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詢問李鴻章對群臣公推自己為丞相一事,以及改元一事的看法。
李鴻章的想法,和劉芒、劉伯溫基本一致。
他也認為,劉芒身為當朝首輔,雖無丞相之名,但實權在握,完全沒必要為虛名,而授人以柄。
同時,他也認為,必須留意以楊彪為首的世家集團,防止其結黨。
“主公,屬下聽聞,陛下為祁縣喬氏賜婚,還封劉太傅族女為廣陽長公主?”
“是啊。不僅封了長公主,陛下還封我的侍妾綠珠為尚寢夫人,準許我納甄宓為尚宮夫人。”
李鴻章輕輕嘖了幾聲,壓低聲音,意味深長地道:“陛下,長大了……”
劉芒的擔心,也正在於此。
李鴻章見劉芒沒說話,又繼續道:“甄氏女兒一事,非主公親近之人,不知其詳。陛下卻了解得如此清楚,可見陛下耳目甚廣矣!屬下覺得,陛下封長公主一事,也絕不僅僅是賣主公一個人情,而是……”
劉芒認真地盯著李鴻章,鼓勵其繼續說下去。
“而是,陛下想以此籠絡劉姓宗親!”
劉芒的眼睛,眯了起來。
他也有此猜測,而李鴻章的猜測,與自己不謀而合。
“屬下鬥膽妄言,當年,若非走投無路,陛下未必會認可主公漢室宗親的身份!而今,天子安居天下之中,且已成年。即便陛下無心,也難免有奸佞之臣,進獻讒言,勸進親政!”
劉芒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漢室衰微,劉姓諸侯王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但是,幾百年的積澱,漢室宗親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鴻章繼續道:“籠絡了宗親,再籠絡世家,陛下真的長大了啊!主公有伊霍維護社稷之功,無博陸侯專權之行,卻被視作跋扈權臣,屬下替主公不平啊!”
李鴻章所說的伊霍,既伊尹、霍光。霍光封爵博陸侯。
伊霍都是傑出的輔政大臣,但霍光也被指過於專權跋扈。
劉芒的先祖,是漢昭帝劉弗陵。當時的輔政大臣之一,便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光。
霍光有才幹,在他的治理下,西漢王朝迎來“昭宣中興”的恢複時期。
但是,霍光也是跋扈的權臣。
霍光的外孫女是漢昭帝的皇後,為了讓自己的外孫女生下皇位繼承人,霍光竟設法禁止昭帝寵幸其他嬪妃。
昭帝嬪妃叢夫人懷下龍種,害怕遭霍光迫害,叢夫人逃離皇宮。生下的皇子,流落在民間,就是劉芒的先祖。
劉芒對霍光,既敬佩,又憎恨。
因此,雖然手握朝廷大權,但劉芒始終隻想做良輔伊尹,而不像做弄權的霍光。
朝廷以三公輔政,皆因天子年幼,不能獨自決斷。小皇帝劉協,對三公的意見,通常不會提出異議。
小皇帝和輔政大臣之間,相處一直和諧。
天下諸侯割據,朝廷和天子所在之處,皆是劉芒和屬下將士浴血奮戰所得。
且天子和朝廷所需用度,也幾乎全部出自劉芒治地的財政收入。其他諸侯,如袁紹、曹操、劉備、劉表等,每年不過象征性地送些歲供。
自己供吃、供住、供用度,卻被當敵人防著!用小心思算計!
劉芒怎能不生氣?!
隨著小皇帝漸漸長大,親政也屬正常。
皇帝親政,可以。
但是,耍心眼,玩詭計,爭奪權力,不行!
但是,現在的劉芒,已經十分成熟了。
雖然內心不滿,也隻是陰沉著臉,卻沒做過多表示。
調整了情緒,劉芒換了個話題。“改元一事,鴻章如何看待?”
“潁川、南陽大捷,改元以為慶賀,屬下以為並無不妥。”
劉芒點點頭。“還有一事,我甚感頭疼。此事,的確有違漢律,卻不能不辦。”
劉芒再次提起狄青一事,隻是並沒有說出具體名字。
李鴻章老辣地笑了笑。“屬下以為,主公多慮了。”
“哦?怎麽說?”
“一件事,對與不對,不能隻看事情本身。譬如征伐之戰,孔子說過,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是天下無道的表現。此語自是反對諸侯發起的征伐之戰。但是,孔子所說的尊王攘夷,又是讚美秦穆公之輝煌霸業。由此說來,一些事情,不能以表麵判斷是與非。主公認為是對的,何必顧慮太多?”
李鴻章一番話,說得劉芒心裏敞亮了。
這滿清的大臣,考慮問題,就是比唐宋政治家們靈活嘛!
劉芒心裏想著,不禁笑了。他自己都沒搞清,這是誇滿清呢,還是損滿清。
劉芒又搖搖頭。“可是,為死囚脫罪,理由實在難找啊!”
