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張家除了上門借糧的親戚,還有就是媒婆也來的勤。
人們聽說張楊等三人縣試、府試都取得了好名次,這次院試就算不能中秀才,那下一回肯定是有希望的。那些有閨女的人家都打起了他們的主意,想趁著他們還沒中秀才的時候結親,好過中了秀才再來攀附太落痕跡。
隻是一般人家就算心裏有想頭,也不敢來提——怕攀不上,來提親的都是下塘集的富戶商賈,他們自覺有些家底,自然想要幫閨女找個有前程的少年才俊。
張大栓跟何氏覺得頭疼,再三再四地跟人說,不敢隨便幫兒子定親,怕影響他讀書。別說他還沒中秀才,就算是中了秀才,還要考舉人、考進士,他們也不敢耽誤他哩,直說得口幹舌燥。
那些媒婆哪裏是省油的燈,竟然賴著不走了——生怕自己走了,張家答應了旁人的提親,因而一個個舌燦蓮花,現拿李舉人打比方:人家不就是成親了,如今在媳婦的伺候下一心一意地備考麽?可見“先成家,後立業”才是正理。
**聽得心煩,又不願意出去跟那些媒婆嗦,剛想喚何氏進來,叮囑她幾句,張槐回說了一番話,將人全打發了。
“各位大娘,要是我家楊子啥也沒考上,你們還能來說親麽?再說,我們也不敢耽誤他,他如今一心念書,根本沒想成親,要是強了他,他心裏不痛快,沒心思讀書了,那才糟哩。人家李舉人也是中了舉人後才成的親,之前不是一樣埋頭苦讀?咱鄉下養個讀書的出來不容易,還請各位大娘多擔待些。”
好不容易將這些人打發走了,何氏長出了一口氣,抓起桌上的大茶壺,倒了一碗水“咕咚咕咚”一氣灌下去·然後抹了抹嘴角道:“這些婆娘全都長了一張巧嘴,說的那些閨女全是天仙下凡,不趕快定了親的話,過了這村就沒那店了。跟她們說話咋這麽受罪哩?”
槐子見**從房裏出來·忙上去扶了她,在桌邊坐下,氣惱地問道:“吵得你睡不著?”
**搖搖頭道:“我沒睡哩,在做針線。這大熱天,她們吵鬧不停,也不冒汗?”她私心裏想著,媒婆們愛塗脂抹粉·那滿臉脂粉被汗浸透的樣子,一定很精彩。
何氏道:“咋沒冒汗哩?一個個扇子不離手,弄得屋裏熱氣哄哄的。”忽地她想起什麽來,一拍手驚叫道:“噯喲!這幾個婆娘,把咱家扇子都帶走了哩。這可咋辦?馬上就沒扇子扇了。”
張大栓無奈地說道:“好了,帶走就帶走吧,隻要她們人走了,咱就省心。我馬上用竹篾編幾個·比芭蕉葉做的扇子不差。唉,兒子這麽吃香起來,我還真不習慣哩。”
槐子撇撇嘴道:“哼·你當那些人家真的看上了楊子?要是他考不中秀才,你瞧著吧,鬼都不會上門!倒是有幾戶鄉下人家是真的看上了他人,莊稼人就是實誠。”
一家人說笑幾句,方才將這事丟開不提。
盛夏的氣息如流火一般,收完早稻又栽了幾畝晚稻,累得人們脫了一層皮。
**坐在樹下剝黃豆,不時地揮起腳邊的竹竿,趕走討厭的雞。因院子中間的平地上,曬滿了稻穀·這些畜生就不肯去外麵草地上找食,專門賴在這裏吃現成的糧食。吃就吃吧,不時地拉一堆雞糞在稻穀上,沒法清掃,實在很讓人惱火。
槐子手裏提了個籃子,裏麵裝了幾節白嫩的藕·匆匆走進院子,笑對**道:“挖了兩根,水太深了,不好挖。”
