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麵對地圖,眉頭緊鎖。
占據下落、潘縣,更便於牽製冀州軍。
但是,敵人輕易放棄城池,一定暗藏陰謀。
要牽製敵人,也要避免落入敵人的圈套。蘇定方正在思索兩全之策,狄青求見。
狄青是主公劉芒給蘇定方推薦的人才。
最近幾仗,狄青的表現突出,令蘇定方不禁刮目相看。
“漢臣何事?”
“敵人,有詐!”狄青不喜言語,說話總是極其簡練。
蘇定方盯著狄青,看了半晌,緩緩點點頭。
狄青的判斷,與自己不謀而合。
“漢臣既有此判斷,可有應對之策?”
蘇定方已然有了初步的想法,詢問狄青,隻想進一步檢驗下他的本事。
狄青上前幾步,手指地圖,沿上穀郡下落、代郡桑幹、道人、北平邑等地,劃了一條曲線。
“巡防此線,保證退路。”
蘇定方目露驚異!
狄青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竟如出一轍!
孤軍深入,保證撤退通道暢通,是基本常識。能想到這一點,不難。
難的是,選擇哪條道路。
從下落通往雁門,正常的道路,是桑幹、東安陽、狋氏、班氏一線。
而狄青所選的道路,不是正常的大道,而是偏北的道路。
至於狄青為何選擇這條道路,已經無需問了。如果,敵人有所企圖,一定會截斷大道。選擇相對偏僻之路,可出其不意。
果然是將才!
蘇定方心中暗讚,進一步問道:“我軍兵力不足,分兵巡防,如何確保代、馬城等地?”
“代郡,取易,守難。”
狄青的回答,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思路卻十分清晰。兵力不足,那便不守那些難守之地,待需要時,再奪回便是。
蘇定方連連點頭……
采納了狄青的建議,命胡大海率部,巡防撤退通道。命滿桂率部,繼續巡防東、南兩個方向。
如果敵人沒有企圖,則按原定計劃,繼續實施襲擾。
如果敵軍有所行動,便隨時西撤回代郡、雁門。
……
兩軍在上穀郡西部僵持。
曹彬曹瑋,屢次來攻,做出欲奪回失地的姿態。待蘇定方出城迎擊,冀州軍稍做抵抗,隨即退走,引誘蘇定方深入追擊。
蘇定方識破敵之企圖,嚴令不許追擊。
雙方拉鋸般糾纏,已近十日。
突然!
胡大海的斥候奔回下落,帶來一個驚人的消息:雁門,遭到北方異族處月部李克用的攻擊!胡大海正率部趕去支援!
蘇定方大驚之下,叫苦不迭!
千般小心,百般防範,還是中了敵人詭計!
並非蘇定方失誤。
蘇定方孤軍深入,已經倍加小心了。
他時刻留意每一路冀州軍的動向,卻萬萬沒想到,處月族李克用竟突然殺出!
冀州軍和處月族有勾結!
蘇定方要考慮本部的安危,更擔心雁門的安危。
出征代郡,從雁門征調了大量兵馬。楊延昭手中,雖還有數千兵馬,但分駐在邊塞各處要隘。
處月李克用突然發起進攻,雁門危險!
雁門,是大後方太原的北大門,決不能有任何閃失!
沒有別的選擇,必須立刻撤軍,回援雁門!
勝而不驕,敗而不亂,是為大將。
冀州既然勾結處月族,必然早有預謀。大軍回撤,曹彬曹瑋定會趁勢追擊,與李克用形成
東西夾擊之勢。
必須有所防範。
蘇定方傳令,滿桂部,火速撤回代郡,搶占桑幹城,作為大軍回撤的根據之地,以防曹彬追擊。
僅此還不夠。
冀州軍不會讓大軍輕易退回雁門,必須有得力之人殿後,給追擊的冀州軍以教訓。打得敵人膽寒,才能免遭兩麵夾擊。
命狄青打著自己的帥旗,冒充主力,迅速西撤,給敵人製造假象。而蘇定方親自率部殿後,伏擊冀州追兵。
部署已定,洛陽軍連夜撤出下落,向西退卻……
……
雁門形勢,岌岌可危!
蘇定方東征,征調了雁門駐軍主力。
留守雁門邊關的隊伍,大多駐守在長城沿線各處要隘。
楊延昭駐守陰館,牽招駐守平城,兩人手下,均隻有不足兩千兵馬。
信報飛至,處月李克用的遊騎,突然出現在代郡與雁門交界之處,楊延昭大驚!
李克用的處月族,遠在塞北,怎麽突然出現在這裏?
