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陸季寧,是江東一方,年齡最長者,已近七旬。


    吳縣陸氏,世代居於吳郡。


    陸康年輕時,性情義烈。老了,雖然不再年輕氣盛,卻本性難移。


    見劉伯溫句句機鋒,說得江東才俊啞口無言,陸康不禁氣惱,斥道:“伯溫既在劉太尉幕府為僚,焉能不知客不欺主之道理。”


    劉伯溫正色行禮道:“陸公乃長者,晚輩焉敢不敬。隻是,劉基覺得,在座諸位,才幹德行,均領袖江東。但在立場上,搖擺不定,劉基深怕諸位,誤己誤人,誤了伯符將軍,誤了江東百姓。”


    陸康更氣,以杖拄地,連咳幾聲,道:“吾江東人等,雖愚笨,卻曉大義!洛陽與壽春,孰是孰非,焉能不辨?而汝係朝廷使者,卻在吾江東之地,一味大肆說教,逞口舌之利,是逼我江東下逐客之令嗎?”


    劉伯溫見陸康氣得直哆嗦,內心反喜。


    劉伯溫來吳縣之前,對江東情況,早已充分了解。


    孫策雖是江東之主,但其根基尚淺。為了坐穩江東,孫策不得不拉攏江東世家,並與之達成妥協。


    依孫策的性格,以劉伯溫的口才,說服其並不難。


    但是,世家望族,在江東事務中,影響極大,甚至可以左右孫策的決斷。


    說服孫策易,說服世家難。


    在座江東人等,多出自世家名門,無不心高氣傲。


    他們雖承認自己是大漢的臣屬,但內心裏,並不把衰微的劉漢朝廷,看得很重。


    對付這類人,好言勸說,通常隻能聽到他們冠冕堂皇客套回應。


    相反,以言詞相激,清高的江東人士,雖會氣惱,但也會憋著氣,證明自己。


    而譏諷、損人,是劉伯溫天生的技能。


    見陸康發火,劉伯溫反而笑了。“陸公教訓得是。不過,劉基來到江東,並不覺自己是客。吾等都是大漢臣民,而江東亦是大漢疆土,何來主客之說?當然,若江東有心向壽春偽漢朝廷稱臣,便是另說。”


    “劉基,你!”陸康氣得直哆嗦。“汝如此狂妄,莫怪老夫不客氣!”


    劉伯溫卻仍一臉壞笑。“俗話有雲,老不欺少。陸公高節長者,焉能與狂妄晚輩計較?”


    劉伯溫臉皮夠厚,讓陸康拿他沒有辦法。


    陸康氣得劇烈咳嗽起來。把陸老爺子氣成這樣,江東眾人,無不怒視劉伯溫。


    劉伯溫這才住口。


    待陸康情況穩定了,劉伯溫又道:“陸公身體欠安,洛陽有神醫李東壁,待晚輩回到洛陽,到東壁先生那裏,討個良方,奉給陸公,調理調理。”


    陸康幹瞪著眼睛“哼”了一聲,實在拿劉伯溫沒轍。


    ……


    江東才俊,幾乎都被劉伯溫貶損一番。


    張昭等人氣惱異常,但不能不仔細品味劉伯溫之言。


    袁術勢力雖大,但大義畢竟掌握在洛陽朝廷,掌握在劉芒手中。


    江東若是傾向壽春袁術,江東士人,必將背負天下罵名!


    張昭等人,將會見劉伯溫的情況,急報孫策。


    孫策很快回信,請劉伯溫赴婁縣一見。


    ……


    婁縣,東瀕大海。


    孫策劉基,佇立岸邊,注視著茫茫大海,聽波濤拍岸。


    孫策道:“我孫氏,乃大漢臣屬,自當效忠大漢天子陛下。非是孫策心存私念,而是確有苦衷。”


    孫策指指一望無際的大海。


    “策為漢臣,當保大漢邊疆。我江東之地,海岸漫長。而近幾年,海賊四起,匪患連連。孫策無時無刻,不敢掉以輕心。若沿岸百姓,遭受海賊欺淩,策心何以安?又何以向朝廷交代?”


    劉伯溫撚著胡須。


    對孫策,不能用對付江東士人哪套。


    孫策性烈且直,貶損隻能將其激怒壞事。而適當恭維、吹捧,才有效果。


    “伯符將軍有烏程侯遺風,胸懷廣闊,氣量如海。劉太尉認定伯符將軍通曉大義,才不遠數千裏,遣劉基前來。”


    劉伯溫給孫策戴了高帽,孫策卻笑了。


    他和父親孫堅,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不同。


    劉伯溫說孫氏父子忠心大漢,的確沒錯。


    但說他父子氣量如海,卻實在誇大了。


    至於性情,這父子二人差別更大。


    孫堅冷峻,不苟言笑。


    而孫策,行軍作戰,冷酷無情。而平素裏,卻很隨性,沒事時,常嘻嘻哈哈,和屬下開玩笑。


    聽了劉伯溫的恭維,孫策笑道:“伯溫先生莫用高帽罩吾。我孫策,看得清楚是非,也記得清楚仇恨。更沒有伯溫先生說的,那麽大的氣量。”


    “伯符將軍謙遜了。”


    “不!”孫策轉過頭,臉上笑容狡黠。但一雙虎目,卻透著寒光。“孫策不僅氣量不大,讀的書還不多。隻是知曉,忘記國事,是為不忠;忘記家事,是為不孝。”


    劉伯溫何等精明,自然懂得孫策話中之意。


    孫策所說國事,自然是指征討袁術和壽春偽朝廷一事。


    而所謂家事,便是孫策的父仇——孫堅死於荊州一事!


    孫策將此二事並提,意思明顯不過。想要我參與國事,征討袁術,可以!但前提是,要對我的家事,以後征伐荊州劉表,給個說法!


    爭取孫策,事關重大。


    劉伯溫道:“國事,天下事,匹夫有責。家事,私事,旁人隻能盡心意,卻不便插手。”


    劉伯溫圓滑。


    他清楚,孫策早晚要向劉表報仇。


    而劉伯溫是朝廷的使節,當然不能直接表態,答應支持孫策,攻伐劉表。隻能含糊地說,孫劉之仇,是私人恩怨,朝廷不會插手。


    孫策也聽懂劉伯溫的意思,微笑著盯著劉伯溫。“伯溫先生所言,是先生自己的意思,還是劉太尉的想法?”


    劉伯溫再次展現老油條的老奸巨猾。“嘿嘿,劉基在我主府中多年,料想我主,以朝廷首輔之身,日理萬機,恐無暇顧及他人私事吧。”


    “哈哈哈……”孫策朗聲笑了起來,“老劉啊老劉,和我孫策說話,不必如此狡猾吧?!”


    “嘿嘿……”


    孫策豪爽地揮揮手。“好吧,我信你老劉一回!”


    孫策臉上,冷峻再現。“我聽說,老劉你還要去荊州。請你給劉景升帶個話,就說我孫策處理完國事,就找他聊聊私事!”


    劉伯溫拱手施禮道:“伯符將軍深明大義,國之幸也!”


    至於替人捎尋仇狠話嘛,這種蠢事,劉伯溫自然不會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