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天子詔書,洋洋灑灑千餘言,言辭犀利,直指時弊。


    然則,詔書中自天子以下,曆數天下各路諸侯倒行逆施,犯上作亂,為禍天下。


    是以,此詔名為罪己詔,實為聲討各路諸侯,其實就是一道大肆討逆的告白書,天下各路諸侯全是圖謀不軌的亂臣賊子。


    與此同時,這道聲討詔書的末尾卻極為突兀地大肆褒獎四位諸侯,李利劉表劉璋和公孫瓚。


    如此一來,此詔便充斥著懲惡揚善的味道,有褒有貶,才能彰顯出詔書的真實性和說服力。


    通讀全篇詔書,不難看出這道詔書端是用心險惡。


    將各路諸侯全都揪出來聲討貶斥一番,曆數罪狀,言辭毒辣之極,完全不留餘地,毫不顧及各路諸侯的顏麵,甚至連帶其祖上數代一並詰責,並公之於眾,流傳甚廣。僅是劉表的帥案上便有十餘份之多,襄陽城中隻怕也不在少數,荊州尚且如此,那兗州冀州幽州揚州徐州和益州等地,恐怕也不例外,每個州郡至少流傳著數百份罪己詔。


    這樣一來,用不了多久,整個天下所有郡縣幾乎都能看到這樣的詔書。如此大範圍地散播罪己詔,若說李利毫無用意,誰若相信誰便是傻子。


    而詔書流傳開來的後果卻是極其嚴重,但凡出現在詔書中的諸侯必定聲譽掃地,顏麵無存。諸侯們多年來好不容易博得的好名聲,就此毀於一旦。此後天下黎民百姓皆知他們圖謀不軌,犯上作亂,由此引發的嚴重後果將不堪設想。即便動搖不了各路諸侯的現有根基。卻毫不留情地撕下他們一貫標榜的中興漢室的遮羞布,迫使他們毫無遮掩,隻能硬著頭皮擺明旗幟擁兵自立,從此再無退路。


    自此以後,中興漢室的幌子再也不能用了,徹底杜絕了各路諸侯扯虎皮做大旗的所有企圖和後路。這就迫使各路諸侯不得不旗幟鮮明地擺出姿態,要麽交好西涼李利。甚至於直接依附西涼軍,向李利俯首稱臣;要麽就孤注一擲地割據為藩,自立為。從此之後。稱王稱霸者恐怕不在少數,眼下就看誰第一個跳出來,而後再看李利作何反應。


    至此,天下真的大亂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叛亂。不再像之前那樣遮遮掩掩的。因為,這一道詔書已經讓各路諸侯的野心大白於天下,再想尋找借口挑起戰事,無異於自取其辱,顯得畏畏縮縮,自滅威風。


    除此之外,這一道詔書的影響力之大無法估量。曾經一直心向漢室的百姓得知詔書上的內容後,最直觀的印象便是天子失德。致使天下各州各郡的州牧刺史和郡守都揭竿而起,犯上作亂。一致反他。此等君王還能治理天下麽,百姓們還能指望他什麽呢


    與之相對的是,百姓們對各路謀逆的諸侯也無好感,甚至極其反感,深惡痛絕。畢竟君權神授由來已久,自古皆然,但凡是犯上作亂之人,曆來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直到大局已定時,才能慢慢改變思想,被動接受事實。而諸侯割據勢必引發大規模的戰爭,戰事一發,受苦受難的還是黎民百姓,是以百姓們對叛亂者深惡痛絕,寧願受窮受困,也不願生活在戰火烽煙當中。


    所以,這道詔書的威力究竟有多大,當真是難以估量,至少眼下局勢不明,無從預知。


    再者,這道詔書的信任度極高。天子在詔書中曆數各路諸侯謀逆叛亂,卻獨獨不提出身劉氏宗族的封疆大吏,反倒對其大加封賞。這裏麵徐州劉備除外,此詔過後,劉備算是徹底被排除在劉氏宗族之外了,自此以後再不會有劉皇叔這個名號。皇室後裔的嚼頭到此為止,劉備往後再也不能用了。除非漢室當真滅亡,他才能自詡劉氏後裔,再行複辟,否則他此生便與漢室宗親絕緣了。


    而整個詔書中最大的受害者,並不是被聲討的各路諸侯,而是少年天子劉協。


    天子自爆其短,此乃曆代君王之大忌。在此之前,並不是沒有帝王下過罪己詔,早在西漢文帝時便正式頒布過第一道罪己詔,距離劉協這道罪己詔已有三百多年。但是,罪己詔的初衷並不是君王自爆其短,而是為了言明己過,表達願意為國家和百姓痛改前非,同心協力治理國家的意願,並借此籠絡人心,鞏固帝王之位,加強統治。這才是罪己詔的真正目的。若是僅僅為了自爆其短,恐怕這個世上便不會罪己詔之說了,曆代帝王寧願坐等亡國,也不會頒布這等自掘墳墓的罪己詔。


    另外,曆來頒布罪己詔有三個前提。其一,國家遭受重大災難之際,比如幹旱洪澇地動和大範圍瘟疫等;其二,君臣錯位,外戚獨霸朝綱或內宮幹政,以及朝堂紛爭混亂之時;其三,政權危難之時,帝都淪陷天子逃亡,大廈將傾時天子為了籠絡人心,不得不頒布罪己詔,以期挽回局勢,重振王朝。


