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覺得,這記耳光挨得委屈?我來告訴你吧,若無今日私下這記耳光,日後,你必將在眾目睽睽之下,挨一記更為響亮的耳光!”
“嗚……嗚嗚……”劉協哽咽著,用嗚咽、抽泣,訴說著委屈。
古往今來,有人篡權、有人弑君,但還沒有人,敢扇皇帝天子的耳光!
“朕、朕可殺,不可辱!”劉協抹了把縱橫的淚水,撲了過去,抓起地上的長劍!
劉芒無視劉協的瘋狂舉動,嘲諷道:“陛下說錯了。士可殺,不可辱。而陛下你,顯然沒修煉到士子的境界。”
“朕、朕和你拚了!”
“嗬嗬,你若真有這份勇氣,殺了我,或者殺了自己,我會對你多一分尊敬。我方才說了,從我收留你那一刻起,從來沒人逼你,隻有陛下你,在不停地逼自己!”
劉芒緩緩轉過身,注視著手握長劍,哆嗦不已的劉協。“你也在不停地逼我!”
“我、我沒逼你……”
劉芒無奈地搖搖頭,掏出血書密詔,甩到劉協腳下。
“我一直在維護你的尊嚴,而你,卻一直在逼我殺你!”
“這、這……”
“申侯引來犬戎,而西周滅。何進請來董卓,而東都盡毀。古往今來,隻有臣子引狼入室,你身為天子,竟也要開門揖盜?!開口稱孤,閉口道寡,視朝堂臣子,這個是奸佞,那個謀不臣,自己高居天子之位,行的卻是亡國之事!”
“我、我……”
“當啷……”
長劍,再次跌落在地。
“噗通……”劉協也癱在地上。“嗚……嗚嗚……我沒有逼你……我隻是想,不負列祖列宗,中興我大漢帝國……”
“嗬嗬嗬……”劉芒笑了。
蹲在劉協身邊,輕輕拍拍他的胳膊。“連殺我這個奸佞之臣的勇氣都沒有,還要中興大漢?”
“嗚嗚嗚……嗚嗚嗚……”劉協已是泣不成聲。“我本來就不該做皇帝,我本來可以就該做陳留王,不該做皇帝、不該做天子,都是你們逼我做的……嗚嗚嗚……我做不來天子……他們非要我效仿太祖高皇帝、效仿孝文孝武皇帝,要我做世祖光武皇帝……嗚嗚嗚……我、我做不來……我不是明君聖祖,我真的做不來……”
“明君聖祖,古往今來,又有幾人?做不了明君聖祖,沒什麽。但總不能自毀江山社稷,做亡國之君!”
“我……我沒想做亡國之君……”
“但你所行,卻是禍亂天下,亡國之事!”
“……我沒想禍亂天下……我隻是不知道該如何做……”
劉芒坐到劉協身邊。“不知道如何做,不是問題。明君聖主,不是誰都能做的。但是,做個好皇帝,其實不難。”
“在很遠很遠的西方,有一個國家。那裏的國君,是個老人,一個慈祥的老婦人……”
“……婦人?婦人怎能做國君?!”
劉芒微微一笑。“世上,很多事情,你不了解。婦人做國君,不稀奇。不僅是番邦,以後,在我華夏大地上,也會有女皇帝、女王。”
劉協完全無法理解。
劉芒也不求他能理解。
“做皇帝的老婦人,並沒有叱吒風雲之能,亦無開疆拓土之功,可是,她的臣民,卻很愛戴她,尊敬她。陛下可知為何?”
劉協木然地搖搖頭。
“因為,她沒做過壞事。她並不把疆域內的百姓當作臣民,而是當成自己的兒孫。她不從以君王自居,也從不頤指氣使、發號施令。百姓當她是慈祥的媽媽、奶奶,反而更加尊敬她、擁戴她。陛下,你能理解嗎?”
劉協木然。
此時此刻,他真的很想說他理解了。但是,他真的無法理解。
“不能理解,也很正常。但是,我還是很希望,陛下能試著理解。治理天下,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絕非如董承之流所言,將奸佞鏟除幹淨,便可天下太平。不過,治理天下,也沒有想象的那麽複雜。”
“可是……我真的覺得,治理天下,太難了……”
“凡事都要插手,自然難。溢美言之,是親力親為。粗俗言之,便是不自量力。這不能怪陛下,臣年紀小時,也是如此。量力而行,明智之舉也。天下億萬之人,各有其責。農夫耕種,漁夫撒網;百工百業,各盡其職。治理國家,乃朝臣本職。征討賊逆,自有雄兵猛將。而陛下,做個安安靜靜地一國之君,不勞身形,不乏精神,祭天拜地,享受萬民歡呼擁戴,何樂不為?”