李克用突然來襲,是來劫掠?還是要搶占城池?或是,還有其它目的?
劫掠,並不可怕。
邊關之地,異族南下劫掠,極為常見。
楊延昭久駐邊關,尤其是劉芒入主並州後,完善了邊關防禦,針對異族劫掠,建立了完善的警報體係。
烽火警報一起,居住在城外的邊地牧民百姓,便會驅趕牛羊,攜帶財物,進入附近有駐軍的城池避難。
異族劫掠,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李克用要攻取城池?
楊延昭也不怕。
想當年,數萬匈奴大軍南下,強攻陰館。雁門守將臨陣脫逃,楊延昭率領八百勇士,力敵百倍匈奴,堅守城池近一個月,終於迎來劉芒的援軍!
八百勇士守陰館,已經成為傳奇!
如今,楊延昭手下,有近兩千精兵。平城牽招,也有兩千兵馬。
而李克用的處月遊騎數量,尚不及當年南下匈奴的一半。隻要憑城固守,必可確保陰館、平城不失。
楊延昭擔心的,不是陰館、平城的安全,而是蘇定方的大軍!
李克用能進入長城,出現在代郡、雁門交界之處,別處沒有通道,隻有上穀北部關隘一條路。
那裏,有冀州軍重兵駐防,李克用能悄無聲息地通過關隘,一定得到冀州許可。
冀州軍和李克用有勾結!
而李克用出現的位置,正截斷了蘇定方部西撤通道!
前有李克用堵截,後有冀州大軍追兵。蘇定方的大軍危險!
雖然,蘇定方可以進入代郡城池,固守待援,但代郡貧瘠,根本無法供給數千大軍所需的糧草。
如果蘇定方部被困於代郡某座孤城,最多能支撐一個月,少則難以支撐十日。
糧草耗盡,不戰自亂!
請求援軍?
不行!
最近的援軍,是太原史萬歲、郝昭所部。但太原部承擔著駐守晉陽、井陘重任。
太原部北援,則晉陽、井陘空虛,冀州軍必乘虛而入!
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親自增援!
主動向李克用部發起攻擊,爭取打開通道,幫助蘇定方大軍退回雁門!
楊延昭主意已定,立刻寫信,飛報主公劉芒。同時,派人通知平城牽招,兩路同時出擊,主動進攻李克用,協助蘇定方大軍西撤!(未完待續。)
占據下落、潘縣,更便於牽製冀州軍。
但是,敵人輕易放棄城池,一定暗藏陰謀。
要牽製敵人,也要避免落入敵人的圈套。蘇定方正在思索兩全之策,狄青求見。
狄青是主公劉芒給蘇定方推薦的人才。
最近幾仗,狄青的表現突出,令蘇定方不禁刮目相看。
“漢臣何事?”
“敵人,有詐!”狄青不喜言語,說話總是極其簡練。
蘇定方盯著狄青,看了半晌,緩緩點點頭。
狄青的判斷,與自己不謀而合。
“漢臣既有此判斷,可有應對之策?”
蘇定方已然有了初步的想法,詢問狄青,隻想進一步檢驗下他的本事。
狄青上前幾步,手指地圖,沿上穀郡下落、代郡桑幹、道人、北平邑等地,劃了一條曲線。
“巡防此線,保證退路。”
蘇定方目露驚異!
狄青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竟如出一轍!
孤軍深入,保證撤退通道暢通,是基本常識。能想到這一點,不難。
難的是,選擇哪條道路。
從下落通往雁門,正常的道路,是桑幹、東安陽、狋氏、班氏一線。
而狄青所選的道路,不是正常的大道,而是偏北的道路。
至於狄青為何選擇這條道路,已經無需問了。如果,敵人有所企圖,一定會截斷大道。選擇相對偏僻之路,可出其不意。
果然是將才!
蘇定方心中暗讚,進一步問道:“我軍兵力不足,分兵巡防,如何確保代、馬城等地?”
“代郡,取易,守難。”
狄青的回答,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思路卻十分清晰。兵力不足,那便不守那些難守之地,待需要時,再奪回便是。
蘇定方連連點頭……
采納了狄青的建議,命胡大海率部,巡防撤退通道。命滿桂率部,繼續巡防東、南兩個方向。
如果敵人沒有企圖,則按原定計劃,繼續實施襲擾。
如果敵軍有所行動,便隨時西撤回代郡、雁門。
……
兩軍在上穀郡西部僵持。
曹彬曹瑋,屢次來攻,做出欲奪回失地的姿態。待蘇定方出城迎擊,冀州軍稍做抵抗,隨即退走,引誘蘇定方深入追擊。
蘇定方識破敵之企圖,嚴令不許追擊。
雙方拉鋸般糾纏,已近十日。
突然!
