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河東、上黨、弘農、洛陽、河內後,收編整編了包括白波軍、河東綠林、上黨軍、河內軍、洛陽守軍,還吸收了不少流民。


    軍隊人數翻了一番,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收編的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戰鬥力強弱不等。


    屬下不乏統兵操訓之人,各有所長,比如檀道濟,精於操訓隊形陣法;林衝長於操訓槍械。


    在他們的操訓下,各部戰鬥力,都有顯著提升。但是,問題依然存在。


    隨著地盤不斷擴大,兵力不斷增加,尤其是進入開闊的中原後,將難免大規模戰役。


    大規模戰役,講究各部協同配合。


    尤其在這個通訊手段極為落後的年代,協調各部,是一大難題。


    而最大的難點在於,在戰役中,將出現部隊節製從屬變換的情況。


    以實戰為例:在攻取函穀關、洛陽的戰役中,七郎延嗣部本受王猛傅友德節製。當其受命翻越熊耳山,迂回到函穀關以東、洛陽以西後,與檀道濟部匯合。


    那段時間,七郎延嗣部便改受檀道濟節製。


    王猛傅友德檀道濟,統兵能力無需質疑,但在指揮方式和習慣上,各有不同。


    這些方式和習慣的不同,貌似無足輕重,實則是重大隱患。


    在剛剛進行的各部協同演習中,徐達令七郎延嗣部“縱綏不及”,高昂部“設伏陷敵”。


    就是七郎延嗣部負責誘敵,高昂部設伏破敵。


    但在演習中,兩部的銜接出現問題,七郎延嗣部誘敵至指定地點後,高昂部尚未完成設伏。


    出現失誤的原因,除七郎部誘敵稍早,高昂部設伏稍緩外的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每個將領。對命令的理解不盡相同。


    比如縱綏誘敵的遠近、設伏距離等。


    這種情況,若是在戰役中發生,極有可能導致一場戰役的失敗。


    演習中凸顯的問題,不僅於此。


    種種問題歸結到一起。反映的是軍法問題。


    所謂軍法,不隻包括狹隘的獎懲之法,還包括各種條令、條例、陣法、戰法等等,必須統一起來,才能使全軍可集結。可分兵,有效協同作戰。


    ……


    王猛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趁各部休整操訓的時候,針對並州軍在河東、弘農、函穀關、河內、洛陽等戰役中出現的問題,王猛將並州軍原有條例進行了修訂。


    並州軍之前的條例,是蘇定方組織製定的。因那時兵力隻有幾千,軍法相對簡單。


    更多規定,仍執行先秦著名軍事著作,名將田穰苴整理的《司馬法》。


    王猛將並州軍法和《司馬法》進行了融合,修訂出一套獨立的軍法。


    整理後的軍法,首先呈交劉芒。


    劉芒認真研讀。


    劉芒認真讀過《司馬法》。《司馬法》涵蓋極廣,對軍中所有事務,都有明確規定。


    而王猛整理過的軍法,刪減掉《司馬法》中,已經過時的部分。


    比如刪掉“不擒二毛”等條令,既不俘虜敵方年長老兵。


    同時,王猛還對《司馬法》中一些內容,進行重新解讀和注釋。


    比如,“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原來被解讀為交戰的禮節。


    王猛重新解讀為“奔逐不遠則難誘。從綏不及則難陷”。


    將這段話,賦予新的含義,使之融入誘敵和防止被敵所誘的含義。


    對於陣列、兵器搭配等,也做出規定。


    將原來的大陣列為主。調整成更加機動靈活的小陣列。


    將原有一鼓作氣,一次衝鋒決勝負的戰法,補充了更具韌性的作戰方式。麵對弱敵時,仍可一擊而勝。遭遇強敵時,部隊可進退伸縮,迂回牽製。與敵一戰。


    獎懲方麵,也做了統一的規定。


    王猛修訂後的軍法,將原來的《司馬法》一百五十五篇,縮減為十篇,以方便軍中將校記憶。


    為了便於低級軍官和兵士熟記,王猛還在十篇基礎,修訂出五篇和單篇版本。


    ……


    劉芒感慨萬千。


    不得不承認,王猛過百的智力,近百的統禦能力,真不是吹出來的!


    雖然隻通讀一遍,劉芒對統率軍隊、行軍作戰的理解,便有提升一個層次的感覺。


    這套軍法,推行下去,嚴格執行,軍隊的戰鬥力,必將大幅度提升!


    忍不住再讀一遍,劉芒命人喚來王猛,連夜將其中尚未明確的內容補充進去。


    尚未明確的,主要是軍中將領級別、稱謂的設定。


    級別和稱謂,既是軍隊管理層級問題,又是獎賞層麵的問題。


    設定合理的層級,將士們有獲擢升,有奮鬥的目標,無形當中,可以提升戰鬥欲望,增強全軍的戰鬥力。


    劉芒和王猛商量,目前的級別和稱謂,不宜做太大調整,以免混亂。同時要考慮,不與朝廷舊製的稱謂發生衝突。


    調整後的級別和稱謂,低級軍職,仍沿用伍什部曲等職務稱謂,將校一級的將領稱謂,稍作調整。


    自校尉起,依次是:城關校尉、郡校尉、郡副將軍、郡將軍、北東南西州將軍、州副都督、州都督。


    再往上,未列出更高級別的稱謂。但劉芒心中已有打算,等到治地擴大,設置戰區都督,都統數州軍務。


    考慮到軍中有些將領,如高寵、楊再興等猛將,勇猛善戰,但統領大軍能力稍弱。


    單獨設置名號校尉和名號將軍,依次是:雙字都尉、單字都尉、雙字校尉、單字校尉、雙字將軍、單字將軍。


    以勇、猛、威、武、果、敢等有氣勢的字,或單字,或組合雙字,授予這些猛將。


    雙字名號,雖然聽起來更有氣勢,但這個時代,有“單諡為正,雙諡非正”之說,名號用單字更顯尊崇。


    宿衛各部,仍保持原有校尉、將軍稱謂不變。宿衛統領,亦可授予名號校尉或名號將軍。


    級別稱謂擬定,醜時已過。


    幾乎通宵,劉芒和王猛沒有絲毫疲憊之感,都感覺很興奮。


    兩人幹脆通宵,擬定了頒授軍銜的草稿。


    忙完,天已微明。


    “我讓內子煮些粥飯,景略在這兒吃一口。待天明,我找去長孫先生,如果他沒有大的意見,咱們擇日頒銜授旗。”


    頒授軍隊職銜,與晉升官爵相仿。長孫無忌精於權謀,必須聽聽他的意見。


    “主公,頒銜授旗,是低調行事,還是大造聲勢?”


    “我們奉正統天子,是大漢官軍,無需低調。天明後,你去找李公子,研究如何借頒銜授旗,大造聲勢,提振軍心士氣。這新的軍法,就叫《大漢軍法》。”


    “好。屬下這就去找李公子!”


    王猛說著就要起身,被劉芒拉住。


    “景略啊,李公子已經成家,你大清早去敲人家的門,合適嗎?”


    王猛尷尬笑道:“我倒疏忽了。”


    “你呀,也該找個女人成家了。不過,你得先把這不修邊幅的毛病改一改。”


    “改,難啊……”


    兩人相對大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