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道:“必是阿蒙!”
“可是鄧當內弟阿蒙?”
鄧當,孫策手下將領,征戰會稽時,陣亡。
“正是。”
營門外一人,十七八歲年紀,身材不高,卻很健碩。雙眼不大,卻透著狠意。
魯肅忙給雙方引薦。
那人躬身禮道:“呂蒙,拜見周都督。”
此人正是後世評為江東四都督之一的呂蒙呂子明。
呂蒙,汝南富波人。隨姐夫鄧當投身江東。
年紀不大,卻膽色過人。鄧當活著時,呂蒙年紀還小時,不喜讀書,隻好勇武。私自混入姐夫的軍中,上陣衝殺。被鄧當發現,嗬斥一番,送回家裏,在老娘的看管下,被迫讀書學習。
魯肅招募青壯,追隨孫策,途經呂家。
呂蒙一十有八,業已成年,征得母親同意,隨魯肅而來,投奔孫策。
周瑜惋惜鄧當之死,也知呂蒙之勇,當即收在麾下。有意錄用為將,征詢呂蒙本人的意見,呂蒙卻道:“惟願做一先登!”
魯肅、呂蒙來投,魯肅更是獻上破敵妙計,周瑜大喜。
命魯肅趕去南麵,麵見孫策,匯報北路水軍行動計劃。周瑜則統領北路大軍,向西進發,迎戰荊州水軍!
……
斥候飛報!
荊州北路大軍,統帥黃祖,率六萬水軍,艦船千餘艘,正穿越長江彭蠡澤段,欲護送三萬步卒,在長江南岸登陸,搶占彭澤城!
彭澤,本就是江東軍戰略中,先棄後取之地。
黃祖欲取彭澤,周瑜不會和他爭。但是,此正騷擾、調動荊州水軍之機!
周瑜立刻下令!
命韓當、盧象升,統北路軍五千步卒,在長江南岸,謹慎布防。防止敵軍搶占彭澤後,繼續向東推進。
周瑜親統江東水軍,共兩萬五千眾,戰船五百餘艘,西向迎戰荊州水軍。
命黃蓋、淩操,率三千水軍,戰船一百艘,搶占長江北岸小孤山。
命太史慈、董襲,率三千水軍,戰船一百艘,搶占長江南岸彭浪磯。
小孤山和彭浪磯,乃長江沿岸要地。
占領兩地,如以雙手扼住長江之喉。
這兩處磯石,崖陡石滑,易守難攻。附近水流複雜,水下暗礁密布。
江東水軍,以小型艦船為主,易於在附近穿行。
荊州大船,吃水太深,在磯石周邊機動不便。
周瑜要以小孤山和彭浪磯為屏障,和荊州水軍,來一場捉迷藏的遊戲!
指派兩路水軍搶占兩處磯石,還需兩路水軍,引誘、擾敵。
“何人願往?”
“末將請令!”
周瑜話音未落,數員猛將出列請戰。分別是大將蔣欽,猛將周泰,小將呂蒙、賀齊。
眾將爭先,周瑜大喜。
若論勇猛,江東眾將,首推周泰。
周泰自從軍以來,每仗必爭先,立功無數,受傷無數。
隻是,此番任務,並非是生死較量,隻為引誘、騷擾。猛將周泰,並不適合。
呂蒙剛剛投軍,周瑜尚不熟悉其性情,不敢輕易委以重任。
好言安撫周泰、呂蒙,命蔣欽、賀齊接令。
仔細叮囑一番,命小將賀齊,率快船五十艘,水軍千人,西進誘敵。
蔣欽率戰船一百艘,包括江東軍僅有的中型戰船——鬥艦,水軍三千人,向彭澤城方向,騷擾敵軍。
……
鄱陽湖,煙波浩渺,無邊無沿。
任你再高大之人,再巨大之船,置身其間,也隻能自認渺小。
可是,在長江麵前,連鄱陽湖都顯得異常渺小、羸弱。
長江,從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之間,一路奔騰而下,劈開無數大山,匯聚了數不盡的河流,來到廬江豫章交界處,華麗地勾出一抹微笑般的圓弧,將鄱陽湖一切兩半!
鄱陽湖,如同長江沿岸的其它湖澤,隻是長江的奴仆和侍從。謙卑地感謝長江的饋贈,小心侍候,不敢絲毫怠慢。隻要長江有所需求,便隨時奉上一切。
水麵上,波濤洶湧。
隻有那水天相接的遠方,水平麵才顯得平靜安詳。
突然,就在那水天相接的背景中,好像有什麽東西,慢慢地從水中升起!
越來越高、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老天啊……”
江東水軍小船上,兵卒不禁瞪大眼睛,驚呼了起來。
“是樓!水底冒出高樓了!”
統兵的小將賀齊,沉穩異常。“勿慌,荊州樓船爾。”
“這就是樓船啊?!”
“快看啊!樓船!樓船欸!”
