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爵位晉升,獲得三星普通召喚機會一次,二星特殊召喚機會一次
爵位晉升至列侯,獲得隨機召喚機會一次!
加上爵位任務完成,係統獎勵的五星特殊召喚機會,這一次,竟獲得四次召喚機會!
劉芒正算計著,該如何使用這些召喚機會,係統再次啟動。
新的一年,到了……
嗡……
夏曆丁醜年,正月初一,暨公元197年2月5日。
恭喜星主年長一歲!
一年來,星主勤修文武,武力+2,智力+2
嗡……
加上前麵統禦及魅力提升,五圍變化情況如下:
統禦:77
武力:84
政治:72
智力:84
魅力:90
五圍合計:406
……
四個召喚機會中,三星普通召喚機會,留到生日時,配合頂級人才召喚特權使用。
五星召喚機會,有效期最短,立刻使用。
嗡……
召喚人才成功!
類型:特殊
姓名:未知
原屬時代:唐
特點:弘化、祖師
代入身份:河南樵夫
召喚星級:五星
附帶人數:四人
特點是祖師,而代入身份是樵夫,反差還能更大些嗎?
看來,市井巷陌,才是真正的藏龍臥虎之地啊!
嗡……
人才激活提醒!
黑齒常之,百濟人,唐著名將領。(百濟,今朝鮮半島西南部)
驍勇且有謀略,善於夜戰,善於帶兵。蘇定方平百濟,黑齒常之歸降,趁蘇定方回國,起兵反叛。後被唐招降。
降唐後,征戰青藏,大敗突厥,而終成封疆大吏。任左武衛大將軍、江南道大總管,封爵燕國公。
後遭誣陷,被武則天下令逮捕,於獄中自縊而亡。
代入身份:公孫度麾下百濟將領。
公孫度在遼東,不聲不響地拓展地盤,周邊夫餘、高句麗、百濟等小王國,已紛紛歸附於遼東。
朝廷鞭長莫及,公孫度大有脫離大漢帝國,自立為王的趨勢。
嗡……
人才激活提醒!
李光弼,契丹族,中唐著名統帥、軍事家。
隨父歸唐,先後在王忠嗣、郭子儀手下為將,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首功之臣。“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官至河東節度使,封爵臨淮郡王。
後遭嫉妒陷害,鬱鬱不得誌,憂鬱而亡。追贈太保,諡武穆,百官送葬。
代入身份:遼東將領。
難怪公孫度能叱吒遼東,高仙芝、黑齒常之、李光弼等名將,竟都在他的麾下!
嗡……
人才激活提醒!
郭子儀,別稱郭令公、郭汾陽。中唐政治家、軍事家。
中武舉而從軍,早年不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率兵勤王,收複失地。征討叛軍,收複東西兩京。抵禦吐蕃,說服回紇。
官至太尉、尚書令,封爵代國公、汾陽郡王。被唐代宗尊為“尚父”。追贈太師、諡忠武。
曆朝供奉古今功臣、名將,均將郭子儀列入其中。
代入身份:雍州鄭縣郭氏子弟。
郭子儀、李光弼同時激活!
李光弼被公孫度收入麾下,根據係統顯示的信息,郭子儀雖在雍州,但尚未歸屬某一方諸侯,一定要設法將其招募!
嗡……
人才激活提醒!
魚朝恩,中唐專權宦官。
安史之亂,侍奉太子、擁立新皇有功,得重用,被授予兵權。開啟中晚唐宦官專權先河。
代入身份:蜀王宮內太監。
這種貨色,沒出現在自己身邊就好。
四個附帶人才已經全部現身,不知道會不會有額外附帶人才?
嗡……
果然有!
額外附帶人才激活提醒,詳情未知。
劉芒已經習慣了係統的“詳情未知”。額外附帶人才,無從猜測。與之相比,劉芒更關心,宦官魚朝恩會給益州劉裕添什麽亂……
……
益州劉裕,並沒有什麽麻煩。
成都宮廷政變,雖然血腥,卻沒掀起大的波瀾。
劉裕在清除了劉璋、趙韙兩派勢力的同時,拉攏忠誠於劉焉的臣屬,並擢升提拔了一批少壯派親信。
益州人傑地靈。
劉裕之父劉焉手下,原來就雲集了龐義、張肅、張鬆、張任、嚴顏等能臣武將。
劉裕繼位蜀王後,又擢升了藍玉、冷苞、高沛、雷銅、甘寧等猛將。
而龐籍,作為劉裕潛邸時期的屬下,是劉裕登上蜀王之位的首功之人,自然得到重用,被任命為國相。
劉裕雖然成為益州最高統治者,但其繼位,名不正言不順。蜀中之人,多有議論。
劉裕問計龐籍,如何收服人心。
龐籍道:“蜀地封閉,生活安逸。市井雖多非議,吾王卻不必記掛在心。說易做難,庶民在意者,衣食也,緣何生事?”
