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奕的捷報快馬加鞭發往汴京以後,就連徽宗皇帝的病情也開始有了些許好轉,許久不曾展開的眉頭,也終於有了一絲的欣喜的笑容了。(.)
寧奕出師大捷,捷報裏詳細闡述了自從前往梁山泊以來,所發生的種種事情,看的垂窩於病榻之中的徽宗皇帝也不禁一陣熱血沸騰,頓時龍顏大悅,立即命尚書省頒下聖旨,連夜發往山東去了。
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聖旨終於來到了山東路,這讓久久等待聖旨的寧奕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遲則生變,遲則生變啊,這種道理,寧奕豈會不懂?更何況,自己並不在京裏,更何況又無黨無派,所承之事也無非需要徽宗皇帝親自定奪才能不出意外,這一回,聖旨終於到了,寧奕的心也是頓時安定了下來了。
此次搬旨的太監,寧奕定睛一瞧,竟然是李公公!也就是那位當日自己在廬州之時,前來廬州頒布聖旨的李公公,隻見李公公衝著寧奕微微笑了笑以後,立即開始頒布聖旨,而那聖旨的內容,居然也不由得讓寧奕大吃了一驚!
“奉天成喻,皇帝製曰,現梁山泊一概人等受招朝廷,特許每人加官六品,由鎮國公一應親定具體安放事務,欽此!”
寧奕隻是聽到了最後一句,便猛然心裏便是一驚!
徽宗皇帝這次的這一出,好大的手筆!
出手便是梁山泊三十六員匪首人人一個六品官,而接下來的,竟然允許自己親自定奪所有人的去和留!
這是個什麽意思!寧奕在心裏微微地想著。[]隻是想歸想,寧奕心裏盡管疑惑無比,卻還是裝出了一副常色,將李公公的聖旨接下,微微地衝著李公公點了點頭,道:“好久不見。”
“國公爺!”李公公微微上下打量了一眼寧奕,頓時笑了起來:“國公爺短短一年不見,就位極人臣,此番機遇,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放眼整個天下,恐怕也沒有哪一位有國公爺這樣的少年機遇啊。”
聽著耳邊李公公的話,寧奕心裏也不由的發出了些許感歎,心念一轉,於是淡淡地一笑,道:“李公公,勞煩先請去我帳內,慢慢詳談。”
“好!”李公公笑了笑,雖然李公公僅僅隻是個太監,可是在寧奕的心裏,這位李公公,可絕不是一個普通的閹人呐。
還是如同在廬州時一樣,一桌子好酒好菜,依然還是那兩個人,寧奕,和李公公。尚在廬州之時,寧奕和李公公,還是一名下位者,和一名上位者所同室而處的姿態,而眼下,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這種形勢,就徒然發生了一絲的改變!
今日的寧奕,已然貴為鎮國公,當朝極品,位及人臣,而李公公卻仍然還是李公公,時移勢易,這讓寧奕也不由得生出了些許絲絲的感歎。
“國公爺!”酒過三巡以後,李公公望著寧奕,微微一笑說道:“國公爺可曾還記得當日某家還在廬州之時,與國公爺曾說的一番話。”
“記憶猶新。”此時此刻,身穿著一身蟒袍的寧奕點了點頭,不由一歎說道。
“某家當日曾說,國公爺的命格,乃是奪他人福祿之命格,今日所看,果然如某家所預料的那一般,國公爺此時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入士以來也不過才短短一年光景,便已經位及人臣,想張良,韓信之流等,可有一人有國公爺今日之機遇?”李公公淡淡地一笑,啄了一口酒,抿了抿,然後緩緩地說道。
耳邊聽著李公公的話,經曆了這許多之事的寧奕哪裏還敢真把這一番論調不放在眼裏,當下便霍地站了起來,向著李公公微微地垂了垂手,然後鄭重點了點頭,道:“沒錯!”
“國公爺客氣了。”李公公慌忙站了起來,“雜家一個閹人,哪裏敢勞駕國公爺?國公爺請坐,請坐。”
寧奕淡淡地笑了一笑,道:“不如,還請李公公今日在為本國公相上一相,李公公,不知意下如何?”
