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劉微,耳朵當即豎了起來。


    “可以啊,但談不上跟我學,關於植物學和小麥雜交技術我懂得不多,隻是看了一些基礎相關知識,我們一起探討研究就行。”餘華聽聞, 麵含微笑,並不意外林婉的請求:“不過,你不準備搞機床了?”


    林婉的天賦在於機械設備領域,經過長時間接觸交流下來,他發現林婉的方向是從事機床設備研發。


    機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業發展離不開機床支持。


    不過,一個是機床, 一個是植物和小麥雜交, 兩個學科之間的跨度之大, 算得上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程度。


    “學習植物學和小麥雜交技術,並不影響我從事機床領域研究,我相信我能做到,我雖然沒有你那麽聰明,但至少超越99%的同齡人。”林婉麵容堅定,雙眼透出一抹自信。


    餘華看著滿臉自信的林婉,笑著點頭,右手豎起大拇指,不愧是曾經長期占據全校第一的學霸,光是這股氣勢和自信,很多人就比不了。


    說幹就幹,執行力拉滿,外加餘華正好有意告知雜交技術, 直接開始上課。


    “既然這樣,那就抓緊時間,我先談談我對雜交技術的看法,我認為小麥雜交關鍵在於采用人工有性雜交方法進行‘去雄留雌’,而不是無性雜交。”


    “由於小麥屬於自花授粉作物, 就是雌雄同體,想要成功實現雜交,就要給母本去雄,讓父本品種授粉,這個過程很艱難,需要通過人工方式剔除雄花。”


    “第一代高產小麥應當具有早熟、高產、分蘖力強,千粒重30克左右等優良性狀,分為冬春兩類,畝產量穩定在250公斤以上。”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那個,條鏽病該如何解決?”


    條鏽病堪稱小麥的黑死病,一旦感染,有可能引發大麵積減產,甚至絕收。


    “這是第二代高產小麥的培育重點,你可以引入抗病性狀強的品種雜交,獲得早熟、高產和抗病性狀,畝產量穩定在300公斤以上,我們當務之急先解決高產,再解決抗病。”


    “明白,我記個筆記,對了,分蘖力是什麽意思?”


    “分蘖力是指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麵以下或近地麵處所發生的分枝,通俗意思就是抽穗。早期抽穗並結實的分蘖稱為有效分蘖,晚期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結實,稱為無效分蘖。”


    一人講解,一人記著筆記,劉微沒有打擾認真學習寶貴知識的林婉,更沒有打擾猶如老師般的餘華,完全不了解專業知識的他,隻知道一點——保持安靜。


    別克汽車平穩行駛,北平城距離白洋澱趙北口大約二百六十多裏路,還要一些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


    越離開北平,周圍越原始,道路逐漸變得崎嶇不平起來,這年頭可沒有什麽水泥路,好一點的是煤渣路和碎石路,最尋常的是土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為零。


    水泥,這是實打實的戰略物資,非常稀缺,唯有首都和南京,以及北平和天津等少數大都市鋪的起水泥路和柏油路。


    關於道路,事實上是很有趣的,民國公路最早始於北洋政府1919年頒發的《修治道路條例》,隨後1927年南京鐵道部門頒發道路修建標準,路堤寬12米、路基寬9米,路麵分甲、乙、丙、丁四個等級,所用材料分別為碎石、礫石、河泥和泥土。


    雖然道路停留在碎石土路層麵,但總算是有了個施工標準。


    後來到了1932年,國民政府在漢口召開‘七省公路會議’,擬定各省聯絡公路工程標準,經全國經濟委員會審改,於1934年7月20日公布,名為‘全國經委會公路工程準則’。


    這次道路工程技術標準趨近完善,規定路麵分土路、砂礫路、泥結碎石路、彈石路、磚塊路、柏油水泥路六級,路基寬度幹線為12米或9米,支線9米或7.5米,橋梁載重為12噸與7.5噸兩種。


    從1919年到1934年,整整15年時間,國民政府才在紙麵上完善公路建設標準,隻不過,紙麵東西全是唬人的玩意兒,實際上全是泥土路。


    後世華夏的村村通,對民國而言,簡直是一輩子不可能完成的世紀性工程,舉全國之力都做不到。


    一路上給林婉上課,作為前全校第一的林婉天賦和記憶力極高,餘華講的東西她很快就能記住,並且舉一反三,偶爾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問題,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講了為數不多的植物和農業技術知識後,餘華無奈的發現,自己似乎沒有東西可講了。


