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懸空,一行後知後覺的孤雁掠過天空,向南飛去。


    滿目瘡痍的曠野上,烽煙漸漸散去,留下遍地的屍體殘骸,還有掙紮哀嚎的無數傷兵,以及那上千匹不願離開故主獨立離開的無主戰馬。


    自五更劫營開始一直持續到斜陽西下,盟軍與袁軍連番拚殺,從大營打到壽春城下,沿途三十餘裏都是戰場。


    可謂是:一路坎坷一路殺,一寸泥土一寸血。


    這場不期而遇的大戰,從最初的偷襲劫營演變為半路設伏,再到後來的一邊倒的追殺。局勢一變再變,瞬息萬變,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在這相距三十餘裏的地界上,看起來地域很大,實際上可供兩軍發揮利用的空間並不大。雙方斥候和細作犬牙交錯,稍有風吹草動,兩邊就能立即知道,繼而加以提防。


    而袁軍之所以能夠成功偷襲盟軍大營,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之處在於,呂布帳下斥候疏忽大意,結果遭了袁軍算計,被袁軍悄無聲息地抹殺了。而必然之處在於,盟軍初到壽春城下,立足未穩,不熟悉地形,不管如何防禦都難免存在漏洞,這就給給袁軍留下可乘之機,從而被袁軍偷襲劫營。


    僅以劫營而言,袁軍雖未攻破大營,但襲擾盟軍的目的卻達到了,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次突襲。隨後的半路設伏也可圈可點。如果袁術不存僥幸心理的話,直接下令大軍攻擊。那麽伏擊戰無疑是又成功了。可惜的是,正是袁術傲慢的性格和沾沾自喜的心理,讓這場原本萬無一失的伏擊殲滅戰橫生枝節。從而將整個戰鬥引向未知的深淵。


    機會往往隻有一次,抓住這個機會,局勢便隨之改變。反之,失去這個機會,便意味著永遠喪失了翻身的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轉敗為勝了。


    性格決定命運。在這場戰鬥中,袁術孤高傲慢的性格直接決定了整個戰役的勝負。真實再現了性格決定命運的真諦。


    些許得意,些許傲慢,些許僥幸。隨之耽擱了些許時間,而時間直接決定著正在發生的一場戰役的勝負。


    伏擊戰以袁軍誌在必得的勝利姿態拉開序幕,最終卻以西涼鐵騎橫掃戰場而落下帷幕。究其原因,袁軍就敗在時間之上。或者說是時間差。早一刻或晚一刻。聽起來無關緊要,實際卻是勝敗攸關,一刻鍾就能決定戰鬥的成敗。


    假如袁術片刻不曾猶豫,當機立斷下令射殺呂布與狼騎軍,那麽三輪萬箭齊發之下,狼騎軍的傷亡肯定不止四千人,或六千或八千,甚至於全軍覆沒。如果袁術毫不猶豫地滅掉呂布和狼騎軍。那麽隨後發生的一切便無從談起,整個戰局將隨之徹底改變。陷入衰敗之勢的袁術仍有東山再起卷土重來的可能。


    隻可惜,這個世上沒有假如,沒有如果,隻有當是時。既成事實便無法改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正是因為袁術誤以為吃定了呂布,試圖勸降呂布,可他卻以勝利者的姿態冷嘲熱諷挖苦呂布,結果適得其反,硬生生地把呂布逼得奮起反擊,並搶先一步發起進攻。正是這一巨變,徹底改變了整個戰局,既為呂布和狼騎軍謀得一線生機,也讓袁術徹底失去了消滅呂布的最佳時機,繼而導致顛覆了整個戰局,以致袁軍最終落敗。而且是大敗,真正意義上的慘敗,敗得一塌糊塗,一敗塗地。


    是役,當紀靈發現形勢不妙落荒而逃之際,公孫瓚軻比能和馬岱率領四萬幽州鐵騎已然殺進倉惶收兵的袁軍當中。而典韋和成公英率領的三萬虎賁營鐵騎則從側麵包抄,繞過正麵戰場,直接由東邊曠野剿襲其後路。


    當時,袁軍距離壽春城不過十二裏,隻要腳步稍快一點,小半個時辰無論如何都能趕回城池。可惜的是兩條腿的人終究跑不過四條腿的戰馬,搶先一步撤離戰場的袁軍將士尚未跑遠便被西涼鐵騎追上了。


    隨即上演著一邊倒的屠殺。近十萬袁軍將士在曠野上倉皇奔命,七萬鐵騎穿插其間揮舞著屠刀,那場麵實在是觸目驚心,慘不忍睹。


    與此同時,奉命追擊袁術的典韋帶領三千鐵騎直接穿插到袁軍後方,本以為能夠堵住袁術,卻不料根本沒有看到袁術的蹤影。大失所望之下,典韋並不死心,仍然帶領鐵騎繼續追趕,幾乎與第一批撤退的袁軍將士同時抵達壽春城北門,隨即展開殊死搏殺。


    一番廝殺之下,近三萬袁軍逃回城中,隨即城門關閉,以致試圖一鼓作氣殺進城內的典韋扼腕歎息,大呼失策,若是他帳下兵馬再多些,定能一舉衝進城門,攻陷壽春。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徹底彌補了典韋的遺憾。恰恰是他率軍搶先趕到壽春城下,迫使守軍急忙關閉城門,結果卻將隨後趕來的數萬袁軍擋在城門之外。