“既然國公爺有此雅興,那雜家就在為國公爺看上一看!”李公公笑了笑,看了一眼寧奕,忽然緩緩地道:“不知國公爺今年幾何?”
“這個。。。”寧奕頓時怔了一怔,想了想,頓時才長吸了口氣,道:“二十有二。”
“國公爺今年不過二十二歲的年紀,放眼整個天下,所有朝代,可有一人有國公爺今日的待遇的?”李公公臉色已然是緊繃了起來,緩緩地道。
“沒有!”寧奕無奈地歎了口氣,“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本國公還需要李公公指點一二。”
倘若此時此刻,寧奕對李公公的這一番禮遇,若是被外人瞧見了,一定會驚得掉了大牙,可是寧奕卻並不覺得有什麽好笑的!眼前的這一位太監,才是一位貨真價實的高人呐!
“敢問國公爺,倘若國公爺在向上一步,那是什麽官兒?”李公公緩緩地一笑,平靜地道。
“王!”
寧奕想也沒有想,便道出了這個讓人觸目驚心的字眼,王,封藩之王,世襲之王,這普天之下,還有什麽官兒能比王更大的了?
“沒錯,王爺!”李公公點了點頭:“可是國公爺真的認為,本朝會出現第一個封藩之王麽?”
“絕無可能!”寧奕的臉色此時也霍地嚴肅了起來,隻見寧奕搖了搖頭,然後半晌才歎出一口長氣。
“某家在宮中常聽到國公爺的所作所為,國公爺能夠飛黃騰達,某家心裏其實也是甚為國公爺感到高興的。”李公公點了點頭,頓了一頓,繼續道:“可是,某家今日在觀國公爺的麵相,已然與一年前發生了改變!”
“觀國公爺此時的麵相,雖天庭飽滿,卻隱隱的暗含金光,並且,國公爺的命格裏,卻並不屬於金,木,水,火,土等任何一隻,國公爺的命格如此奇怪,當真如世之罕見。”
寧奕出師大捷,捷報裏詳細闡述了自從前往梁山泊以來,所發生的種種事情,看的垂窩於病榻之中的徽宗皇帝也不禁一陣熱血沸騰,頓時龍顏大悅,立即命尚書省頒下聖旨,連夜發往山東去了。
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聖旨終於來到了山東路,這讓久久等待聖旨的寧奕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遲則生變,遲則生變啊,這種道理,寧奕豈會不懂?更何況,自己並不在京裏,更何況又無黨無派,所承之事也無非需要徽宗皇帝親自定奪才能不出意外,這一回,聖旨終於到了,寧奕的心也是頓時安定了下來了。
此次搬旨的太監,寧奕定睛一瞧,竟然是李公公!也就是那位當日自己在廬州之時,前來廬州頒布聖旨的李公公,隻見李公公衝著寧奕微微笑了笑以後,立即開始頒布聖旨,而那聖旨的內容,居然也不由得讓寧奕大吃了一驚!
“奉天成喻,皇帝製曰,現梁山泊一概人等受招朝廷,特許每人加官六品,由鎮國公一應親定具體安放事務,欽此!”
寧奕隻是聽到了最後一句,便猛然心裏便是一驚!
徽宗皇帝這次的這一出,好大的手筆!
出手便是梁山泊三十六員匪首人人一個六品官,而接下來的,竟然允許自己親自定奪所有人的去和留!
