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存審亦是血性漢子,遭人惡語相傷,焉能不怒!
臉上殺氣密布,掣劍在手,眾兵卒驚呼!
那百人將聞聲回頭,大駭!
長劍急遞,正中其心窩!
百人將撲倒在地,餘眾恐駭不已。
部下擔心符存審再闖大禍,急忙上前將其抱住。
“將軍……不可啊!”
符存審臉頰痙攣,眉梢高吊,嘴唇紫青。“彼目無官上,吾殺之以肅軍紀,與爾等無幹,走!”
百人將餘部哪敢怠慢,抬起百人將屍首,撒腿就跑。
符存審一揮手,示意部眾離去。
“請留步。”
謝氏幾個公子走上前來。
謝尚抱拳行禮,道:“可是符德祥將軍?”
符存審對世家大族,並沒什麽好感,冷冷地回禮。“在下符存審。”
謝尚優雅一笑。“符將軍維護鄉裏,多謝。如不棄,請進宅中一敘。”
“哼!”符存審知道烏衣巷的名頭,看不慣世家大族傲慢強橫,冷哼一聲,譏諷道:“烏衣巷名頭太大,符某官職低微,焉敢亂闖。”
謝萬聰明,聽出符存審話中暗含之意,不屑地笑道:“覺得我們謝家蠻橫,就直說嘛。”謝萬指指身後烏衣巷,“莫說那些兵痞進不得烏衣巷,便是天子,也是非請莫入!非是吾謝氏霸占了烏衣巷,皆因這巷子,乃吾謝氏內院通路!”
謝萬所言沒錯。
在別的地方,街道、巷子,是公用通道。
但烏衣巷內的街路,卻是謝氏私地。
因為家族太大、人數太多、房屋太多,謝氏不得不在房屋之間,修建街巷,便於通行,也為防火。
這些街巷,都是謝氏自家修建,所占之地,也是經過官府審批的宅基地。
也就是說,這些街巷,相當於謝家院子裏的路。雖然未封閉進院牆,但也相當於在自家院裏。
別人家的院子,不能亂入。院子裏的道路,自然也不能隨便穿行。
符存審哪知道這些,冷笑道:“符某孤陋寡聞,常聽人說‘霸道’二字,今日才知其意。”
符存審性情豪邁,略顯粗俗。一看便知,是卑賤出身。
謝萬本就看不起他,又因偽漢軍惡行昭彰,符存審身為偽漢軍將軍,自然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聽符存審冷嘲熱諷,謝萬不禁惱怒。
“有種,便邁步走進烏衣巷,看看我謝氏是否霸道!”
謝尚趕緊攔住謝萬,客氣地對符存審道:“家弟隻是說笑,不過,這烏衣巷,確是吾謝氏私家街路。吾兄弟亦是真心相邀符將軍,到家中敘話。”
“謝了,你兄弟說了,符某膽子小,這烏衣巷,不敢進。”說罷,一揮手,招呼屬下,徑自離去。
謝石佩服符存審豪邁,緊追幾步,單獨叫住符存審,低聲道:“某觀符將軍,與那些兵痞不同。壽春朝廷,覆滅在即,符將軍何必為其殉葬,應早作打算。”
謝石所言,正中符存審的心思。符存審點點頭,以示感謝。
“日後,符將軍如遇難處,盡管過來。”
“謝了。”
……
符存審帶兵走了,謝氏家人也散去各忙各的,謝尚叫住幾個兄弟。
“要打仗了,我們也得早作準備。去把謝安和謝玄叫來,我們商議商議。”
謝石道:“謝玄一早就出了門,也不知回來沒有。謝安哥哥卻不知在哪。”
“謝安?”謝萬笑道,“幾日未曾見他,必是又去遊山玩水,到哪去找?”
“謝安逍遙,由他去吧。我們先商量些辦法,再請示尊長。”
……
謝氏青年才俊,濟濟一堂一堂。
戰事一旦開啟,整個豫州,都將陷於烽火。
陳國,尤其是陽夏,地處青徐兗豫幾州中心地帶,難免不遭殃及。
謝尚等人要商量的,就是如何確保烏衣巷一帶,少受損失。
謝萬道:“小弟以為,無需杞人憂天。方圓百裏,何人不知烏衣巷之名?又有何人敢貿然闖進這烏衣巷?連那符存審,都對烏衣巷頗為忌憚。”
謝石卻不這樣看。“萬石哥哥所言差矣。符存審也許忌憚烏衣巷,但那些兵痞無賴,卻無忌憚。”
謝尚點點頭。“石奴所言有理。戰事開啟,洛陽、兗州、徐州之兵為了奪取地盤人口,必嚴明軍紀。可怕的,是壽春敗逃之兵。兵敗如山倒,軍令難以約束。壽春軍隊,本就疏於軍紀,敗逃殘兵,定生大禍。”
謝奕無所謂地道:“來就來嘛,烏衣巷內,我謝家子弟家丁過千,豈懼那些兵痞無賴?”