隻聽說過樓船,今日終於一睹廬山真麵目。
江東水軍兵卒,一時間竟忘記了恐懼,紛紛湧上甲板,爭著一睹傳說中的樓船風采!
“乖乖欸!忒高了!”
雖然距離很遠,但是,荊州樓船那極具震撼力的體量,散發出無形的威壓,讓江東水軍,愈發感覺己方戰船的渺小、不堪一擊。
“親親的娘啊!這仗可咋打?”
“咋打?”小將賀齊一指側向的長江堤岸。“堤壩更大、更堅固,螻蟻卻可摧之!荊州樓船雖大,不過是遊走之棺槨,漂浮之墳墓!”
兵卒還是有些膽怯。“可是,這樓船也太大了!不用撞過來,就是帶起的波浪,都能把咱們的小船掀翻啊!”
賀齊道:“為何要和它對撞?為何要等著被它掀翻?虎豹之大,能吞雞鴨。螻蟻遊走其身,虎豹又能奈何?”
主將提氣,兵卒振奮。
“對啊!咱不當雞鴨,咱就當小小螻蟻!不停地轉彎、繞圈,它還能追上咱不成?”
“是呢!兄弟你說,要是那鬼樓船跟著咱繞圈,咱能把它帶翻不?”
“能!準能!”
賀齊軍旗一指。“傳令,迎敵!”
旗號兵搖動令旗,所屬艦船,看見旗號,一起加槳,五十艘小船,飛速向巨大的樓船馳去!
……
迎麵而來的樓船,乃是荊州北路軍副統帥、水軍統領張允的旗艦。
張允,是劉表的外甥,其母乃劉表的姊姊。
此番東征,張允得以擔任要職,並非僅僅因為與劉表的親緣關係。
張允,自幼從軍,弓刀嫻熟,尤其擅長水戰。其操訓的水軍,軍紀嚴明,戰術多變。因此,才被劉表委以重任。
佇立船頭,見前方水麵上,有如芝麻大的小點迎麵而來,張允微微一笑。
“報!前方出現江東小股船隊。”
“知道了。”張允淡淡應道。
小股之敵,不過是來偵查、襲擾,與其糾纏,毫無必要。
“傳令,驅離。”
“諾!傳令,驅離!”旗號兵重複一遍,擺動令旗,發出旗語。
荊州艦船,收到旗語,立刻展開陣型!
唰……
行動之迅速!隊形之整齊!場麵之壯觀……
震撼!(未完待續。)
“可是鄧當內弟阿蒙?”
鄧當,孫策手下將領,征戰會稽時,陣亡。
“正是。”
營門外一人,十七八歲年紀,身材不高,卻很健碩。雙眼不大,卻透著狠意。
魯肅忙給雙方引薦。
那人躬身禮道:“呂蒙,拜見周都督。”
此人正是後世評為江東四都督之一的呂蒙呂子明。
呂蒙,汝南富波人。隨姐夫鄧當投身江東。
年紀不大,卻膽色過人。鄧當活著時,呂蒙年紀還小時,不喜讀書,隻好勇武。私自混入姐夫的軍中,上陣衝殺。被鄧當發現,嗬斥一番,送回家裏,在老娘的看管下,被迫讀書學習。
魯肅招募青壯,追隨孫策,途經呂家。
呂蒙一十有八,業已成年,征得母親同意,隨魯肅而來,投奔孫策。
周瑜惋惜鄧當之死,也知呂蒙之勇,當即收在麾下。有意錄用為將,征詢呂蒙本人的意見,呂蒙卻道:“惟願做一先登!”
魯肅、呂蒙來投,魯肅更是獻上破敵妙計,周瑜大喜。
命魯肅趕去南麵,麵見孫策,匯報北路水軍行動計劃。周瑜則統領北路大軍,向西進發,迎戰荊州水軍!
……
斥候飛報!
荊州北路大軍,統帥黃祖,率六萬水軍,艦船千餘艘,正穿越長江彭蠡澤段,欲護送三萬步卒,在長江南岸登陸,搶占彭澤城!
彭澤,本就是江東軍戰略中,先棄後取之地。
黃祖欲取彭澤,周瑜不會和他爭。但是,此正騷擾、調動荊州水軍之機!
周瑜立刻下令!
命韓當、盧象升,統北路軍五千步卒,在長江南岸,謹慎布防。防止敵軍搶占彭澤後,繼續向東推進。
周瑜親統江東水軍,共兩萬五千眾,戰船五百餘艘,西向迎戰荊州水軍。
命黃蓋、淩操,率三千水軍,戰船一百艘,搶占長江北岸小孤山。
命太史慈、董襲,率三千水軍,戰船一百艘,搶占長江南岸彭浪磯。
小孤山和彭浪磯,乃長江沿岸要地。
占領兩地,如以雙手扼住長江之喉。
這兩處磯石,崖陡石滑,易守難攻。附近水流複雜,水下暗礁密布。
江東水軍,以小型艦船為主,易於在附近穿行。
荊州大船,吃水太深,在磯石周邊機動不便。
周瑜要以小孤山和彭浪磯為屏障,和荊州水軍,來一場捉迷藏的遊戲!