劉協沉默良久,淚水再次淌下。“……悔不該……”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錯再錯,毀的不僅是安逸帝位,還會毀了我大漢四百年基業,留下昏庸罵名!望陛下深思……”
劉芒說罷,輕輕拍拍劉協的胳膊,站起身來。
劉協雖然不甚情願,但他知道,誰才是主導一方。“我、我現在應該做些什麽?”
“奸佞之臣,已交有司查處。而那董承,乃皇親國戚,當由宗正寺問罪。臣不能越殂代皰,但臣相信,陛下會給朝廷百官,一個滿意的交代。”
劉協頹於地……
……
朝廷權力之爭,終於畫上句號。
小皇帝黨羽,吳子蘭、種輯、吳碩,罪名查實,削爵、抄家、斬三族!
王服,蠱惑君王、禍亂朝綱、行刺上官,削爵、抄家。
天子劉協親批,董承以蠱惑君王、禍亂朝綱之罪,削爵,處斬。
董承之女董貴妃,由貴人降為宮人。
……
這次朝廷之爭,來得迅速,結束更快。
最遺憾的,莫過於旁觀的朝臣。
天子和劉芒,沒有兩敗俱傷,旁觀者少看到許多熱鬧,也未獲得漁利之機。
但是,也有人,暗自慶幸。
這種熱鬧,不好看的!稍有不慎,便會殃及自身!
……
這次鬥爭,曆經風險波折,卻也有收獲。
朝廷利益,再次重新劃分。
劉芒與世家集團、卿大夫集團組成的同盟,收獲最大。
高長恭,升任虎賁中郎將,掌管禁軍。燕青接替高長恭,掌羽林騎。
楊彪辭去太常卿,劉芒沒有虧待弘農楊氏。楊修升任太中大夫,躋身朝官之列。
而劉芒最大的收獲,是軍中將領之心。
經曆這次風波,劉芒已將軍權牢牢控製在手中。
春光明媚。
劉芒的目光,終於可以越過朝堂,放眼天下!(未完待續。)
“嗚……嗚嗚……”劉協哽咽著,用嗚咽、抽泣,訴說著委屈。
古往今來,有人篡權、有人弑君,但還沒有人,敢扇皇帝天子的耳光!
“朕、朕可殺,不可辱!”劉協抹了把縱橫的淚水,撲了過去,抓起地上的長劍!
劉芒無視劉協的瘋狂舉動,嘲諷道:“陛下說錯了。士可殺,不可辱。而陛下你,顯然沒修煉到士子的境界。”
“朕、朕和你拚了!”
“嗬嗬,你若真有這份勇氣,殺了我,或者殺了自己,我會對你多一分尊敬。我方才說了,從我收留你那一刻起,從來沒人逼你,隻有陛下你,在不停地逼自己!”
劉芒緩緩轉過身,注視著手握長劍,哆嗦不已的劉協。“你也在不停地逼我!”
“我、我沒逼你……”
劉芒無奈地搖搖頭,掏出血書密詔,甩到劉協腳下。
“我一直在維護你的尊嚴,而你,卻一直在逼我殺你!”
“這、這……”
“申侯引來犬戎,而西周滅。何進請來董卓,而東都盡毀。古往今來,隻有臣子引狼入室,你身為天子,竟也要開門揖盜?!開口稱孤,閉口道寡,視朝堂臣子,這個是奸佞,那個謀不臣,自己高居天子之位,行的卻是亡國之事!”
“我、我……”
“當啷……”
長劍,再次跌落在地。
“噗通……”劉協也癱在地上。“嗚……嗚嗚……我沒有逼你……我隻是想,不負列祖列宗,中興我大漢帝國……”
“嗬嗬嗬……”劉芒笑了。
蹲在劉協身邊,輕輕拍拍他的胳膊。“連殺我這個奸佞之臣的勇氣都沒有,還要中興大漢?”
