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叉手施禮,劉芒問道:“可有收獲?”
“有!太行陘劫案,背後主謀,便是吳子蘭!”
太行陘劫案?!
太行陘劫案,發生在去年夏秋之交。一夥蒙麵賊寇,自稱黑山軍殘部,在河內郡境內的太行陘附近,劫掠了喬致庸運送私人財物的車隊。
喬致庸從河南尹運些私人物品去老家祁縣,途徑太行陘。那一帶,是劉芒治下內地,平時很安全,且無特別值錢財物,因此沒有專門押運。
偏偏遇到劫匪,兩名家奴被殺,部分財物被劫。
喬家報了案,官府卻沒查到線索。
損失倒也不大,隻是其中有幾幅書法,乃鍾繇、衛鑠的手筆,甚是可惜。
喬致庸受劉芒之托,高價買下《蔡伯喈筆法》,送給鍾繇。鍾繇激動萬分,無以為報,和衛鑠各寫了幾幅字,回贈喬致庸。
劫案發生時,雍涼之戰剛剛開啟。喬致庸不想給劉芒添亂,花些錢財,安撫死者家眷,沒有聲張。鍾繇得知後,重新寫了幾幅字,送給喬致庸,此事便不了了之。
劉芒後來才聽說此事。
治下竟然發生這種事,而且,被劫的,還是祁縣喬家。劉芒很是氣憤,為此還專門派人去河內,訓斥了主政河內的於成龍。
屬下也有人表示懷疑。
祁縣喬氏,生意遍及天下。喬家商隊,走到哪,黑-白兩道都要給麵子,很少出狀況,為何偏偏在最安全的內地遭劫掠?
喬致庸和劉芒的關係,世人皆知。太行陘劫案,是否有所針對?
畢竟隻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此事也就作罷。
沒想到,吳子蘭竟與此事有關!
“可有證據?”
“有!”展昭說,在吳子蘭家中,發現太行陘劫案中,被賊寇搶走的鍾繇和衛鑠的書法!
和幾件書法放在一起的,還有幾份地契。地契並非吳家所有,又和罪證放在一處,可能亦有隱情。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展昭沒有動那些罪證。
劉芒點點頭。手撫腮頜,凝眉沉思……
單憑那幾件書法,就可以斷定,吳子蘭是太行陘劫案的幕後主使。
如此,也可斷定,太行陘劫案,針對的就是劉芒!
其目的,無非是敲打喬致庸,試探劉芒反應。
“吳子蘭現在哪裏?”
“一直在宮中。”
幾件書法就是鐵證,現在抓他,吳子蘭不死都難!
不過,這次鬥爭,不能光拚蠻力,還要講究技巧和節奏。每一步,都要仔細規劃。
這一仗,不僅要擊潰表麵的對手,還要震攝那些蠢蠢欲動的潛在對手。
一計大招,擊殺對手,固然過癮,卻未必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有條不紊,陸續放出殺招,才能在消滅對手肉體的同時,徹底擊潰對手的心理!
“先不要打草驚蛇,派得力之人,盯住吳子蘭。熊飛去找寇平仲和武鬆,讓他們分別查一下禦史台和河南尹的卷宗,看看能否找到與那些地契有關的線索。等我的命令,待時機成熟,讓河南尹出麵,抓他個人贓並獲!”
“諾!”
……
劉芒沒有休息,小皇帝劉協,也沒有休息。
這幾天,劉協像是打了雞血、喝了興奮劑,亢奮得很。
有事沒事,就要使勁抿抿嘴,還會暗暗揮幾下拳頭。有時候,還不自覺地學著劉芒的樣子,手指按著下巴,做沉思狀。
劉芒不好對付,劉協正和種輯吳子蘭等人密謀,董承走了進來,俯身劉協耳邊,低聲道:“陛下,那人來了。”
“好!帶他去偏殿,朕即刻見他!”
劉協囑咐吳子蘭等人幾句,匆匆趕去偏殿。
侍衛關嘯、胡千,是劉芒安插在小皇帝身邊的眼線,深得劉協信任。
劉協要見神秘人物,關嘯胡千留了心。兩人緊隨劉協,來到偏殿。
“在外候著。”劉協十分謹慎,不讓關嘯胡千跟隨進殿,劉協貼身的小黃門,也留在殿外。關嘯胡千幹著急,卻沒有辦法。
偏殿內,燈火幽暗。
一個讀書人,向劉協叩拜。
劉協仔細打量,隻見此人年紀輕輕,身材不高,稍顯瘦弱。一雙眼睛,雖然不大,卻很有神。一看便知,此人必精於謀算。
劉協十分滿意。
他身邊的那些近臣,董承遲鈍,吳子蘭毛躁,種輯、王服、吳碩等,雖有謀略,卻非經天緯地之才。
董承等人,雖然忠心無貳,但僅憑他們幾個,實在難與劉芒抗衡。
這段時間,劉協私下裏,沒少拉攏人才。魏徵是其中之一,眼前這個年輕人,也是其一。
董承介紹道:“陛下,這便是揚州丹陽郡秦端秦子正。”
劉協滿意地點點頭。“子正是王卿的妹婿?”
