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部長,我給你帶來了‘新鮮血液’。[]”人事部張部長把我領到技術部部長室,對一位表情嚴肅的中年人說。
“嗬嗬,好啊,好啊。”紀部長轉向了我,身子略為欠起,不溫不火的說,“哪個大學的呀?”
“哦,紀部長,南荊大學機械係畢業。”我畢恭畢敬地回答。聲音顫抖著,感覺又遇到了高三的班主任。
“他呀,實習期結束了,工人師傅們反映也蠻好的。”張部長見我緊張的樣子,忙笑笑說,“紀部長不是要人的嗎?”
“是啊,是啊。”紀部長站起身來,搓了搓手,“這樣吧,暫時你先跟在趙工後麵吧。”
“那我走了。”張部長臨走時又朝我擺擺手,笑了笑。我似乎又看到了“老工人”那慈祥的笑臉。我很感激地朝她點了點頭。
好久好久,張部長在門口的笑顏,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裏,溫馨如花。
“你要記住,趙工走到哪裏,你要跟到哪裏。”紀部長一臉的嚴肅。
“好的,好的。”我小心答道。心裏想啊,他上廁所,我也要去嗎?
“書本是書本,現實是現實。”紀部長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沒有實踐是不行的!”
嗓門大得嚇了我一跳!
此人好厲害。
我的心直打鼓。
“有記日記的習慣嗎?”胖乎乎的趙工在去ima分公司的路上問我。
“有的有的。”
“哦,這就好。每天遇到工作上的什麽問題,不論解決的還是沒解決的,都把它們記下來。奧,你好!”趙工對熟人打招呼道。
“還有阿,就是要善於與底層員工打成一遍。一有時間,多到下麵走走,轉轉,看看。他們在第一線,最有發言權。往往點子多,方法多,竅門多。這‘三多’啊,可了不得噢,能把它們記下來,收集起來,就不簡單咯。”
我使勁地點點頭。
是啊,這些太重要了!
想來,我那記工作日記的習慣,就是那時候養成的呐。事情條理化,邏輯化,清晰化,這“三化”也慢慢在日記中成形了。
如果說,我職業生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師傅,應該是老趙工。
盡管我從未叫他一聲師傅,但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啟蒙師傅。
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工作,如何高效率的工作。
本來他還會教我更多更多的東西,可惜他過早的就離開了我。
他的女兒遠在美國,把他接走了。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隻有短短的半個月,但可親可愛的老趙工就這樣離開了我,我還是忍不住地流淚了。
好多次,好多次遙望西邊天際那抹絢麗的彩霞,我默默祈禱著:祝福您,老趙工,健康幸福!
四年後,一個淅淅洌洌、細雨蒙蒙的清晨,一位女士風塵仆仆敲開了我的房門
“請問,你就是馬一瑉嗎?”
“嗯。”我困惑的點點頭,“您是?”
“哦,可找到你了。”來人解開了一個油布包裹對我說,“我是趙瑞泉的女兒趙琪娜。剛從美國回來探親的。”
“啊,您就是老趙工的女兒啊。”我忙招呼道,“快請進,請進。我該叫您阿姨呢。”
“不客氣。我也不進門了。”趙琪娜女士急匆匆的說,“這裏是我家老爺子的一點東西,它寶貝似的一直隨身跟著。他常常嘮叨,當時走的匆忙,忘了沒交給你。這回我回來,就一再吩咐,要把它帶給你。”話剛說完,就把油布包裹遞給我,轉身便奔向樓下的小轎車。
“阿姨,您――”我緊跟在後麵,不知說什麽好。
“你留步吧,小馬。”趙琪娜在車內朝我揮了揮手,“後會有期。”
“阿姨,請常來。向老趙工問好。”我呐呐道。
唉,來得匆忙,走的匆忙。茶水也沒喝一口。
我有點惆悵,又有點懊惱的返回到室內。
慢慢打開了油布包。
哦,層層疊疊的布紙裏麵,
是五本厚厚的工作日記。
啊,它們該是老趙工一生工作的結晶呐!