謝尚憂慮地搖搖頭。“殘敗之兵,最是喪心病狂。我謝家自保,當無問題。吾所憂者,是周邊百姓恐受殃及。”
“是啊。”謝石道,“除了壽春殘兵敗將,流民也是個大問題。”
謝尚點頭。
每逢戰事,最受傷害的,就是窮苦百姓。尤其是身處戰事核心地區的百姓,家園被毀、土地遭到踐踏。為了躲避戰亂,隻能逃離家園,成為流民。
流民居無定所,衣食沒有著落。為了活命,隻能強搶行劫。良民被戰亂所逼,成為盜寇的例子,數不勝數。
謝萬道:“將東西南北進入烏衣巷之路口,全部壘砌高牆。以街壘、院牆為屏,雖抵禦不了大軍,抵擋殘兵流民,戳戳有餘。”
謝萬的建議,是個辦法。
隻是,封閉了道路,自己進出也甚是不便。如此,也容易給家人和周圍百姓,造成心理恐慌。
封閉道路,龜縮固守,隻能是備選的下策。
就在謝氏兄弟商議不決之時,從門外“騰騰”走入一個少年。
少年不過十六七歲,瘦臉寬肩,十分英武。正是謝玄謝幼度。
謝萬一見謝玄,便繃起臉來。兩人年齡相差不大,謝萬卻長謝玄一輩。擺著長輩的譜,謝萬教訓謝玄道:“兵荒馬亂,莫要亂跑!”
“我又不是三歲孩童。”謝玄辯了一句,衝堂中長輩們行了個禮,道:“我以為,大家多慮了。流民不是問題!”
謝玄年紀雖小,卻有勇氣和謀略。
謝尚問道:“幼度有何想法?”
“禹王治水,因勢利導。對待流民,亦應如此。戰事一起,流離失所之民,難以計數。搶劫滋事,防不勝防。與其徒勞防堵,不如因勢利導。”
“如何因勢利導?”
謝玄朗朗道:“收為我用。既免流民生事,又可助我防範壽春殘兵!”(未完待續。)
臉上殺氣密布,掣劍在手,眾兵卒驚呼!
那百人將聞聲回頭,大駭!
長劍急遞,正中其心窩!
百人將撲倒在地,餘眾恐駭不已。
部下擔心符存審再闖大禍,急忙上前將其抱住。
“將軍……不可啊!”
符存審臉頰痙攣,眉梢高吊,嘴唇紫青。“彼目無官上,吾殺之以肅軍紀,與爾等無幹,走!”
百人將餘部哪敢怠慢,抬起百人將屍首,撒腿就跑。
符存審一揮手,示意部眾離去。
“請留步。”
謝氏幾個公子走上前來。
謝尚抱拳行禮,道:“可是符德祥將軍?”
符存審對世家大族,並沒什麽好感,冷冷地回禮。“在下符存審。”
謝尚優雅一笑。“符將軍維護鄉裏,多謝。如不棄,請進宅中一敘。”
“哼!”符存審知道烏衣巷的名頭,看不慣世家大族傲慢強橫,冷哼一聲,譏諷道:“烏衣巷名頭太大,符某官職低微,焉敢亂闖。”
謝萬聰明,聽出符存審話中暗含之意,不屑地笑道:“覺得我們謝家蠻橫,就直說嘛。”謝萬指指身後烏衣巷,“莫說那些兵痞進不得烏衣巷,便是天子,也是非請莫入!非是吾謝氏霸占了烏衣巷,皆因這巷子,乃吾謝氏內院通路!”
謝萬所言沒錯。
在別的地方,街道、巷子,是公用通道。
但烏衣巷內的街路,卻是謝氏私地。
因為家族太大、人數太多、房屋太多,謝氏不得不在房屋之間,修建街巷,便於通行,也為防火。
這些街巷,都是謝氏自家修建,所占之地,也是經過官府審批的宅基地。
也就是說,這些街巷,相當於謝家院子裏的路。雖然未封閉進院牆,但也相當於在自家院裏。
別人家的院子,不能亂入。院子裏的道路,自然也不能隨便穿行。
符存審哪知道這些,冷笑道:“符某孤陋寡聞,常聽人說‘霸道’二字,今日才知其意。”
符存審性情豪邁,略顯粗俗。一看便知,是卑賤出身。
謝萬本就看不起他,又因偽漢軍惡行昭彰,符存審身為偽漢軍將軍,自然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聽符存審冷嘲熱諷,謝萬不禁惱怒。
“有種,便邁步走進烏衣巷,看看我謝氏是否霸道!”