龐籍認為,劉裕的才幹,遠勝劉焉、劉璋。
百姓在意的,是好生活,而不是誰當蜀王。隻要假以時日,百姓日子越過越好,自然就會認可新蜀王。
龐籍還建議,提拔那些職位低,有才幹的官吏。尤其是年輕的官吏,獲重用,一定死心塌地效忠。
劉裕聽從龐籍的建議,先後提拔了零陵人劉巴劉子初、南陽人李嚴李正方、閬中人黃權黃公衡等。
劉裕殺了哥哥劉璋,奪得蜀王之位。這一點,人們議論最多,認為劉裕殘暴,不計親情。
龐籍又獻一計,重用陳留人吳懿吳子遠。
吳懿的父親與劉裕的父親劉焉是世交,早年隨劉焉赴益州,兩家還結了親。
吳懿的妹妹,嫁給了劉裕的三哥劉瑁。
提拔哥哥遺孀的親眷,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井非議。
劉裕在益州,改革弊政,提拔賢能之舉,也吸引了外地人才。
張鬆推薦了兩個人才,同是扶風人,且是好友的孟達孟子敬和法正法孝直。
孟達不願為西涼軍效力,入蜀來投,得重用。
法正雖隻有二十歲,但兼具文韜武略,立刻得到劉裕重用,任命為蜀王府長史。
這下,張鬆鬱悶了。
自己舉薦的人才,都獲重用。而自己,卻被不涼不熱地擱在一邊。
尤其是法正,以前未做過官,直接就位列自己之上。
張鬆既嫉妒,又憋屈!我不就是長得醜嗎?長得醜就該被歧視嗎?
……
劉裕用人,不拘一格。
唯一令龐籍等臣屬疑惑的,是劉裕重用宦官魚朝恩。
龐籍向劉裕進言,不應將“閹豎”當做親信。
劉裕笑答:“朝堂之事,醇之(龐籍字)熟稔。這宮內之事嘛,醇之就不如本王更明白了,哈哈哈……”(未完待續。)
爵位晉升,獲得三星普通召喚機會一次,二星特殊召喚機會一次
爵位晉升至列侯,獲得隨機召喚機會一次!
加上爵位任務完成,係統獎勵的五星特殊召喚機會,這一次,竟獲得四次召喚機會!
劉芒正算計著,該如何使用這些召喚機會,係統再次啟動。
新的一年,到了……
嗡……
夏曆丁醜年,正月初一,暨公元197年2月5日。
恭喜星主年長一歲!
一年來,星主勤修文武,武力+2,智力+2
嗡……
加上前麵統禦及魅力提升,五圍變化情況如下:
統禦:77
武力:84
政治:72
智力:84
魅力:90
五圍合計:406
……
四個召喚機會中,三星普通召喚機會,留到生日時,配合頂級人才召喚特權使用。
五星召喚機會,有效期最短,立刻使用。
嗡……
召喚人才成功!
類型:特殊
姓名:未知
原屬時代:唐
特點:弘化、祖師
代入身份:河南樵夫
召喚星級:五星
附帶人數:四人
特點是祖師,而代入身份是樵夫,反差還能更大些嗎?
看來,市井巷陌,才是真正的藏龍臥虎之地啊!
嗡……
人才激活提醒!
黑齒常之,百濟人,唐著名將領。(百濟,今朝鮮半島西南部)
驍勇且有謀略,善於夜戰,善於帶兵。蘇定方平百濟,黑齒常之歸降,趁蘇定方回國,起兵反叛。後被唐招降。
降唐後,征戰青藏,大敗突厥,而終成封疆大吏。任左武衛大將軍、江南道大總管,封爵燕國公。
後遭誣陷,被武則天下令逮捕,於獄中自縊而亡。
代入身份:公孫度麾下百濟將領。
公孫度在遼東,不聲不響地拓展地盤,周邊夫餘、高句麗、百濟等小王國,已紛紛歸附於遼東。
朝廷鞭長莫及,公孫度大有脫離大漢帝國,自立為王的趨勢。
嗡……
人才激活提醒!