李鴻章油滑地一笑:“主公,理由就在麵前,且無需主公開口,朝中眾臣,甚至是與主公貌合神離之人,自會替主公促成此事!”
“呃?”劉芒一愣,隨即眼前一亮!
對啊!
……
狄青的問題,有解決辦法了,劉芒心情大好。
劉芒、李鴻章走出書房,正碰上剛洗了澡,也醒了酒的呂闊。
呂闊洗了澡,顯得幹淨多了。隻是,頭上還濕漉漉的,落湯雞一般。
劉芒笑道:“你都有意中人了,要學著利索一些。不怕被意中人嫌棄嗎?”
呂闊猥瑣地笑笑:“主公,不是我邋遢,是這天,實在太熱。剛擦幹了,又是一身汗。”
李鴻章也道:“是啊,今夏,中原實在悶熱。”
……
劉芒進宮,麵見天子。
聽說劉芒同意改元,劉協很高興。
崇德殿裏,通風不甚好。身為天子,要講究威儀,穿戴著囉嗦的冕服,劉協也是汗涔涔的。
“今夏這天,太過悶熱,好想找個避暑之地。皇兄,都說嵩山氣候涼爽,不知比這洛陽城如何。”
小皇帝想去嵩山避暑,又怕劉芒不同意。才如此拐彎抹角發問。
劉芒豈能不懂劉協的心思。“嵩山確是避暑勝地。壽春袁逆,在嵩山修建了嵩陽書院,剛剛落成,條件尚可。若陛下受不了洛陽的悶熱,不妨去暫住時日。”
“真的!太好了!”
……
輔政三公商定,於朝會上公布,帝後嬪妃移駕嵩山避暑。聖駕巡遊潁川北部,以撫民心。
太尉劉芒、司空鍾繇及一幹臣等,隨侍聖駕。司徒趙溫,留守洛陽。
朝會還做出決定,改元建安,以祝賀潁川、南陽大捷。
公元196年,是為建安元年。
改元,天下大事。
司空鍾繇建議,大赦天下,以安民心。
建安元年五月,大赦。
廷尉詔獄死囚狄青,赦免死罪,改罰黥刑(臉上刺字)、司寇(戍邊抵禦外寇兩年)。
喬致庸與廣陽長公主劉舒的婚事,如期低調舉行,劉芒攜幾位夫人,全部當場。
大漢帝後,移駕嵩山。
【第七卷終】
第八卷隨即開啟……(未完待續。)
李鴻章的想法,和劉芒、劉伯溫基本一致。
他也認為,劉芒身為當朝首輔,雖無丞相之名,但實權在握,完全沒必要為虛名,而授人以柄。
同時,他也認為,必須留意以楊彪為首的世家集團,防止其結黨。
“主公,屬下聽聞,陛下為祁縣喬氏賜婚,還封劉太傅族女為廣陽長公主?”
“是啊。不僅封了長公主,陛下還封我的侍妾綠珠為尚寢夫人,準許我納甄宓為尚宮夫人。”
李鴻章輕輕嘖了幾聲,壓低聲音,意味深長地道:“陛下,長大了……”
劉芒的擔心,也正在於此。
李鴻章見劉芒沒說話,又繼續道:“甄氏女兒一事,非主公親近之人,不知其詳。陛下卻了解得如此清楚,可見陛下耳目甚廣矣!屬下覺得,陛下封長公主一事,也絕不僅僅是賣主公一個人情,而是……”
劉芒認真地盯著李鴻章,鼓勵其繼續說下去。
“而是,陛下想以此籠絡劉姓宗親!”
劉芒的眼睛,眯了起來。
他也有此猜測,而李鴻章的猜測,與自己不謀而合。
“屬下鬥膽妄言,當年,若非走投無路,陛下未必會認可主公漢室宗親的身份!而今,天子安居天下之中,且已成年。即便陛下無心,也難免有奸佞之臣,進獻讒言,勸進親政!”
劉芒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漢室衰微,劉姓諸侯王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但是,幾百年的積澱,漢室宗親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鴻章繼續道:“籠絡了宗親,再籠絡世家,陛下真的長大了啊!主公有伊霍維護社稷之功,無博陸侯專權之行,卻被視作跋扈權臣,屬下替主公不平啊!”