    沒有辦法,餘華對植物和農業領域的了解著實不多,而對雜交小麥的了解則更為稀少,基本停留於原理層次。


    孟德爾遺傳定律,性狀分離,無性雜交,有性雜交,雄性不育株係等等內容,便是他了解的東西。


    比普通人多,但絕對比不上正兒八經的植物學家。


    好吧,他有點托大了,應該是後世農業大學的大一學生都不如,農業領域深層次技術和專業知識,也需要進行係統性學習。


    “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雄蕊發育不正常,不能產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其雌蕊發育正常,能夠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結實,尋找雄性不育株是實現大規模雜交小麥應用的關鍵,我會的東西大致就這些,接下來學習方麵的事情,你需要一位真正的老師。”餘華講完雄性不育株係的重要性和價值,以及基本概念,結束本次旅途的講解。


    這些知識看起來沒什麽,實際上,全是後世袁老總結的寶貴試驗經驗,水稻與小麥同為自花授粉作物,人工去雄看似簡單,但一畝地有幾十萬株小麥,用一年時間也不可能全部去雄。


    因此,尋找穩定的雄性不育株打破小麥自交,至關重要。


    林婉記好筆記,抬起右手,挽起些許青絲放到耳後,眼中露出求知:“雄性不育株……這種個體應該很難找吧。”


    “何止是難,從概率學講,大概十萬株產生一株雄性不育株,而且你必須在自花授粉期間找到,時間非常短,比大海撈針的要求還高。”餘華搖了搖頭,如果說小麥天然雜交親本的尋找難度為十,那麽雄性不育株的尋找難度則高達一百。


    尋找雄性不育株是一個極其費時費力的繁瑣工作,小麥如此,水稻亦是如此,後世袁老耗時數年才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經人工授粉,結出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然而,在後來一次試驗中,700多株不育秧苗,被人全部拔除毀壞,若非殘存5根秧苗在一口廢井裏被發現,超級雜交稻根本不可能問世。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再難我也要搞下去,餘華,謝謝。”林婉聽到餘華告知的內容,並未打退堂鼓,麵色反而愈發堅定。


    “共勉之。”餘華舉起右手,糧食問題不容忽視,然而培育高產小麥實在太過費時費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做不到全身心投入到育種領域,隻能期望林婉能夠培育出合格的高產小麥。


    “共勉之。”


    林婉微笑,舉起右手,同餘華右手擊掌。


    天氣愈發炎熱,下午五點左右,已至黃昏時分,伴隨著一陣滾滾煙塵,別克汽車沿著土路進入趙北口。


    趙北口緊依白洋澱東岸,東望天津,西靠保定,北臨北平,地理位置重要,擁有極其豐富的水資源。


    如今的趙北口,絕大多數地區處於農村狀態,沒有得到開發,餘氏七塔實驗場地位於趙北口南麵劉村內。


    別克汽車來到劉村村口,穩穩停下。


    一行人抵達目的地,下車進村,餘華好奇的打量著1937年的華北農村,周圍大多是土牆房子,有幾棟磚瓦房,電線等基礎設施壓根沒有,經濟水平極其落後。


    不遠處站著幾名蓬頭垢麵的小孩子,男女皆有,瞪著大眼睛,小心翼翼的看著餘華一行人。


    餘華看著這些穿著補丁衣服的孩子,心中歎了一口氣,他歎氣的原因不是因為這些孩子穿著補丁衣服,而是這些孩子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齡,卻不能進入學堂讀書。


    民國為何大師多,這是建立在中華超高文盲率基礎上的。


    或許,眼前這些孩子之中,就有天賦不錯的科研苗子,但因為無法得到完整的教育,隻能種地謀生。


    “實驗場地在前麵,購買的機器設備和材料已經全部運到,放在那幾棟磚瓦房裏,三十噸硫磺堆在實驗場地附近,你讓我找的焊工大約十個,也全都到了,村裏這些人都是我信得過的人。”進村過後,身為副組長的林婉緩緩介紹道。