李光弼,契丹族,中唐著名統帥、軍事家。
隨父歸唐,先後在王忠嗣、郭子儀手下為將,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首功之臣。“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官至河東節度使,封爵臨淮郡王。
後遭嫉妒陷害,鬱鬱不得誌,憂鬱而亡。追贈太保,諡武穆,百官送葬。
代入身份:遼東將領。
難怪公孫度能叱吒遼東,高仙芝、黑齒常之、李光弼等名將,竟都在他的麾下!
嗡……
人才激活提醒!
郭子儀,別稱郭令公、郭汾陽。中唐政治家、軍事家。
中武舉而從軍,早年不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率兵勤王,收複失地。征討叛軍,收複東西兩京。抵禦吐蕃,說服回紇。
官至太尉、尚書令,封爵代國公、汾陽郡王。被唐代宗尊為“尚父”。追贈太師、諡忠武。
曆朝供奉古今功臣、名將,均將郭子儀列入其中。
代入身份:雍州鄭縣郭氏子弟。
郭子儀、李光弼同時激活!
李光弼被公孫度收入麾下,根據係統顯示的信息,郭子儀雖在雍州,但尚未歸屬某一方諸侯,一定要設法將其招募!
嗡……
人才激活提醒!
魚朝恩,中唐專權宦官。
安史之亂,侍奉太子、擁立新皇有功,得重用,被授予兵權。開啟中晚唐宦官專權先河。
代入身份:蜀王宮內太監。
這種貨色,沒出現在自己身邊就好。
四個附帶人才已經全部現身,不知道會不會有額外附帶人才?
嗡……
果然有!
額外附帶人才激活提醒,詳情未知。
劉芒已經習慣了係統的“詳情未知”。額外附帶人才,無從猜測。與之相比,劉芒更關心,宦官魚朝恩會給益州劉裕添什麽亂……
……
益州劉裕,並沒有什麽麻煩。
成都宮廷政變,雖然血腥,卻沒掀起大的波瀾。
劉裕在清除了劉璋、趙韙兩派勢力的同時,拉攏忠誠於劉焉的臣屬,並擢升提拔了一批少壯派親信。
益州人傑地靈。
劉裕之父劉焉手下,原來就雲集了龐義、張肅、張鬆、張任、嚴顏等能臣武將。
劉裕繼位蜀王後,又擢升了藍玉、冷苞、高沛、雷銅、甘寧等猛將。
而龐籍,作為劉裕潛邸時期的屬下,是劉裕登上蜀王之位的首功之人,自然得到重用,被任命為國相。
劉裕雖然成為益州最高統治者,但其繼位,名不正言不順。蜀中之人,多有議論。
劉裕問計龐籍,如何收服人心。
龐籍道:“蜀地封閉,生活安逸。市井雖多非議,吾王卻不必記掛在心。說易做難,庶民在意者,衣食也,緣何生事?”
龐籍認為,劉裕的才幹,遠勝劉焉、劉璋。
百姓在意的,是好生活,而不是誰當蜀王。隻要假以時日,百姓日子越過越好,自然就會認可新蜀王。
龐籍還建議,提拔那些職位低,有才幹的官吏。尤其是年輕的官吏,獲重用,一定死心塌地效忠。
劉裕聽從龐籍的建議,先後提拔了零陵人劉巴劉子初、南陽人李嚴李正方、閬中人黃權黃公衡等。
劉裕殺了哥哥劉璋,奪得蜀王之位。這一點,人們議論最多,認為劉裕殘暴,不計親情。
龐籍又獻一計,重用陳留人吳懿吳子遠。
吳懿的父親與劉裕的父親劉焉是世交,早年隨劉焉赴益州,兩家還結了親。
吳懿的妹妹,嫁給了劉裕的三哥劉瑁。
提拔哥哥遺孀的親眷,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井非議。
劉裕在益州,改革弊政,提拔賢能之舉,也吸引了外地人才。
張鬆推薦了兩個人才,同是扶風人,且是好友的孟達孟子敬和法正法孝直。
孟達不願為西涼軍效力,入蜀來投,得重用。
法正雖隻有二十歲,但兼具文韜武略,立刻得到劉裕重用,任命為蜀王府長史。
這下,張鬆鬱悶了。
自己舉薦的人才,都獲重用。而自己,卻被不涼不熱地擱在一邊。
尤其是法正,以前未做過官,直接就位列自己之上。
張鬆既嫉妒,又憋屈!我不就是長得醜嗎?長得醜就該被歧視嗎?
……
劉裕用人,不拘一格。
唯一令龐籍等臣屬疑惑的,是劉裕重用宦官魚朝恩。
龐籍向劉裕進言,不應將“閹豎”當做親信。
劉裕笑答:“朝堂之事,醇之(龐籍字)熟稔。這宮內之事嘛,醇之就不如本王更明白了,哈哈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