遭遇,可想而知。
奪取上黨後,為穩定民心,紅娘子和喬吉的文工團,在上黨大力宣傳。濁漳河東,雖然地處偏僻,百姓也知劉芒之名。
聽說劉芒來視察,遭難的百姓,紛紛跋涉而來,跪倒一片,請求劉芒主持公道。
“毋極侯終於來了啊!”
“我們的糧食都被搶光了,我們可怎麽過冬啊!”
“毋極侯,我家兒子才十二歲,就被賊寇活活……”訴苦者已不能言,幾欲昏死過去。
不遠處,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嫗,手裏抱著早已死去的孫女,坐在地上,嘴裏不停念叨著:“回來啊,回來啊……”
“毋極侯快看看,那家的孫女,還不滿十歲啊!就被賊寇、被賊寇當著奶奶的麵,給糟蹋了,被十幾個賊寇糟蹋了……”訴說者,與老嫗非親非故,卻已言不成句。
“那些山賊該千刀萬剮啊!”
“毋極侯給我們做主啊!”百姓磕頭不止,哀嚎不止。
“黑山賊,特娘地不是人!”裴元紹也是黃巾出身,也在山上做過賊寇。但他都無法忍受黑山賊的惡行,當著劉芒的麵,爆出粗口。
劉芒的眼角濕了。
自執政一方,治下從未出現過如此慘劇。
“鄉親們,我劉芒向你們保證,一定肅清賊寇,給你們做主,還你們公道!”
……
劉芒命蔣敬帶人統計百姓的損失,盤點黑山賊罪行。登記造冊,定要徹底清算!
命王邑,調集物質,以備遭難百姓過冬。
命王伯當、王忠嗣各帶一百人隊,駐守在濁漳水東岸,以防賊寇再來洗劫。
“記住!”劉芒雙眼通紅,“但有賊寇下山,格殺無論!絕不留情!”
“諾!”
王伯當出身綠林,難免做些殃及百姓的事情,且綠林中人,多不把尋常百姓疾苦放在心上。
可是,當地百姓的遭遇,令王伯當都為之動容。
“主公給某一支將令,某提上幾壺箭,某要箭箭穿賊之心,要賊之命!”
眾將士義憤填膺,徹底剿滅黑山賊寇,正當其時。
但是,大軍在明,賊寇在暗。茫茫大山,賊寇熟之如家,而大軍進山,如入迷宮。必須謹慎謀劃,方能一舉克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