**道:“這就夠了。我瞧這天怕是難得下雨,要一直幹下去,說不定要幹旱哩,那塘裏的水恐怕過不多久就幹了。”
槐子點頭道:“這天熱得不同往常,咱們這邊水多,還好些,聽說北邊都幹透了。”
一邊說著,一邊在井裏打水清洗藕,又將自己身上擦洗了一遍,對**道:“這個天,可是要當心了。都聽說有好幾個人昏倒在田地裏,瞧秦大夫忙得直轉。”
**忙道:“快晌午了,把爹叫回來吧。這時候是最熱的,過了這個時辰,寧可早晚多累些,也不要死扛著。人累病了去了多的。”
何氏從廚房裏出來接道:“可是我剛要說這話哩,先忍忍,再有兩天就立秋了,就算不下雨,好歹涼爽些。”說著將**剝好的黃豆端到井邊清洗,又對槐子道:“去把那黃豆杆扔豬欄裏,讓豬嚼。”
槐子應了一聲,又說道:“爹已經回來了,就在我後邊哩。”
果然不一會,張大栓從院外進來,一邊撩起脖子上的布巾擦汗,一邊恨恨地說道:“這個天,不想給人活路哩,熱成這樣。
雖然這麽說,他卻沒有歇下,先進屋灌了一碗茶水,再出來撈起刮稻板,翻曬起場院的稻穀來。聽著“嘩啦”稻穀響,忍不住又喜悅地笑道-天曬穀子倒好,瞧才半天就曬得嘩嘩響。今兒曬一天,明兒再曬半天就能收起來了。”
槐子將黃豆杆丟進豬欄,出來見他忙活,忙上前從他手中奪過農具,道:“我來。爹先去洗一把涼快涼快。**,你回屋去,把窗子關了,窗簾放下來——這灰都蓬起來了,把大門也關上。”
**點頭,洗手進屋將門窗全關上,頓時將炎熱關在門外,屋裏一片陰涼。靠山邊的屋子就是這點好,前後樹多,屋裏的地麵也是泥土壓平的,全接地氣,那陰潤的感覺特舒爽。除非是悶熱要下雨——這時候地麵回潮讓人很難受,不然這屋子一般都是冬暖夏涼的。
她進房坐到桌邊,從桌上的針線籮筐裏拿出一件小背帶褲低頭細細地縫製起來。
小娃兒的衣裳她縫製了好些,從出生到兩歲的,四季都有。有些是新做的,有些是舊衣裳改成的,不先預備好了,臨了就會忙亂。何氏整天做家務,偷空還要下田幹活,隻能晚上做一會針線。
聽著屋外的忙碌聲,**心裏很寧靜。說也奇怪,她並不十分擔心自己的生產,也不是說她對秦大夫師兄妹盲目信任,而是她自然的心裏就不慌張。
人們一般對將要發生的事總會有些心靈感應,或者說是預感,不過有些人強烈一些,有些人遲鈍一些。像當年雲影來時,**心裏就很不安,總覺得有什麽事情,現在看來她確實錯過了一次絕好的治療機會;而這次懷孕,雖然剛開始她情緒有些不穩,但卻從沒有緊張害怕驚悸等感覺,所以她一直很坦然,覺得這個孩子一定會平安降生的。
想著張楊就要中個秀才回來,她也十分高興,好歹這個家的應對能力強了一點兒。這樣的日子很好,紅火的好似外麵的驕陽。不太窮,也不算富。她並不想發家,弄個良田千頃啥的,別說千頃了,就是千畝也麻煩。
可是,張楊要是當官了的話,這樣懶散的想法怕是行不通了,從來付出和享受就像天平的兩端,隻不過有些東西暫時看不見或者說未意識到罷了。
張槐忙完了,進房來見她坐在桌邊低頭縫衣裳,窗簾遮蔽了屋外的陽光,屋裏清涼靜謐,輕吐了口氣坐下,笑道:“還是家裏涼快。待會鋪一張蘆席在地上睡一覺,肯定舒坦。你剛在想啥好事,一個人笑?”
