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無錯。”他的語氣毫無波瀾,眼神執拗。
“既是無錯,就不須愧疚。”父親抬起帶著沉重鐐銬的手,溫和撫摸他的頭,那是記憶中那個嚴父此生待他最溫和的時候。“做人但求問心無愧。”
問心無愧。時至今日,父親當初的話語依然曆曆在耳。讓他後來在一次次身赴險境、在名與利的**中,一直保持心誌高潔。
當年柳氏一族那場浩劫之中,柳懷作為柳家唯一一個生還者活了下來。
因太子之死,三皇子方得以即位,他心知柳仲英乃當朝難覓的忠臣良將,然而先皇遺旨難違,柳仲英素來官居清要,從不與朝中官員拉幫結黨,凡事秉公辦理,不惜開罪了眾多同僚,朝中大多官員亦早便對這位樞密使視作眼中釘,得此時機,還不趁機拔除?
太子猝死,先皇還未及另立太子,因此皇上登基,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若是皇上不顧先帝遺旨,一意孤行,赦免柳氏一門死罪,隻怕眾臣難服。因此拖延了一年之後,皇上還是依遵先皇遺旨,命知院事謝青書將柳氏一門於城門下斬首示眾,柳仲英依先皇遺旨施“車裂”之刑。
然而奉命監斬的謝青書,卻是墨虯國太子蕭朔派入銀夔國的線人,雖與柳仲英立場敵對,卻素來深慕柳仲英的胸欽才識,曾發送密函回國,對太子言道:若墨虯國得此人才,必是天待墨虯國之恩澤。
因墨虯國皇上臥病在榻,太子蕭朔十四歲便執政,至那年已有三個年頭。太子素來愛惜將才,曾希望能拉攏此人,然而未遂,引為生平憾事,卻也隻得作罷。而今得聞柳氏落得滿門盡赤的收場,忙千裏飛鴿傳書,命謝青書見機行事,至少要為柳仲英延存一線香火。
謝青書深會太子心意,奉命監斬之時,在刑場上做下手腳,找替罪羊偷偷換下柳懷。柳懷逃往墨虯國,太子蕭朔以上賓之禮接待,然而柳懷方見太子,便認出他正是當初從玉螭國回國,在墨虯國邊境遇見過的少年——
原來當年柳懷回國之際,曾在墨虯國邊境遇上一幫劫匪,攔路擄劫一個衣妝華貴的少年。柳懷那日挺劍相助,驅退那幫劫匪,救得那貴族少年。那少年甚是豪爽,為答謝柳懷救命之恩,便請他到一家茶棧入座。二人暢談天下大事,傾蓋如故,引為知己。自報了姓名後,少年見他談吐斯雅,舉止從容,甚為欽讚,當下命茶棧的小二供上香燭,焚香宣誓,與柳懷結為八拜之交。他年長柳懷一歲,柳懷當下便認了他作義兄。
然而,原來這一切都是個騙局,當日與他稱兄道弟的那個少年,連報出的姓名都是假的,原來他便是墨虯國傳聞中,那位五歲便能文善武、十二歲幫父皇處理朝事、十四歲執政,素有國中“神童”之稱的太子蕭朔!
“既是無錯,就不須愧疚。”父親抬起帶著沉重鐐銬的手,溫和撫摸他的頭,那是記憶中那個嚴父此生待他最溫和的時候。“做人但求問心無愧。”
問心無愧。時至今日,父親當初的話語依然曆曆在耳。讓他後來在一次次身赴險境、在名與利的**中,一直保持心誌高潔。
當年柳氏一族那場浩劫之中,柳懷作為柳家唯一一個生還者活了下來。
因太子之死,三皇子方得以即位,他心知柳仲英乃當朝難覓的忠臣良將,然而先皇遺旨難違,柳仲英素來官居清要,從不與朝中官員拉幫結黨,凡事秉公辦理,不惜開罪了眾多同僚,朝中大多官員亦早便對這位樞密使視作眼中釘,得此時機,還不趁機拔除?
太子猝死,先皇還未及另立太子,因此皇上登基,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若是皇上不顧先帝遺旨,一意孤行,赦免柳氏一門死罪,隻怕眾臣難服。因此拖延了一年之後,皇上還是依遵先皇遺旨,命知院事謝青書將柳氏一門於城門下斬首示眾,柳仲英依先皇遺旨施“車裂”之刑。
然而奉命監斬的謝青書,卻是墨虯國太子蕭朔派入銀夔國的線人,雖與柳仲英立場敵對,卻素來深慕柳仲英的胸欽才識,曾發送密函回國,對太子言道:若墨虯國得此人才,必是天待墨虯國之恩澤。
因墨虯國皇上臥病在榻,太子蕭朔十四歲便執政,至那年已有三個年頭。太子素來愛惜將才,曾希望能拉攏此人,然而未遂,引為生平憾事,卻也隻得作罷。而今得聞柳氏落得滿門盡赤的收場,忙千裏飛鴿傳書,命謝青書見機行事,至少要為柳仲英延存一線香火。
謝青書深會太子心意,奉命監斬之時,在刑場上做下手腳,找替罪羊偷偷換下柳懷。柳懷逃往墨虯國,太子蕭朔以上賓之禮接待,然而柳懷方見太子,便認出他正是當初從玉螭國回國,在墨虯國邊境遇見過的少年——
原來當年柳懷回國之際,曾在墨虯國邊境遇上一幫劫匪,攔路擄劫一個衣妝華貴的少年。柳懷那日挺劍相助,驅退那幫劫匪,救得那貴族少年。那少年甚是豪爽,為答謝柳懷救命之恩,便請他到一家茶棧入座。二人暢談天下大事,傾蓋如故,引為知己。自報了姓名後,少年見他談吐斯雅,舉止從容,甚為欽讚,當下命茶棧的小二供上香燭,焚香宣誓,與柳懷結為八拜之交。他年長柳懷一歲,柳懷當下便認了他作義兄。
然而,原來這一切都是個騙局,當日與他稱兄道弟的那個少年,連報出的姓名都是假的,原來他便是墨虯國傳聞中,那位五歲便能文善武、十二歲幫父皇處理朝事、十四歲執政,素有國中“神童”之稱的太子蕭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