    “瑾瑜,我想出錢買一些書籍,在村裏成立一個圖書室,讓這些小家夥們看看書,錢走我個人的賬,出10塊大洋吧。”餘華凝望藏在牆角後麵滿是好奇和敬畏眼神的孩子們,輕聲說道。


    10塊大洋在有錢人看來,也許隻夠一頓飯錢,但卻能購買改變命運的書籍。


    盡管無法改變眼前的情況,但餘華依舊選擇做點什麽,至少,讓這些小家夥能夠接觸到改變命運的東西。


    知識,人類智慧的結晶。


    自古以來,知識的價值無可估量,與生命完全對等,甚至某些高級知識遠遠超出生命的重要性。


    “圖書室?這是個好想法,那我也出10塊大洋。”


    林婉若有所思,不由地眼前一亮,點頭讚同,轉而朝著劉微說道:“老劉,麻煩你了。”


    “我記下了。”劉微深受觸動,再次見到餘華另外一麵,默默點頭。


    一行人進村沒多久,很快,一名壯年男人的身影出現,迎了上來。


    “小姐,餘先生,劉管家。”這名男人來到跟前停下,額頭滿是汗水,朝著眾人依次問候。


    “這是實驗場地施工負責人,賀文龍。”劉微適時介紹道。


    餘華上前一步,麵露親切而自然的微笑,朝著賀文龍伸出右手:“你好,賀師傅。”


    “你好,餘先生。”


    賀文龍顯然有些受寵若驚,到沒想到餘華會如此禮貌,趕緊伸出右手,兩隻手握了握,隨即鬆開。


    “叫我餘同學就好了,賀師傅,麻煩你帶我們去一下實驗場地看看。”餘華回應道。


    早就接到通知的賀文龍,連連點頭:“好,餘同學,小姐,請跟我來,實驗場地的地基已經快完成了。”


    話落,轉身朝著村裏走去。


    餘華一行人跟隨賀文龍的腳步,前往實驗場地,穿過村中心,很快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簾,上百名工人圍成一個圓圈打夯,通過繩子抬起重木夯,待到了最高點便狠狠往下拉,使得重木夯錘擊地麵,夯實地基。


    “砰砰砰!”沉悶的撞擊聲不斷傳出,扶夯人邊唱邊觀察地麵。


    地基麵積約莫一百五十平方米,已經趨近完成,地基左側堆積著硫磺,右側則有一個新挖好的水池,水池連接數十米外的小河,小河則與白洋澱連通。


    “餘同學,我們都是按照您的要求來做,您看看有什麽地方需要改進的嗎?”一行人來到地基工地外圍,賀文龍立於前方,朝著餘華尊敬道。


    沒有什麽瞧不起白麵書生,更沒有什麽賣資曆,賀文龍清楚明白整個實驗場地的生殺大權,由眼前這名年紀輕輕的天才學子決定。


    “我隻能說……有錢真好,瑾瑜,冒昧問一下,你家裏是不是有礦?”餘華搖了搖頭,對於眼前這塊地基,沒有任何不滿意。


    不滿意?


    沒有。


    完全憑借人力的時代,數天時間就搞定地基,工人數量高達上百人,對於這樣的行為,餘華隻能說有錢真好。


    林婉嘴角抽搐,滿臉無語:“……”


    自己好想打人。


    “我們回去吧,準備製造核心容器。”看完地基施工現場,確認質量沒有問題,餘華心中放鬆,朝著瑾瑜說道。


    林婉點頭,隨即一行人返回村裏,立即開始忙活起來,林婉找來不久前便運輸到劉村的核心容器設計圖,劉管家則負責找人,安排十名電焊工到場,並負責發電,準備製造核心容器。


    “嗡!”不久之後,村裏傳出柴油發電機工作的噪音,這是德國進口柴油發動機,製造商為MAN公司,可以穩定提供50赫茲15KW功率的電力,電力輸出穩定,工作可靠,唯一的缺點就是昂貴。


    一般電焊機壓根就不用上這玩意兒,成本太高,承受不起,然而,作為電老虎的埋弧焊機,則必須要這玩意兒供電,才能滿足使用需求。


    電是現代工業和電子科技的基礎,沒有電,人類會瞬間回到原始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科學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淵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淵2並收藏我的科學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