    於是,好不容易逃到城下的袁軍將士硬生生被典韋所部騎兵擋在城下,前無去路後有追兵,至此袁軍將士徹底絕望了。求生無門之下,他們隻能扔掉兵器,祈求西涼軍手下留情,主動請降。


    就這樣,機緣巧合之下典韋無意間又立下大功。僅憑千餘戰騎便成功攔截了將近五萬袁軍將士,而這些袁軍遂成戰俘,悉數淪為降兵。這一戰果開創了西涼軍征戰以來,在正麵戰場上俘獲敵軍數量的新紀錄,實為曆次大勝之後的戰俘之最。


    夕陽西下,落日餘暉灑遍原野,渲染著最美的風景,釋放著最後的餘溫。


    曠野大戰緩緩落下帷幕,追擊袁軍的西涼鐵騎相繼返回。取而代之的是,侯成和陳到率領五萬步軍趕到城下,接替戰騎,圍困壽春城。


    這次圍困壽春的盟軍同樣采取圍三厥一之法,困住南北西三麵城門,唯獨留下東門。因為東門外的郡縣仍在袁術掌控之下,貿然屯軍圍困東門存在一定的風險,故而東門便留給袁軍逃亡之用。


    目前盟軍的主要目標是壽春城,畢竟壽春是仲氏皇朝的帝都,因此攻陷壽春意義重大。一旦壽春被攻陷,那麽袁術建立的仲氏政權就會土崩瓦解,追隨袁術的文臣武將也會隨之分崩離析,各自奔命,如此仲氏王朝便徹底宣告覆滅。與壽春帝都相比,袁術的生死還在其次。


    一個沒有追隨者的落魄帝王與普通人並無二致,甚至連普通人都不如。這樣以來,他是生是死還有那麽重要嗎


    落日餘暉下,身著錦袍的李利和包紮傷口之後的呂布並肩站在土丘上,居高臨下,俯視著一隊隊降兵被押解到尚未搭建完成的營寨之中,以及那數以千計的盟軍將士正在大營前清理屍體殘骸的忙碌身影。


    截止此刻,袁術麾下十幾萬大軍已然覆滅大半,眼下被困在城裏的袁軍將士滿打滿算不超過五萬之數。而盟軍俘獲的戰俘卻數量巨大,僅是剛剛結束的追擊戰中便收降六萬餘眾,再加上之前呂布俘獲的橋蕤帳下萬餘人,以及劫營之中抓獲的數千袁軍,戰俘總數接近八萬。


    如此巨大的戰俘數量,實為曆次征戰之最。在此之前,李利率軍俘獲降兵最多的一次是在司隸大戰時。在長達一年之久的鏖戰之中,李利先後俘獲將近十萬降兵,然則西涼軍也為此付出了十餘萬將士的巨大傷亡。


    但是此次大戰卻不同於以往。自黎明劫營開始,直至大戰結束,李利麾下將士在連番廝殺之中損失不大,步軍傷亡萬餘人,騎兵的傷亡不滿一萬,攏共折損不到兩萬人馬。傷亡如此之小,卻取得如此豐碩的戰果,這不得不感謝呂布和他麾下的徐州軍。或者說,這份戰果都是呂布及其麾下大軍拚命搏殺換來的,準確地說應該是呂布大軍拿命換來的戰果。


    可是最終摘取勝利果實的卻是李利麾下的西涼軍,所有戰鬥繳獲全部都落到了李利手裏,而打敗袁術大軍的功名同樣落在了李利頭上。


    是以此刻站在李利身邊的呂布,看著眼前西涼軍忙忙碌碌的身影以及曠野上遍地殘骸的場景,呂布心有餘悸之餘不免倍感壓抑,極其鬱悶。


    為了眼前這場勝利,他率領麾下兵馬奮勇拚殺,兩萬狼騎軍折損大半,如今隻剩下五千人,而他自己更是險些丟掉性命。最重要的是,當初他率軍征討袁術之時麾下兵馬足有八萬之眾,可眼下包括幸存下來的狼騎軍在內,步騎加在一起不滿三萬人馬。


    然而李利麾下兵馬還有多少呢出兵時,李利率領十萬大軍南征,如今把袁術都打殘了,李利手裏還有八萬餘兵馬,並且還有八萬降兵。


    兩相對比之下,呂布情何以堪


    是以他剛剛包紮好傷口便不顧傷痛,第一時間找到李利,他要補充兵馬,還要此戰之中繳獲的軍械輜重。因為李利身為盟主,理應補償他的兵馬損失,或者說應該給予他應得的獎賞。


    然而當呂布站在李利身邊的那一刻,看著李利平靜無波的臉龐和那凝神沉思的神情,呂布硬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靜靜地站在李利身邊,陪他一起看日落,耐心等待著他從沉思中醒來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  衷心感謝:無奈zhouttoott書友的打賞激勵,感謝稻草人在舟山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


    祝書友們聖誕節快樂,溫暖幸福,大吉大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賁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賁中郎並收藏驍騎最新章節