可能老趙工覺得,它們的根,應該在中國的吧。
它們確是無價之寶哇!
“嗬嗬,好啊,好啊。”紀部長轉向了我,身子略為欠起,不溫不火的說,“哪個大學的呀?”
“哦,紀部長,南荊大學機械係畢業。”我畢恭畢敬地回答。聲音顫抖著,感覺又遇到了高三的班主任。
“他呀,實習期結束了,工人師傅們反映也蠻好的。”張部長見我緊張的樣子,忙笑笑說,“紀部長不是要人的嗎?”
“是啊,是啊。”紀部長站起身來,搓了搓手,“這樣吧,暫時你先跟在趙工後麵吧。”
“那我走了。”張部長臨走時又朝我擺擺手,笑了笑。我似乎又看到了“老工人”那慈祥的笑臉。我很感激地朝她點了點頭。
好久好久,張部長在門口的笑顏,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裏,溫馨如花。
“你要記住,趙工走到哪裏,你要跟到哪裏。”紀部長一臉的嚴肅。
“好的,好的。”我小心答道。心裏想啊,他上廁所,我也要去嗎?
“書本是書本,現實是現實。”紀部長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沒有實踐是不行的!”
嗓門大得嚇了我一跳!
此人好厲害。
我的心直打鼓。
“有記日記的習慣嗎?”胖乎乎的趙工在去ima分公司的路上問我。
“有的有的。”
“哦,這就好。每天遇到工作上的什麽問題,不論解決的還是沒解決的,都把它們記下來。奧,你好!”趙工對熟人打招呼道。
“還有阿,就是要善於與底層員工打成一遍。一有時間,多到下麵走走,轉轉,看看。他們在第一線,最有發言權。往往點子多,方法多,竅門多。這‘三多’啊,可了不得噢,能把它們記下來,收集起來,就不簡單咯。”
我使勁地點點頭。
是啊,這些太重要了!
想來,我那記工作日記的習慣,就是那時候養成的呐。事情條理化,邏輯化,清晰化,這“三化”也慢慢在日記中成形了。
如果說,我職業生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師傅,應該是老趙工。
盡管我從未叫他一聲師傅,但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啟蒙師傅。
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工作,如何高效率的工作。
本來他還會教我更多更多的東西,可惜他過早的就離開了我。
他的女兒遠在美國,把他接走了。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隻有短短的半個月,但可親可愛的老趙工就這樣離開了我,我還是忍不住地流淚了。
好多次,好多次遙望西邊天際那抹絢麗的彩霞,我默默祈禱著:祝福您,老趙工,健康幸福!
四年後,一個淅淅洌洌、細雨蒙蒙的清晨,一位女士風塵仆仆敲開了我的房門
“請問,你就是馬一瑉嗎?”
“嗯。”我困惑的點點頭,“您是?”
“哦,可找到你了。”來人解開了一個油布包裹對我說,“我是趙瑞泉的女兒趙琪娜。剛從美國回來探親的。”
“啊,您就是老趙工的女兒啊。”我忙招呼道,“快請進,請進。我該叫您阿姨呢。”
“不客氣。我也不進門了。”趙琪娜女士急匆匆的說,“這裏是我家老爺子的一點東西,它寶貝似的一直隨身跟著。他常常嘮叨,當時走的匆忙,忘了沒交給你。這回我回來,就一再吩咐,要把它帶給你。”話剛說完,就把油布包裹遞給我,轉身便奔向樓下的小轎車。
“阿姨,您――”我緊跟在後麵,不知說什麽好。
“你留步吧,小馬。”趙琪娜在車內朝我揮了揮手,“後會有期。”
“阿姨,請常來。向老趙工問好。”我呐呐道。
唉,來得匆忙,走的匆忙。茶水也沒喝一口。
我有點惆悵,又有點懊惱的返回到室內。
慢慢打開了油布包。
哦,層層疊疊的布紙裏麵,
是五本厚厚的工作日記。
啊,它們該是老趙工一生工作的結晶呐!
可能老趙工覺得,它們的根,應該在中國的吧。
它們確是無價之寶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