謝尚趕緊攔住謝萬,客氣地對符存審道:“家弟隻是說笑,不過,這烏衣巷,確是吾謝氏私家街路。吾兄弟亦是真心相邀符將軍,到家中敘話。”
“謝了,你兄弟說了,符某膽子小,這烏衣巷,不敢進。”說罷,一揮手,招呼屬下,徑自離去。
謝石佩服符存審豪邁,緊追幾步,單獨叫住符存審,低聲道:“某觀符將軍,與那些兵痞不同。壽春朝廷,覆滅在即,符將軍何必為其殉葬,應早作打算。”
謝石所言,正中符存審的心思。符存審點點頭,以示感謝。
“日後,符將軍如遇難處,盡管過來。”
“謝了。”
……
符存審帶兵走了,謝氏家人也散去各忙各的,謝尚叫住幾個兄弟。
“要打仗了,我們也得早作準備。去把謝安和謝玄叫來,我們商議商議。”
謝石道:“謝玄一早就出了門,也不知回來沒有。謝安哥哥卻不知在哪。”
“謝安?”謝萬笑道,“幾日未曾見他,必是又去遊山玩水,到哪去找?”
“謝安逍遙,由他去吧。我們先商量些辦法,再請示尊長。”
……
謝氏青年才俊,濟濟一堂一堂。
戰事一旦開啟,整個豫州,都將陷於烽火。
陳國,尤其是陽夏,地處青徐兗豫幾州中心地帶,難免不遭殃及。
謝尚等人要商量的,就是如何確保烏衣巷一帶,少受損失。
謝萬道:“小弟以為,無需杞人憂天。方圓百裏,何人不知烏衣巷之名?又有何人敢貿然闖進這烏衣巷?連那符存審,都對烏衣巷頗為忌憚。”
謝石卻不這樣看。“萬石哥哥所言差矣。符存審也許忌憚烏衣巷,但那些兵痞無賴,卻無忌憚。”
謝尚點點頭。“石奴所言有理。戰事開啟,洛陽、兗州、徐州之兵為了奪取地盤人口,必嚴明軍紀。可怕的,是壽春敗逃之兵。兵敗如山倒,軍令難以約束。壽春軍隊,本就疏於軍紀,敗逃殘兵,定生大禍。”
謝奕無所謂地道:“來就來嘛,烏衣巷內,我謝家子弟家丁過千,豈懼那些兵痞無賴?”
謝尚憂慮地搖搖頭。“殘敗之兵,最是喪心病狂。我謝家自保,當無問題。吾所憂者,是周邊百姓恐受殃及。”
“是啊。”謝石道,“除了壽春殘兵敗將,流民也是個大問題。”
謝尚點頭。
每逢戰事,最受傷害的,就是窮苦百姓。尤其是身處戰事核心地區的百姓,家園被毀、土地遭到踐踏。為了躲避戰亂,隻能逃離家園,成為流民。
流民居無定所,衣食沒有著落。為了活命,隻能強搶行劫。良民被戰亂所逼,成為盜寇的例子,數不勝數。
謝萬道:“將東西南北進入烏衣巷之路口,全部壘砌高牆。以街壘、院牆為屏,雖抵禦不了大軍,抵擋殘兵流民,戳戳有餘。”
謝萬的建議,是個辦法。
隻是,封閉了道路,自己進出也甚是不便。如此,也容易給家人和周圍百姓,造成心理恐慌。
封閉道路,龜縮固守,隻能是備選的下策。
就在謝氏兄弟商議不決之時,從門外“騰騰”走入一個少年。
少年不過十六七歲,瘦臉寬肩,十分英武。正是謝玄謝幼度。
謝萬一見謝玄,便繃起臉來。兩人年齡相差不大,謝萬卻長謝玄一輩。擺著長輩的譜,謝萬教訓謝玄道:“兵荒馬亂,莫要亂跑!”
“我又不是三歲孩童。”謝玄辯了一句,衝堂中長輩們行了個禮,道:“我以為,大家多慮了。流民不是問題!”
謝玄年紀雖小,卻有勇氣和謀略。
謝尚問道:“幼度有何想法?”
“禹王治水,因勢利導。對待流民,亦應如此。戰事一起,流離失所之民,難以計數。搶劫滋事,防不勝防。與其徒勞防堵,不如因勢利導。”
“如何因勢利導?”
謝玄朗朗道:“收為我用。既免流民生事,又可助我防範壽春殘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