**見他不住擦汗,忙從身邊拿了把扇子遞給他,回道:“在想楊子啥時候回來。他們三個都中了秀才的話,咱村可就熱鬧了。”
槐子接過扇子,呼啦扇著風,一邊笑道:“可不是麽,怕是要被人叫做‘秀才村,了。隻是夫子要忙了,聽說下塘集好些人家都要把娃兒送來清南村讀書哩。集上教書的夫子不過是多年應考沒考中秀才的老書生,也就能教人認些字。如今聽說周夫子教了這麽出息的學生出來,那些有錢人家哪裏還能忍得住?一窩蜂都要趕來了。”
**停下手中的活計,想起上次二舅楊得誌半吐半露地對楊氏說,想把來壽送來大姑這邊讀書。楊氏當時也沒拒絕。主要是來壽比來財聽話懂事,再說,她也盼著侄兒出息,想著讓來壽念一年試試看,要是個省心的,自然好;若是不省心,書念不好,那就送回去。
她點點頭道:“來壽怕是要過來我家讀書,我娘答應了。”
槐子問道:“來壽幾歲了?太小可不成,小葫蘆也要人照顧,再多個娃不是讓娘更累麽?”
**道:“來壽大概七歲了,比趙清大兩歲。他從小就懂事,不像來財,所以我娘才答應的吧。這麽大了,也不用太操心。我外婆怕是要跟過來照顧他一陣子,我娘也想接我外婆來住,就一塊趁便了。”
槐子點頭道:“隻要聽話就不怕,反正學堂就在家門口,上學放學都便宜。”
兩人說著話,外麵就叫吃飯了。
果然,八月初,有人帶信回來,說清南村的三個少年都中了秀才,如今正在縣衙拜見縣太爺呢。
人們原還不信,跟著就有縣衙的人上門來報喜、討賞錢,一時間全村嘩然!
學堂被人擠破了門檻,備下重禮來求見周夫子的人絡繹不絕。老夫子頭疼不已,他顯然是不慣這些俗務的,拉了李耕田幫忙應酬、打點人情往來,又告知眾人,除了清南村的,其他地方的孩子想要來這裏讀書,要經過他親自測試,主要是這學堂地方有限,不可能收太多的人。
人們聽說張楊等三人縣試、府試都取得了好名次,這次院試就算不能中秀才,那下一回肯定是有希望的。那些有閨女的人家都打起了他們的主意,想趁著他們還沒中秀才的時候結親,好過中了秀才再來攀附太落痕跡。
隻是一般人家就算心裏有想頭,也不敢來提——怕攀不上,來提親的都是下塘集的富戶商賈,他們自覺有些家底,自然想要幫閨女找個有前程的少年才俊。
張大栓跟何氏覺得頭疼,再三再四地跟人說,不敢隨便幫兒子定親,怕影響他讀書。別說他還沒中秀才,就算是中了秀才,還要考舉人、考進士,他們也不敢耽誤他哩,直說得口幹舌燥。
那些媒婆哪裏是省油的燈,竟然賴著不走了——生怕自己走了,張家答應了旁人的提親,因而一個個舌燦蓮花,現拿李舉人打比方:人家不就是成親了,如今在媳婦的伺候下一心一意地備考麽?可見“先成家,後立業”才是正理。
**聽得心煩,又不願意出去跟那些媒婆嗦,剛想喚何氏進來,叮囑她幾句,張槐回說了一番話,將人全打發了。
“各位大娘,要是我家楊子啥也沒考上,你們還能來說親麽?再說,我們也不敢耽誤他,他如今一心念書,根本沒想成親,要是強了他,他心裏不痛快,沒心思讀書了,那才糟哩。人家李舉人也是中了舉人後才成的親,之前不是一樣埋頭苦讀?咱鄉下養個讀書的出來不容易,還請各位大娘多擔待些。”
好不容易將這些人打發走了,何氏長出了一口氣,抓起桌上的大茶壺,倒了一碗水“咕咚咕咚”一氣灌下去·然後抹了抹嘴角道:“這些婆娘全都長了一張巧嘴,說的那些閨女全是天仙下凡,不趕快定了親的話,過了這村就沒那店了。跟她們說話咋這麽受罪哩?”