“陛下明察。”
這秦端秦子正,是王服的妹夫,頗有才學,董承才將其引薦給小皇帝劉協。
董承道:“陛下,子正有對付奸佞之良策!”
“好!講來聽聽。”
那秦端雖隻是一介布衣,但在小皇帝麵前,卻毫不怯場。再次向小皇帝行了禮,侃侃而談:“陛下智鬥奸佞,奸佞勢大,陛下最為忌憚者,何也?”
小皇帝迫不及待答道:“軍隊!”
“陛下明斷。然,除了軍隊,還有一點。”秦端略一停頓,又道:“聲望也!”
劉協連連點頭。這秦端,果然有見識!
“劉絳天以匡扶漢室之名,挾持天子朝廷,以令天下。其四處征伐,名為鏟奸除賊,實則借機提升其本人聲望。以致天下萬民,知劉絳天者眾,知陛下著寡矣!”
這句話,說到小皇帝心坎!
這句話,也觸及到小皇帝的心傷!
“知我者,秦卿也!”小皇帝百感交集。
秦端繼續道:“聽之任之,劉絳天聲望日盛,而陛下和我大漢皇室,聲望日衰。彼如日中天之日,便是不臣之時!”
小皇帝又是激動,又是委屈,眼淚在眼圈中,不停打著轉。顫聲道:“隻是,那奸賊獨攬兵權,朕想提振聲望,卻無可奈何矣!”
秦端老成地一笑。“陛下勿慌。陛下奉承天運,繼承大統,不用刀兵,亦可贏取聲望,收服萬民之心!民心在手,奸賊縱有百萬雄兵,亦不敢造次!”
小皇帝已經激動到不能自己,一把攥住秦端的手,顫聲道:“秦卿教我……”(未完待續。)
“有!太行陘劫案,背後主謀,便是吳子蘭!”
太行陘劫案?!
太行陘劫案,發生在去年夏秋之交。一夥蒙麵賊寇,自稱黑山軍殘部,在河內郡境內的太行陘附近,劫掠了喬致庸運送私人財物的車隊。
喬致庸從河南尹運些私人物品去老家祁縣,途徑太行陘。那一帶,是劉芒治下內地,平時很安全,且無特別值錢財物,因此沒有專門押運。
偏偏遇到劫匪,兩名家奴被殺,部分財物被劫。
喬家報了案,官府卻沒查到線索。
損失倒也不大,隻是其中有幾幅書法,乃鍾繇、衛鑠的手筆,甚是可惜。
喬致庸受劉芒之托,高價買下《蔡伯喈筆法》,送給鍾繇。鍾繇激動萬分,無以為報,和衛鑠各寫了幾幅字,回贈喬致庸。
劫案發生時,雍涼之戰剛剛開啟。喬致庸不想給劉芒添亂,花些錢財,安撫死者家眷,沒有聲張。鍾繇得知後,重新寫了幾幅字,送給喬致庸,此事便不了了之。
劉芒後來才聽說此事。
治下竟然發生這種事,而且,被劫的,還是祁縣喬家。劉芒很是氣憤,為此還專門派人去河內,訓斥了主政河內的於成龍。
屬下也有人表示懷疑。
祁縣喬氏,生意遍及天下。喬家商隊,走到哪,黑-白兩道都要給麵子,很少出狀況,為何偏偏在最安全的內地遭劫掠?
喬致庸和劉芒的關係,世人皆知。太行陘劫案,是否有所針對?
畢竟隻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此事也就作罷。
沒想到,吳子蘭竟與此事有關!
“可有證據?”
“有!”展昭說,在吳子蘭家中,發現太行陘劫案中,被賊寇搶走的鍾繇和衛鑠的書法!
和幾件書法放在一起的,還有幾份地契。地契並非吳家所有,又和罪證放在一處,可能亦有隱情。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展昭沒有動那些罪證。
劉芒點點頭。手撫腮頜,凝眉沉思……
單憑那幾件書法,就可以斷定,吳子蘭是太行陘劫案的幕後主使。
如此,也可斷定,太行陘劫案,針對的就是劉芒!