胡大海的斥候奔回下落,帶來一個驚人的消息:雁門,遭到北方異族處月部李克用的攻擊!胡大海正率部趕去支援!
蘇定方大驚之下,叫苦不迭!
千般小心,百般防範,還是中了敵人詭計!
並非蘇定方失誤。
蘇定方孤軍深入,已經倍加小心了。
他時刻留意每一路冀州軍的動向,卻萬萬沒想到,處月族李克用竟突然殺出!
冀州軍和處月族有勾結!
蘇定方要考慮本部的安危,更擔心雁門的安危。
出征代郡,從雁門征調了大量兵馬。楊延昭手中,雖還有數千兵馬,但分駐在邊塞各處要隘。
處月李克用突然發起進攻,雁門危險!
雁門,是大後方太原的北大門,決不能有任何閃失!
沒有別的選擇,必須立刻撤軍,回援雁門!
勝而不驕,敗而不亂,是為大將。
冀州既然勾結處月族,必然早有預謀。大軍回撤,曹彬曹瑋定會趁勢追擊,與李克用形成
東西夾擊之勢。
必須有所防範。
蘇定方傳令,滿桂部,火速撤回代郡,搶占桑幹城,作為大軍回撤的根據之地,以防曹彬追擊。
僅此還不夠。
冀州軍不會讓大軍輕易退回雁門,必須有得力之人殿後,給追擊的冀州軍以教訓。打得敵人膽寒,才能免遭兩麵夾擊。
命狄青打著自己的帥旗,冒充主力,迅速西撤,給敵人製造假象。而蘇定方親自率部殿後,伏擊冀州追兵。
部署已定,洛陽軍連夜撤出下落,向西退卻……
……
雁門形勢,岌岌可危!
蘇定方東征,征調了雁門駐軍主力。
留守雁門邊關的隊伍,大多駐守在長城沿線各處要隘。
楊延昭駐守陰館,牽招駐守平城,兩人手下,均隻有不足兩千兵馬。
信報飛至,處月李克用的遊騎,突然出現在代郡與雁門交界之處,楊延昭大驚!
李克用的處月族,遠在塞北,怎麽突然出現在這裏?
李克用突然來襲,是來劫掠?還是要搶占城池?或是,還有其它目的?
劫掠,並不可怕。
邊關之地,異族南下劫掠,極為常見。
楊延昭久駐邊關,尤其是劉芒入主並州後,完善了邊關防禦,針對異族劫掠,建立了完善的警報體係。
烽火警報一起,居住在城外的邊地牧民百姓,便會驅趕牛羊,攜帶財物,進入附近有駐軍的城池避難。
異族劫掠,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李克用要攻取城池?
楊延昭也不怕。
想當年,數萬匈奴大軍南下,強攻陰館。雁門守將臨陣脫逃,楊延昭率領八百勇士,力敵百倍匈奴,堅守城池近一個月,終於迎來劉芒的援軍!
八百勇士守陰館,已經成為傳奇!
如今,楊延昭手下,有近兩千精兵。平城牽招,也有兩千兵馬。
而李克用的處月遊騎數量,尚不及當年南下匈奴的一半。隻要憑城固守,必可確保陰館、平城不失。
楊延昭擔心的,不是陰館、平城的安全,而是蘇定方的大軍!
李克用能進入長城,出現在代郡、雁門交界之處,別處沒有通道,隻有上穀北部關隘一條路。
那裏,有冀州軍重兵駐防,李克用能悄無聲息地通過關隘,一定得到冀州許可。
冀州軍和李克用有勾結!
而李克用出現的位置,正截斷了蘇定方部西撤通道!
前有李克用堵截,後有冀州大軍追兵。蘇定方的大軍危險!
雖然,蘇定方可以進入代郡城池,固守待援,但代郡貧瘠,根本無法供給數千大軍所需的糧草。
如果蘇定方部被困於代郡某座孤城,最多能支撐一個月,少則難以支撐十日。
糧草耗盡,不戰自亂!
請求援軍?
不行!
最近的援軍,是太原史萬歲、郝昭所部。但太原部承擔著駐守晉陽、井陘重任。
太原部北援,則晉陽、井陘空虛,冀州軍必乘虛而入!
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親自增援!
主動向李克用部發起攻擊,爭取打開通道,幫助蘇定方大軍退回雁門!
楊延昭主意已定,立刻寫信,飛報主公劉芒。同時,派人通知平城牽招,兩路同時出擊,主動進攻李克用,協助蘇定方大軍西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