槐子見**從房裏出來·忙上去扶了她,在桌邊坐下,氣惱地問道:“吵得你睡不著?”
**搖搖頭道:“我沒睡哩,在做針線。這大熱天,她們吵鬧不停,也不冒汗?”她私心裏想著,媒婆們愛塗脂抹粉·那滿臉脂粉被汗浸透的樣子,一定很精彩。
何氏道:“咋沒冒汗哩?一個個扇子不離手,弄得屋裏熱氣哄哄的。”忽地她想起什麽來,一拍手驚叫道:“噯喲!這幾個婆娘,把咱家扇子都帶走了哩。這可咋辦?馬上就沒扇子扇了。”
張大栓無奈地說道:“好了,帶走就帶走吧,隻要她們人走了,咱就省心。我馬上用竹篾編幾個·比芭蕉葉做的扇子不差。唉,兒子這麽吃香起來,我還真不習慣哩。”
槐子撇撇嘴道:“哼·你當那些人家真的看上了楊子?要是他考不中秀才,你瞧著吧,鬼都不會上門!倒是有幾戶鄉下人家是真的看上了他人,莊稼人就是實誠。”
一家人說笑幾句,方才將這事丟開不提。
盛夏的氣息如流火一般,收完早稻又栽了幾畝晚稻,累得人們脫了一層皮。
**坐在樹下剝黃豆,不時地揮起腳邊的竹竿,趕走討厭的雞。因院子中間的平地上,曬滿了稻穀·這些畜生就不肯去外麵草地上找食,專門賴在這裏吃現成的糧食。吃就吃吧,不時地拉一堆雞糞在稻穀上,沒法清掃,實在很讓人惱火。
槐子手裏提了個籃子,裏麵裝了幾節白嫩的藕·匆匆走進院子,笑對**道:“挖了兩根,水太深了,不好挖。”
**道:“這就夠了。我瞧這天怕是難得下雨,要一直幹下去,說不定要幹旱哩,那塘裏的水恐怕過不多久就幹了。”
槐子點頭道:“這天熱得不同往常,咱們這邊水多,還好些,聽說北邊都幹透了。”
一邊說著,一邊在井裏打水清洗藕,又將自己身上擦洗了一遍,對**道:“這個天,可是要當心了。都聽說有好幾個人昏倒在田地裏,瞧秦大夫忙得直轉。”
**忙道:“快晌午了,把爹叫回來吧。這時候是最熱的,過了這個時辰,寧可早晚多累些,也不要死扛著。人累病了去了多的。”
何氏從廚房裏出來接道:“可是我剛要說這話哩,先忍忍,再有兩天就立秋了,就算不下雨,好歹涼爽些。”說著將**剝好的黃豆端到井邊清洗,又對槐子道:“去把那黃豆杆扔豬欄裏,讓豬嚼。”
槐子應了一聲,又說道:“爹已經回來了,就在我後邊哩。”
果然不一會,張大栓從院外進來,一邊撩起脖子上的布巾擦汗,一邊恨恨地說道:“這個天,不想給人活路哩,熱成這樣。
雖然這麽說,他卻沒有歇下,先進屋灌了一碗茶水,再出來撈起刮稻板,翻曬起場院的稻穀來。聽著“嘩啦”稻穀響,忍不住又喜悅地笑道-天曬穀子倒好,瞧才半天就曬得嘩嘩響。今兒曬一天,明兒再曬半天就能收起來了。”
槐子將黃豆杆丟進豬欄,出來見他忙活,忙上前從他手中奪過農具,道:“我來。爹先去洗一把涼快涼快。**,你回屋去,把窗子關了,窗簾放下來——這灰都蓬起來了,把大門也關上。”
**點頭,洗手進屋將門窗全關上,頓時將炎熱關在門外,屋裏一片陰涼。靠山邊的屋子就是這點好,前後樹多,屋裏的地麵也是泥土壓平的,全接地氣,那陰潤的感覺特舒爽。除非是悶熱要下雨——這時候地麵回潮讓人很難受,不然這屋子一般都是冬暖夏涼的。
她進房坐到桌邊,從桌上的針線籮筐裏拿出一件小背帶褲低頭細細地縫製起來。
