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一塊竹片,無緣無故地碎裂。
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
劉芒拿著竹片的手,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婉兒善解人意,接過竹片,撫摸著劉芒的手,柔聲道:“竹生於南方,喜潮濕。北方幹燥,碎裂實屬正常,再取一竹片替換就是,夫君不必在意。”
婉兒的話,讓劉芒心神稍安。
麵前牆上,掛著大大的地圖。
地圖上,雍涼城池、關隘,標注詳細。數十個小小竹片,掛著地圖之上。
竹片上,或標注著統兵將領之名,或標注著兵馬數量。
這是婉兒的傑作。
敵我雙方部署情況,一目了然。
院外,馬蹄聲急促。
隻有急報信使,才能在城裏疾行。
劉芒剛剛平複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報!”信使奔進院子。
婉兒搶先一步,跑出房去,旋即飛奔而入,撲進劉芒懷裏。
“潼關大捷!”
“什麽?!”
“潼關!我軍攻克潼關了!”婉兒的雙手,使勁勾住劉芒的脖子,激動得滿眼淚花!
劉芒不敢相信地搖著頭。
怎麽可能?
昨日,潼關尚在血戰。傷亡極大,沒有任何進展,怎能突然攻克?
……
信報乃潼關前線統帥鄧羌所發,當然不會虛報軍情。
潼關,天下雄關。
此時,潼關遠沒後世那樣雄偉,甚至,尚未建設完成。
北、東、南三向,城牆基本完工,西麵城牆,尚在建設中。
但是,因為關城建在黃土塬,也就是建在黃土平台之上,憑添了關城高度。雖未完全建成,卻比其它關隘更險峻難攻。
鄧羌部從東麵進攻潼關,一個多月來,無數次強攻,傷亡人數近萬,卻始終沒法攻上潼關關牆。
尉遲恭部穿越禁溝,從南麵進攻潼關。消耗巨大,也未能有所突破。
但是,兩路夾攻,也給潼關城造成巨大威脅。
在洛陽軍持續不斷的攻擊之下,潼關五千守軍,已傷亡大半。
潼關守將魏文通,每日發出數封求援信報,請求鄭縣段韶支援。但是,獲得的補給,遠遠不足。
非是段韶不肯支援潼關,而是洛陽軍郭侃部大搗其亂!
郭侃部往來於鄭縣與潼關的渭水河上。以渭水河為屏障,以舟船為跳板。神出鬼沒,機動靈活。
段韶派出的給養隊伍,屢遭郭侃部襲擊,損失慘重。
段韶也曾興起大軍,追剿郭侃。
但西涼軍缺乏舟船,在陸地上,根本無法對洛陽軍舟船發起有效攻擊。
勉強拚湊舟船下水,但西涼兵卒不熟悉駕舟行船,更不懂水戰。一個照麵,便被擊潰,船翻人亡!
打,打不到。趕,趕不走。
段韶無計可施。
隻能派出重兵,保護給養隊伍。
但押運兵卒也要吃喝,重兵押運,數千兵馬,往返於鄭縣潼關之間,途中消耗極其驚人。
最終能運抵潼關城的給養,寥寥無幾,無法滿足潼關所需。
西涼軍重兵押運給養,郭侃旋即改變戰術,對鄭縣周邊地區,展開襲擊。
鄭縣,位於關中平原東部,是雍涼主要糧食產地。
深秋之時,收獲之際。
郭侃部奇襲騷擾,嚴重影響了鄭縣秋收。
潼關守軍糧食補給,全賴鄭縣供給。鄭縣駐軍所需糧餉,也依賴於此。
段韶無奈,隻能先保秋收。將部下主力,分布於鄭縣各地,嚴防郭侃襲擾。
準備待秋收之後,再以重兵押運給養,支援潼關。
……
補給不利,潼關守將魏文通急得火冒三丈。
潼關存糧尚多,吃飯問題,還在其次。
魏文通擔心的,是傷兵問題。
洛陽軍兩路夾攻,潼關守軍,傷亡極為慘重。
潼關原有五千餘守軍,陣亡過千,傷者將近三千。
兵力減員,魏文通並不擔心。
鄭縣援兵,隨時可以補充支援。
遊弋於鄭縣潼關之間的洛陽郭侃部,兵力不多,隻敢騷擾襲擊西涼給養部隊,卻不敢招惹鄭縣派出的援兵。
援兵源源不斷,但給養通道受阻,傷兵運不出去,才是魏文通擔心所在。
潼關城小,且尚未完全建成。
五千駐軍,幾乎已達極限。可是,現在潼關城裏,駐軍已接近八千。
最可怕的,是近三千傷兵。
傷兵消耗給養,還要占用大量住所。
條件有限,很多傷兵來不及醫治。疼痛難忍,慘叫連連。
從早到晚,潼關城裏,慘叫嚎哭聲不斷,極其影響士氣。
而傷兵擠在一起,創傷極易感染,進而引發傳染性惡疾。
長期固守孤城,最可怕的不是城外強敵,而是疫情。
如果爆發疫情,潼關不僅無法堅守,守城將士,也難逃一死!