“嗚嗚嗚……嗚嗚嗚……”劉協已是泣不成聲。“我本來就不該做皇帝,我本來可以就該做陳留王,不該做皇帝、不該做天子,都是你們逼我做的……嗚嗚嗚……我做不來天子……他們非要我效仿太祖高皇帝、效仿孝文孝武皇帝,要我做世祖光武皇帝……嗚嗚嗚……我、我做不來……我不是明君聖祖,我真的做不來……”
“明君聖祖,古往今來,又有幾人?做不了明君聖祖,沒什麽。但總不能自毀江山社稷,做亡國之君!”
“我……我沒想做亡國之君……”
“但你所行,卻是禍亂天下,亡國之事!”
“……我沒想禍亂天下……我隻是不知道該如何做……”
劉芒坐到劉協身邊。“不知道如何做,不是問題。明君聖主,不是誰都能做的。但是,做個好皇帝,其實不難。”
“在很遠很遠的西方,有一個國家。那裏的國君,是個老人,一個慈祥的老婦人……”
“……婦人?婦人怎能做國君?!”
劉芒微微一笑。“世上,很多事情,你不了解。婦人做國君,不稀奇。不僅是番邦,以後,在我華夏大地上,也會有女皇帝、女王。”
劉協完全無法理解。
劉芒也不求他能理解。
“做皇帝的老婦人,並沒有叱吒風雲之能,亦無開疆拓土之功,可是,她的臣民,卻很愛戴她,尊敬她。陛下可知為何?”
劉協木然地搖搖頭。
“因為,她沒做過壞事。她並不把疆域內的百姓當作臣民,而是當成自己的兒孫。她不從以君王自居,也從不頤指氣使、發號施令。百姓當她是慈祥的媽媽、奶奶,反而更加尊敬她、擁戴她。陛下,你能理解嗎?”
劉協木然。
此時此刻,他真的很想說他理解了。但是,他真的無法理解。
“不能理解,也很正常。但是,我還是很希望,陛下能試著理解。治理天下,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絕非如董承之流所言,將奸佞鏟除幹淨,便可天下太平。不過,治理天下,也沒有想象的那麽複雜。”
“可是……我真的覺得,治理天下,太難了……”
“凡事都要插手,自然難。溢美言之,是親力親為。粗俗言之,便是不自量力。這不能怪陛下,臣年紀小時,也是如此。量力而行,明智之舉也。天下億萬之人,各有其責。農夫耕種,漁夫撒網;百工百業,各盡其職。治理國家,乃朝臣本職。征討賊逆,自有雄兵猛將。而陛下,做個安安靜靜地一國之君,不勞身形,不乏精神,祭天拜地,享受萬民歡呼擁戴,何樂不為?”
劉協沉默良久,淚水再次淌下。“……悔不該……”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錯再錯,毀的不僅是安逸帝位,還會毀了我大漢四百年基業,留下昏庸罵名!望陛下深思……”
劉芒說罷,輕輕拍拍劉協的胳膊,站起身來。
劉協雖然不甚情願,但他知道,誰才是主導一方。“我、我現在應該做些什麽?”
“奸佞之臣,已交有司查處。而那董承,乃皇親國戚,當由宗正寺問罪。臣不能越殂代皰,但臣相信,陛下會給朝廷百官,一個滿意的交代。”
劉協頹於地……
……
朝廷權力之爭,終於畫上句號。
小皇帝黨羽,吳子蘭、種輯、吳碩,罪名查實,削爵、抄家、斬三族!
王服,蠱惑君王、禍亂朝綱、行刺上官,削爵、抄家。
天子劉協親批,董承以蠱惑君王、禍亂朝綱之罪,削爵,處斬。
董承之女董貴妃,由貴人降為宮人。
……
這次朝廷之爭,來得迅速,結束更快。
最遺憾的,莫過於旁觀的朝臣。
天子和劉芒,沒有兩敗俱傷,旁觀者少看到許多熱鬧,也未獲得漁利之機。
但是,也有人,暗自慶幸。
這種熱鬧,不好看的!稍有不慎,便會殃及自身!
……
這次鬥爭,曆經風險波折,卻也有收獲。
朝廷利益,再次重新劃分。
劉芒與世家集團、卿大夫集團組成的同盟,收獲最大。
高長恭,升任虎賁中郎將,掌管禁軍。燕青接替高長恭,掌羽林騎。
楊彪辭去太常卿,劉芒沒有虧待弘農楊氏。楊修升任太中大夫,躋身朝官之列。
而劉芒最大的收獲,是軍中將領之心。
經曆這次風波,劉芒已將軍權牢牢控製在手中。
春光明媚。
劉芒的目光,終於可以越過朝堂,放眼天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