    是以,劉協此時頒布罪己詔倒也不為過,屬於第三種情況,政權危難之時。隻是他這道罪己詔頒布的有些晚,早在董卓領兵入洛陽時,就應該頒布這道詔書,藉此籠絡人心,挽回局勢。可惜的是他那時年齡太小,身邊根本沒有可用之人,草擬一道詔書對他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至今日,他終於有能力草詔了,奈何身陷宮闈,一言一行飲食起居都在中常侍李儒的監控之下,根本沒有半點自由,更不可能頒布詔書。


    故此,當李儒拿來一卷草擬好的聲討詔書時,劉協煞費心機地推諉搪塞,拒不抄寫。結果。此舉激怒了李利,隨後李儒秉承李利之意重新草擬一道詔書,便是現在傳到各路諸侯和天下各州郡的罪己討逆詔。


    可以說。這道詔書完全是劉協自作自受,若是按照第一份詔書抄寫,那僅僅是一道聲討諸侯的詔書,不會損及他帝王的威儀,尚可保全皇室顏麵。可惜他卻有意試探李利的底線,佯稱身體有恙拒絕抄寫,以致於惹得李利極為惱怒。繼而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授意李儒起草罪己詔,將皇室威嚴徹底掀翻在地。並公之於眾。


    事實上,這道罪己討逆詔早在司隸之戰開始時便在李利腦海裏醞釀。隻是他當時認為時機還不成熟,若是司隸之戰落敗,這道聲討詔書猶如泥牛入海。根本毫無用處。缺乏有效的說服力。因為,自古以來都是成者王侯敗者賊,倘若西涼軍戰敗,聲討諸侯不成,反倒被諸侯們給滅了,這無異於自取其辱,貽笑天下。更有甚者,一旦詔書提前頒布。恐怕會使得其他沒有入盟的諸侯惶惶不安,繼而孤注一擲。更多的諸侯再加入諸侯聯盟,那對西涼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隻怕真是一點勝算也沒有了。


    有鑒於此,李利一直隱忍不發,聲討各路諸侯的詔書遲遲不發,權當沒有這麽回事。這一拖便是整整十個月,其間西涼軍三線作戰,調動所有主力戰營和大半郡府兵參戰,一直鏖戰到第二年開春。婁底原一戰,西涼軍大獲全勝,徹底擊敗了前來會盟的各路諸侯兵馬,並占領並州,覆滅南匈奴,威震天下。


    至此,時機趨於成熟。大勝之後的西涼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個時候頒布聲討詔書,大敗而回的袁紹曹操呂布劉備和孫策等人縱然義憤填膺怒火中燒,又能如何難道他們還有能力再度起兵討伐西涼軍嗎這些被聲討得最慘的諸侯都不敢輕舉妄動,隻能沉默以對,那其他諸侯又當如何。先後十一路中原聯盟都大敗而回,難道他們還有膽量出兵攻打西涼軍,正麵向李利挑釁嗎


    既然各路諸侯都不敢針對西涼軍做出反應,那就說明這道詔書所說的全是事實。沒看到這些諸侯接到詔書後一個個惱羞成怒地破口大罵,卻再無下文了嗎


    沒有反應就是沉默,而沉默就等於承認。既然諸侯們都承認了這個事實,那這道詔書就要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了。一道詔書徹底撕掉諸侯們的偽裝,讓他們的狼子野心徹底暴露在世人麵前,也讓那些坐山觀虎鬥搖擺不定的中間派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看看這天底下到底有多少諸侯敢於公然謀反。


    在罪己討逆詔頒布半個月內,各路諸侯陸續上表天子,言明立場,並派遣使者護送酎金敬獻給天子,拿出一部分錢糧送往長安,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們忠心漢室。


    幽州公孫瓚上表謝恩,便派遣關靖再次護送四萬石糧草兩萬金以及五千匹戰馬前往長安,並帶著公孫瓚的親筆書信求見大將軍李利。


    與此同時,荊州劉表再次進獻五萬石糧草和三萬金,上表謝恩,並舉薦琅琊名士諸葛玄繼任南陽太守。徐州劉備上表乞罪,並派遣別駕從事糜竺親自護送三萬石糧草和十箱金銀飾品,謀求徐州刺史之職,派遣糜竺前來長安的目的便是為了從中斡旋,確保此行成功。


    隨後,遼東公孫度,朝不保夕的揚州刺史劉繇以及剛剛在江東站穩腳跟的孫策,先後上表言明立場,並進獻價值不菲的珍奇異玩和酎金,以示忠良。就連素來吝嗇的壽春袁術也送來三萬石糧草,並再次討要揚州牧之位,請求朝廷嚴懲倒行逆施的原揚州刺史劉繇。


    而遲遲沒有任何反應的諸侯則是:冀州袁紹,大戰正酣的兗州曹操和呂布,以及距離李利最近的益州劉璋。


    值得一提的是,聲討詔書中沒有提及漢中張魯,既無聲討也無封賞,而張魯此時正領兵與李利對峙。這意味著什麽,當真是耐人尋味。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賁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賁中郎並收藏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