魏文通每日信報,都會催促段韶抓緊派來車架,將傷兵接去後方治療。
但是,段韶有心無力。
……
潼關城牆雖依然高聳,但是,潼關麵臨的形勢,卻日益嚴峻。
花刀將魏文通,白天在關城上奔波,組織防禦。晚上麵對孤燈,難以入眠。
瞪著眼睛躺到後半夜,剛剛有些睡意,才閉上眼睛,親衛卻跑來稟報:西南山中,發現火光!
“什麽?!”魏文通大驚!
奔上關城,向西南望去。山中果然有幾處火光!
潼關西南方向,緊鄰秦嶺,是潼關的天然屏障。
潼關附近,包括秦嶺一帶,都歸魏文通統轄。
為了守衛潼關,西南山中百姓,均被強行遷往關中平原。
山裏,雖然還有零星住民,但不會、也不敢點起如此大火!
魏文通心裏一驚!
難道是洛陽軍?
不可能啊!
秦嶺,是無法逾越的天險,洛陽軍沒有翅膀,怎麽可能翻越秦嶺,到達這裏?
魏文通不放心,派出幾個百人隊,趕往西南山中,查探究竟。
……
關外,戰鼓聲再起!
又開始了血腥的一天……
弘農軍主將鄧羌,雙眼通紅。
久攻不下,鄧羌焦急萬分。
有幾次,若非部下阻攔,鄧羌已經衝上雲梯,充當先登!
主公劉芒得知消息,特意派杜如晦趕赴前線,嚴令鄧羌,不得親自上陣。
潼關雖是主要目標,卻非雍涼之戰的關鍵。
能奪取潼關,自然好。不能攻破潼關,隻要牽製住敵軍,使之無法支援左馮翊,也是戰略性的勝利。
太陽,西斜。
攻守雙方,似有默契,準備偃旗息鼓。
突然!
潼關城裏,躥起烈火濃煙!(未完待續。)
一塊竹片,無緣無故地碎裂。
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
劉芒拿著竹片的手,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婉兒善解人意,接過竹片,撫摸著劉芒的手,柔聲道:“竹生於南方,喜潮濕。北方幹燥,碎裂實屬正常,再取一竹片替換就是,夫君不必在意。”
婉兒的話,讓劉芒心神稍安。
麵前牆上,掛著大大的地圖。
地圖上,雍涼城池、關隘,標注詳細。數十個小小竹片,掛著地圖之上。
竹片上,或標注著統兵將領之名,或標注著兵馬數量。
這是婉兒的傑作。
敵我雙方部署情況,一目了然。
院外,馬蹄聲急促。
隻有急報信使,才能在城裏疾行。
劉芒剛剛平複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報!”信使奔進院子。
婉兒搶先一步,跑出房去,旋即飛奔而入,撲進劉芒懷裏。
“潼關大捷!”
“什麽?!”
“潼關!我軍攻克潼關了!”婉兒的雙手,使勁勾住劉芒的脖子,激動得滿眼淚花!
劉芒不敢相信地搖著頭。
怎麽可能?
昨日,潼關尚在血戰。傷亡極大,沒有任何進展,怎能突然攻克?
……
信報乃潼關前線統帥鄧羌所發,當然不會虛報軍情。
潼關,天下雄關。
此時,潼關遠沒後世那樣雄偉,甚至,尚未建設完成。
北、東、南三向,城牆基本完工,西麵城牆,尚在建設中。
但是,因為關城建在黃土塬,也就是建在黃土平台之上,憑添了關城高度。雖未完全建成,卻比其它關隘更險峻難攻。
鄧羌部從東麵進攻潼關,一個多月來,無數次強攻,傷亡人數近萬,卻始終沒法攻上潼關關牆。
尉遲恭部穿越禁溝,從南麵進攻潼關。消耗巨大,也未能有所突破。
但是,兩路夾攻,也給潼關城造成巨大威脅。
在洛陽軍持續不斷的攻擊之下,潼關五千守軍,已傷亡大半。
潼關守將魏文通,每日發出數封求援信報,請求鄭縣段韶支援。但是,獲得的補給,遠遠不足。
非是段韶不肯支援潼關,而是洛陽軍郭侃部大搗其亂!