這是個什麽意思!寧奕在心裏微微地想著。[]隻是想歸想,寧奕心裏盡管疑惑無比,卻還是裝出了一副常色,將李公公的聖旨接下,微微地衝著李公公點了點頭,道:“好久不見。”
“國公爺!”李公公微微上下打量了一眼寧奕,頓時笑了起來:“國公爺短短一年不見,就位極人臣,此番機遇,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放眼整個天下,恐怕也沒有哪一位有國公爺這樣的少年機遇啊。”
聽著耳邊李公公的話,寧奕心裏也不由的發出了些許感歎,心念一轉,於是淡淡地一笑,道:“李公公,勞煩先請去我帳內,慢慢詳談。”
“好!”李公公笑了笑,雖然李公公僅僅隻是個太監,可是在寧奕的心裏,這位李公公,可絕不是一個普通的閹人呐。
還是如同在廬州時一樣,一桌子好酒好菜,依然還是那兩個人,寧奕,和李公公。尚在廬州之時,寧奕和李公公,還是一名下位者,和一名上位者所同室而處的姿態,而眼下,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這種形勢,就徒然發生了一絲的改變!
今日的寧奕,已然貴為鎮國公,當朝極品,位及人臣,而李公公卻仍然還是李公公,時移勢易,這讓寧奕也不由得生出了些許絲絲的感歎。
“國公爺!”酒過三巡以後,李公公望著寧奕,微微一笑說道:“國公爺可曾還記得當日某家還在廬州之時,與國公爺曾說的一番話。”
“記憶猶新。”此時此刻,身穿著一身蟒袍的寧奕點了點頭,不由一歎說道。
“某家當日曾說,國公爺的命格,乃是奪他人福祿之命格,今日所看,果然如某家所預料的那一般,國公爺此時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入士以來也不過才短短一年光景,便已經位及人臣,想張良,韓信之流等,可有一人有國公爺今日之機遇?”李公公淡淡地一笑,啄了一口酒,抿了抿,然後緩緩地說道。
耳邊聽著李公公的話,經曆了這許多之事的寧奕哪裏還敢真把這一番論調不放在眼裏,當下便霍地站了起來,向著李公公微微地垂了垂手,然後鄭重點了點頭,道:“沒錯!”
“國公爺客氣了。”李公公慌忙站了起來,“雜家一個閹人,哪裏敢勞駕國公爺?國公爺請坐,請坐。”
寧奕淡淡地笑了一笑,道:“不如,還請李公公今日在為本國公相上一相,李公公,不知意下如何?”
“既然國公爺有此雅興,那雜家就在為國公爺看上一看!”李公公笑了笑,看了一眼寧奕,忽然緩緩地道:“不知國公爺今年幾何?”
“這個。。。”寧奕頓時怔了一怔,想了想,頓時才長吸了口氣,道:“二十有二。”
“國公爺今年不過二十二歲的年紀,放眼整個天下,所有朝代,可有一人有國公爺今日的待遇的?”李公公臉色已然是緊繃了起來,緩緩地道。
“沒有!”寧奕無奈地歎了口氣,“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本國公還需要李公公指點一二。”
倘若此時此刻,寧奕對李公公的這一番禮遇,若是被外人瞧見了,一定會驚得掉了大牙,可是寧奕卻並不覺得有什麽好笑的!眼前的這一位太監,才是一位貨真價實的高人呐!
“敢問國公爺,倘若國公爺在向上一步,那是什麽官兒?”李公公緩緩地一笑,平靜地道。
“王!”
寧奕想也沒有想,便道出了這個讓人觸目驚心的字眼,王,封藩之王,世襲之王,這普天之下,還有什麽官兒能比王更大的了?
“沒錯,王爺!”李公公點了點頭:“可是國公爺真的認為,本朝會出現第一個封藩之王麽?”
“絕無可能!”寧奕的臉色此時也霍地嚴肅了起來,隻見寧奕搖了搖頭,然後半晌才歎出一口長氣。
“某家在宮中常聽到國公爺的所作所為,國公爺能夠飛黃騰達,某家心裏其實也是甚為國公爺感到高興的。”李公公點了點頭,頓了一頓,繼續道:“可是,某家今日在觀國公爺的麵相,已然與一年前發生了改變!”
“觀國公爺此時的麵相,雖天庭飽滿,卻隱隱的暗含金光,並且,國公爺的命格裏,卻並不屬於金,木,水,火,土等任何一隻,國公爺的命格如此奇怪,當真如世之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