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大先生但講無妨,逵必全力以赴。”


    “修墳祭祖,乃場麵之事。裴某想請幾位河東頭麵人物出席,以壯聲勢。”


    世家大族,最講究麵子排場。修墳祭祖這樣的大事,自然要辦得體麵隆重。


    “該當如此。”賈逵點頭道,“弘大先生要請哪些人,列下名單,賈某一定幫弘大先生請到。屆時,賈某也要到場。”


    “裴矩先行謝過。”裴矩行禮致謝後,道:“河東各家,裴某已逐一請過。隻有一人,矩自忖麵子太薄,不知該如何開口。”


    “何人?”


    “領北司州軍務,徐懋公將軍。”


    “哦……”


    劉芒治下,各州郡軍政大權分屬。


    河東政務,由賈逵署理。而河東的軍務,歸徐世績統領。


    雍涼之戰,並未結束,隻是暫時休兵,因此,河東仍屬於前線地帶,軍務優先於其它。


    賈逵雖非徐世績的下屬,但在戰爭結束之前,賈逵必須全力協助徐世績,隻要與軍務相關之事,甚至要聽從徐世績的指揮。


    現在,徐世績是河東權力最高之人。聞喜裴氏修墳祭祖,如果他能到場,自然有麵子。


    隻是,徐世績軍務繁忙,未必有空。


    賈逵話已出口,自然竭力想辦法。


    “前幾日,徐將軍傳來公文,後日,徐將軍要來安邑,檢查糧草籌備及挑運諸事。隻是,徐將軍軍務繁忙,時間恐倉促。”


    裴矩急忙道:“無妨。裴某焉敢耽擱徐將軍軍務,其它諸事,早已安排妥當,不求徐將軍到場。後日,裴某在寒舍設宴,款待賓朋,隻求徐將軍能到場稍坐。”


    隻要在裴氏的答謝宴上露個麵,耽誤不了時間,賈逵當即應承下來。“如此,逵一定辦到。”


    ……


    裴氏設宴,整個聞喜縣城,都為之轟動。


    聞喜裴氏,麵子極大。河東郡內,有頭有臉的人物,幾乎全部到場。


    年紀小者,有世家子弟、新晉官貴。


    年齡大者,有年逾古稀,甚至是耄耋長者,被人攙扶著,出席捧場。


    裴家各進院落的屋子裏,擺滿了酒席,河東頭臉人物,坐得滿滿當當。


    裴家影響有多大?


    隻要能被邀請出席的人,都覺得甚有麵子。


    知賓恭候在大門口,每當有頭麵人物到達,知賓都要大聲喊出爵位、官職。即表達敬意,也是一種炫耀。


    那些地位稍低的受邀請者,每當聽到一個響亮的名頭,都不禁交頭接耳一番。


    某某公都來捧場啊!


    啊!某公幾年沒出家門了,今天都到場了!


    嘖嘖!聞喜裴氏,了不得啊!


    咦?河東的頭麵人物到得差不多了吧?怎麽還不開席?


    許是還有要人未到。


    然也!主人去了門口,定是恭候大人物。


    片刻,大門處,知賓喊聲嘹亮:“北司州將軍,駕到!”


    “嗚呀!”


    “難怪啊!原來在等北司州將軍!”


    “裴氏果真了不得,連徐將軍都請來了!”


    說實話,到場的來賓,未必人人瞧得起徐世績。


    徐世績不過是鹽梟出身,說白了,和賊寇差不多。


    但是,在場的人,誰也不敢得罪徐世績。


    正逢戰時,整個河東,都算是前線。


    徐世績統領河東軍務,除軍隊外,糧草、挑夫、勞役等與戰時有關之事,徐世績都有權處置。


    到場的來賓,雖然有爵有官,但畢竟處在河東地麵上。如果得罪了徐世績,人家一道命令,你家的囤糧、家奴,甚至家中的房產,都可能被征用。


    雖然在劉芒的治下,戰時征用會有補償,但大家大業,最怕折騰,尤其怕被軍隊折騰。


    ……


    徐世績在賈逵裴矩的陪同下,步入正堂。


    正堂上,隻擺了幾張幾案。


    幾位年長者,正在堂中恭候。


    屋中長者,徐世績一個都不認識,裴矩一一介紹。


    裴矩讓過一位古稀老者,介紹道:“此乃林鄉侯杜公,林慮杜氏一族。”


    “哦……”


    徐世績麵露驚異。


    徐世績出身不高,且曾蟄居草莽。但他自幼飽讀詩書,心懷大誌,始終關注時事。


    “林慮杜氏?可是漢安年間,杜太尉一族?”


    “正是。”


    “哎呀!失敬失敬!”徐世績深躬施禮。


    “不敢,不敢。”林鄉侯客客氣氣,深拜還禮。


    河內郡林慮杜氏,乃名門望族。林慮杜氏家祖杜喬,曾在漢順帝年間,曆任侍中、光祿勳、太尉等要職。


    後,家族漸衰。中原戰亂,林氏移居河東。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林氏雖衰落,也是名門望族。現在的家主,仍世襲了林鄉侯爵位。


    裴矩又讓過一位長者,給徐世績介紹道:“陽城鄉侯楊公,乃富波侯之子,弘農楊氏同族。”


    “哎呀!失敬,失敬矣!”


    徐世績更驚訝了!


    陽城鄉侯楊馥,並非什麽了不得的人物。徐世績如此驚訝,隻因他知道楊馥的身份。


    楊馥的父親,是富波侯楊牧。


    而楊馥的祖父,便是弘農楊氏的五世族,有“關西孔子”之稱的大名鼎鼎的楊震!


    楊馥一支,非弘農楊氏嫡傳,從弘農移居至河東。


    楊馥本人,並沒什麽本事。但是,僅憑家族名頭,靠著祖上餘蔭,楊馥便獲得陽城鄉侯之爵位,顯赫於河東。


    細究起來,楊馥是弘農楊氏第七世孫,比在朝中任職的楊彪,輩分還要高一輩!徐世績如何敢不敬?


    除了杜氏、楊氏,堂中其他幾位長者,也是大有來頭。


    有“和聖”柳下惠的後人,解鄉侯柳氏;河東望族,耿鄉侯薛氏;賈逵的同族叔父,陽裏鄉侯。


    其餘兩位,韋氏、裴氏長者,也都是鄉侯爵位。


    一一見禮,徐世績感慨不已:人道河東多望族,果不其然!


    徐世績感慨的同時,也不禁暗暗責備自己孤陋寡聞:在河東待了這麽多年,這些望族家主,或是根本不知道,或是隻聞其名,未見過其人。


    以後,可要多下些功夫。居於廟堂和行走江湖,有些道理是相同的。多些朋友、多些交往,總是好事。


    介紹完畢,準備落座開席。


    裴矩請徐世績坐主賓之位,徐世績趕緊推辭。


    這一屋子人,都是高爵顯貴,徐世績怎肯居於上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