郭侃部往來於鄭縣與潼關的渭水河上。以渭水河為屏障,以舟船為跳板。神出鬼沒,機動靈活。
段韶派出的給養隊伍,屢遭郭侃部襲擊,損失慘重。
段韶也曾興起大軍,追剿郭侃。
但西涼軍缺乏舟船,在陸地上,根本無法對洛陽軍舟船發起有效攻擊。
勉強拚湊舟船下水,但西涼兵卒不熟悉駕舟行船,更不懂水戰。一個照麵,便被擊潰,船翻人亡!
打,打不到。趕,趕不走。
段韶無計可施。
隻能派出重兵,保護給養隊伍。
但押運兵卒也要吃喝,重兵押運,數千兵馬,往返於鄭縣潼關之間,途中消耗極其驚人。
最終能運抵潼關城的給養,寥寥無幾,無法滿足潼關所需。
西涼軍重兵押運給養,郭侃旋即改變戰術,對鄭縣周邊地區,展開襲擊。
鄭縣,位於關中平原東部,是雍涼主要糧食產地。
深秋之時,收獲之際。
郭侃部奇襲騷擾,嚴重影響了鄭縣秋收。
潼關守軍糧食補給,全賴鄭縣供給。鄭縣駐軍所需糧餉,也依賴於此。
段韶無奈,隻能先保秋收。將部下主力,分布於鄭縣各地,嚴防郭侃襲擾。
準備待秋收之後,再以重兵押運給養,支援潼關。
……
補給不利,潼關守將魏文通急得火冒三丈。
潼關存糧尚多,吃飯問題,還在其次。
魏文通擔心的,是傷兵問題。
洛陽軍兩路夾攻,潼關守軍,傷亡極為慘重。
潼關原有五千餘守軍,陣亡過千,傷者將近三千。
兵力減員,魏文通並不擔心。
鄭縣援兵,隨時可以補充支援。
遊弋於鄭縣潼關之間的洛陽郭侃部,兵力不多,隻敢騷擾襲擊西涼給養部隊,卻不敢招惹鄭縣派出的援兵。
援兵源源不斷,但給養通道受阻,傷兵運不出去,才是魏文通擔心所在。
潼關城小,且尚未完全建成。
五千駐軍,幾乎已達極限。可是,現在潼關城裏,駐軍已接近八千。
最可怕的,是近三千傷兵。
傷兵消耗給養,還要占用大量住所。
條件有限,很多傷兵來不及醫治。疼痛難忍,慘叫連連。
從早到晚,潼關城裏,慘叫嚎哭聲不斷,極其影響士氣。
而傷兵擠在一起,創傷極易感染,進而引發傳染性惡疾。
長期固守孤城,最可怕的不是城外強敵,而是疫情。
如果爆發疫情,潼關不僅無法堅守,守城將士,也難逃一死!
魏文通每日信報,都會催促段韶抓緊派來車架,將傷兵接去後方治療。
但是,段韶有心無力。
……
潼關城牆雖依然高聳,但是,潼關麵臨的形勢,卻日益嚴峻。
花刀將魏文通,白天在關城上奔波,組織防禦。晚上麵對孤燈,難以入眠。
瞪著眼睛躺到後半夜,剛剛有些睡意,才閉上眼睛,親衛卻跑來稟報:西南山中,發現火光!
“什麽?!”魏文通大驚!
奔上關城,向西南望去。山中果然有幾處火光!
潼關西南方向,緊鄰秦嶺,是潼關的天然屏障。
潼關附近,包括秦嶺一帶,都歸魏文通統轄。
為了守衛潼關,西南山中百姓,均被強行遷往關中平原。
山裏,雖然還有零星住民,但不會、也不敢點起如此大火!
魏文通心裏一驚!
難道是洛陽軍?
不可能啊!
秦嶺,是無法逾越的天險,洛陽軍沒有翅膀,怎麽可能翻越秦嶺,到達這裏?
魏文通不放心,派出幾個百人隊,趕往西南山中,查探究竟。
……
關外,戰鼓聲再起!
又開始了血腥的一天……
弘農軍主將鄧羌,雙眼通紅。
久攻不下,鄧羌焦急萬分。
有幾次,若非部下阻攔,鄧羌已經衝上雲梯,充當先登!
主公劉芒得知消息,特意派杜如晦趕赴前線,嚴令鄧羌,不得親自上陣。
潼關雖是主要目標,卻非雍涼之戰的關鍵。
能奪取潼關,自然好。不能攻破潼關,隻要牽製住敵軍,使之無法支援左馮翊,也是戰略性的勝利。
太陽,西斜。
攻守雙方,似有默契,準備偃旗息鼓。
突然!
潼關城裏,躥起烈火濃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