指派兩路水軍搶占兩處磯石,還需兩路水軍,引誘、擾敵。
“何人願往?”
“末將請令!”
周瑜話音未落,數員猛將出列請戰。分別是大將蔣欽,猛將周泰,小將呂蒙、賀齊。
眾將爭先,周瑜大喜。
若論勇猛,江東眾將,首推周泰。
周泰自從軍以來,每仗必爭先,立功無數,受傷無數。
隻是,此番任務,並非是生死較量,隻為引誘、騷擾。猛將周泰,並不適合。
呂蒙剛剛投軍,周瑜尚不熟悉其性情,不敢輕易委以重任。
好言安撫周泰、呂蒙,命蔣欽、賀齊接令。
仔細叮囑一番,命小將賀齊,率快船五十艘,水軍千人,西進誘敵。
蔣欽率戰船一百艘,包括江東軍僅有的中型戰船——鬥艦,水軍三千人,向彭澤城方向,騷擾敵軍。
……
鄱陽湖,煙波浩渺,無邊無沿。
任你再高大之人,再巨大之船,置身其間,也隻能自認渺小。
可是,在長江麵前,連鄱陽湖都顯得異常渺小、羸弱。
長江,從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之間,一路奔騰而下,劈開無數大山,匯聚了數不盡的河流,來到廬江豫章交界處,華麗地勾出一抹微笑般的圓弧,將鄱陽湖一切兩半!
鄱陽湖,如同長江沿岸的其它湖澤,隻是長江的奴仆和侍從。謙卑地感謝長江的饋贈,小心侍候,不敢絲毫怠慢。隻要長江有所需求,便隨時奉上一切。
水麵上,波濤洶湧。
隻有那水天相接的遠方,水平麵才顯得平靜安詳。
突然,就在那水天相接的背景中,好像有什麽東西,慢慢地從水中升起!
越來越高、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老天啊……”
江東水軍小船上,兵卒不禁瞪大眼睛,驚呼了起來。
“是樓!水底冒出高樓了!”
統兵的小將賀齊,沉穩異常。“勿慌,荊州樓船爾。”
“這就是樓船啊?!”
“快看啊!樓船!樓船欸!”
隻聽說過樓船,今日終於一睹廬山真麵目。
江東水軍兵卒,一時間竟忘記了恐懼,紛紛湧上甲板,爭著一睹傳說中的樓船風采!
“乖乖欸!忒高了!”
雖然距離很遠,但是,荊州樓船那極具震撼力的體量,散發出無形的威壓,讓江東水軍,愈發感覺己方戰船的渺小、不堪一擊。
“親親的娘啊!這仗可咋打?”
“咋打?”小將賀齊一指側向的長江堤岸。“堤壩更大、更堅固,螻蟻卻可摧之!荊州樓船雖大,不過是遊走之棺槨,漂浮之墳墓!”
兵卒還是有些膽怯。“可是,這樓船也太大了!不用撞過來,就是帶起的波浪,都能把咱們的小船掀翻啊!”
賀齊道:“為何要和它對撞?為何要等著被它掀翻?虎豹之大,能吞雞鴨。螻蟻遊走其身,虎豹又能奈何?”
主將提氣,兵卒振奮。
“對啊!咱不當雞鴨,咱就當小小螻蟻!不停地轉彎、繞圈,它還能追上咱不成?”
“是呢!兄弟你說,要是那鬼樓船跟著咱繞圈,咱能把它帶翻不?”
“能!準能!”
賀齊軍旗一指。“傳令,迎敵!”
旗號兵搖動令旗,所屬艦船,看見旗號,一起加槳,五十艘小船,飛速向巨大的樓船馳去!
……
迎麵而來的樓船,乃是荊州北路軍副統帥、水軍統領張允的旗艦。
張允,是劉表的外甥,其母乃劉表的姊姊。
此番東征,張允得以擔任要職,並非僅僅因為與劉表的親緣關係。
張允,自幼從軍,弓刀嫻熟,尤其擅長水戰。其操訓的水軍,軍紀嚴明,戰術多變。因此,才被劉表委以重任。
佇立船頭,見前方水麵上,有如芝麻大的小點迎麵而來,張允微微一笑。
“報!前方出現江東小股船隊。”
“知道了。”張允淡淡應道。
小股之敵,不過是來偵查、襲擾,與其糾纏,毫無必要。
“傳令,驅離。”
“諾!傳令,驅離!”旗號兵重複一遍,擺動令旗,發出旗語。
荊州艦船,收到旗語,立刻展開陣型!
唰……
行動之迅速!隊形之整齊!場麵之壯觀……
震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