其目的,無非是敲打喬致庸,試探劉芒反應。
“吳子蘭現在哪裏?”
“一直在宮中。”
幾件書法就是鐵證,現在抓他,吳子蘭不死都難!
不過,這次鬥爭,不能光拚蠻力,還要講究技巧和節奏。每一步,都要仔細規劃。
這一仗,不僅要擊潰表麵的對手,還要震攝那些蠢蠢欲動的潛在對手。
一計大招,擊殺對手,固然過癮,卻未必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有條不紊,陸續放出殺招,才能在消滅對手肉體的同時,徹底擊潰對手的心理!
“先不要打草驚蛇,派得力之人,盯住吳子蘭。熊飛去找寇平仲和武鬆,讓他們分別查一下禦史台和河南尹的卷宗,看看能否找到與那些地契有關的線索。等我的命令,待時機成熟,讓河南尹出麵,抓他個人贓並獲!”
“諾!”
……
劉芒沒有休息,小皇帝劉協,也沒有休息。
這幾天,劉協像是打了雞血、喝了興奮劑,亢奮得很。
有事沒事,就要使勁抿抿嘴,還會暗暗揮幾下拳頭。有時候,還不自覺地學著劉芒的樣子,手指按著下巴,做沉思狀。
劉芒不好對付,劉協正和種輯吳子蘭等人密謀,董承走了進來,俯身劉協耳邊,低聲道:“陛下,那人來了。”
“好!帶他去偏殿,朕即刻見他!”
劉協囑咐吳子蘭等人幾句,匆匆趕去偏殿。
侍衛關嘯、胡千,是劉芒安插在小皇帝身邊的眼線,深得劉協信任。
劉協要見神秘人物,關嘯胡千留了心。兩人緊隨劉協,來到偏殿。
“在外候著。”劉協十分謹慎,不讓關嘯胡千跟隨進殿,劉協貼身的小黃門,也留在殿外。關嘯胡千幹著急,卻沒有辦法。
偏殿內,燈火幽暗。
一個讀書人,向劉協叩拜。
劉協仔細打量,隻見此人年紀輕輕,身材不高,稍顯瘦弱。一雙眼睛,雖然不大,卻很有神。一看便知,此人必精於謀算。
劉協十分滿意。
他身邊的那些近臣,董承遲鈍,吳子蘭毛躁,種輯、王服、吳碩等,雖有謀略,卻非經天緯地之才。
董承等人,雖然忠心無貳,但僅憑他們幾個,實在難與劉芒抗衡。
這段時間,劉協私下裏,沒少拉攏人才。魏徵是其中之一,眼前這個年輕人,也是其一。
董承介紹道:“陛下,這便是揚州丹陽郡秦端秦子正。”
劉協滿意地點點頭。“子正是王卿的妹婿?”
“陛下明察。”
這秦端秦子正,是王服的妹夫,頗有才學,董承才將其引薦給小皇帝劉協。
董承道:“陛下,子正有對付奸佞之良策!”
“好!講來聽聽。”
那秦端雖隻是一介布衣,但在小皇帝麵前,卻毫不怯場。再次向小皇帝行了禮,侃侃而談:“陛下智鬥奸佞,奸佞勢大,陛下最為忌憚者,何也?”
小皇帝迫不及待答道:“軍隊!”
“陛下明斷。然,除了軍隊,還有一點。”秦端略一停頓,又道:“聲望也!”
劉協連連點頭。這秦端,果然有見識!
“劉絳天以匡扶漢室之名,挾持天子朝廷,以令天下。其四處征伐,名為鏟奸除賊,實則借機提升其本人聲望。以致天下萬民,知劉絳天者眾,知陛下著寡矣!”
這句話,說到小皇帝心坎!
這句話,也觸及到小皇帝的心傷!
“知我者,秦卿也!”小皇帝百感交集。
秦端繼續道:“聽之任之,劉絳天聲望日盛,而陛下和我大漢皇室,聲望日衰。彼如日中天之日,便是不臣之時!”
小皇帝又是激動,又是委屈,眼淚在眼圈中,不停打著轉。顫聲道:“隻是,那奸賊獨攬兵權,朕想提振聲望,卻無可奈何矣!”
秦端老成地一笑。“陛下勿慌。陛下奉承天運,繼承大統,不用刀兵,亦可贏取聲望,收服萬民之心!民心在手,奸賊縱有百萬雄兵,亦不敢造次!”
小皇帝已經激動到不能自己,一把攥住秦端的手,顫聲道:“秦卿教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