李鴻章所說的伊霍,既伊尹、霍光。霍光封爵博陸侯。
伊霍都是傑出的輔政大臣,但霍光也被指過於專權跋扈。
劉芒的先祖,是漢昭帝劉弗陵。當時的輔政大臣之一,便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光。
霍光有才幹,在他的治理下,西漢王朝迎來“昭宣中興”的恢複時期。
但是,霍光也是跋扈的權臣。
霍光的外孫女是漢昭帝的皇後,為了讓自己的外孫女生下皇位繼承人,霍光竟設法禁止昭帝寵幸其他嬪妃。
昭帝嬪妃叢夫人懷下龍種,害怕遭霍光迫害,叢夫人逃離皇宮。生下的皇子,流落在民間,就是劉芒的先祖。
劉芒對霍光,既敬佩,又憎恨。
因此,雖然手握朝廷大權,但劉芒始終隻想做良輔伊尹,而不像做弄權的霍光。
朝廷以三公輔政,皆因天子年幼,不能獨自決斷。小皇帝劉協,對三公的意見,通常不會提出異議。
小皇帝和輔政大臣之間,相處一直和諧。
天下諸侯割據,朝廷和天子所在之處,皆是劉芒和屬下將士浴血奮戰所得。
且天子和朝廷所需用度,也幾乎全部出自劉芒治地的財政收入。其他諸侯,如袁紹、曹操、劉備、劉表等,每年不過象征性地送些歲供。
自己供吃、供住、供用度,卻被當敵人防著!用小心思算計!
劉芒怎能不生氣?!
隨著小皇帝漸漸長大,親政也屬正常。
皇帝親政,可以。
但是,耍心眼,玩詭計,爭奪權力,不行!
但是,現在的劉芒,已經十分成熟了。
雖然內心不滿,也隻是陰沉著臉,卻沒做過多表示。
調整了情緒,劉芒換了個話題。“改元一事,鴻章如何看待?”
“潁川、南陽大捷,改元以為慶賀,屬下以為並無不妥。”
劉芒點點頭。“還有一事,我甚感頭疼。此事,的確有違漢律,卻不能不辦。”
劉芒再次提起狄青一事,隻是並沒有說出具體名字。
李鴻章老辣地笑了笑。“屬下以為,主公多慮了。”
“哦?怎麽說?”
“一件事,對與不對,不能隻看事情本身。譬如征伐之戰,孔子說過,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是天下無道的表現。此語自是反對諸侯發起的征伐之戰。但是,孔子所說的尊王攘夷,又是讚美秦穆公之輝煌霸業。由此說來,一些事情,不能以表麵判斷是與非。主公認為是對的,何必顧慮太多?”
李鴻章一番話,說得劉芒心裏敞亮了。
這滿清的大臣,考慮問題,就是比唐宋政治家們靈活嘛!
劉芒心裏想著,不禁笑了。他自己都沒搞清,這是誇滿清呢,還是損滿清。
劉芒又搖搖頭。“可是,為死囚脫罪,理由實在難找啊!”
李鴻章油滑地一笑:“主公,理由就在麵前,且無需主公開口,朝中眾臣,甚至是與主公貌合神離之人,自會替主公促成此事!”
“呃?”劉芒一愣,隨即眼前一亮!
對啊!
……
狄青的問題,有解決辦法了,劉芒心情大好。
劉芒、李鴻章走出書房,正碰上剛洗了澡,也醒了酒的呂闊。
呂闊洗了澡,顯得幹淨多了。隻是,頭上還濕漉漉的,落湯雞一般。
劉芒笑道:“你都有意中人了,要學著利索一些。不怕被意中人嫌棄嗎?”
呂闊猥瑣地笑笑:“主公,不是我邋遢,是這天,實在太熱。剛擦幹了,又是一身汗。”
李鴻章也道:“是啊,今夏,中原實在悶熱。”
……
劉芒進宮,麵見天子。
聽說劉芒同意改元,劉協很高興。
崇德殿裏,通風不甚好。身為天子,要講究威儀,穿戴著囉嗦的冕服,劉協也是汗涔涔的。
“今夏這天,太過悶熱,好想找個避暑之地。皇兄,都說嵩山氣候涼爽,不知比這洛陽城如何。”
小皇帝想去嵩山避暑,又怕劉芒不同意。才如此拐彎抹角發問。
劉芒豈能不懂劉協的心思。“嵩山確是避暑勝地。壽春袁逆,在嵩山修建了嵩陽書院,剛剛落成,條件尚可。若陛下受不了洛陽的悶熱,不妨去暫住時日。”
“真的!太好了!”
……
輔政三公商定,於朝會上公布,帝後嬪妃移駕嵩山避暑。聖駕巡遊潁川北部,以撫民心。
太尉劉芒、司空鍾繇及一幹臣等,隨侍聖駕。司徒趙溫,留守洛陽。
朝會還做出決定,改元建安,以祝賀潁川、南陽大捷。
公元196年,是為建安元年。
改元,天下大事。
司空鍾繇建議,大赦天下,以安民心。
建安元年五月,大赦。
廷尉詔獄死囚狄青,赦免死罪,改罰黥刑(臉上刺字)、司寇(戍邊抵禦外寇兩年)。
喬致庸與廣陽長公主劉舒的婚事,如期低調舉行,劉芒攜幾位夫人,全部當場。
大漢帝後,移駕嵩山。
【第七卷終】
第八卷隨即開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