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聽到咳嗽聲,婢女趕緊進了屋。


    劉琦劉子玉,擁著厚厚的皮裘,窩坐在床榻上,不停地咳著。


    “公子,喝點藥吧。”


    “不必了,咳咳咳……吃藥亦無效……咳咳咳……”


    婢女過來,輕輕幫劉琦怕打著後背。劉琦咳出幾口痰,感覺稍微舒服一些。


    “幫我更衣。”


    “公子身體不適,莫要出門了。”


    “唉,諸多事務,吾不去辦,難道要父親親力親為不成?”


    “子玉公子起身了嗎?”門外傳來說話聲。


    “哦?是廣明先生來了吧?”


    “是吾。”荊州學官,精於經學的綦毋闓走了進來。“子玉公子好些了吧?”


    劉琦慘淡一笑。“還是老樣子,走吧,我們去學館吧。”


    綦毋闓道:“外麵風寒,子玉公子有恙在身,還是莫要出去了。”


    “還有好多事情要辦啊……”


    “不急,不急嘛。子玉公子,王仲宣回來了!”


    “哦?他身體可好些了?”


    “某來見子玉公子,就為此事。王仲宣的氣色,好多了!”


    王粲王仲宣,精於詩、賦、論、議。(王粲,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年少成名,頗得蔡邕賞識。


    王粲出身兗州世家,中原戰亂不斷,聽說荊州劉表素愛才俊之士,王粲便移居荊州,謀求官身,一展所學。


    可是,王粲到了荊州,卻沒受到劉表重用。


    劉表拒用王粲,堂而皇之的原因,是王粲不拘小節。


    而未明說的原因,是王粲身材矮小,其貌不揚。


    長得醜雖不是錯,但重用醜人,容易被人恥笑。


    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荊州世家林立,荊州權力,多控製在世家手中。而荊州的世家,尤其是手握大權的荊北世家,不願將權力分給外來人。


    王粲身體本就不好,不受重用,鬱鬱寡歡,縱情恣欲,身體每況愈下。劉琦王粲,成為江陵最有名氣的兩個病秧子。


    在友人建議下,王粲去荊南住了一段。


    返回江陵,王粲的身體,果然好了許多。


    綦毋闓建議道:“子玉公子何不效仿仲宣,去荊南調養一段時日。”


    對自己的病,劉琦已經不報太大希望。聽了綦毋闓的建議,苦苦一笑,並未放在心上。


    劉表要編撰《五經章句》,命劉琦主持,具體由綦毋闓等人編撰。


    劉琦在學館忙了一會,又開始不停地咳嗽。綦毋闓等人再三勸說,劉琦才同意回去休息。


    坐在車上,劉琦精神萎靡。


    途經一所院落,突聽一陣驢叫,還有人跟著驢,一起叫!


    定是王粲!


    王粲不拘小節,行事荒怪不經。他有一個怪異的癖好——愛聽驢叫!


    為此,專門在家中養了幾頭驢,沒事便撩騷挑逗驢子,惹驢“嘔啊”叫個不停,王粲自己,也常常跟著驢一起叫!


    劉琦命停下車子,走進院子。


    果然是王粲。


    王粲挑逗驢子,跟驢子一起,叫得正歡。劉琦進院,王粲竟沒察覺。


    劉琦不禁埋怨道:“仲宣啊,怪誕亦應有度矣!”


    “哦?原來是子玉公子。”王粲打個招呼,混不經意地道:“王某無所事事,拜師驢子,學習四聲,有何不妥啊?”


    漢代寫詩作賦,講究聲韻。


    聲韻的基礎,是“上去平入”四聲調。而驢子的叫聲,也包含“上去平入”之調。王粲所言,貌似很有道理。


    劉琦苦笑著搖搖頭。


    他知道,王粲假托跟驢子學習四聲,實則是不得誌,心情煩悶。憤世嫉俗,大聲學驢叫,借以排解鬱悶、發泄心中不滿。


    劉琦勸道:“仲宣一身才學,雖不得誌,卻不該自怨自艾。行如此荒誕之事,授人口實,更難有出頭之日矣。”


    “嘔啊……嘔啊……”王粲使勁叫了兩聲,道:“多謝子玉公子關心,王某已然如此,早不作出人頭地之想。叫上幾聲,練氣息壯五髒,不亦快哉?子玉公子也來試試?”


    劉琦不屑地皺皺眉。“自暴自棄,荒廢所學,可悲可憐!”


    遭劉琦不齒,王粲渾不在意。


    “嘔啊……嘔啊……”


    王粲又叫了幾聲,反唇相譏道:“子玉公子無需替王某擔憂,大禍臨頭,公子有空,還是多多想想自己的事吧。”


    “王仲宣,你……咳咳……咳咳……”


    劉琦氣惱不已,臉脹得通紅,佝僂著身子,不停地咳了起來。


    王粲趕緊攙住劉琦,喊人端來水,讓劉琦喝點水,壓壓咳。


    在荊州,沒幾個人待見王粲。劉琦為人寬和,一直對王粲不錯。


    王粲惹惱了劉琦,也覺愧疚。


    待劉琦止住了咳,王粲扶著劉琦,進屋休息。


    “非是王某危言聳聽,子玉公子,真該好好想想了。”


    劉琦豈能不懂王粲之意。


    父親劉表,年事已高,身體越來越差,荊州權力交接,已提上議事議程。


    自己雖是嫡長子,卻沒人支持自己。


    而弟弟劉琮劉子美,深受繼母蔡氏喜愛,廣受荊州世家支持。


    若非父親劉表顧忌廢長立幼產生禍亂,弟弟劉琮,怕是已取代了自己。


    劉琦不語,王粲又道:“子玉公子仔細想想,遍觀這江陵城裏,有何人與你親近?若非劉荊州維護子玉,公子怕是已不能坐在這裏,和王某敘話了!”


    王粲暗指蔡氏等人,有暗害劉琦之心。


    劉琦心裏明白,卻無可奈何。苦笑一聲,無比淒涼。“某之病疾,已入膏肓。多活一日,少活一日,又有何妨?”


    “子玉公子之心,太過寬善矣!”王粲歎了一聲,湊近一些,低聲道:“以王某之見,子玉公子之病疾,並非無藥可治。久治不愈,怕是另有隱情。聽某一言,子玉公子不要輕易吃藥了!”


    “啊?!”


    劉琦大驚。


    王粲之意,明白不過。


    難道,有人在自己的藥中做了手腳?


    回想一下,果真如此!


    自己服藥不斷,病情卻每況愈下。


    想到此一層,劉琦不禁冷汗直冒!


    若真是頑疾不治,死也就死了。


    若是遭人暗害冤死,誰能甘心?!


    “那……那……某便停了藥物。”


    “單單停用藥物,沒用的。子玉公子不服藥,人家亦有他法。子玉公子若不想冤死,必須有所打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