小娃兒的衣裳她縫製了好些,從出生到兩歲的,四季都有。有些是新做的,有些是舊衣裳改成的,不先預備好了,臨了就會忙亂。何氏整天做家務,偷空還要下田幹活,隻能晚上做一會針線。
聽著屋外的忙碌聲,**心裏很寧靜。說也奇怪,她並不十分擔心自己的生產,也不是說她對秦大夫師兄妹盲目信任,而是她自然的心裏就不慌張。
人們一般對將要發生的事總會有些心靈感應,或者說是預感,不過有些人強烈一些,有些人遲鈍一些。像當年雲影來時,**心裏就很不安,總覺得有什麽事情,現在看來她確實錯過了一次絕好的治療機會;而這次懷孕,雖然剛開始她情緒有些不穩,但卻從沒有緊張害怕驚悸等感覺,所以她一直很坦然,覺得這個孩子一定會平安降生的。
想著張楊就要中個秀才回來,她也十分高興,好歹這個家的應對能力強了一點兒。這樣的日子很好,紅火的好似外麵的驕陽。不太窮,也不算富。她並不想發家,弄個良田千頃啥的,別說千頃了,就是千畝也麻煩。
可是,張楊要是當官了的話,這樣懶散的想法怕是行不通了,從來付出和享受就像天平的兩端,隻不過有些東西暫時看不見或者說未意識到罷了。
張槐忙完了,進房來見她坐在桌邊低頭縫衣裳,窗簾遮蔽了屋外的陽光,屋裏清涼靜謐,輕吐了口氣坐下,笑道:“還是家裏涼快。待會鋪一張蘆席在地上睡一覺,肯定舒坦。你剛在想啥好事,一個人笑?”
**見他不住擦汗,忙從身邊拿了把扇子遞給他,回道:“在想楊子啥時候回來。他們三個都中了秀才的話,咱村可就熱鬧了。”
槐子接過扇子,呼啦扇著風,一邊笑道:“可不是麽,怕是要被人叫做‘秀才村,了。隻是夫子要忙了,聽說下塘集好些人家都要把娃兒送來清南村讀書哩。集上教書的夫子不過是多年應考沒考中秀才的老書生,也就能教人認些字。如今聽說周夫子教了這麽出息的學生出來,那些有錢人家哪裏還能忍得住?一窩蜂都要趕來了。”
**停下手中的活計,想起上次二舅楊得誌半吐半露地對楊氏說,想把來壽送來大姑這邊讀書。楊氏當時也沒拒絕。主要是來壽比來財聽話懂事,再說,她也盼著侄兒出息,想著讓來壽念一年試試看,要是個省心的,自然好;若是不省心,書念不好,那就送回去。
她點點頭道:“來壽怕是要過來我家讀書,我娘答應了。”
槐子問道:“來壽幾歲了?太小可不成,小葫蘆也要人照顧,再多個娃不是讓娘更累麽?”
**道:“來壽大概七歲了,比趙清大兩歲。他從小就懂事,不像來財,所以我娘才答應的吧。這麽大了,也不用太操心。我外婆怕是要跟過來照顧他一陣子,我娘也想接我外婆來住,就一塊趁便了。”
槐子點頭道:“隻要聽話就不怕,反正學堂就在家門口,上學放學都便宜。”
兩人說著話,外麵就叫吃飯了。
果然,八月初,有人帶信回來,說清南村的三個少年都中了秀才,如今正在縣衙拜見縣太爺呢。
人們原還不信,跟著就有縣衙的人上門來報喜、討賞錢,一時間全村嘩然!
學堂被人擠破了門檻,備下重禮來求見周夫子的人絡繹不絕。老夫子頭疼不已,他顯然是不慣這些俗務的,拉了李耕田幫忙應酬、打點人情往來,又告知眾人,除了清南村的,其他地方的孩子想要來這裏讀書,要經過他親自測試,主要是這學堂地方有限,不可能收太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